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就业扶贫工作汇报4篇

    时间:2022-10-20 09:3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就业扶贫工作汇报4篇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创业就业和扶贫解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按照创业就业和扶贫解困工作座谈会议要求,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业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业扶贫工作汇报4篇,供大家参考。

    就业扶贫工作汇报4篇

    篇一: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就业和扶贫解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按照创业就业和扶贫解困工作座谈会议要求,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业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等创业就业相关政策,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富民为第一目标,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最佳创业环境,努力依靠创业激发活力、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一)搭建平台,创业就业格局加速形成。围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农业种植等符合我县发展导向的行业领域,充分利用各类园区、专业化市场等适合聚集创业的场所,积极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初步形成了百盟城市广场、白瓜籽大市场、现代农业园区等多个创业基地,吸引了大量个体工商业户和大学生投身创业。目前,我县正积极推进新农大市场“互联网+”产业孵化园建设,通过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惠丰通村网、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

     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体系,推进创业就业向电子商务领域延伸。

     (二)拓宽渠道,创业就业途径不断增多。一是降低创业就业门槛。通过压缩行政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进一步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营造内资外资平等的发展环境,鼓励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自主创业,激发内资创业活力。二是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实训工作,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大学生等群体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 1820 人,创业培训 560 人,农村劳动者劳务输出培训 1259 人,提高了创业就业能力。三是招引项目带动就业。紧紧抓住全省“五大规划”和市委“四大产业区”战略布局,切实加快宝清万里润达粮食仓储及深加工、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中庆白瓜籽深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和培育新兴产业,孵化和催生出一批就业岗位,强力吸纳和带动创业就业。其中,万里润达项目一期仓储工程预计年末全部投产,可提供就业岗位 500 人左右,二期深加工项目全

     部投产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 1300 人左右,拉动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就业人数 600 人左右。

     (三)金融扶持,创业就业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小额贴息贷款支持创业,为 280 余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创业资金,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80 余万元。城镇新增就业 3698 人,下岗再就业 3142 人,分别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 89%和 86%。二是扶持企业稳定就业,通过为现有企业筹措资金、减免税费的方式帮助煤炭、白瓜籽等企业渡过难关,稳定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五年来,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7.62 亿元,有力的支持了我县中小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渡过难关,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时期发展壮大。

     (四)示范带动,创业就业典型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县通过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金融扶持等各项措施,积极在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等群体中培育创业典型。

     二、扶贫解困工作开展情况 **县共有贫困人口 4000 户 8814 人(国标 2030 户 4396 人,省标 1970 户 4418 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4.03%;贫困村 7 个,

     占全县 145 个行政村的 4.83%。截至 2015 年年末,已完成脱贫贫困人口 2219 户 4846 人,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 4 个;2016 年,计划完成脱贫贫困人口 1598 户 3600 人,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 3个;2017 年计划完成脱贫贫困人口 183 户 368 人。

     (一)抓统筹、促协调,吹响扶贫工作“冲锋号”。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上级要求,坚持以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退出为抓手,严格执行建档立卡程序,建立了台账和信息平台,筛查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 4847 人,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8814 人,实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制定出台了《全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落实完善“四定两不”制度(定户、定人、定时、定责,不脱贫、不脱钩)、制定填写“五清”调查表(致贫原因清,收入来源清,扶贫对策清,脱贫目标清,帮扶责任清),对全县 4000 户贫困户逐户确定包保责任人、限时对接、明确致贫原因、制定扶贫对策;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建立完善“1+N”扶贫政策体系,成立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支持、医疗救助、住房安全、社会保障、金融扶持等七个专题推进组,做到分类指

     导、精准施策、定向发力,基本完成全年 1598 户 3600 人脱贫任务;及时召开“全县脱贫攻坚精准退出工作启动会”,印发精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责任倒查制度,把“扶贫脱困”作为考核全县干部的重要指标,严格要求各乡镇,村“两委”会、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认真执行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做到各项脱贫指标数据精准,程序完善,预计此项工作于 12 月底前结束。

     (二)上项目、扩投入,贫困村屯焕发“新面貌”。县委、县政府本着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谋划了布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从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累计投入资金 2178.9 万元,为贫困村新建排水闸 1 座,桥 4 座,抗旱井 19 眼、人畜饮水井 1 眼,果蔬大棚 4 栋 1600 平方米,休闲广场 760 平方米,养羊小区及附属设施 1 个,实施旱改水 1 处,电力改造 1 处,低产田改造 1 处,自来水入户 435 户,新修农田路 97.41 公里,临时涵 111 处,方涵 14 座,排水沟延长米,过水路面 4 处,村内巷道 8.28 公里,安装路灯 28 盏,水处理设备 2 套。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小额扶贫保险试点项目,为贫困村建档立卡人口小额保险承保人数 1000

