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0篇

    时间:2022-10-23 11:1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0篇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2022年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岁月不居,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新的一年里,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临近毕业的学期,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较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0篇,供大家参考。

    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0篇

    篇一: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022 年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岁月不居,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新的一年里,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临近毕业的学期,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施,为了教学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执教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44 人,其中男 20 人,女生 24 人。通过五年多的学习与训练,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大都比较高,学习意识较强,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有个别的学生学习意识比较差,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本学期将继续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目标教育、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等,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力求让全班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各方面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尤其在写作方面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有每个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再加上生活背景、学习环境、成长经历、世界观等的不同,造就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我们一定要注意并重视这些不同,因人而异,个性发展。因此,要改革教法,注重学法。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根据学生不同的类型,设计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重视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 17 篇,精读课文 12 篇,略读课文 5 篇。这六组教材,每组基本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 “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 1——2 篇略读课文。其中,第三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

     地。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 “阅读链接”四次,未安排“资料袋”。“口语交际和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整册共安排口语交际三次,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

     全册 6 个单元便安排了 5 次习作,除第六单元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一次是学习了《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全册共安排 “语文园地”四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 10 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三、学期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 10 篇古诗词诵读内容。本册要求学会 120 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 120 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 20 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 15 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 30 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作品梗概、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2.14—2.18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

     2 2.21--2.25 《藏戏》、《习作》、《语文园地》

     3 2.28—3.4 《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1)

     4 3.7—3.11 《习作》、《语文园地》、 《快乐阅读吧》

     5 3.14—3.18 《匆匆》、《那个星期天》、《习作例文》

     6 3.21—3.25 《习作》、《古诗三首》

     7 3.28—4.1 《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8 4.4—4.8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清明休一天 9 4.11—4.15 《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

     10 4.18—4.2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口语交际》

     11 4.25—4.29 《习作》、《语文园地》、《难忘小学生活》 4.24 调休 12 5.2—5.6 古诗词阅读:《采薇》、《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江上渔者》 五一休一天 13 5.9—5.13 古诗词阅读:《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 5.7 调休

     14 5.16—5.20 复习

     15 5.23—5.27 复习

     16 5.30—6.3 复习

     端午休一天 17 6.6—6.10 复习

     18 6.13—6.17 毕业考试

     19 6.20—6.24

      20 6.27—6.30

    篇二: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五单元

     1.草原 15.夏天里的成长 2.丁香结 16.盼 3.古诗词三首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 宿建德江,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六单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古诗三首 4*. 花之歌 浪淘沙 习作:变形记 江南春 语文园地一 书湖阴先生壁 第二单元

     18.只有一个地球 5.七律·长征 19※.青山不老 6.狼牙山五壮士 20※.三黑和土地 7.开国大典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8*.灯光 习作:学写倡议书 口语交际:演讲 语文园地六 习作:多彩的活动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21.文言文二则 第三单元 伯牙鼓琴 9.竹节人 书戴嵩画牛 10.宇宙生命之谜 22.月光曲 11*.故宫博物院 23*.京剧趣谈 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语文园地三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七 12.桥 第八单元

     13.穷人 24.少年闰土 14*.在柏林 25.好的故事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语文园地四 习作:有你,真好 快乐读书吧 语文园地八

     第一单元 1. 草原 课题

     草原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 8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拘束、会心、微笑”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

     难 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读写 8 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

     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课件 2 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

     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使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辽阔的大草原。

     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 3 3】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月 24 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并进行指导。【 出示课件 4 4 、5 5】

     (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8)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9)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4.教师总结。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相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板书:风光美)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欣赏优美的文章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

     用图片、声音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 出示课件 6 6】用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帮助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更直接地感受草原的风光之美,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起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 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为了让学生重温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 出示课件 8 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只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和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 2—5 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抓住重点词语“洒脱”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在草原上开车的情形,并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来了解草原的特点。

     此环节是用词语来概括文段内容,这一设计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出示课件 9 9 】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言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设计填空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让学生分组学习,逐步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对优秀文本的欣赏能力。

     依次学习“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各个环节,可以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每学完一个环节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10】

     】“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 【出示课件 11】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明确了中

     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心,升华了感情。

      抄写和背诵两道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

     内容

      风光美(初见草原)

     草原

     人情美

     2. 丁香结 课题

     丁香结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窥”等 12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

    篇三: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第 1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部编版 2021-2022 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渲(xuān)染

      妩(wǔ)媚

     尘土纷嚣(xiāo)B.摇曳(yè)

      沉着(zhuó)

     蟠(pán)龙金柱C.蹿(cuàn)上来

      柏(bó)林

     惟妙惟肖(xiào)D.恩赐(cì)

      铁锹(qiū)

     囫(hú)囵吞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呆头呆脑

     威风凛凛

     指手划脚

     大步流星B.暴露无遗

     沧海一栗

     夜以继日

     跌跌撞撞C.轻歌慢舞

     慷慨激昂

     魁梧黧黑

     平淡无味D.自作自受

     不假思索

     排山倒海

     骤然一惊3.以下路名及人名拼音格式规范的是(

      )A.常熟 Changshu

     刘佳 LiujiaB.上海市 SHANHHAISHI

     姚明 Yao MingC.珠江路 ZHUJIANG

     LU

      诸葛亮 Zhuge

     LiangD.凤凰山 Feng Huang

     Shan

     李慕白 LI

     Mubai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牙山五壮士》一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B.故宫“内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C.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不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D.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5.围绕“勤劳的奶奶”这一中心,以下哪个材料不太合适(

      )A.“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奶奶的口头禅

     试卷第 2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B.只要天气好,晚上广场舞是“必修的功课”C.奶奶的针线活博得全村人的赞誉D.一日三餐全是由奶奶打理6.下信息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苏联——高尔基——《战争与和平》《童年》B.以色列——纪伯伦——《花之歌》C.宋——柳永——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D.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评卷人 得分二、书写7.看拼音,写词语jū shù

      chóu yuàn

      xuán yá

      qí zhì

      bié chū xīn cáichōu ti

      shēn yín

      tái xiǎn

      qīng yōu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评卷人 得分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1)写人物说话时,可不用 “说”来表达,或者采用带有“说”的意思的更恰当的词,或者用动作或神态来代替“说”。试改写下面的句子:

