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8篇

    时间:2022-10-22 14:00:38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8篇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CreativeEducationStudies创新教育研究,2016,4(3),117-122PublishedOnlineAug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8篇,供大家参考。

    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8篇

    篇一: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6, 4(3), 117-122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es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6.43022

     文章引用: 赵一晓.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观”的解读[J]. 创新教育研究, 2016, 4(3): 117-122.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6.43022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Education in Rousseau’s Emile

     Yixiao Zhao College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1 st , 2016; accepted: Aug. 15 th , 2016; published: Aug. 22 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Based on Emile, and taking Rousseau’s personal experience, social environment of his time and his other related work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Rousseau’s idea of natural education in detail, and also discusses if this concept is still appropriate nowadays.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Rousseau’s criticism of some European ideas on education at the time and on others’ criticism of his own idea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natural education was progressive in Europ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ut it needs more critical thinking to apply Rousseau’s thoughts to education practices nowadays.

     Keywords Emile, Rousseau, Natural Education, Mature Children, Natural Person, Citizen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观”的解读

     赵一晓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6年8月1日;录用日期:2016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16年8月22日

     摘

     要

     本文以《爱弥儿》为基础,结合卢梭的成长经历、所处时代和其他相关著作对其中的“自然教育观念”

     赵一晓

      118 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探寻该观念是否在今天具有可行性。文章主要探讨卢梭对当时一些欧洲教育思想的批判,以及当时思想界对卢梭自然教育观念的批判。卢梭的思想在18 世纪欧洲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是今天我们如何把卢梭的思想运用到教育中,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爱弥儿》 , 卢梭 , 自然教育观 , 小大人 , 自然人 , 公民

      1. 引言 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也是近代史上第二次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教育充满启蒙运动的目地时,一个新时代就到来了”[1]。“就这一点而言,大多数启蒙者同时也是制定教育计划的教育家,这也就不足为奇了”[2]。许多启蒙思想家都认识到应该通过教育改变现实,洛克、狄德罗等都有关于教育的主张[3]。卢梭的思想正是在启蒙运动这个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然而卢梭不仅属于启蒙运动,更属于新时代。他的许多观点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寻讨卢梭的“自然教育观”,着重分析卢梭对当时欧洲“小大人”思想的批判,并对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进行相关的梳理,笔者认为卢梭存在过低认识儿童的现象。本文还对卢梭所谈到的“自然人”到“公民”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解读,并总结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卢梭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的信任权威,这也是卢梭提到的一种教育理念。

     2. 卢梭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爱弥儿》的影响 让·雅克·卢梭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他留下了包括《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 1762)《忏悔录》(Les Confessions, 1738)在内的许多经典著作,对哲学、文学和教育学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康德曾高度地评价卢梭:“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4]。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性善论和感觉论。性善论最主要的观点即人性本善。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社会的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他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被社会所败坏。“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5], p. 1),他认为人天生所禀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便构成善良的天性,性善人人皆同,人的罪恶乃后天影响所致。教育的必要性在于防范社会不良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由此他提出“消极教育”的观点,认为儿童早期本性发展是柔弱不完善的,易受外界恶势力侵扰,因此应实施消极教育,让儿童“不做任何事情”,以保护儿童先天的善性,使儿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按其本性健康地成长。他说,“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心灵沾染罪恶,防止思想产生谬见”[6]。卢梭不仅认为人性本善,而且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的巨大能量。他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觉是人的知识的原料,因此使人理性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感觉器官的成熟。孩子们的感觉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在《爱弥儿》中卢梭便设立种种训练感官的方法,来提高爱弥儿的感觉能力。

     《爱弥儿》(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1762)是卢梭经历二十年的研究写成的教育名著。它的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它起先只是一篇教育的论文,但是因为文章中所举的实例都集中在一个小男孩的身上,这篇论文就变成了一本教育小说。《爱弥儿》被歌德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卡西尔认为,卢梭的《爱弥儿》中的思想富有挑战性和号召力[7]。与柏拉图的《理想国》(Πολιτεία,

     赵一晓

      119 约公元前 387)、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16)一起,被视为人类历史上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

     3. 《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观 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就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5], p. 1)。他由此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顺应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他把教育的来源界定成 3 个方面,即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他在文中说“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5], p. 2)。这三种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目标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具体应该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为辅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应该配合自然的教育,这样三者才能协调发展,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自然”。卢梭认为自然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天性。我们应该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回归到自然本性中。其实在一定程度就是卢梭性善论的体现。

     卢梭主张发展儿童的天性,而不是装模作样。例如,他教爱弥儿唱歌“声音也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拍子和韵调;但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如果他要唱的话,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辞给他唱,而且歌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5], p. 188)。

     3.1. “小大人”思想的批判 在教育中一般主体有两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何者为中心,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把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这就导致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儿童的能力,产生高估儿童或低估儿童的想法。18 世纪以前贵族的孩子都被当成小大人一样的看待,不断的锻炼他们,接受正规的指导,如有违抗和不理性的行为就要接受正规的惩罚。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高估儿童,将儿童看作“小大人”来看待,认为儿童能够理解大多数成年人的情感和经验。高估儿童的情感、认知和技能水平,是教育探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卢梭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了《爱弥儿》,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5], p. 67)。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儿童的身上。当时,社会高估了儿童的心智成熟程度,卢梭能正确地认识儿童,是一种积极的思想,他能根据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有所侧重对儿童进行分年龄段的教育是值得借鉴的。

     卢梭认为儿童应该自由地生长,在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感官,在自己的感官成熟之后再去理性的思考,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人的成熟首先是感官,人类过多强调地理智的重要性,然而感官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这种教育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天性,在感官发展还不完善的基础上,过多的强调理性教育是多余的。而当时洛克关于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的思想受到了卢梭的批评,“这简直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成了手段”([5], p. 83)。卢梭提出在训练儿童感官的基础上,要构建一个模子,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方法虽然能保障儿童不被外面的社会所污染,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卢梭是这个模子的唯一的构建者,模子的构建会让孩子成长过于单一,而且模子的如何构建只能由卢梭判断,这样就过于主观。