     人。

     (三)解民困、消民忧,落实惠民政策“暖民心”。县委、县政府心系贫困群众疾苦,积极从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入手,印发《%%%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将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报销比例上调 5%;倾力推进教育扶贫脱困,落实各项国家资助政策,全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 6300 多人次,资助金额,为 1400 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 1000 余万元;扎实开展泥草危房改造工作,争取国家专项补贴资金 3000 余万元,全年共改造泥草危房 3400 户。

     三、存在问题 在创业就业方面:一是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创业热情不高、创业渠道不宽、创业技能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全民创业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二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部分外出务工者失业返乡,给我县的就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困难。

     在扶贫解困方面:一是贫困户对脱贫主动参与意识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性高;二是贫困村产业规模化程度偏

     低,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偏弱;三是贫困人口多以老弱病残为主要特征,缺乏劳动能力或技能,导致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亟需社会保障制度的资助。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创业就业方面:一方面,要全面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深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统筹解决好毕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的就业问题,积极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健全市场拓展就业、加强培训提升就业,不断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创业富民。要全面落实以创业促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全社会各类人群以创业促就业。

     在扶贫解困方面:一是产业发展促增收。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项目;二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有效形式,组织和收集有规模的新型主体合作社,

     并建立项目库;三是进一步构建大扶贫格局,建立协同机制、推进各行业扶贫责任落实,强化定点驻村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四是进一步扩大政策兜底覆盖面,将符合低保、五保等条件的人全部纳入政府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发改局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调研报告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世界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市企业发展也一直饱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制约,针对这一难题,我市开拓思路转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破解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我市在完善担保机制、成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面的情况 (一)主要做法 一是按地区设立担保公司,增强担保覆盖面。为了落实国家建设三级(省、市、县)担保机制的政策,因地制宜,目前 xx 市城区及县域内,都设有担保公司或者办事处,进一步扩大了担保

     的覆盖面。二是严格落实风险补偿金制度。根据省财政厅的文件,市财政在风险补偿方面,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各担保公司进行风险补偿,与省财政风险补偿基本一致性。三是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过桥资金。2016 年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市财政拿出设立了中小企业过桥借款专项资金,年化利率约为 12%,大大的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确保了企业资金链不出现断裂。

     (二)存在的瓶颈及政策建议 存在的瓶颈:我市民营担保公司受逐利性的影响,大部分的担保公司没有把精力集中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仅有的一家国有全资和控投的担保公司——xx 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承担了政府履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能。相比省内同类型的担保机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担保实力偏弱,目前,市担保公司注册资本 1.31 亿元,是我省规模最小的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二是经营业务品种单一,公司业务目前只有融资担保一项,缺乏造血功能,收益少,风险大。三是担保代偿过高,截止今年 7 月,公司代偿余额为 1.57 亿元,

     代偿率 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四是风控管理不严,主要表现在担保项目选择不准,如风险较高的有色冶炼等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单笔担保资金过大,最高一笔达到,平均担保额为左右,不利于分散风险。

     政策建议:一是着力推进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对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与商业性担保机构要区别对待,突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非营利性和政策性属性,明确要求政策性担保机构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降低保费标准,降低反担保要求,鼓励提供无反担保要求的信用担保。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政策性取向示范,带动整个担保行业贯彻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战略意图。二是鼓励担保机构探索多元经营,保障持续发展。高风险、低收益是担保机构的共性,必须增强其造血功能,以收益覆盖风险。通过拉长业务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争取组建小贷、创投、典当等收益较高的平台,将业务延伸到贷款担保、保函、投资、典当、小贷、发债担保、集合票据等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链条化融资服务。同时,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逐步开发“担保+过桥”、“担保+典当”、“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创投”等业务,

     以“组合拳”方式破解企业资金瓶颈,提高担保公司收益水平。三是加强风险管控,防范系统风险。要把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摆在首要位置并落到实处。强化内部风控,清理并完善项目评审、风险分级、动态预警、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制度保障。规范业务流程,对担保项目实行“四级评审”、层层把关。建立外部风险分担机制,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家分担风险的机制,解决由担保公司独担风险的问题。

