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祝兴义:抱玉的小说

    时间:2023-06-10 20:4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小说家祝兴义的代表作,公认是获得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短篇小说《抱玉岩》(1978年第7期《安徽文艺》,并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年短篇小说集》),和获得1981年安徽省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短篇小说《杨花似雪》(1980年第9期《安徽文学》)。这两个短篇小说当年好评如潮。

    《抱玉岩》写的是高考制度恢复后,“老三届”学生沈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渴望已久的大学,而沈岩过去的学生与恋人彭稚凤却成了他大学老师的故事,评论界认为它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和对高考制度恢复的礼赞。《杨花似雪》叙述的是传立和思萍这一对曾经共患难的离异夫妻,30年后再次相逢时传立已是医学院教授,而思萍因“名声”不好,嫁给了多病、穷困的四歪子,仍然过着艰难的生活。祝兴义是用故事来写小说的高手,但这并不是说他有善于结构独特的吸引人的故事情节。相反,他的这两个故事,即使在当年,故事本身也司空见惯,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祝兴义的故事之所以引人,打动当时熟悉这类真事的众多读者,是有如其小说题目“抱玉岩”、“杨花似雪”那样,给故事加入了虽然不多但极其重要的诗性成分,从而多多少少地改造了故事,使故事有了小说的性质。

    安徽的小说,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主要是说故事。这大概和第一代、第二代的主要小说家是说故事有关。陈登科由基本文盲成长为著名小说家,自然走的是说故事这条路。第二代中的著名作家鲁彦周,是写剧本出身,写剧本的看家本领就是能编一个好故事。两代著名作家皆以写故事来写小说,后来的小说家不可避免或主动或被动地受到影响。

    小说和故事的关系很难分清。我写过一篇《小说与故事》,试图将它们分开。其中我写道,小说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小说其实就是一个好故事。完全相信这句话的小说作者乃至小说家有之,半信半不信的有之,完全不信的可能没有。因为小说最早的先驱或者说雏形是话本,即说书人用的本子。说书人的说是“专业”的,这个专业表现为表演,即表演性地说。为了说得生动,就必须有对话,并且故事往往是通过或者依赖于对话来展开的。所以,话本是故事的一种高级形式(最低级的故事不必有对话,或者干脆没有对话)。“小说”这个名称中的“小”字可以看成是谦逊语,而“说”字则是从对小说这一文体最最重要的要素“说”(对话)而来。小说,是故事的最高级形式。从小说的文体来看,尤其是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没有故事支撑,很难被写出。一些经典的小说,其性质之所以仍然主要是故事的原因,就在这里。到了现代小说,小说则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故事——现代小说说的是生活和人性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并非一定存在于故事之中,虽然它们也不排斥故事。

    两全其美的,当然是既有离奇曲折的好故事,又揭示了生活和人性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

    《抱玉岩》、《杨花似雪》的年代中国还没有现代小说,所以它们仍然依赖故事。我在前面已经说到:祝兴义使故事具有小说的性质,是给故事加入了诗性的成分。他加入的方法,基本不在叙述故事的同时,而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偶尔荡开写景,即用看似闲笔来加入。这些写景文字,一般看成是以景衬情或者渲染气氛。但在祝兴义这里不是,他是用其来暗示与这种景色并行的故事的美学性质——作品的美学性质是什么?有许多美学论文论著进行解答。我极其简单和通俗地说:就是以情景呈现出暗示性。例如,《杨花似雪》开头的直接描写“窗外,杨花似雪,纷纷扬扬,飘飘荡荡,霎时拂满整个校园”,结尾的最后一节“窗外杨花仍在飘落,轻轻飏飏,或浮上九霄,或坠入尘埃……”,并且请注意开头似雪的杨花抚摩(拂)的只是一个校园,结尾时只是杨花的杨花,却或轻浮云霄,或下坠于尘埃,再结合其后或其前面的故事,这情境的暗示不难见出。而30年前杨花似雪,30年后杨花已经只是杨花,更越过美学而到达了哲学层次。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有了美学性质,就是有了诗性。虽然祝兴义这个“加入”加得少了一些,并且没有使叙事的文字在描写地方也同时具有诗性,但《抱玉岩》、《杨花似雪》是1978年和1980年的作品,那时我国的文学才刚刚复苏,我们还能向祝兴义要求什么呢?

    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不从它是“伤痕文学”代表作之一,或者批评了什么歌颂了什么来评论这两个短篇小说?这是因为,这些方面早已有足够多的评论了。再一点是我认为“伤痕文学”这类东西从它诞生时起,就注定了很快会因时过境迁而死亡——后人、后人的后人谁知道和理睬什么“伤痕”、“高考制度恢复”?后人、后人的后人读小说和评价小说,首先应该是看它是不是小说,再就是看它是不是说出了生活和人性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唯有这些才能超越具体时间的限制,或者说取消了时间)。《抱玉岩》、《杨花似雪》是说出了生活和人性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的。仍以《杨花似雪》为例,它写出了善良常常与软弱和保持真正的人性结合在一起(思萍),悲剧有时是合理的,而且最大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有时是无辜并且有理的(传立抛弃思萍),等等。

    一句话:文学以揭示生活和人性中本质性的东西为己任,而不只是说故事。

    祝兴义是安徽怀远人,怀远荆山有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相传和氏璧就产于此处。祝兴义的小说,像和氏璧,是“抱玉”的小说,读他的小说,须能看到其中的玉。

    祝兴义(1938—1993),安徽怀远人。1963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怀远县文工团演员、创作员,怀远第一中学教师,怀远县文化局创作组长,《清明》编辑,《安徽文学》编辑部主任,安徽省文联专业创作员。安徽省第七届政协委员。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烛》,短篇小说集《杨花似雪》,中篇小说集《儿子长大以后》,中篇单行本《蒹葭苍苍》,农村题材小说集《只因河那边一段风流》等。话剧剧本《差别》获1979年安徽省文艺调演创作奖,《抱玉岩》获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责任编辑 张 琳

    推荐访问:小说 祝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