     《爱弥儿》中卢梭认为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卢梭认为过早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不正确的,在天真无邪的孩子面前说社会的善恶,是一个魔鬼地行为。同时需要我们儿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他们恐怕将来会难以应对社会的阴暗面。从教育学诞生开始,夸美纽斯就宣称要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到了近

     赵一晓

      120 现代的布鲁纳也宣称任何知识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儿童。卢梭只以经验获得作为教学的手段过于单一,这就会影响儿童获取知识的总量。

     爱弥儿的教育环境是特殊的,这种特殊性没有办法转变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环境,所以卢梭的许多教育思想是好的,但现实意义却有待考究。任何一个结论都是有其特定的预设和适用范围的,不考虑这个问题将给我们的教育讨论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在今天看来,卢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于看重儿童本身的经验,而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有一个引领的作用,而不仅仅是靠儿童的自然学习。二十世纪的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就指出,教师对儿童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对儿童的发展很有益处,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8]。要等待孩子完全经历过才去学习是不现实的,也是矛盾的,在学习中,儿童才能去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

     3.2. “人”与“公民”的对峙 卢梭在教育爱弥儿的过程中,既反对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也反对过分放任的教育方式,他提倡的是用理性去教育孩子。卢梭坚信人性本善,应该要去尊重儿童,而不是急于对儿童所做出的行为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他坚持自然教育,倡导儿童应当让大自然先教导一段时间,然后家长和教师再去接替,这样就可以避免大人们的教育方法与自然的教育产生冲突。卢梭的这种观点表明他对自然人和公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辩证的认识。因为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不可能一直独自的生活,就像爱弥儿不可能永远只做一个简单的好孩子,他必须成为世界善良的“公民”。

     “公民是古代城邦制度的产物。在古希腊时代,城邦作为公民的共同体,一直是政治生活的单位。因而在人是城邦成员的意义上说,人是‘政治动物’”[9]。当时是一种公民政治,在当时社会下一种积极产物。作为启蒙运动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的公民思想势必要受到古希腊思想家的影响,卢梭通过分析人类的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来说明他自己的公民观。他认为自然人和公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自然人是为自己而生活,是个独立的个体,而公民是为整个社会而生活,是共体中的一个小部分。《爱弥儿》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5], p. 10)。自然人和公民的关系就像在一个大的机器运转的过程中的一个小的零件,零件是不能脱离机器而存在,机器也离不开零件。卢梭在一定程度上是把柏拉图学说视为公民教育的典范,认为公民的本质就是公共自由,这里面寄托了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爱弥儿》中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自然教育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教育的过程要以顺应自然法则和人的天性为准则。而公民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在社会中,我们就必须考虑自然人如何成为公民,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卢梭对当时欧洲母亲不用母乳喂养孩子持批判的态度:“这个习惯,再加上其他使人口减少的种种的原因,已经向我们宣告了欧洲来日的命运。它所产生的科学、艺术、哲学和道德即将...

    篇二: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从《爱弥儿》谈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爱弥儿》读书心得

     《爱弥儿》是让•雅克•卢梭于 1757 年创作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以一个出身高贵的男孩爱弥儿的教育培养为背景,展示了卢梭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表达了卢梭对当时教育思想的不满,以及迫切希望建立一种顺应自然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的想法,他在书中写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句话也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深刻反映。

     一、

     内容概述 《爱弥儿》一书是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集中反映,我认为卢梭在这本书中主要想表达的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 教育要顺应自然 使教育“归于自然”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自然即人的自然天性,教育回归自然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儿童天性,使儿童身心自由发展。卢梭在书中提到:

     “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

     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通过了这些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力量;一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为坚实了。遵循这是自然的法则。由于你想改变这个法则,结果是毁了孩子,阻碍了它对孩子的关心照料取得成效。孩子在室外受到自然给他的锻炼,这在你看来是倍加危险,可是相反,这是在分散危险,减少危险。只要我们不使他们做超过其能力的事情,则使用他们的体力同爱惜他们的体力相比,其危害要小一些。”(p10)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卢梭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教育应该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正如他在开卷部分就写到的,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只是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他认为,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顺应人的成长,或者说没有把儿童当做儿童来对待,同时,在他看来,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该给予他们全部的保护,家长帮孩子规避小危险的同时,其实是在增加他们遇到大危险的几率。

     2 “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的。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

     卢梭这一思想认识无论是在几个世纪之前,还是在今天都是具有适用性的,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麻烦是正常现象,家长一味的阻止问题的发生,是不符合自然发展原则的,违背了儿童发展的天性,教育应该要顺应自然,“如果你想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在我看来,卢梭这里的“自然”其实就是指人的天性,“顺应自然”实质上就是指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而发展,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力,结果只会打破自然的规律,违背人的发展规则,进而可能从根本上摧毁儿童的天性。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因此,他认为教育必须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二) 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自然人。这里的自然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到原始社会的人、退化的人,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概括地说,就是要身体健康、思想自由、能力强大。他说:

     “爱弥儿并不是一个奔逐荒野的野蛮人,他是一个要在城市中居住的野蛮人,他必须懂得怎样在城市中满足他的需要,怎样利用城市的居民才能同他们一起生活,虽然他不像他们那样生活。”(p124)

     卢梭认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人和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自然人还是有区别的”,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自由成长的、身心协调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p4)

     3

     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指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的人;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不受传统(等级,职业,阶段)等的束缚;体脑发达,身体健康,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他所希望培养的“自然人”实际上是指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够独立生活的健康的人。

     (三) 教育要符合人的身心特征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教育应该符合人的身心特征。他在书中提到:

     “因此,不管他的外表如何,都应该按他的年龄对待他。不要使他做过多的运动而耗尽了他的气力。如果他的头脑已经发热,如果你看见它已开始沸腾,就让它自由自在地思维,而不再刺激它,以免它全都消散了;当他初生的精华快要挥发掉的时候,就马上把余下的精华保留起来,以便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成活命的热和真正的力量。不这样做,你就会白费你的时间和苦心,毁掉你自己的成绩;你用热腾腾的烟雾把自己糊里糊涂地陶醉一阵之后,将只剩下失去精华的渣滓。”(p52)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应该是根据年龄特点来进行的,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关注其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可跨越年龄的界限,以免给予其不适当的教育。比如:孩子年幼,身体柔弱,需要大人的怜惜、关心与保护。因此,要按照孩子实际的年龄去对待他.同时对儿童的各种不成熟的表现要予以理解,对儿童的柔弱要给予保护和帮助,要“极其留心地守候着他薄弱的智力所显露的第一道光芒”…要关心儿童的游戏,珍视儿童短暂的童年生活。