     二、我市科技、文化等轻资产型企业融资情况 (一)关于我市科技、文化等轻资产型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 由于科技、文化等轻资产型企业缺乏传统业务需要的抵押担保措施,这使得他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突出,目前,我市科技、文化等轻资产型企业普遍缺乏融资渠道,主要依靠政府相关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例如,我市财政每年安排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我市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

     (二)打通融资瓶颈的建议 一是大力引进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轻资产型企业开展差异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融资服务,实现市

     场有效细分。

     二是改革贷款扶持方式。探索改变施策对象,由支持信用担保机构改为直接引导金融机构,财政资金可设立业务奖励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轻资产型企业发放贷款的规模,减少利率上浮。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的直接合作,激励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轻资产型企业的积极性,以增加轻资产型企业的贷款机会,减少轻资产型企业融资的中间环节,降低轻资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是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当前我市正在与国开发展基金、深圳金砖城市财政金融中心对接和洽谈。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引进专业团队,探索组建 xx 投资母基金,并在母基金的基础上,设立科技、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产业投资基金。

     四是建立企业征信体系。推进轻资产型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彻底改变工商、税务、司法、质监,以及银行等信用信息割据状态,推进信息共享,增强企业经营活动、资产变动等状况的透明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等基本制度,减少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为轻资产型企业融资创造基本条件。

    篇二: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天祝县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天祝县扶贫办

     (2011 年 年 6 月)

      “十一五”以来,在省、市扶贫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合作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截止“十一五”以来,在省、市扶贫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县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合作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截止 2010 年底,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 2.68 亿元,较“十五”末亿元,较“十五”末

     1.65 亿元增加 1.03 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752 元,较“十五”末的元,较“十五”末的 1675 元增加 1077 元;贫困人口由“十五”初的元;贫困人口由“十五”初的 10.6 万人减少到 3.75 万人,贫困面下降到 21.7%,产业扶贫成为拉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有力“引擎”。,产业扶贫成为拉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有力“引擎”。

     一、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加大了农业产

      业化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业化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 100 多个,投入扶贫投资 4629.844 万元,县级整合投入1.46 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投入 3.2 亿元,无论是投入总量还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上都成倍增长,有效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亿元,无论是投入总量还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上都成倍增长,有效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产业化贴息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十一五”期间省办共下达我县产业化扶贫贴息贷款、产业化贴息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十一五”期间省办共下达我县产业化扶贫贴息贷款 5270 万元,贴息 174 万元。重点扶持了天祝县介实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正阳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天润公司、富源养殖场、万元。重点扶持了天祝县介实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正阳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天润公司、富源养殖场、 华藏养鹿场、恒崟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祝福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华藏养鹿场、恒崟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祝福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用于蔬菜加工销售、万吨马铃薯生产线、建食用菌菌种培育小区,牛羊育肥示范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用于蔬菜加工销售、万吨马铃薯生产线、建食用菌菌种培育小区,牛羊育肥示范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2、种养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国家扶贫资金、种养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国家扶贫资金 1611 万元,共实施环马牙雪山产业化项目等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万元,共实施环马牙雪山产业化项目等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 58 项,建马铃薯贮藏窖 450 座,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座,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 10250 亩;日光温室 2761 座,养畜暖棚 2057畜 座;引进良种畜 3928 头(只),草原散养鸡 2 万只;新建獭兔兔舍万只;新建獭兔兔舍 150 座,引进优质种獭兔 1200 只,养殖鸵鸟 750 只;

      材 种植中药材 600 亩,蔬菜 400 亩;种植优质牧草 2.98 万亩,围栏草场万亩,围栏草场 3.55 万亩,草原综合治理 2.85 万亩。

     3、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 2568.5 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的1479.844 万元,新建人参果日光温室 615 座,红提葡萄日光温室座,红提葡萄日光温室 251 座,食用菌日光温室 610 座,蔬菜日光温室 193 座;修建马铃薯贮藏窖座;修建马铃薯贮藏窖 200 座,种植马铃薯 7600 亩;建养畜暖棚亩;建养畜暖棚 2047 座, 引进良种畜 6327 头(只)( 其中:牛 1294 头、羊头、羊 3545 只、猪 1488 口) ,草原散养鸡雏鸡 4.5 万只,种植优质牧草万只,种植优质牧草 9900 亩。