     试卷第 3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妈妈说:“还看电视,快去写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照例句,关注句子反复的写法和标点符号,仿写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四、填空题9.按课文内容填空(1)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有画: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诗词中有情: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儿童想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3)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册语文课本中,我认识了___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洪水中___________的老支书,我也喜欢文中的同龄人__________,因为他(她)__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五、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 ① 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 ② 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注释:长 ① :同“掌”,掌管。

      遂 ② :于是。10.“子无敢食我也”中“子”的意思是(

      )A.子女或儿子 B.古代对人的尊称 C.幼小的,小的 D.你11.“虎以为然”中“然”的意思是(

      )A.对;不错 B.这样,那样 C.然而 D.可能

     试卷第 4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2.“兽见之皆走”的中“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这个故事题目叫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六、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有毒的哑泉①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南征到达云南西洱河,遇到 4 个毒泉,其中一个为哑泉。那时天气炎热,大队人马口渴难耐,于是士兵争饮“哑泉”之水,等他们回到军营,一个个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一时束手无策,最后经一智者指点,喝了安乐泉水后,“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看来似乎是个谜,这一“毒”一“解”是有几分科学道理的。②从今天的科学观点看,所谓哑泉,实际上是含铜盐的泉水,也就是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云南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上,境内大小铜矿遍布,著名的东川铜矿,自东汉起就已开采。③饮用胆水后引起的铜盐中毒病状是:呕吐、恶心、腹泻、言语不清,最后虚脱、痉挛而死。胆水解毒最简单的方法是渗进大量石灰水,两者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沉淀,剩下的是解除了毒性的清水。救了诸葛亮人马性命的安乐泉便是一种碱性水,它能使铜盐成为不溶性沉淀物。哑军饮了这种泉水后,等于洗了胃,减轻了中毒症状,从而得救。④在云南,目前云南发现哑泉三处:一处在昭通地区的巧家县,一处在保山市瓦窑,一处在临沧。溶有铜盐的矿泉水多是碧绿色,味涩,微苦,有毒,不能饮用。检测水中是否含有铜盐,方法很简单。把一小块洁净的铁片或一枚无锈铁钉浸入水中,片刻取出,如果表面附有红棕色的薄膜,就说明水中含有铜盐。其原理就是化学中所谓“铁换铜”的置换反应。宋代将此反应大规模用于铜生产,称为“胆水浸铜法”。这是湿法冶金的起源,是我国人民在化学史、冶金史上的一大贡献。

      ——《孩子一生必读的地理百科》14.要研究哑泉的中毒症状和解毒原理应重点研读第(

     )自然段A.① B.② C.③ D.④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试卷第 5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云南的哑泉共 4 处,喝了会中毒。(_____)(2)士兵喝哑泉的水中毒,然后喝安乐泉的水解毒有一定的科学根据。(____)(3)用一块铁片放入水中,就能检测出水是是否含有铜盐。(_____)(4)宋人“胆水浸铜法”就是 “铁换铜”的置换反应,属于化学反应。(_____)16.饮用哑泉水的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份的化学名称叫________。17.“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看来似乎是个谜,这一‘毒’一‘解’是有几分科学道理的。”句中的“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①张小晨到病房里来的时候,是弟弟最快乐的时光。张小晨基本上每天都来,因为他要把当天教的课程说给弟弟听,再跟弟弟讨论一下作业题,把弟弟做出来的答案抄到自己本子上。弟弟腿伤了,脑袋和手都没有伤,功课上的事不能说游刃有余,起码要比张小晨来得容易点。②开学之后,张小晨的一双手又变得惨不忍睹。只要提到功课,提到作业,他的某一根手指就要不由自主地伸进嘴巴里,咬得咯嘣咯嘣响。对弟弟说功课的时候,他啃右手。把弟弟写好的作业抄到自己本子上的时候,他啃左手。左右开弓,旋转着啃,上下牙啃,机动灵活地啃,就像是得心应手地玩魔术。③弟弟现在对张小晨的“血爪”习已为常,再没有初次看见时那种恶心厌嫌的心理。只不过病房里那些饶舌的护士们大大地惊诧了一阵子。她们轮番着走进病房来,抓住张小晨的手,仔仔细细地看,惊呼,咂嘴,眼睛里冒着一连串的问号,活像围观一个刚刚走出太空舱的外星人。④弟弟哀求舒一眉:“妈妈你去跟她们说,让她们别这么看人家了,张小晨又不是动物园里展览出来的猴。”⑤舒一眉的回答却多少有些无情:“就应该让大家都来盯住他看!看得他无地自容,才会有改正的决心。”⑥弟弟心里想,张小晨才不会无地自容,就是有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围住他,他也不会。⑦弟弟的想法一点儿都没错,在他跟舒一眉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张小晨恰恰就在护士办公室里,十指张开着平摊在桌子上,由一个圆圆面孔的小护士拿数码相机为这双“血爪”拍照存念。

     试卷第 6 页,共 6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亲亲我的妈妈》节选18.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游刃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19.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段短文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三自然段中划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等描写。试着写一写此时护士们的内心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21.你觉得文中的张小晨是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你对护士们围观张小晨,对他的“血爪”拍照持什么态度,简要说明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七、书面表达23.习作表达题目:特殊的礼物结合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 400 字。

     答案第 1 页,共 8 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参考答案1.B【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A 项,有误。渲染:xuàn rǎnC 项,有误。蹿上来:cuān shàng láiD 项,有误。铁锹:tiě qiāo2.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指手划脚”改为“指手画脚”意思是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B.“沧海一栗”改为“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C.“轻歌慢舞”改为“轻歌曼舞”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D.书写正确。3.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路名和人名拼音格式的规范书写。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地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特殊情况下可全部大写;人名正确书写为:姓在前,空一格,名在后。姓和名的拼音首字母大写。A 选项中,刘佳拼音中的姓和名应该空格,改为 Liu Jia;B 选项中,上海与市之间的拼音需要空一格改为:SHANHHAI SHI;D 选项中,凤凰不应分开,改为:Fenghuang Shan。

     答案第 2 页,共 8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4.C【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方法策略的分析。C 项,有误。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需要大概进行浏览,并非可以不读。5.B【详解】考查对习作材料的辨析能力。B 项,有误。“勤劳”意思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而所以结合“晚上广场舞”来看不能突出“勤劳”的形象。6.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A.有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B.有误。《花之歌》是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C.有误。“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出自宋代张孝祥。D.正确。7.拘束 愁怨 悬崖 旗帜 别出心裁抽屉 呻吟 苔藓 清幽 汹涌澎湃【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愁...