     卢梭认为教育只有符合了人的身心特征,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

     二、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 对家庭教育 1. “自由”与“节制”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家庭教育应教育子女学会生活,使子女可以感到自由和富足。精神的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他认为,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而不是一味的约束他们,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不要把父母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卢梭对自由的定义是:“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想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在卢梭看来,孩子应该拥有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在保证

     4 孩子不受到重大伤害的前提下,让他们自由发展。关于幼儿刚出生时家长应该怎样照顾的问题,他书中写到:

     “有人以为,如果让婴儿自由自在,他们便会采取一些不良的姿势,做一些可以妨害他们四肢美好形态的动作。这是从我们虚假的知识推想出来的空洞论点之一,这个论点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经验的证实。在比我们通情达理的民族中,孩子们都是在四肢无拘无束的状态中抚养起来的,在他们当中就没有看见过一个受伤的,或者残废的,他们不会让他们的动作剧烈到发生危险的程度,当他们采取猛烈的姿势时,痛苦的感觉便马上会告诉他们改变这种姿势。”(p7)

     可见,在卢梭看来,孩子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指精神上的自由发展,同时也是指孩子身体的自由发展,他认为,自由生长的孩子其身体素质与家长对其进行干预的孩子相比,身体素质要好一些。

     “所以,为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的孩子,同那些自以为用时时刻刻干预他的行动的办法能培养得更好的人的孩子相比,不仅不那样的虚弱多病,反而更结实,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不过,始终要注意的是,在顺从他们的心意和违反他们的心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p24)

     但是,卢梭所谓的“自由”并不是指一味的放纵的教育,他在提倡自由教育的同时,也认为应该在某些时候,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节制。他在书中提到:

     “还须注意的是,到处都有一些放荡的行为需要我们加以提防,欲念不加节制就一定会造成我们无法避免的损害。随着他的知识愈来愈多,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对那些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念;随着他的欲念愈来愈强烈,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看到一些能够克制欲念的情景。”(p143)

     由此可见,卢梭所提倡的“自由教育”虽然是对他消极主义思想的体现,但是卢梭所谓的“消极教育”也并不是一味的放纵不管,他一方面的提倡自由的同时,又认为应该对孩子加以节制,但是这也并不能称为是其思想的矛盾性,相反,我觉得这里体现了他思想的全面性,表明他并不是片面的提倡某个事物。

     2. “天性”与“道德” 在《爱弥儿》中,卢梭表达了他注重培养爱弥儿成为幸福人的想法,在他看来,成为自由人的关键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他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鼓励其通过自我而感受生活,进而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所以,在开展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在开发子女智力的基础上遵循孩子

     5 自由富足的天性,以培养子女成为“幸福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原则,即顺应子女的天性。子女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其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顺应父母之意的行为方式,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必须将子女作为独立的人,从其天性角度出发,促进其自由成长。所以,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将子女放置于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使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和生活,给予子女以快乐。

     “在发展他的天性的时候,我们要减缓他的感情的成长,要采取培养理性的办法去控制它。理智的对象减弱了感觉的对象的印象。在追溯事物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使他摆脱感官的支配,从而就易于使他从研究自然进而去寻求自然的创造者。”(p202)

     在提倡尊重孩子的天性的同时,卢梭也认为,家长应该适时的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他认为:

     “知道善,并不等于爱善;人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善的,但是,一旦他的理智使他认识到了善,他的良心就会使他爱善;我们的这种情感是得自天赋的。因此我的朋友,我并不认为我们不能把良心的直接的本原解释为我们天性的结果,它是独立于理智的。要说是不能够这样解释的话,还不如说是不需要这样解释,因为,有些人虽然否认一切人类所公认的这个本原,但却无法证明它不存在,他们只能够硬说没有这个本原罢了;而我们之断言它的存在,也象他们一样是有很好的根据的,何况我们还有内心的证据,何况良心的呼声也在为它自己辩护咧”。(p186)

     卢梭认为,家庭教育中,应该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对孩子加强道德教育是其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他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理应为孩子树立典范。然而,现代家长和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提升其文化知识水平,缺乏道德教育,对子女成长有不良影响。所以,通过卢梭《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可知,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 “爱的教育”与“磨难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家庭教育应培养子女的“自爱”与“他爱”,对子女进行爱的教育。但是,爱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尺度,如果过于溺爱,则会对子女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父母应教会子女必要的保护自我措施,并通

     6 过榜样示范法培养和提升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对子女适时开展磨难教育,有助于使子女更加热爱生活,磨练其心智与意志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自爱始终是很好的,始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的。由于每一个人对保存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p129)

     卢梭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应该是“爱的教育”与“磨难教育”并行的,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只是一味的溺爱,而不纠正其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卢梭在《爱弥儿》中批判了两个家庭教育的极端, 一个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 导致孩子情感的缺失; 另一个是父母对孩子溺爱,不让孩子经受挫折。对比这两种做法,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卢梭强调,家庭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与“磨难教育”并行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

     (二) 对学校教育 1. 锻炼身体,加强学生身体素质 卢梭特别注重儿童身体的养护,他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那么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的。卢梭也很强调卫生学的作用,其中劳动和节制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对学校的借鉴意义在于:首先,不要让体育课形同虚设。要加强体育课的组织性和专业性,切实达到训练效果。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传递一些卫生健康知识,使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最后,学校要增加活动次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2. 尊重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注重个性发展,也就是要注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可以多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通过实实在在的事物来获得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尝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走的路。

     3. 以身作则,教师身正为范 卢梭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认为教师的责任极其重大,要想成为一

     7 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有良好的品行,言行一致,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现...