     4 、产业连片开发项目。沿毛毛山浅山贫困片( 带) 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 1000 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的国家扶贫投资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的国家扶贫投资 828 万元,建成果蔬菌日光温室 1273棚 座,养畜暖棚 1500 座,食用菌大棚 777 座,建成大田无公害蔬菜基地座,建成大田无公害蔬菜基地 16660 亩,引进良种畜 413 头( 只),建成人工授精站,建成人工授精站 11 处,食用 库 菌气调库 5 座,围栏草场 33.6 万亩。“张哈”片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万亩。“张哈”片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 390 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 292 万元,新建人参果日光温室 470 座,养畜暖棚座,养畜暖棚 130 座,引进基础母牛 75 头,推广人参果脱毒苗 280金 亩。去年下达的祁连山北坡藏区项目投入国家扶贫资金 400金 万元,截止目前完成国扶资金 245 万元,已引进虫草鸡雏鸡

      10 万只,良种牛 157 头,良种羊 500 只,种植优质牧草 5000亩。

     二、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1 、以果蔬菌为主的日光温室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按照 “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菇则菇”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动员、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设施农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截止“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菇则菇”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动员、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市场开拓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设施农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截止 2010到 年底,全县果蔬日光温室达到 1.28 万亩,建成连片示范点73 个。设施农业规模以年均 46.2% 的速度扩展。

     2、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快速推进。以草产业开发、畜禽品种改良、暖棚舍饲养殖、舍饲规模育肥为重点,优化养殖业结构调整,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快速推进。以草产业开发、畜禽品种改良、暖棚舍饲养殖、舍饲规模育肥为重点,优化养殖业结构调整,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10 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 2.09 万亩,共建成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万亩,共建成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79 个;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 25.38 万亩;引调西门塔尔良种肉牛万亩;引调西门塔尔良种肉牛 7000 多头,建立 28 个肉牛繁育示范村,累计完成黄牛改良个肉牛繁育示范村,累计完成黄牛改良 2.8 万头。建立 89 个绵羊人工授精站,改良绵羊个绵羊人工授精站,改良绵羊 25 万只,养殖草原生态鸡 52.4 万只,进一步加快了草畜产业结构调整。万只,进一步加快了草畜产业结构调整。

     3 、以高原绿色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效益显著。近年来,县 上采取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拉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订单规模等措施,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上采取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拉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订单规模等措施,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 年,建成高原绿色蔬菜

      地 生产基地 8 万亩,生产各类蔬菜 1.52 亿公斤,平均亩纯收入2811 元。7 个蔬菜品种和 5 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及产地认定,部分蔬菜远销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及产地认定,部分蔬菜远销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

     4、以红提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充分利用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红提葡萄栽培、生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产业,至、以红提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充分利用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红提葡萄栽培、生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产业,至 2010 年底,在 10室 个乡镇建成红提葡萄日光温室 2600 子 亩(其中设施桃子 75园 亩)。建成山杏生态经济林示范园 400 亩,完成种苗培育 2000亩。

     5 、以全膜垄侧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迅速发展。2010 年,全县上下将旱作农业工作作为干旱山区农牧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全面推进”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强化组织领导,完成全膜垄侧栽培技术覆膜面积年,全县上下将旱作农业工作作为干旱山区农牧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全面推进”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强化组织领导,完成全膜垄侧栽培技术覆膜面积 5.7 万亩,生产马铃薯 6424.47 万公斤,实现产值 7709.36产 万元,平均亩产 1127.1 公斤,较露地亩增产 239.2 公斤,增产率公斤,增产率 26.9% ,亩增产值 287.04 元。

     6、以营销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发展。以正阳公司、藏牛乳业、恒崟、创新、金和、高原魂、福乐等为重点的一批龙头企业得到发展,“龙头、以营销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发展。以正阳公司、藏牛乳业、恒崟、创新、金和、高原魂、福乐等为重点的一批龙头企业得到发展,“龙头+ 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雏形初步形成。至农户”的产业化雏形初步形成。至 2010 年底,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7 家,其中国家级家,其中国家级 1 家(介实公司)、省级 1 家。资产总额达 11685

      万元,2010 年实现 入 销售收入 23365 万元,同比增长 18.8% ;上缴税金 240 万元,同比增长万元,同比增长 68.9% ;农产品出口创汇 106.6 万美元;辐射带动农户万美元;辐射带动农户 31063 户,基地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收入 8300 万元,解决农牧民就业岗位万元,解决农牧民就业岗位 0.17 。

     万个。7 个介实牌蔬菜品种(蒜苗、娃娃菜、西葫芦、荷兰豆、甜脆豆、西芹、豆苗)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和产地认证,人参果和红提葡萄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建立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个介实牌蔬菜品种(蒜苗、娃娃菜、西葫芦、荷兰豆、甜脆豆、西芹、豆苗)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和产地认证,人参果和红提葡萄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建立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包括协会) 154 个,发展会员个,发展会员 3137 人。

