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转型期我国农产品消费“三元结构”分析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时间:2023-06-02 12:0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粮经饲”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现阶段呈现“3∶4∶3”消费结构,并向“2∶4∶4”消费结构转型并趋于稳定。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预计到2020年,我国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略有盈余、饲料粮缺口较大。因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应重点稳定口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推动经济作物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拓宽饲料作物供应渠道。

    关键词:三元结构;粮食安全;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0.008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Consumption "Ternary Structure "Analysis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trategy Research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YANG Zhao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opulation growth, urbanization process speed up,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ietary structure upgrade, "Ternary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consumption shows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from"3∶4∶3" to "2∶4∶4" consumption structure. With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e rations could be self-sufficient, economic crops are slightly surplus, feed grains" shortage get bigger. Therefore,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trategy should focus on stabilizing food production scale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alue-added economic crops products, and striving to widen the channel of the supply of feed crops.

    Key words: ternary structure; food security; strategy

    1 我国农产品消费“三元结构”必然性

    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农业种植结构下所产出的农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和养殖工厂化转型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逐渐超出了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难以维系。调整种植结构,构筑起相对稳定的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是城镇化下城乡居民肉蛋奶营养膳食结构同步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下“一家一户散养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下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1.1 我国食物结构快速转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27日在柏林出席中德工商界午宴并发表题为《创造中德合作新辉煌》的演讲时提出,中国人均GDP已达到6 0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消费升级空间广阔。按照人均GDP计算,中国2010—2020年经济发展大体相当于20世纪欧美50年代、日本60年代末和韩国80年代末的水平。发展经济学指出,人口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考虑到西方的大量动物性食物消费习惯与亚洲不同,具有东方食物模式的日本和韩国可为我国粮经饲消费结构提供参考[1]。根据日本60年代末和韩国80年代末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与日韩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差异,未来10~20年,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看,谷物的人均口粮消费不断下降,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产品需求将快速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快速转化。

    1.2 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快速转型,种养模式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向规模化、工厂化转型

    长期以来,传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种养习惯必然导致饲料作物种植无法从口粮作物种植中分离出来。这种人畜共粮的种植结构,限制了粮食品种的培育,又加剧了粮食的供需缺口;制约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又造成了大量饲料损失浪费和成本的提高;限制了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非粮食作物和动物性食物的发展。2010年以来,畜禽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预计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较2010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占规模养殖场的50%[2],相应地,对饲料需求将大幅增长。近5年来,饲料产量由1.23亿t增长到1.94亿t,涨幅57.7%,显著高于畜牧业产值32.1%的涨幅。

    1.3 我国资源利用方式亟待转型,资源利用配置理念从发展生产向“三生共赢”转变

    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资源压力的矛盾更加凸显。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40多万hm2,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的压力越来越大。环保部、国土部4月17日发布的最新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2.6%[3]。我国水资源总量28 124.4亿m3,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其中农业生产用水每年缺水300亿m3,50%以上的耕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匹配严重失调[4]。从长期看,供水总量呈现下降趋势。《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沙化退化,北方草原平均超载率在30%~50%。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每年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5]。

    2 我国农产品消费“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及预测

    2.1 我国现阶段呈现出“3∶4∶3”的农产品消费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粮食问题是口粮问题、人民的生存问题。90年代以来,我国“粮经饲”消费情况结构出现每10年1个变动周期的特征。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口粮消费的比重日益缩减,动物性食品以及蔬菜水果的消费比重增长迅速。经测算,1991年我国口粮消费2.97亿t、经济作物消费1.85亿t、饲料粮消费0.85亿t。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极大丰富。2001年,口粮消费降低到2.72亿t、经济作物消费上升到2.22亿t、饲料粮消费上升到1.27亿t,经济作物比重大幅增加,居民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2年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至2011年,主要由城镇人口显著增加带来的口粮消费进一步下降到2.21亿t,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消费稳定在2.25亿t,饲料粮消费分别大幅上涨到1.75亿t。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 000万hm2和1 200万hm2,占了全部作物种植面积的近20%。肉蛋奶供应大发展,特别是农村居民饮食结构大幅改善。

    2.2 我国即将形成“2∶4∶4”的农产品消费结构并趋于稳定

    根据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居民粮经饲三元消费模型,并预测下一个10年(即2020—2030年)的粮经饲消费需求量与结构(表1)。

    按照表1的计算方式,得出2000—2012年全国口粮、饲料粮以及经济作物的消费量并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口粮消费曲线呈近似线性趋势下降,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小,体现了口粮消费的刚性需求。经济作物消费量呈长波形缓慢上升,波幅不大,波动的周期较长。饲料粮呈短波形上升,有一定波幅,受畜产品的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饲料粮的价格弹性显著大于口粮的价格弹性。

    根据图1各曲线的特点,分别建立如下预测方程(表2),对口粮、经济作物、饲料粮的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2020年口粮、经济作物、饲料粮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9 328.59万t、24 368.65万t、20 224.56万t,粮经饲消费结构为3∶4∶3;2030年口粮、经济作物、饲料粮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5 534.73万t、24 702.57万t、24 707.43万t,粮经饲消费结构为2∶4∶4。

    2.3 我国农产品消费“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统计数据和计量模型分析,综合比较有关专家的研究预测以及借鉴日韩等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农业三元消费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表4)。

    我国粮经饲三元结构稳步优化,并处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调整期向稳定期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关键是要立足国内农产品供给水平判断我国粮经饲“三元结构”供给缺口,提出符合实际的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

    3 我国粮经饲“三元结构”供给现状及缺口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民的消费观念加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对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的需求显著增加,再加上工业及能源用途的拓展,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3.1 口粮生产相对稳定,国内自给可以保证