    篇三: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弥儿》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探析庄明凤(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痦463000)[ 摘要]自然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是卢梭教育思想中极具特色的内容,本文从卢梭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的分期、道德教育的方法论证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而道德教育也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证卢梭道德教育科学性的基础上,试图找寻此理论适用于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关键词】自然主义;德育;教育学卢梭在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他把道德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他认为“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获得永久存在的最初也是最口丁信赖的推动力” 。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引发了一系列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德育模式的交革,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通过卢梭的自然丰义道德教育观的探讨希望给我国的教育能够提供一定的参照,本文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l 、“ 归于自然” 的教育理论“ 卢梭的天性哲学中与教育密切联系的是性善论和感觉论。前者指明人的本性,后者指明人的本能,人的知识的来源。” 在《爱弥儿》序言中,卢梭指出“ 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止,我们就会得到自然地帮助。” 自然在卢梭眼中,确实是一种神化的存在,他的自然教育观也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他所选取的教育对象爱弥儿是一个身体健康,父母俱在的没有受到封建思想侵蚀的内心纯净的儿童,他所选取的教育环境是法国民风淳朴、景色优美的乡下村落,他所选取的教育肯是具有新式思想的并且深切关心爱弥儿学习与生活的“ 我” ,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资产阶级新人。关于对自然地理解,卢梭是吸取了夸美纽斯思想的营养之后的创新与升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荚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这里的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意识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二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入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卢梭在继承这两点的基础之上,他还提H {了“ 把儿童看做儿童” 的革新观点,指出:“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2、“ 归于自然” 基础之卜.的道德教育理论源于自然教育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卢梭是坚定地性善论者,卢梭认为道德不是教育的结果,它其实是人的一部分,是先验地存在于人身上的。这和卢梭的宗教观是分不开的,他尊崇上帝,他认为先验地存在于人身上的善性源于上帝,但是,他又不迷信宗教,在卢梭看来,真正的宗教生活其实是源自于人民的道德虔心和对上帝最真挚的情感,信仰是完全处于个人真实的内心体验之中的。人有三种天性:自爱、爱人以及怜悯。“ 我们的欲念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因此,要想消火它们的话,实在是一件既徒劳又可笑的行为,这等于是要控制自然,要更改上帝的作品⋯ ⋯ 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 正如卢梭所说的,我们第一‘ 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关心我们的生命。在自爱的基础之上,酝酿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令人类的爱。3、道德教育分期理论声梭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为了婴孩期( 0--2岁) 、几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在这四个阶段作者简介:庄明凤( 1989__) ,女,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万方数据中都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儿童期被卢梭称之为“ 理智的睡眠期” ,这时候儿童的心智还处在懵懂混沌的状态,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这时期应该以感觉教育为主,发展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通过发展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让儿蕈自己体察自然的教养,通过自身与自然地互动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少年期应对儿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通过智育和劳动教育,爱弥儿将会成为一个手脑并用的人,将来即使一个工人,又是一个哲学家” 。青年期以道德教育为主,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善良的感情、良好的意忐和判断能力。儿童在接受这四个阶段的教育基础之上,还耍受到自然、人和事物这i 种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该以自然地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地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4、道德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反对惩罚,主张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经受由于自己过失招致的后果。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卢梭教育思想中最具个人特色和反叛精神的内容,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处在封建压迫F痛苦地生活,在这个欧洲大陆最后迎来新时期曙光的地方,对儿童的教养方法承袭了中世纪的惩罚与训诫,儿童被当成了可以灌输成人思想的模具,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摧残和折磨,儿童成了当时教育制度的牺牲品。良好的道德教育方法也要选择良好的教育者。根据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应该是连贯的、持续的、一致的。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师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可是在当时的法国社会,这种做法是不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人们倾向于聘请专门的保姆和教师来教养孩子。所以卢梭就认为,应该把t:爱之心付诸行动,无论做的好不好,这样的道德情感是可以灌输到青年人的心中的。5、结语目前人们普遍感到道德滑坡,道德教育的问题又走入人们的视线。在我国,德育指的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可是,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的大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了智育的附属品。并且,我国德育长期过多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政治教育代替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我国的道德教育日标莺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发展能力道德评价,用可量化为分数的道德测试且侧重终结性评价。我们都知道道德作为知情意行的结合体,是不能仅以量化的分数来评判的。师生关系单纯教师传授,师生互动性不强,不是建立在信任tj 理解之上和谐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卢梭道德教育理念的启示下,我们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应该关注儿童的成长。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施教,只有在活动中教育学习,注重儿童的实践才能够使我暂1美好的道德教育理想成为现实。1芗言主若;窜芑盂。耋十月期265

     《爱弥儿》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探析《爱弥儿》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探析作者:庄明凤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463000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庄明凤 《爱弥儿》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观探析[期刊论文]-华章 2012(16)2012(16)

    篇四: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2,2017General.No.1552017 年第 2 期(总第 155 期)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llege《爱弥儿》是卢梭在教育领域的代表作,描述了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步入社会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全书强调“自然”主义,反对传统教育中对儿童天性的压制。李玮在《卢梭》中提到:

     “《爱弥儿》在‘破’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未来资产阶级培养摆脱封建社会影响的‘新人’的教育计划”。[1] 因此在世界教育史上,卢梭是划时代的教育家,他不仅充当了封建教育掘墓人,而且成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先驱和奠基人。一、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思想(一)回归自然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就提到: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 ,这里的“造物之主”就是指大自然。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卢梭是性善论主义者,他认为只有在纯洁的自然状态中才存在着善良的人性,而产生罪恶的源泉就来自于城市的喧嚣,他提倡把幼儿带到乡村养育,让他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的成长和发展。他还认为,自然规律支配一切,当然也支配着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决定着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符合自然要求的“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本我”状态的个体,更不是指无拘无束、完全脱离社会规则的自由人,而是指身心健康、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约束和封建文化的腐蚀,能够自然的、不被传统束缚而发展的新人。(二)顺应天性卢梭强调幼儿的成长要顺应天性,在不同阶段,幼儿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衡量他们,应当“把儿童看作儿童”。卢梭表示,在自然万物的秩序当中人类有自己的地位,同样的,在人生的秩序当中,童年也有其特殊的地位,所以,成人便是成人,孩子便是孩子,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卢梭从自然教育思想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把教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婴儿期(0―2 岁)、儿童期(2― 12 岁)、少年期(12―15 岁)、青年期(15―20 岁)。而自然教育就是以顺应幼儿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这就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年龄给予幼儿顺应天性的教育。二、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一)儿童观:把儿童看作儿童,尊重幼儿天性卢梭指出: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有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硕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3]也就是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应当“把儿童看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幼儿的天性。然而三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收稿日期:2016-11-21作者简介:王彦君(1991—— — ),女,山东省滕州人,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王彦君(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摘 要:卢梭是 18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回归自然,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师幼互动和教育方法五个方面论述了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学前教育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17)02-0010-02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Kindergarten in Rousseau"s EmileWANG Yan-jun(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Abstract: Rousseau is a great thinker , philosopher and democrat in the 18th century France. In Emile, Rousseau proposed natural edu-cation thought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education thoughtin kindergart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ildren , education , teaching ,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 teaching method.Key words: Rousseau; natural education thoughts; kindergarten education10 - -万方数据

     益激烈,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们公认的“教育信仰”。迫于家长的压力,幼儿园也开设了各种兴趣班,什么汉字、成语、奥数、英语,可谓是应有尽有。看似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幼儿学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幼儿的心理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使幼儿把仅有的游戏玩耍时间耗费在所谓的“兴趣班”中。幼儿园只管开设,那幼儿园有没有考虑过这些所谓的“兴趣班”有多少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又有多少是能够提高幼儿能力的?父母呢,只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去学什么了,别人家的孩子又会什么了,是否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每天生活的快不快乐,幸不幸福?这些不顾幼儿兴趣,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做法,除徒劳增加幼儿的身体劳累外,还有可能造成幼儿心理扭曲,为日后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埋下隐患。(二)教育观:顺应自然教育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内在基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突出的。卢梭认为: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4] 这里强调的就是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根据幼儿的天性发展适应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千万不能揠苗助长、干涉或限制幼儿的天性,而破坏了他们的自然成长规律。那么现在的学前教育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当前,许多幼儿园过早的让幼儿学写拼音、汉字以及加减法运算,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幼儿园里,小班的幼儿就开始了这些内容的学习。笔者并不是认为这些知识不重要,只是这些知识作为幼小衔接的内容,过早地硬生生灌输给幼儿,无疑是忽略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和生理发育规律,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自然成长。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7 岁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并不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多的死记硬背和灌输教育只会限制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过早地接触超出幼儿认知范围的知识,还有可能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或者导致幼儿的厌学情绪。(三)教学观:以幼儿为主体,注重行为实践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书本知识,尚理论而不重实践,尚训斥而不重引导,培养出来的人千篇一律。而卢梭却强调“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5] 。他希望幼儿自己多动手,多思考,真正的做到“做中学”。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说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也就是说学习不能仅限于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是要求学习者躬身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然而在当下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随机教育、个别教育还是集体教育,教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口头说教太过严重,尤其是进行个别教育时。即使集体教学活动中加入了游戏化教学,但游戏只是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过于形式化,预设太多,生成性太少,导致幼儿的参与度较低。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

     “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从脑科学来看,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躬身实践,可以促进脑部神经元的链接,从教育学来看,能够获得幼儿感兴趣的知识,从社会学来看,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所以,能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行动中实现教育价值,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四)师幼互动:注重爱的感化幼儿不是单向的接受外界影响的,周围的人与事物都对其产生影响。师幼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儿童的发展和适应,特别是情感适应、学习过程、行为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作用 [6] 。反观目前幼儿园的师幼互动, “在师幼互动进程中教师多以指导者角色自居,缺少同伴式的参与性活动,或者是教师对幼儿生活过分包办,留给幼儿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机会非常有限”[7] 。更有甚者,在幼儿做错事情的时候,幼儿教师轻则批评,重则打骂,根本不去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更不会关心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周围世界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更要在爱的基础上观察他们的行为,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幼儿内心,才能创建自由、快乐、和谐的师幼关系。(五)教育方法:

     “无为而为”“年轻的教师,我劝你采取的方法,在你看来是难以实施的,那即是: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够一切有为”[8] ,卢梭这一颇具哲学意味的方法的确值得人们深思,放任无为并不是指不去教育幼儿,而是让大自然来教育他们。也就是说,在幼儿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能采取体罚的措施来惩罚他,而应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9] 。他举例说,幼儿由于调皮打破了窗户,此时大人们不要理会,更不要训斥,而是让这个孩子像往常一样呆在这个房间里,等到天气变冷,寒风袭来,他自然就会反思打破窗户的不对了。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方法上卢梭反对批评说教和体罚幼儿。然在现如今的学前教育中,大人们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批评说教。大家总觉得幼儿年龄尚小,不懂的道理很多,对他们打不得骂不得。于是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他们首选的解决方法就是批评说教。这种方法虽能制止幼儿当时的行为,但他们心灵上造成的伤害是极大的,如果大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得针对幼儿进行个人批评,那么他们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能力因素,也就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给他们带来情感、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影响。说到体罚,更是近年来幼儿教育的一个热门词。网络上关于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频爆出,这不得不让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选择标准进行反思,我们需要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指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人员,然而最基本的是他(她)必须有爱人的能力。只有用爱灌溉的花儿,才能盛开幸福之花。只有“放任无为”,才能够“一切有为”,这种看起来似乎是个悖论的教育方法,确实值得教育界深思与熟虑。总之,卢梭从全新角度解读幼儿、引导幼儿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且对于幼儿教育中的出现很多现实问题,卢梭在《爱弥儿》中都给予了回答。因此, 《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思想仍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参考文献:[1]李玮.卢梭[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2][3][4][5][8]卢梭.爱弥儿[M].李士章,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4,53,110,8,82.[6]巨金香.情感视阈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7]冯夏婷,胡金娇,吴冬梅.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杨光富,重温卢梭:教育史上的“哥白尼”[J].上海教育,2005(14).□编辑 / 刘宇宏11 - -万方数据