     三、存在困难与问题

     1、自然灾害频繁,发展基础薄弱。由于我县特殊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历史欠账较多,水、电、路、渠配套和仓储设施、种苗供应、流通冷链体系建设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加之我县干旱、冰雹、洪涝和冰雪冻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了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自然灾害频繁,发展基础薄弱。由于我县特殊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历史欠账较多,水、电、路、渠配套和仓储设施、种苗供应、流通冷链体系建设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加之我县干旱、冰雹、洪涝和冰雪冻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了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

     2、示范基地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小,产品数量有限,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设施农业经营粗放,科技服务能力不强。设施农业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随着设施农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技术服务量大面广任务重,现有的涉农技术干部数量少、装备差,、示范基地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小,产品数量有限,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设施农业经营粗放,科技服务能力不强。设施农业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随着设施农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技术服务量大面广任务重,现有的涉农技术干部数量少、装备差,

      导致技术服务在整体上滞的要求不相适应。

     3、群众自身积累少,设施农业建设资金不足。我县是一个国扶贫困县,大多数群众生活贫困,没有积累,但设施农业建设、群众自身积累少,设施农业建设资金不足。我县是一个国扶贫困县,大多数群众生活贫困,没有积累,但设施农业建设 篇二:产业化扶贫工作总结(2010 年改)

     产业化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保康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0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扶贫部门的倾力支持和县直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我们抢抓省级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扶贫部门的倾力支持和县直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我们抢抓省级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结合全县第七,八批村(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

    篇三: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21 年某区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很荣幸由我代表 XXXX 区(XXXX 开发区)对口帮扶 XXXXXXXX 四县市(区)就 2020 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进展情况作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 XXXX 区 xx 县、xx 县、xx 区工作队 13 名党政干部、63 名专业技术人才,受市委组织部选派到 xx 接力对口帮扶工作,全体援 xx 干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在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组 XXXX 组的统一领导下,大力弘扬“XXXX 铁军”精神,始终聚焦帮扶中心工作,创新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六大板块工作任务,始终保持对口帮扶工作靶心不变、力度不减、队伍不散,开启党建引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新征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推动有序有力。2020 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xx 区长在 x 月份先后深入 XXXX 四县市区开展调研,xxx 县、xx 县等地党政领导也先后来区对接帮扶工作,截止目前,区委、区政府到 XXXX 四县市(区)调研对接的党政领导共 63 批 536 人次,其中 xx 县 290 人、xx 区 261 人,专题会

     议方面,两地共召开 4 次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 2020 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及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会议次数较去年持平。

     二是强化智志双扶,人才交流持续加深。2020 年以来,区派驻各县工作队强化协调,持续助推两地实施人才支援和交流互访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共选派 13 名党政干部到 XXXX 四县市(区)开展派驻帮扶工作,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共选派 63 名教育、医疗技术人才到XXXX 开展技术帮扶支援。同时,xx、xx、xx 等地先后选派 9 名干部、56 名技术人才前往 xx 区有关部门跟岗学习。两地联合举办党政干部培训 4 期 232 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29 期 6452 人次,帮助XXXX 引进 8 项新技术,两地人才、技术交流进一步加深。

     三是聚焦短板弱项,帮扶项目加快推进,坚持帮扶资金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紧盯“3+1”保障短板弱项,严格财政援助资金使用。截至目前,xx 四县市(区)已获 XXXX 市财政和 XXXX 区(XXXX开发区)财政援助到县资金共 14141 万元,其中,XXXX 市财政援助资金 10578 万元。XXXX 区财政援助到县资金 3563 万元,帮扶资金的持续投入,有力的支持了 xx、xx、xx 区脱贫攻坚“3+1”保障短板快速补齐,为巩固 XXXX 脱贫成效贡献了 XXXX 力量。

     四是突出重点领域,产业协作逐步深化。新一轮帮扶工作开展以来,XXXX 区结合 xx 县本地发展实际及产业帮扶需求,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工作,引导东部帮扶企业落户 XXXX,着力运用东部地区产业优势推动 xx、xx、xx 区基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共引进 9 项产业项