    篇四: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2 022 2 年春季部编(统编)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严格执行“五项管理”规定,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以“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效能”为中心,以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握六年级下册教材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增效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特制定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二、班级学情分析

     这学期,在我所任教的六年级 1 班,共有学生 47 人,其中,男生23 人,女生 24 人。班上每个人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再加上生活背景、学习环境、成长经历、世界观等的不同,造就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有的孩子学习领悟能力比较突出,喜欢阅读,积极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一部分孩子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写作能力一般。也有个别孩子,由于基础薄弱,前期积累不足,加上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2022 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 学习效果还有待提升。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是让我们注意并重视这些不同,改革教法、注重学法,而不是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经过一个学期的“双减”探索,孩子们的负担减轻了,也更加乐观开朗。通过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适时加以点拨,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根据学生不同的类型,设计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使学生各方面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双减”的前提,是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能。本学期,我将继续推进“分层教学”,有计划性地、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通过思想教育、学习目标教育、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合理地学习与复习,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2022 年春季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继续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单元,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专题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 10 首供学生背诵的古诗词。

     全册教材共安排课文 17 篇。其中,精读课文 12 篇,略读课文 5篇。每组单元基本由“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

     文园地”五部分组成。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共安排“口语交际”3 次,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 习作 5 次,除第六单元外,其他每个单元都安排了 1 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 2 次小练笔:1 次是学习了《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1 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共安排“语文园地”4 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其中。

     此外,与本套其他各册教材不同的是,本册中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 10 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

     本册教材在“快乐读书吧”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提示,这些方法是:

     1.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2.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 3.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 4.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表达的一些想法。

     在教材的最后,安排有写字表和词语表,是本册要求会写的 120个字和要求会写的词语,方便于复习、检测之用。

     2022 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4 (二)教材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教材在结构和思路上体现了与前面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注重了向初中教材的平稳过渡。

     本册专题的主要特点:

     (1)越来越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外部生活,体现出高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 (2)课文的安排更加灵活; (3)体现和初中的衔接与过渡; (4)安排具有总复习性质的“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

     教学时应多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各个专题: (1)人生感悟——精神文化; (2)民风民俗——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3)深深的怀念——革命文化; (4)外国名篇名著——多元文化; (5)科学精神——科学文化。

     内容与呈现方式,向初中教材过渡:

     (1)专题设置,贯通一致; (2)课文选编,注重衔接; (3)名著导读与鉴赏,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视野,训练浏览; (4)文体多样,六年级下册让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 (5)文言文学习的编排,体现弹性,留有空间;

     (6)古诗词背诵单独安排,与初中教材一致。

     教材强化阅读,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2)编排外国文学名著,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3)安排文言文和古诗词诵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单元初步分析

     第一单元:第 1-4 课。围绕“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专题编排。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第二单元:第 5-7 课。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第三单元:第 8-9 课。课文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第 10-13 课。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

     2022 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6 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本组教材就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本单元选编的 4 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第五单元:第 14-17 课。课文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

     第六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单元。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两个板块紧密相连,“回忆往事”板块的活动唤起了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往事的重现又激发了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在开展“依依惜别”板块的活动时有了更深的感情基础。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本学期教材要求会写的字 120 个。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背诵 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 15 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 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作品梗概、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2.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

     2022 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8 的爱国主义情感。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5.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4.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5.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6.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022 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10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在切实减负的同时,实现高品质教学; 2.进一步加强阅读基本功的培养;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学习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以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减负”的同时,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优质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

     2.打造高效课堂,确保学生学会、学足、学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制定教学策略,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3.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承担母语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增效”功能。

     4.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5.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6.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教案。

     7.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

    篇五: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和《藏戏》。这几篇课文为了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传统风俗,彰显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习作”和“语文园地”两个版块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课题 内容简说 北京的春节 本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

     腊八粥 本课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

     古诗三首 本课是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寒食节、七夕、中秋节的不同景象。

     藏戏 本文介绍了我国西藏地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学习目标

     1.会写 23 个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要求背诵课文,背诵积累《长歌行》体会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

     3.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完成本单元习作,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5.了解并学习写硬笔行书,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三、课时安排

     《北京的春节》——2 课时 《腊八粥》——2 课时 《古诗三首》——2 课时 《藏戏》——1 课时 习作——1 课时 语文园地——1 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在教学时,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作者是怎样突出重点的。上课时可以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单元的古诗教学,要补充介绍诗歌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本单元的内容,重点是要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学会抓住重点来描述事物。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酸”15 个生字,正确读写“货摊、通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

     重点:

     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2.导入课文。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板书:北京的春节。

     3.认识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了解写作顺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思考北京的春节给了你什么印象? 2.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解决疑难。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生字:蒜

     醋

     饺

     摊

     拌

     擦

     眨

     宵

     燃

     贩

     彼

     贺

     骆

     驼

     恰

     3.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3)思考: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熬腊八粥、泡腊八蒜、铺户上年货、儿童大人忙乱准备过年、小年的“彩排”、除夕以前、除夕、初一光景、初六开张、元宵)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 体味特色文化

     1.品读“腊八”,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换词理解“农业产品展览会”。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产品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4.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5.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6.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设置情境,体会孩子看到货摊上卖起年货时激动的心情。

     7.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找出“忙乱”和“紧张”的具体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时间先后顺序)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二、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仔细读读,勾画出你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体会。

     2.学生自由读。学生交流。

     3.感受除夕。指名读第八自然段。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 (板书:热闹)

     4.想一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①人们的活动。②从味、色、声的描写。

     5.除夕这天,你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 学生自由说。

      6.感受正月初一,指名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什么意思? 形容两种食物毫无共同之处。“正月初一”与“除夕”又什么截然不同的呢?