    篇五: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4 教育现代化·2018 年 7 月第 27 期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chinajyxdh@163.com教师教育体系构建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赵丹,李军靠(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摘

      要:卢梭《爱弥儿》中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倡导教育应回归自然,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应培养自然人,应重行以求之。卢梭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对现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有:注重道德教育;营造民主家庭氛围;重视赏识教育;加强对孩子好奇心的合理引导;合理开展家庭中的性教育;充分发扬父亲的职能。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有:加强对儿童身体素质的训练;充分尊重儿童天性;科学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摒弃错误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家庭教育启示;学校教育启示本文引用格式:赵丹,等.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教育现代化,2018,5(27):124-127.作者简介:

     赵丹,女,陕西宜川县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李军靠,男,陕西武功县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与管理。《爱弥儿》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这本著作是卢梭潜心构思二十年,奋力写作三年完成的关于儿童教育的一部宣言。卢梭生活的时期,学校教育被法国天主教会所束缚,儿童的天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卢梭所宣扬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对封建教育的有力抨击,并影响了许多后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 《爱弥儿》一书中,卢梭通过五个条件挑选了一个假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

     [2] 通过讲述爱弥儿从出生到 20 岁的成长及教育来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回归自然,教育应符合儿童发展的天性。一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卢梭曾在著作中写道:“在艺术还没有塑造我们的风格,没有教会我们的感情使用一种造作的语言之前,我们的风尚是仍是粗朴的,但却是自然的。” [3]在卢梭看来,人的生活应“回归自然”。教育作为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回归自然。

     [4]( 一 )

      教育应回归自然自然主义教育即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自然主义教育即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5] 《爱弥儿》开篇说:“从造物主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部变成坏的了。”卢梭认为我们生来是向善的,但是这种向善的自然本性受到了所谓的“文明社会”的侵蚀,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向善的本性,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为了寻求失去的自然本性,我们必须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到大自然的回报。树木的生长依赖于培育,而人的成长则依赖于教育,我们的教育,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6]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称之为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该发展称之为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所获得的经验称为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由人类支配的,事物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能够由人类支配,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能够支配的,但这种支配在一定程度上是假定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控制孩子周围的一切。但是儿童的健康发展依赖于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我们所能支配的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配合我们无法支配的自然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是这三种教育互相和谐一致,趋向共同的目标,从而使得儿童的发展符合其自然天性。

     [7] 自然的教育是充分尊重儿童天性的,应给予儿童有节制地自由,不可急于求成,扼杀儿童天性。(二)

     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卢梭认为,人生在每个阶段其需求与发展规律各不相同,成人不应该总把儿童当作小大人,用成人的一系列标准与眼光去衡量儿童是不对的,儿童享有儿童时期的特权,不应去承担成人之后的各种责任。卢梭提出在不同年龄阶段实施不同教育。婴儿期(0-2 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体育教育。即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在婴儿出生后,不应该用襁褓去束缚婴儿,也不应该对其娇生惯养,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8.27.045万方数据

     125 教育现代化·2018 年 7 月第 27 期教师教育体系构建应当顺应婴儿发展的自然天性,使其自由发展,并且应该让他们学会忍受饥饿、疲劳、气候的变化等。儿童期(2-12 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感官教育。儿童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仍较为局限。因此,不应开展智力教育,取而代之的是感官教育。在感官教育具体实施方面,卢梭认为首先应当发展儿童的触觉,其次是视觉,最后是听觉。少年期(12-15 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智力教育、劳动教育。卢梭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的体育教育和感官教育有了相应的发展,具备了发展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基础。智力教育并不是指简单的使用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对儿童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应该着力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并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卢梭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暗示一些道德的内容,这种德育教育的方式更加有益于引发道德行为的发生。

     [8] 儿童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对他幸福有益的知识,也就是对他有用的知识,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儿童应该只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儿童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学习,学会适应各种工具以及相关技术 , 锻炼身体 , 发展人的心灵。

     [9]青年期(15-20 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该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容易激动和分外热情,因此,需要道德的力量对其加以指导,使得他们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加理性。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即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三)

      教育应培养自然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终目标便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指回到原始社会、退化的人,而是指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也就是说,应当是身体健康、思想自由、能力强大的人。

     [10] 卢梭认为,我们应当以自然来代替偏见,此处的偏见指的是社会中的流俗舆论,远离社会中的舆论,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可以更好地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应是可自由发展,思想独立,可很好地适应社会,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论他所从事的是什么都应当清楚地认识人生。卢梭指出,爱弥儿须懂得怎样在城市中满足他的需要 , 怎样利用城市的居民 , 怎样才能同他们一起生活 , 虽然他不像他们那样生活。(四)

      教育应重行以求之卢梭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是至高无上的职业,教师需有渊博的知识与美好的德行。

     [11] 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并不是以教书匠的身份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像明灯一般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再学习知识。卢梭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使儿童顺应天性地成长,我们应当以培养天真活泼健康的儿童为首要目的,其次再努力培养儿童的德行。在教育方法上,卢梭主张应重行,教师在教育中,应注重启发儿童,并提出我们应重视兴趣、动机等在儿童学习中的作用。卢梭提倡简单的直观教学,他认为儿童应首先应对事物有直接的接触与真实体验,其次便容易了解事物的实用价值。爱弥儿在学习地理、数学时便都是以实践的方式进行的,此外,卢梭提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恰当的情景中引导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水平安排学生学习的进度,安排适宜的学习内容,不要急于求成。二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卢梭在教育爱弥儿时一直扮演着教师的角色,但从其和爱弥儿朝夕相处的程度看,卢梭亦像是一个父亲,对爱弥儿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受到启发,正如我们现今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固然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协作。卢梭在《爱弥儿》中,通过对爱弥儿未婚妻苏菲的描写阐述了其女子教育思想,认为实施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健康、德性、知识、爱情等方面的教育。