     目落户,投资额达 4.95 亿元,黔货出山方面,积极搭建两地消费扶贫产销平台,畅通销售渠道、上线京东 XXXX 扶贫馆,积极动员 XXXX区各机关单位及国有企业采购 xx、xx、xx 区农特产品,2020 年 xx县“黔货出山”行动共销售农特产品 2472.52 吨,销售额累计达3585.88 万元,累计带动 1230 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五是促进就业脱贫,劳务协作稳步推进。2020 年以来,XXXX援黔工作队持续推动两地劳务就业,截止目前,两地共合作举办劳务培训班 35 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417 人;签订签订稳岗就业协议 3 份,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扶贫专岗及联合招聘会等措施,共帮助贫困人口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数 1802 人,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数 2352 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数 336 人,其中, 帮助 xx 县实现贫困人口省内就业 1907 人,强力推动了易地移民安置区贫困群众稳岗就业,为脱贫攻坚贫困群众后续扶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携手同奔小康,结对帮扶成效显著。在 XXXX 市 XXXX 区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完成了 xx、xx、xx 区 9 个镇(街道)、135 个贫困村与东部帮扶企业结成“百企帮百村”帮扶关系,其中 xx 县 68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组团式帮扶方面,教育共完成120 所学校结对帮扶,医疗共完成 60 家医院结对帮扶,极大地推动了 xx、xx、xx 区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并在 XXXX 区帮扶下,共组织举办了 7 期致富带头人培训,累计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 410 人,其中 xx 县 260 人,xx 县 150 人。

     二、工作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 XXXX 援黔各工作队始终坚持“XXXX 所需、XXXX所能”帮扶原则,在区援建局的指导下,精准定位,围绕考核导向、成效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受援地农村产业革命,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模式及方法,以党建结对帮扶、农产品宣传推介及农业品牌打造为主要工作措施,创新推动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党建引领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新突破。一是率先成立三都·XXXX 东西部扶贫协作临时党支部、其他各工作队也陆续成立。推动临时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增强东西部协作能力、建立全方位帮扶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率先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安排 15 万元在中和镇雪花湖易地扶贫搬迁点建立雪花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资源保障入手,提升移民社区群众思想,实现智志双扶,强化基层组织联系移民群众的战斗力;三是率先开创东西部村企党建共建结对新模式。推动 XXXX 王老吉药业与结对的阳基村、龙角村党建结对。XXXX 王老吉药业第二、第十党支部分别与阳基村、龙角村分别签订党建结对帮扶协议,实现公司与村党支部组织共建、队伍共育、困难共帮、资源共享、作风共促的党建帮扶新格局。

     (二)

     “技能扶贫”赋能“消费扶贫”塑造帮扶新标杆。依托XXXX·三都民族技工班学生毕业创业的契机,随着“XXXX·三都技工班”培育

     项目不断取得创新成效,三都县工作队积极与辖区有关单位对接,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整合资源,联合京东商城于今年 5 月筹建上线“XXXX 扶贫馆”助力消费扶贫,由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电子商务学院“XXXX·三都技工班”的师生团队负责运营,通过校企合办模式,开展电商消费扶贫,9 月 29 日,京东 XXXX线下实体店也实现正式挂牌营业,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消费扶贫塑造了新标杆。

     (三)助推 XXXX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新作为。在 XXXX 大后方,我们根据“XXXX 所需,XXXX 所能”的原则,千方百计联系发动各方力量支援 XXXX,南岗街、云埔街、龙湖街、以及恒运集团等辖区单位自觉担当,区援建局等部门努力协调,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想方设法助力 XXXX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期间,XXXX区共有多名医务人员驰援 XXXX 各县市抗疫,XXXX 中医院钟伟同志还被三都县评为“感动三都”的年度人物。

     (四)助推产业合作发力消费扶贫取得新成效。一是扎实开展重要农产品摸底调查,开展农产品疫情期间销售统计调查,摸清家底,掌握主导农产品种类、品牌、总量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本情况。二是加强沟通对接扩大销售市场,积极与 XXXX 市农业企业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尚泰农业绿色农特产品基地配送中心及东方汇三都特色产品销售点等 XXXX 销售窗口,采用线上、线下销售并行举措,建立畅通、便捷的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宽销售渠道。三是畅通销售渠道促进黔货外销,通过加强两地疫情防控沟通对接,发放农产品