      7.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正月初一,人们的游戏自在?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铺户们,伙计们。

     8.感受元宵节,谁喜欢写元宵的这一部分,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灯)

      9.再读课文,把描写灯的语句画出来,做种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出示灯的图片。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刚才,我们深入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的三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好,那么好还又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再回顾课文看看。

     板书:详、略 2.学生举例。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 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课文小结】

     本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年前

     忙碌

      过年

     热闹

      喜庆 欢乐

      年后

     平静 【教学反思】

     2 腊八粥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上一课我们从《北京的春节中》了解到腊八这天,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老舍先生笔下的腊八粥带着京味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

     也是写腊八粥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

     板书:腊八粥

     沈从文 (解读“腊”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生字:腊

     粥

     腻

     咽

     匙

     搅

     稠

     嘟

     肿

     熬

     褐

     缸

      脏 2.自由读课文,思考:

     (1)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

     (2)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的? 3.介绍作者沈从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 1 自然段)

     分析第一部分:

     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运用排比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腊八粥的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围绕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第 2-17 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 2 2- -7 17 自然段)

     1.指名学生回答用一个词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等粥)

     2.想一想,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小部分?(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3.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4.盼粥。默读 2——8 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 (2)“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3)第 4 自然段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 4、5 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4)怎样理解第 8 自然段的反问句?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5.想粥。分角色朗读 9—11 自然段,思考:八儿的分粥计划体现了什么?(纯真可爱)

     (1)“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2)

     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6.猜粥。男生齐读第 13 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1)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2)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

     7.看粥。师读第 14 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

     (1)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 15 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2)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3)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 18- -9 19 自然段)

     1.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喝粥)

     2.齐读第 19 自然段,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腊八粥的美味,家庭氛围的温馨)

     3.与“等粥”部分相比,“喝粥”写得比较简略,思考这种写法的好处。

     提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那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的积累本上。

     【课文小结】

      本课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课文详写了“等粥”的过程,略写“吃粥”,详

     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质朴。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盼

      迫不及待 想

      苦苦等待 猜

      美

     妙 看

      惊

     异 吃

      十分美味 【教学反思】

     3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侯、章”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难点:

     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品味古诗中的节日,看一看千百年前古人留下来怎样的节日记忆。

     二、初读古诗,疏通字词。

     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

     2.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生字:侯

     章

     泣

     盈

     脉

     栖

     鸦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进行生字书写。

     三、学习《寒食》

     1.简介作者韩翃和寒食节。

     2.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

     3.结合课文注释,尝试自己翻译诗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得是否准确。

     4.教师逐句翻译诗句,讲解诗歌大意。

     大意:暮春时节,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傍晚皇宫传赐新火,袅袅的轻烟飘散到权贵豪门的家中。

     5.引导学习第一、二句。从“无处不飞花”中感受春天京城里花开烂漫的生机勃勃景象。“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6.学习第三、四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7.讲解诗歌中蕴含的讽刺情感。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可是权贵豪门却能够破...

    篇六: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小学

     统编版 六 年级下册

     语

     文

     科

     教

     案

     执教者:

      2 2022 年春

      2 第一单元

     1 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读课文,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4.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5.阅读时,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 教学难点】

     1.读课文,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2.阅读时,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

     【 课时安排】

     2 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

     猜一个节日:春节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一起去北京过春节吧。

     2.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满族,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读课文,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3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醋:左右宽度相当,酉字撇和竖弯连接上横、方框要窄、里边有一短横。

     擦:“祭”上边的“夕”里边多一点,右边横撇靠上,要小,左右两边要宽展。

     宵:宀的横要长、带钩,肖字上边中间是一短竖、不要写成点,月字要窄长。

     燃:左右要紧凑,火字窄小,然字左上边里边是两点、右上角有一点,灬要宽。

     摊:左右要紧凑,扌要长,又字要窄小,亻的竖稍长,右边四横要匀称紧凑。

     骆:“马”横折和竖折不能相连,三个折竖要长且向左拉,各字上撇短,下边横撇要长。

     浒:“讠”要窄小,“午”撇稍长,两横稍近,下横要长,中竖由重渐轻,上不出头。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重点) 3.阅读时,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难点) 二、 品读释疑

     1.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正月十九结束。

     3.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老规矩”说明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

     4.讨论交流:找出文中的时间词,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组织全文的。

      4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5.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哪些习俗活动?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6.腊八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这样的句子还有:

     我不是迷了路,而是山林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3)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封”意思是封闭,交代了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泡在醋里的蒜要与空气隔绝。

     7.除夕 (1)除夕真热闹。

     本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人们的活动 家家…… 男女老少…… 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放鞭炮

      5 吃团圆饭 守岁…… (3)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①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

     ②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已”“ 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8.元旦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对比 从哪里可以看出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街上挤满了人,非常热闹;元旦全城都在休息,非常安静。一“闹”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作者描写了人们在正月初一的哪些活动? 作者描写了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招待客人,逛庙会的活动。人人乐在其中,轻松自在。

     9.元宵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又”说明元宵节之前已经有了高潮:除夕、正月初一。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

      6 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3)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4)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 11 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10.讨论交流: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课后第 1 题)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11.教材第 5 页“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3.写作方法:抓住重点内容来写

     (1)一篇好的文章有主次之分,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重点。重点内容的描写有利于更加生动、深刻地表现中心意思,运用得当可以深化主题。

     (2)举例: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 故事。这在当年,也是

      7 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作者抓住了元宵节这一重点内容具体描写了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的热闹情景。

     (3)练一练:请你用抓重点内容的方法介绍一种节日习俗。

     4.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5.主题延伸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课后第2 题)