    2020年口粮供需基本平衡。从需求角度看,口粮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降低,且随着居民劳动强度下降和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副食品消费增加,人均口粮消费数量越来越少。表3所示,预计2020年,口粮合计需求1.93亿t。从供给角度看,按照水稻产量85%、小麦产量90%、玉米产量5%、豆类产量5%、杂粮产量50%的口粮结构计算[6],现阶段全国口粮供应量为2.96亿t,扣除仓储、物流等流通环节损失10%,有效供应量为2.6亿~2.7亿t。除去食品工业耗粮和餐饮业耗粮10%,供应居民日常消费口粮达到2.4亿t,供需基本平衡,稍有盈余(表5)。

    3.2 经济作物供给充足,损耗现象突出

    2020年果蔬供应继续稳步增长,略有盈余。从需求角度看,在数量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对经济作物需求达到日本20世纪70年代和韩国90年代水平。表3所示,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作物消费需求2.43亿t。质量方面,消费者对无害化要求日益强烈,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将逐渐成为主流消费偏好。从供给角度看,2012年蔬菜产量达到7.09亿t。按照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40%(如马铃薯的损失率为15%~20%,水果的损失率为15%~20%,蔬菜的损失率达到20%~40%)估算[7],有效供给达到4.26亿t。除去外出就餐消耗20%,居民日常经济作物供给达到3.41亿t,有较大盈余。

    3.3 饲料需求大幅提高,生产空间亟待扩展

    2020年饲料作物缺口较大。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饼及其他油料饼粕、粮食加工副产品、鱼粉、骨粉等蛋白质添加产品。从需求角度看,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用粮的增加,主要体现为猪肉、牛羊肉、禽蛋、奶类和水产品等消费带来的间接的饲料粮消费,而不再是直接消费和购买口粮。表3所示,预计2020年饲料粮消费为2.02亿t。从供给角度看,按照水稻产量10%、小麦产量10%、玉米产量88%、豆类产量75%、杂粮产量50%的饲料粮结构计算[6],现阶段全国饲料粮供应量为2.30亿t,扣除去仓储、物流等流通环节损失10%,有效供应量为2.07亿t。除去外出就餐耗粮10%,供应居民日常消费饲料粮达到1.87亿t(表6),饲料粮国内供给量很难达到需求规模。

    4 谋划我国新的粮食生产战略

    目前口粮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而饲料粮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快速转型中的食物消费结构。因此粮食安全应以口粮安全为主,剥离人畜共粮的局面,以饲料粮生产为主攻方向。

    4.1 口粮安全由国内保障,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生产力布局

    口粮目前基本能够保持国内自给水平,关键要坚守耕地红线,稳定规模。

    4.1.1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hm2,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水稻“稳北增南”,在稳定南方籼稻生产基础上,扩大粳稻种植面积,适度支持东北地区“旱改稻”,在江淮适宜区实行“籼改粳”,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现有3 000万hm2水平。小麦“稳中调优”,重点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2 400万hm2左右。目前水稻、小麦单产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有5 250 kg·hm-2,应继续努力提高良种良法良机应用比例。

    4.1.2 优化生产力布局 根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粮油在贫困山区的集中度为41.6%,远远高于主粮在贫困山区15.9%的集中度。应进一步挖掘贫困山区的生产潜力,利用山区等非粮食主产区,积极种植特色杂粮和木本油料,作为主粮需求的替代和补充。

    4.2 经济作物提高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

    目前,我国蔬菜水果供应总体盈余,重点要提高经济作物品质,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提升中高端农产品消费理念,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速冻蔬菜、蔬菜汁,高附加值的果蔬功能食品、罐藏蔬菜、脱水蔬菜、腌制菜、净菜、鲜切菜等,积极推进果蔬进出口贸易。

    4.2.1 加快科技创新 支持科研、推广、培训等环节,培育中介技术服务组织,通过中介技术服务组织来促进高端农业的发展[8-9]。

    4.2.2 加快发展加工业 确定建设重点,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加工和灌装设备开发,采取新工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加强环保意识,促进原料综合利用。

    4.2.3 发挥市场机制 引导工商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发展高端农业。

    4.2.4 制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加强国家标准和质量体系建设,制定高端农产品技术标准,为发展优质高附加值农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4.3 饲料粮发展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饲料的缺口将越来越大。

    4.3.1 稳步增加种植面积 要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增加玉米播种面积100万hm2,在西北发展以旱作技术为核心的玉米66.7万hm2以上,在黄淮海稳定玉米生产。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3 700万hm2。要稳妥调整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布局,稳定恢复黄淮海大豆生产,积极扩大南方间套种,大豆面积基本稳定在700万hm2左右。

    4.3.2 调整种植结构 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逐年下降的现状,充分利用玉米生长“雨热同季”的特点,适当减少华北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改种玉米,积极示范推广雨养玉米旱作技术,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

    4.3.3 发展草地农业 我国现有草原约4亿h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0%。通过天然草原建立人工草地、西南岩溶地区节约耕地、非岩溶农耕区节约耕地等工程,挖掘草地农业潜力,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奶牛产业[10]。

    4.3.4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通过技术合作、海外种植、农产品进口等方式,与国外开展玉米种植及其深加工领域的合作开发,保障国内饲料供应,同时抢占全球农业科技制高点,强化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军,程申,杨博琼,等.日韩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对我国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1):24-31.

    [2] 梁宝忠.十二五期间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将提高10~15个百分点[EB/OL].(2010-11-05).http://.cn/qkpdf/tjny/tjny201410/tjny20141008-2.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转型期 战略研究 粮食安全 结构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