     专车绿色通行证,在疫情防控积极搭建农特产品销售交通生命线,既解决XXXX区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采购需求又妥善解决了XXXX地区解决季节性农产品滞销问题。四是加强宣传指导提升产品质量。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及产品发展方向,各工作队积极指导当地生产企业在种植生产基地积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并通过公众号及当地宣传媒体等方式加强产品宣传,既有力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加大了农特产品宣传推介。五是积极发动广东及东部地区 (五)帮助品牌打造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新业绩。一是打造1+7“飞地经济”农业品牌,三都县工作队聚焦产业帮扶,打造规模化养羊,帮助升级“水家桑羊”等特色农产品品牌。2020 年 3 月 25日XXXX市委副书记罗冀京到XXXX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集中式养羊基地视察时,对我区帮助三都县采取“1+7”飞地经济模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中式养羊产业,建成长江以南最大集中式山羊养殖基地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给予高度评价。二是打造“水晶葡萄之乡”农业品牌,三都工作队通过“牵线搭桥”,及时邀请 XXXX 市千鲜汇有限公司等 XXXX 客商到实地考察,并多次组织三都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和镇政府、村合作社与 XXXX 客商积极对接,为今年的水晶葡萄销售做好谋划。据统计,今年 XXXX 市千鲜汇有限公司共将 100万斤三都水晶葡萄直销 XXXX。真正拓宽水晶葡萄的销售渠道,解决种植户的销路顾虑,同时也丰富了 XXXX 市民的“菜篮子”。三是打造“食用菌”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

     改造提升三都特色产品基地,打造适应 XXXX 区消费市场需求的农特产品,利用 2020 年 XXXX 帮扶资金 1000 万建立九阡镇蟹味菇出菇房建设项目及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基地项目,积极发展当地食用菌产业,以食用菌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进一步增强扶贫产业带贫效果,加速三都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进程。四是XXXX·XXXX 园区共建取得重大进展。助力引进立邦集团到都匀市经济开发区投资 4.35 亿元。有效助力 XXXX·XXXX 产业园区提质升级。

     三、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总体来看,我区对口帮扶 XXXX 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获得 XXXX 省、XXXX 州及市委、市政府等地高度肯定。但也还存在几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今年的帮扶任务更为艰巨繁重、XXXX 地区已脱贫摘帽的收入在脱贫线附近的人口基数仍然较大,巩固脱贫成效的压力不小。二是国考指标整体导向所有指标较去年均有增长、部分指标实现新增长存在压力,如劳务协作到广东地区就业人数方面;三是我区对口支援的四县市(区)均在 2019 年底实现脱贫摘帽,XXXX 市对口帮扶力量和资源重点向XXXX 毕节地区倾斜。以上造成我区有关考核指标在去年基础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竞争压力。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第四季度,我们对口援 XXXX 各工作队将紧扣本次会议安排部署,紧盯国考要求,会同区内各有关单位,按照 XXXX 省“四个不摘”

     要求,协同发力,抓关键、抓重点、补短板,共同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持续深化消费扶贫工作。积极联系对接发动 XXXX 区机关和企业广泛订购 XXXX 四县市地区农特产品。充分利用 XXXX 区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酒家等平台,大力推动广大市民消费扶贫。协调两地大型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和建设农业基地,帮助 XXXX 地区农业企业在XXXX 区开展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大力促进“黔货出山”。

     二是建议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工作。受疫情影响,XXXX 部分地区群众外出务工就业遭受冲击,全年“六保、六稳”工作面临压力,建议协调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向 XXXX 地区开展定向就业,为广大在穗务工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充分发挥两地劳务工作服务站作用,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工作。

     三是建议强化易地扶贫后续帮扶工作。XXXX 各县市,尤其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众多,后续扶持措施相对较弱,建议区下步工作中强化帮扶补短板,重点围绕就业和劳动技能培训以及扶贫车间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四是持续聚焦年终考核工作。深度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围绕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六大工作任务指标,逐一分解、逐一落实,并积极引导已结对今年尚未开展实质性帮扶的单位及企业前往三都开展帮

     扶工作,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贫困村切实解决一到两件实事,确保圆满完成 2020 年成效考核工作。

    篇四: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阳县产业和就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紫阳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发生率高(36%)、贫困程度深,是全省确定的首批深度贫困县,现有贫困村 111个,贫困人口 31083 户 96812 人,分别占全市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总数的 13%、17.7%和 18.9%。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勇同志作为联系紫阳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多次深入紫阳镇村调研指导,积极依托高新区资源优势,在高新区天贸城免费我县提供富硒特色产品体验展示区,依托高新区学校、企业、酒店实行订单式销售我县富硒产品,提升了我县富硒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了销售渠道。为我县企业免费租用农产品加工设备,提升了加工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质量。积极鼓励支持高新区企业在我县移民搬迁社区兴办社区工厂和在紫阳定向招工用工,解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问题。依托高新集体金融平台搭建成功经验,积极指导我县国有控股投融资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为我县产