     每年一放寒假,爸爸妈妈就会带我们去逛商场买年货,新衣服、春联、福字,以及各种食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提倡环保,我们现在很少购买鞭炮了。除夕中午吃过饺子,我和爸爸就开始贴春联和福字,妈妈准备年夜饭。在满桌的年夜饭中鱼和年糕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年年有余和步步高升。初一早晨我们会和父母一道给长辈们拜年,口里说着“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长辈们就会拿来糖果和红包发给每个小孩。拜晚年,中午是家庭聚会。从初二到初六,我会跟随父母走亲戚,给亲戚们拜年。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老北京春节庙会——白云观》

     板书设计:

      8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及家乡过年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其次 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

      2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5.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9 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 课时安排】

     2 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沈从文一起去了解腊八粥吧。

     2.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 80 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主要作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 30 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 6 部中长篇小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那两件事情,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腊:“月”窄长,“昔”上边要宽,两竖稍向里收,右竖和下横要长,“日”稍窄。

     腻:右边首横稍短斜钩要长,下边是两短横,贝字窄小,斜钩上没有撇。

     咽:口字窄小、靠上,因字方框宽大、横折转折和收笔时顿笔,大字捺变为点。

     灌:右边中间两个“口”并排,要小,“亻”的竖稍长,四横要紧凑,上边有一小点。

     稠:

     “禾”要窄,中竖有力;“周”下框宽长,首笔撇要直,里边“土”和“口”要小。

     熬:左上边三横中下横稍长且向上拉,中竖与下边撇是两笔,“灬”两边点稍大。

      10 缸:缶字首撇稍长、上横要短,山字上框要扁、中竖连接上横,工字稍扁窄。

     筷:上扁下长,快字右边横折要扁、不是下框,下横要长,撇贯穿两横、捺在下边。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八儿的可爱、机灵。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体会八儿的人物特点,学习根据人物特点写作。

     (重点) 3.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难点) 二、 品读释疑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

    篇七: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2022 部编版 六 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 ( 有答案 )+ 知识点归纳

     目

     录

      1 北京的春节 ………………………………………………………… 2

     2 腊八粥 ……………………………………………………………… 7

      3 古诗三首 …………………………………………………………… 12

      4* 藏戏 ………………………………………………………………… 16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 20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 24

      7* 汤姆 ·索亚历险记 ………………………………………………… 28

      8 匆匆 ………………………………………………………………… 32

      9 那个星期天 ………………………………………………………… 36

      10 古诗三首 …………………………………………………………… 40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 44

      12 为人民服务 ………………………………………………………… 48

      13 金色的鱼钩 ………………………………………………………… 52

      14 文言文二则 …………………… …………………………………… 57

      15 表里的生物 ………………………………………………………… 61

      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65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69 附:参考- - 知识点归纳

     ………………………………………………

     7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 北京的春节

     一 、 看拼音写词语 。

     zhǎ ǎ n lǎ ǎ n

     tō ō ng xiā ā o

      qī ī n qī ī

     luò ò

     tuo

      shā ā ng fà à n

      r rá á n shā ā o

     zhǎ ǎ

     y yǎ ǎ n

      yuá á n dà à n

      jià à o chē ē

     m mǐ ǐ

     c cù ù

     二 、 下面 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A. 蜜饯.(xiàn)

     掺.和(chān)

      B. 娴.熟(xián)

     水浒.传(xǔ) C. 黏.米(nián)

     正.月(zhēng)

     D.

     间.断(jiān)万象更.新(ɡènɡ)

     三 、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蜡月

     鞭炮

     初旬

     张灯结彩

     B.截然

     暴竹

     彩绘

     零七八碎 C.蒜瓣

     风筝

     翡翠

     麦芽糖

     D.彩排

     玩耍

     摆摊

     杂伴儿

     四 、比一比,再组词。

     宵(

     )

     醋(

      )

     眨(

     )

     饺(

     )

     拌(

     )

     销(

     )

     腊(

     )

     泛(

     )

     较(

     )

     伴(

     )

      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悬”字的部首是(

     ),再查(

      )画;音序是(

     ),再查音节(

      ); “悬”字的解释有:①挂 ②公开揭示 ③ 危险 ④无着落;无结果 ⑤距离大;差别大。

     A. 悬.河(

      )

     B.悬.殊(

      )

      C.悬.赏(

      )

      D.悬.崖(

      )

     E.悬.案(

     )

     六、选出下列破折号在句子中的正确用法 , 填序号 。

     A.用于解释说明;

     B.用于话题转变;

     C.用于声音延续。

     1.“呜——”火车开动了。(

     ) 2.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 3.过了二十三,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初六才开张。(

     ) 七 、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 (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能玩耍。

     4. 北京(

      )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八 、 按要求写句子 。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用加点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 jiā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ué

     jiào),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

     街上挤满了人

     元旦

     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

     曝)竹纸皮

     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和娴熟(技巧 技能)。

     1. 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2. 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 这段是按

      顺序来写,写出了除夕和元旦鲜明的特点,请你各用一个词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除夕特点是

     ;元旦的特点是

      。

     4. 正月初一那天,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在庙外

      ; 小孩子们

     等方面的习俗,其中

     写得最详细。

     5.“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在文中起( )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十、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 年,宋庆龄 15 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 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 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

     4.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6.写出一个爱国名言。

      答案: 一、展览

     通宵

     亲戚

     骆驼

      商贩

     燃烧

     眨眼

     元旦

     轿车

     米醋 二、C. 三、C. 四、元宵

     销售

     米醋

     腊月 眨眼

     广泛

     饺子

     比较

     拌菜

     伙伴

     五、心

     7

     X

      xu

      ①

     ⑤

     ②

     ③

     ④

     六、 1.C. 2.A.3.B. 七、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不是……而是……

      2. 之所以……是因为 ……

     3. 即使……也……

      4. 虽是……可是……而且…… 八、1.腊月和正月,正是农村最闲的时候。

     2.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这怎能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呢? 4.略 九、1.jiàn

     jiào

     pù

     爆

      姿态

     技能

     2.:

     ,

     ;

     ,

     ,

     ,

     。

     3. 时间

     热闹

     休息 4.