     [12] 我国传统教育中,认为女子不应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女子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极不自由。现如今,男女平等,女子所接受的教育与男子相同,相对也比较自由。女子应该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时追求精神自由,从而更好地生活。卢梭认为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既不应过分宠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一切;也不应对孩子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使孩子变得冷漠,缺乏安全感。家长的过分溺爱会使得孩子迷失自我,变得自私骄横。在日常教育中,父母常常会从成人角度出发评判儿童,视他们为小大人,这样的教育不仅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也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儿童只会“服从”别人,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思想,对事情亦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儿童的创新潜能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关于青春期的性教育问题,许多家长均是闭口不提,并认为男女的正常交往是罪恶的,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基于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从以下六方面做起:第一,注重道德教育,塑造孩子健全品格。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理念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的教育在孩子从自万方数据

     126 教育现代化·2018 年 7 月第 27 期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chinajyxdh@163.com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然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卢梭主张为社会培养高道德的公民。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为孩子树立榜样,并做好道德典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否则将“母不母,则子不子”。

     [13]第二,营造民主家庭氛围,注重爱的教育。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须考虑孩子的真情实感,为孩子创设自然民主的环境,当孩子亲身去体验时便能获得作为真实的感受,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及监护人,应充分尊重儿童天性,把握好爱孩子的分寸与方法。通过家庭中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会自爱、爱他人和爱社会,最终使孩子健康成长。第三,重视赏识教育,引导孩子自理、自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增强孩子自信心。卢梭认为,只有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家庭教育中,孩子只有学会劳动才能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14] 不断的劳动可以促使孩子变得自理、自立。第四,加强对孩子好奇心的合理引导。

     [15] 首先,家长应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如果孩子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可能会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受到自己的好奇心的危害。[16]其次,家长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便能成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17] 同时,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的爱好。第五,充分发扬父亲的职能。父权在家庭单位中制度性地强化男性对女性与孩童的权威。

     [18] 卢梭认为,父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侯,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

     [19] 卢梭强调,当父亲认识到一个好教师整个价值的时候,他将不在用任何教师,而会自己成为孩子的教师。第六,合理开展家庭中的性教育。家庭应给予青少年适当的性道德和性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在掌握相关性教育知识的同时,选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分阶段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多方面了解孩子的困扰,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性道德。从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青年期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是飞速前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借鉴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精粹有利于学校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卢梭认为学校教育应顺应儿童发展天性,不应遏制其自由。但如今的学校受到来自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得已用条条框框去束缚儿童,这既不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法,剥夺儿童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使得儿童缺乏自我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鉴于此,在进行学校教育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第一,加强对儿童身体素质的训练。健康的体魄在习得知识时极为重要,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应活动,引导儿童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调动儿童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学校的体育课应当按时开展并具有专业性,切实得到一定的训练结果,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运动技能。同时,学校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开展生理课程,向家长、儿童讲述生理健康知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0] 第二,充分尊重儿童天性。教育应顺应儿童发展天性,儿童发展的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与个性特征的不同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随之变动。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采用直观教学法,使儿童能够真实的接触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简单直接的获得知识,在体验中学习,在最为真实的情境中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儿童的创新潜能,发展儿童...

    篇六: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l卷第3期2017年6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TaxationVoL 31.No.3Jun.2017浅析《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君怡(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在探索儿童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该书中,卢梭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和教育理念,其提出的教育要顺应自然,满足儿童的天性和特点、需求,尊重儿童的教育思想具有超越时代限制的影响和意义,对"-3今的儿童教育也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儿童教育;自然教育;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17)03—0093—03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卢梭认为:“我的全部精神智慧分散于前两篇论文和《论教育》(即《爱弥儿》)中,三部著作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整体。”⋯卢梭把自己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融入《爱弥儿》的创作中。《爱弥儿》所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当今的教育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一、《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一)儿童的自然教育卢梭教育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孩子看成孩子,与鲁迅提出的“以幼者弱者为本位的儿童观”旧1相似,卢梭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教育主体。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使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一旦强行更改,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方式要适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而适于儿童的教育方式便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因为儿童的思维模式和观察角度与成人不同,所以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儿童的言行,要试着理解并尊重他们,让他们在自然中学会思考和成长。卢梭基于对所处时代的了解,对传统的儿童教育方式进行了批判:“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o他提出的自然教育旨在培养“自然人”,而其所谓的“自然人”是在自然环境下自由成长、不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拥有良好身心素质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制定适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案。卢梭谈到对爱弥儿的教育时说:“虽然是我想把他培养出一个自然的人,但不能因此就一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_3 o儿童在成为“自然人”的过程中,需要成人的理解和关爱。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身心发展不成熟。因此,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理解、接受他们的幼稚和不完美。正因为儿童的幼稚、不完美,他们才活得更加真实,才能在接下来的生活、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获得成长。另外,儿童都具有好奇心和贪玩的天性,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才会不断地求知和进步,展现创造力。儿童为何贪玩?那是因为在他们眼中新鲜事物都是好玩的,他们很容易就能在其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而这种快乐和幸福感会让他们更乐意接受新东西。假如强制儿童舍弃好奇心和贪玩的天性,他们就会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充满恐惧;假使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儿童,他们就会乐于想象、创造,获得快乐和幸福感。所以,对于儿童而言,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达到不同的结果。而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便是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因此,教育儿童不要用成人的眼光苛求和强迫他们,要让他们得到符合儿童天性的成长和幸福。(二)深入了解儿童由于儿童的幼稚和不成熟,儿童的一些思想和做法,成人往往觉得不可理解。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领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就会走进他们的世界。[收稿日期]2017—04—25[作者简介]王君怡(1989一),女,河南商水人,河南大学教育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93万方数据