      业就业脱贫和健康产业发展明晰了思路、指明了路径。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全面推行“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进行了深入报道。

     。

     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我们立足紫阳茶叶、魔芋、富硒食饮品等优势产业,按照企业带动性强、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的标准,持续推进“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确定紫阳富硒食品公司、开源实业公司、紫城旅游公司、秦巴山茶业公司等 4 家企业为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协议委托省供销集团将 4300 万元产业发展基金以贫困户入股的方式注入 4 家企业,企业与 1334 户贫困户签订增收脱贫帮扶协议,将产业发展基金细化戴帽安排到贫困户,带资入股到试点企业,帮扶贫困户依托产业稳定增收。

     二是积极发展健康产业。我们立足紫阳富硒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步伐,助力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绿色健康食品,加大骨干企业帮扶力度,推动盘龙茶叶、绿安农业、富硒魔芋、开源富

      硒科技发展公司等富硒食品企业达产达效、不断壮大,大力发展以包装饮用水为重点的涉水产业,广城硒多多、瓦庙稀硒泉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依托绿色生态、乡村观光体验、地域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投资 5953 万元推进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把健康产业与农村电商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在高新区建立“贫困户农村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紫阳馆)”,扩大了紫阳县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县电商实现线上交易额 1.95 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 3387 户,户均增收 879 元。华阳医养中心开工建设,着力打造集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健康养生示范基地。

     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出台贫困户产业发展到户扶持办法,落实扶持资金 1000 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 1.83 亿元,下达扶贫互助资金 9605 万元,引导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制定完善产业精准扶贫实施办法,整合产业发展资金 1 亿元,扶持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市场主体,鼓励引导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对产业精准扶贫的组织领

      导和协调服务,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的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试点企业责任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选调大学生村官、联村帮户干部组建工作组派驻试点企业,帮助企业做好企业生产、流转土地和企业监管服务等工作。严格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用途和资金拨付监管,对试点企业选派了财务监督员,负责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落实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二、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紫阳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 8 万多外出务工人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社区工厂提供就业、骨干企业带动就业、劳务协作外出就业等方式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一)实施免费技能培训,保障参训人员稳定就业。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手段,以培训促就业,采取“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就业”的订单定向培训模式,依托远元修脚集团、安康康嫂家政服务公司等企业,大力开展以修脚足疗、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五大免费技能培训,2014

      年以来,全县累计免费培训 1.6 万人次,带动 1.2 万人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做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方。据统计,在远元集团工作的修脚师培训学员就有9000 余名,月工资 4000 元以上的达到 70%。紫阳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技能脱贫经验,得到省委娄勤俭书记和毛万春副书记的批示肯定。

     (二)积极兴办社区工厂, 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业。目前,全县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点 321 个,累计搬出贫困群众 26817 户 93226 人,建成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社区 15个。为了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难题,我县采取兴办社区工厂的方式,招商引进企业在搬迁群众门口创办劳动密集型工厂,为搬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就业道路。2016 年,成功引进全县首家社区工厂项目 ——紫阳县红椿镇钜源鞋服有限公司,解决了搬迁安置社区 300 多人就地就业。今年 7 月,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与安康市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该公司将在我县移民安置社区投资建设电子产品生产线工厂,可解决当地就业 2000人以上。同时,我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正在与两家企业对接建设社区工厂,其中,江苏滨海富业纺织品有限公司在汉王镇投资服装加工社区工厂项目;中国

      米妮赛熊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入驻蒿坪双星社区投资服装加工社区工厂项目,近期有望落地。

     (三)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我们始终坚持“抓产业、扶企业、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在培育扶持骨干企业的同时,要求企业必须将就业岗位优先保证县内群众就业。近年来,紫阳富硒食品公司、盘龙茶厂、和平茶厂、开源农业公司、秦巴山茶业、绿安农业公司等县内骨干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多达 800 余个,有效解决了企业周边区域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

     (四)

     搭建劳务协作平台,精准对接实现外出就业。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劳务协作,与江苏常州新北区、安康高新区、西安甲乙人力资源公司、陕西郑元远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做好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工作,实现了贫困群众外出成功就业、稳定增收。特别是高新区全面加强对我县贫困户就业帮扶,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紫阳县贫困户劳动力,安康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排解决紫阳籍员工 112 人就业。

     尊敬的郭书记、黄主任,各位领导,紫阳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但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打赢这场硬仗。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大产业扶

      贫力度,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作出紫阳贡献。

    推荐访问:就业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 工作汇报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