     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在家中接待客人

     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逛庙会

      逛庙会 5.

     B、 6.

      A、 十、1、划去收、柔和、振动、坚。

     2、淘汰—— 中国不会被历史埋没,也不可能埋没,总有一天,中国会震动全世界!

     交口称赞——大家对宋庆龄以理服人,有力量的话赞不绝口。

     3、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有价值。如:宋庆龄为什么不会忘掉祖国?答:因为宋庆龄有一颗爱国心。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所以宋庆龄不会忘掉祖国。

     4、(1)理由是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2)因为宋庆龄说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说的那些话有力量!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一心爱国,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5、爱国课文即可,围绕爱国谈感受即可。

     6、爱国名言即可。

     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人教部编版 六 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 腊八粥 一 、 看拼音写词语 。

     l l à à

     yuè è

     á áo o

     zhō ō u

      x xì ì

     n nì ì

     y yà àn n

     xià à

     s sā āi i

     ɡ ɡu uà àn n

     kuà ài i

     zi

      h hè è

     s sè è

     r rǎ ǎn n

     ɡān nɡ ɡ

     z zā ān nɡ ɡ

     shuǐ ǐ

     jiǎ ǎo o

     huo

      二、给下列加 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搁.板( gē gé )

     汤匙.( chí shí )

      浓稠.( chóu

     cóu )

     沸.腾( fèi fú ) 唾.沫( tuò chuí ) 肿.胀( zhǒng zǒng ) 嘟囔.( náng nāng )

     黄焖.鸡( mēn mèn ) 三 、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脏水”的“脏”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A.肮脏

     B.脏话

      C.心脏

     D.脏乱 四、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下面的画线词语。

     1. 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是不可靠的。(

     ) 2. 锅中的一切,对于八儿来说,只能猜想。(

     ) 3. 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 4. 不消说,这项任务是非常光荣的。(

     ) 五、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2.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 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六、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

      ) 2.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

      )

     3. 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七、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 选择) A. 迫不及待

     B. 苦苦等待

      C. 美妙的猜想 D. 亲见时的惊讶

     1.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2.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

     3. “怎么,黑...

    篇八: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版 六 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 )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训练营(39 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强.迫(qiǎng qiáng) 模.样(mó mú) 倒.映(dǎo dào) 晕.车(yùn yūn) 提供.(gòng gōng) 内蒙.古(měng méng) 2.读拼音,写词语。(8 分) 3.在下列各句中的两个错别字下画横线,并改正在括号中。(8 分) (1)边源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陷。(

      )(

      ) (2)魁悟的渔夫拖着被斯破了的渔网走进来。(

      )(

      ) (3)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带上雨帽,又抖抖 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

      ) (4)徽波粼粼的海面上,刹时间洒满了银光。(

      )(

      ) 4.用“√”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最恰当的解释。(4 分) (1)全神贯.注 A.连贯。

     B.贯通。

     (2)居高临.下

     A.靠近;对着。

     B.来到。

     (3)一筹.莫展

     A.筹划。

     B.计策;办法。

     (4)一望无际.

     A.彼此之间。

     B.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 分) A.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B.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唯我独尊....的象兵。

     C.“十一”长假,街上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

     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 分) (1)“他像一座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他”比作“一座山。”(

     ) (2)“这些木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横线处可以填入“余音绕梁”。(

     ) (3)“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分) (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人感动得落泪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周黑洞洞的,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9 分) 8.根据情境写诗句。(6 分)

     (1) 来 到 杭 州 西 湖 , 乘 船 赏 景 , 天 突 然 下 起 了 大 雨 , 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望 着 一 泻 千 里 的 黄 河 , 我 吟 诵 起 了 刘 禹 锡 的 诗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我来到乡村,看见青山绿水,心情十分愉快,我不由得想起了 王 安 石 的 两 句 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让你设计一份关于诗歌的手抄报,你将分哪些板块?定个什么主题?(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2 分) 10.回顾课本内容填空。

     (1)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好像一个隶体的“一”字,他就是________。这学期我们学过他的《______》,我还知道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

     (2)谈到“知音”,我便想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人,“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音乐作品,我还知道他的作品,如《______________》。

     (4) 《 七 律 · 长 征 》 是 ________ 写 的 , 这 首 诗 赞 扬 了 革 命 者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四、阅读检阅台(15 分) (一)驱蚊产品 夏季来临,蚊虫猖獗,小涵的妈妈准备购买驱蚊液。请你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帮助小涵的妈妈买到心仪的驱蚊液。

     美国环境保护署认证的驱蚊液安全成分 成分 效果 持续时间 使用限制 避蚊胺 目前为止最有效 10%—20%浓度:2—4 小时 幼儿不可超过30%浓度 驱蚊酯 约避蚊胺 10%效果 <1 小时 驱蚊效果差 柠檬桉树油 约避蚊胺 10%效果 <2 小时 <3 岁不可使用 派卡瑞丁 约避蚊胺 10%效果 3—8 小时 <1 岁不可使用 【链接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7 年第 3 号)《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2017 年 8 月 1 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用于预防、控制蚊蝇等有害生物的,应取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

     11.给小涵的妈妈推荐一款驱蚊效果最好的产品,说明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涵的妈妈还想给她刚刚满两周岁的二宝也买一款驱蚊液,店员推荐了 A 款和 C 款,你认为有合适的吗?请说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感恩中成长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感恩是敬重。居里夫人作为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当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时,她从主席台上跑下来,跑到老师身边,深情地亲吻了老师的双颊,并推着老师走向主席台;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

     感恩是有意义的。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似乎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只有如此才会有和睦,

     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朋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

     学会感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分) 贡献 ——(

     )

      感谢 ——(

     ) 14.文中主要写了我们要对谁感恩?为什么要对他们感恩?(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文章补充一个恰当的结尾。(2 分) 16.你觉得我们还应感谢谁?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 分) 17.题目:我________,我快乐 要求:1.补充文题,如读书、唱歌、跳舞等。

     2.讲述故事要真实,着重写出自己快乐的心情。

     答案一、1.qiǎnɡ mú dào yùn ɡōnɡ měng 2.萍藻 潮汛 照耀 挽联 倾听 沙哑 祝福 马蹄 3.(1)源 陷 缘 焰 (2)悟 斯 梧 撕

     (3)带

     戴 袖 (4)徽 刹 微 霎 4.(1)B,√ (2)A,√ (3)B,√ (4)B,√ 5.B 点拨:“唯我独尊”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人极端狂妄自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6.(1)√ (2)× (3)× 7.(1)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2)这个故事使人感动得落泪。

     (3)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二、8.(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9.略。

     三、10.(1)鲁迅 少年闰土 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 (2)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音乐家 乐圣 命运交响曲 (4)毛泽东 革命乐观主义 四、(一)11.B 款蚊不叮驱蚊效果最好。因为这款驱蚊液中含有 10%的避蚊胺,避蚊胺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驱蚊成分。

     12.C 款比较合适。C 款提炼自纯天然成分,6 个月以上儿童即可使用。A 款中含有柠檬桉树油,3 岁以下幼儿不能使用。

     (二)13.奉献 感激 14.对父母、老师感恩。父母付出了许多心血与汗水,抚养我们长大;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15.示例:感恩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充实。朋友,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激那些对我们有恩之人,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

     16.示例:我们还应感谢伙伴,他们陪伴我们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我们还应感谢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激励我们不断奋斗。

     五、17.思路点拨:要写好这篇习作,首先应从文题的关键词“快乐”入手,补充文题时,需思索快乐的原因,“读书”“唱歌”等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份快乐的感受是怎样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有的故事,通过故事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例文略。

     部编版 六 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二 )

     一、基础知识。(40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 分) 毕业会考就要临近了,我xīn jí rú fén(

      ),因为妈妈给我定下了学习 mù biāo(

      ),一定要 wèn dǐnɡ(

      )全年级,这给我 cuì ruò(

      )的心灵 pínɡ tiān(

      )了几分压力。但我却调皮地对妈妈说:“我一定不怕 xī shēnɡ(

      ),排除一切 kùn nan(

      ),用 qiè ér bù shě(

      )的精神,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妈妈老是埋.(mán)怨我,说我学习不够踏.(tā)实。

     B. 机器人的机械.(jiè)手臂居然能灵活地摘下一朵玫瑰.(ɡuì)花,真是不可思议! (三)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 分) A.面对严峻的形势,父亲拒绝离开北京。

     B.他正在试验室里搞侧量,请不要去打扰他。

     (四)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孰.对孰错(谁)

     B.自叹弗.如(不) C.缴.枪不杀(弓箭)

     D.玉石俱.焚(全,都)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6 分) 1.选词填空。(8 分) 反应

     反映 (1)请你把这件事(

      )给校长,他会解决的。

     (2)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

      ),以为我嫌少。

     2.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并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8 分)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连句:

      (2)造句: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

     )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

     (

     )

     3.“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

     )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

     ) 二、积少成多。(10 分) 1.千锤万凿出深山,

     。粉骨碎身浑不怕,

     。

     2.人固有一死,

      ,

      。

     3. 使 弈 秋

      , 其 一 人

      ,惟

      ;一人

     ,一心以为

      ,思

      。

     三、阅读感悟。(20 分) (一)课内阅读。(8 分)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shì sì)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2 分) 2. 从下面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2分) 虽然……但是…… 不但……还…… 3.哪些文字在具体描写“一个美丽的世界”?用“

     ”从文中画出来。(2 分)

     4.你从文中读出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分)

      (二)课外阅读。(12 分) 打 碗 碗 花 小时候,离我家不远,有一块荒芜的土地。荒地上的野花总是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雪花盖满了大地。

     有一次,我跟着外婆从那儿经过,远远地就望见荒地上的野花开得一片粉红。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野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我挣脱外婆的手,蹦跳着去摘那花儿。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外婆的神色是严肃

     的,郑重其事的。

     过了一些时候,外婆的警告逐渐地淡薄起来,而好奇心却强烈地鼓动着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么使人打碎碗的。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怪名字加给它呢?那原是一种美丽、可爱的花呀! 1....

    篇九: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目 录第一单元……………………………11 北京的春节……………………22 腊八粥…………………………73 古诗三首………………………10寒食…………………………10迢迢牵牛星…………………10十五夜望月…………………114* 藏戏……………………………12◎ 习作:家乡的风俗……………14◎ 语文园地………………………15第二单元……………………………17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86* 骑鹅旅行记(节选)……………25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31◎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35◎ 习作:写作品梗概……………36◎ 语文园地………………………37◎ 快乐读书吧……………………39第三单元……………………………418 匆匆……………………………429 那个星期天……………………44◎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49阳光的两种用法……………52◎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54第四单元……………………………5510 古诗三首………………………56马诗…………………………56石灰吟………………………56竹石…………………………5711 十六年前的回忆………………5812 为人民服务……………………6313* 金色的鱼钩……………………66

     ◎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71◎ 习作:心愿……………………72◎ 语文园地………………………73第五单元……………………………7514 文言文二则……………………76学奕…………………………76两小儿辩日…………………7715 表里的生物……………………78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81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86◎ 口语交际:辩论………………89◎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90◎ 语文园地………………………91第六单元……………………………93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94◎ 回忆往事………………………94◎ 依依惜别………………………101古诗词诵读1 采薇(节选)…………………1072 春夜喜雨……………………1083 江畔独步寻花………………109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05 江上渔者……………………1116 泊船瓜洲……………………1127 游园不值……………………113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149 浣溪沙………………………11510 清平乐………………………116写字表 …………………………117词语表 …………………………118标*的是略读课文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第一单元◎ 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xún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fěi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zhēn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jiàn饯chān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1 1 北京的春节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元旦①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①[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3zhēnɡ

     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luó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xián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①,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①[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4

     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阅读链接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醋 饺 拌 擦 眨 宵 旦 燃戚 贩 摊 轿 骆 驼 浒5

     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的真正归宿。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儿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儿,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可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选自舒乙的《北京的春节》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的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选自斯妤的《除夕》6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tuò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本文作者沈从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72 2 腊八粥

     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nānɡ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啊!nú孥孥说得对。”“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zhǒnɡ肿 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è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mèn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的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8

     日粥的颜色是深褐。“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枣子同赤豆ɡē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腊 粥 腻 栗 咽 匙 灌 搅稠 嘟 熬 褐 缸 脏 筷9

     寒 食①[唐]韩 翃春 城 ②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③斜 。日 暮 汉 宫④传 蜡 烛⑤,轻 烟 散 入 五 侯⑥家 。迢迢牵牛星①迢 迢 牵 牛 星 ,皎 皎 河 汉 女②。纤 纤擢③素④手,札 札⑤弄机 杼⑥。终 日 不 成章⑦,泣 涕 零⑧如雨 。河 汉 清 且 浅 ,相 去 复 几 许 。盈 盈⑨一水 间 ,脉 脉⑩不得 语 。103 3 古诗三首hónɡtiáo注释①[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 105 天,清明节前1~2 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④[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⑤[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⑥[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注释①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②[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③[擢]伸出,抽出。④[素]白皙的。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⑥[机杼]织机的梭子。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⑧[零]落下。⑨[盈盈]形容清澈。⑩[脉脉]阁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十五夜①望月[唐]王 建中 庭②地 白③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

    篇十: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 )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六(6)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注意导入的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要懂得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我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四、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下工夫,改进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写想象作文时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自主选择兴趣的题材来,然后根据作文内容自己拟定题目。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采用少改多就,“尊重学生的意愿,肯定学生的滴点进步,讲求实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二 )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的语文教师,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备课,深刻反思,经常抽时间与学生沟通感情。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许多方面获得了启示。现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上好课。

      我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并按照学校的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和体会,正确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应有的感染和教育。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或复述课文,使他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启发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拓展升华,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好像到了一个"羞涩期",很多学生不愿意发言,原因很多,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表现;有的孩子课前预习不充分,怕说错了被同学们嘲笑;个别孩子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用一个事例让学生们明白了交流的重要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过来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过来每个人却有了两种思想。课上,对每一个发言的同学,我都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一方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使他们有礼貌的听别人讲话;另一方面讲话时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有条理有重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很好地利用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想表达、愿交流的欲望。在口语交际中,我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里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有积极性参与到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增强了,就能释放出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从而以

     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交际中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实践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尽量去发现学生哪怕是细小的、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作文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评文扬善。我平时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与思想,看他们喜欢哪些事物,有什么情感要倾吐,然后恰当的设计训练题,使他们清楚、流畅的写出心中要说的话,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在批改和讲评中,对学生在习作中流露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理想。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不正确的观点和不健康的情趣,我通过评语、当面批改等方式恰当的批评教育。本学期除完成每个单元的习作之外,每周安排一次周记,写作范围很广,如读完一本书后,为这本书作一个推荐,只要同学看了推荐后,对这本书感兴趣,那就是成功了;写一写自已身边最有特色的一个人;也对时下最热门的新闻发表评论等等。

      中国古诗词绵绵三千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道德上的修身养性、温柔敦厚;自然观上情景交融;审美欣赏上的含蓄表露;深层心理上的忧患意识等等。为了使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我让学生在每节课前背诵古诗词,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做好希望生的帮教工作

      针对班上后进取心生的情况,我首先对他们进行情况分析,根据问题,对症下药。主要是抓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视学习的信心。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进行细致的个别辅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单元过关,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做好期末复习,拓展知识视野。

      (一)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加强课外阅读。本学期我向学生推荐了迪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泰戈尔的《飞鸟集》等好书。学生很喜欢读。

      2、开展《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互赠毕业留言、写通讯录、给老师写一封信、策划毕业联欢会等活动表达同学们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依依不舍的深情。

      3、开展百词竞赛、赛诗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了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与科组老师共同制定了复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期末复习工作。

      五、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六、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活动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我无比欣慰,但还存在问题,今后还需努力解决,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努力钻研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小组合作形式,重视细节,向课堂要质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 )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又是一年毕业时。六年级这一年的教学光阴一晃而过。作为六(2)班的语文教师,在学生毕业之际,我静下心来,盘点这一学期,反思一下教学工作的得失,几多感慨几多欣慰,又有几多遗憾在心头。一学期来,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

      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立志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认真阅读的点滴力量,争取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接班人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作为国家的一员,我认真阅读报刊,杂志,及时收听广播,了解国内外大事,以清醒的头脑看待问题,分清是与非,黑与白,对与错,时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标准提醒自己,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出有损国家与人民利益的事情.作为冼村小学的一名教师,我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时刻以小主人的身份关

     心学校的发展,协助学校,为冼村小学美好的明天出谋献策,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此外,我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集体,热心帮助同事,不早退不迟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以新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二、教育教学工作

      1、我认真备课,积极、细心地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转换教学角色,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主动地学。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认认真真地备课,深入地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他们因材施教。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们逐渐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向 40 分钟要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语文能力、素养及语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本学期期末考试,我班的合格率为 100%,平均分为 86.3 优分率为 84.7%。

      2、做好中下生的课外辅导和优生的培养等各项工作,效果显著。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

     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根据优生与中下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的不同采取了一些不同方法,就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事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鼓励他们多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本学期,我班卢子杰同学参加天河区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荣获三等奖.冼浩华,冼晓琪,陈伟健等同学的语文成绩在他们原本的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 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他们的阅读兴趣一向不浓,认为读书很闷,还不如打电脑好玩,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以父母不给他们买书或家里没有书为借口不愿意读书.为此,我通过向家长了解,发现事情并不是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而是由于缺乏

     兴趣引起的,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工作鼓励他们到广州图书馆或中山图书馆办借书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这些大型的图书馆阅读和借阅大量的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语句通顺了,阅读兴趣浓了,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语文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

    推荐访问: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语文 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