     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成人学会了解他们,指出他们的错误而不是责备或处罚他们。就说谎而言,卢梭说:“谎言有两种:一种是就过去所做的事情撒谎,一种是就将来承担的义务撒谎。第一种撒谎的情况是:否认他所做过的事情,或者硬说他做过他没有做过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他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是那样,却偏偏说成是那样。第二种撒谎的情况是:许出一些他并不打算加以遵守的诺言,总而言之,就是表示一种同他本来的意图相反的意图。”⋯。儿童撒谎往往是第一种情况。因此,成人不能单纯地责备他们而应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做错事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和他们一起承担错误后果,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如果只是责备甚至惩罚儿童,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烙下难以磨灭的不良印记,使他们不敢接触新事物。如果儿童在选择做某件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而是做不好会受到什么样的惩处,便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成人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儿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分享他们的喜悦和痛苦,成为他们真正的伙伴,伴随他们成长。(三)培养儿童的兴趣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了对爱弥儿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他重视儿童兴趣培养的教育理念。儿童都具有好动和好奇的天性,他们不愿老老实实待着,好像从来不会觉得累,无限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兴趣。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人不要阻止,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给予他们应有的自由,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求知的欲望。正如卢梭所述:“应该趁早就让他支配他的自由和体力,让他的身体保持自然的习惯,使他经常能自己管自己;只要他想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做什么。”【31在兴趣培养方面,要按照儿童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加以引导,使他们乐于接受知识,拓展兴趣范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得到成长和提高。(四)尊重儿童卢梭认为:“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习惯。”L3。尊重儿童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及处理事物的做法,不要按照成人的意愿苛求他们,更不要让其按照成人的方式成长。对此,周作人也有着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承认儿童有独立的生活,就是说他们内面的生活与大人不同,我们应当客观地理解他们,并加以相当的尊重。”。5。强迫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儿童的情感,使他们感到痛苦,而要培养聪慧的儿童,就必须让其拥有积极乐观的一i5态及幸福感。幸福感来源于自身诉求的满足,而儿童并没有过多的诉求,很容易获得满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只要给予其鼓励、理解和尊重,确保他们的安全,就能够让他们沐浴在自然教育的春风中,获得属于他们的幸福。尊重儿童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眼光评判他们的对错,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可以做好自己的事并学会思考和决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方。当然尊重孩子94.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应该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6 o在尊重儿童想法的同时,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适当规范,让他们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五)注重儿童的年龄特性“卢梭相信自然的法则是永恒的⋯⋯儿童能通过感官的直接感受获得他所需的知识。”¨1因此,卢梭认为要对儿童进行感觉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逐渐提高,但还不适于抽象的概念教育和文字方面的学习。就感官教育而言,儿童最早发展的是触觉,他们通过自身对事物的接触,直观地感知外部世界。触觉配合视觉和听觉,可以让儿童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概念,就如通过触觉和视觉接触苹果后,当儿童再次见到苹果时,不用接触,他们便能对其进行辨别和认知。因此,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让儿童拥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感觉教育的基础。其次,可以用绘画、音乐、游戏等形式开展感觉教育。绘画、音乐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让儿童更好地感知世界;游戏可以提高儿童肢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是最直接的感觉教育方式,能让儿童拥有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二、《爱弥儿》中儿童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领先于当时的教育发展,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影响,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自然教育思想的缺陷首先,就体育、德育和智育而言,卢梭有明显的年龄阶段划分,这在现实教育中是不科学的。对儿童的教育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教育思想开展,因为体育、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如现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一样,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年龄段的特点有所侧重,但绝不能孤立对待其中的某一个。其次,“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过分突出了道德教育在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卢梭在这一点上有抬高德性、贬低理性的嫌疑。他曾直言‘唯一科学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科学⋯¨1。卢梭认为儿童只要思想品德高尚即可,能力和健康的体魄都是次要的。但实际上即使个体的品德非常高尚,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支撑也是不行的。最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点存在一定的相悖性。他提倡“在儿童15岁以前,应接受纯自然的教育,此处他过高地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一1。但15岁之后,他又认为儿童必须接受社会的再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各种技能,适应社会发展。这一前一后的巨大反差,明显和他提倡的自然教育是不符的。(二)理想化教育的局限性首先,卢梭过于理想化地估计了儿童天性。他认为应对儿童实施自然教育,而实际上合理的教育方式是自然、社会和人三者协调的结果。他觉得人生来本性是善的,让儿童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儿童善良的本性就会延续。但万方数据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影,i向JL童的发展。儿童的天性无善恶之分,只要教育方式得当,就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束缚儿童天性,也不能一味放纵,要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和规范儿童行为,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其次,卢梭主张在儿童教育中取消一切管束、灌输、压迫等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仅仅是为儿童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避免他们踏入歧途,即使儿童在求知过程中犯了错误,也不要强行纠正他们,更不能惩处他们,要让他们在自然发展中通过错误和失败得到磨砺,从而逐渐走向成功。但在现实教育中过分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会适得其反。对儿童的适当管束是必不可少的,管柬并不是束缚,而是规范儿童的行为,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如果放任不管,一方面会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让儿童的成长周期变长,甚至教学进程失控,引发消极后果。最后,卢梭提倡根据男女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而且认为女子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又认为女人是父母和男人的附庸,没有接受教育的必要,这类似于我国儒家学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女子要贤惠持家,服侍丈夫、照顾孩子,应当具备温柔、贤良、忠贞的良好品格。他又认为女子本身就存在身体和思想的缺陷,缺乏理解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无法像男人一样从事缜密的科学研究等工作,也没有必要接受专门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没能彻底跳出时代的牢笼。三、小结由于卢梭所处时代的限制,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难掩其光辉。杜威指出:“卢梭所说的与所做的一样,有许多都是傻的。可是,他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根据研究儿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能力的主张,听起来是现代的一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力的基调。”¨0‘《爱弥儿》曾被认为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广。他认为教育要顺应自然,满足儿童的天性和特点、需求,对后来的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有深刻影响。裴斯泰洛奇适应“自然”的教学原则,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开放教学的思想和观点,均受到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发。至今,对《爱弥儿》中儿童教育思想的解读仍在继续。参考文献:[1]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第42卷)[M].刘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卢梭.爱弥儿(上)[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4]卢梭.爱弥儿(下)[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5]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北京:晨报出版社,1923.[6]刘杭玲.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良方[J].农家致富,2002(12):36—37.[7]史宏伟,黄雪,武翠玲,徐洪伟.关于卢梭爱弥儿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6(8):14.[8]王鑫.从《爱弥)iA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读《爱弥儿》有感[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2):10一13.[9]郑欢.《爱弥儿》的启示[J].科教文汇旬刊,2014(1):27—28.[10]吕达.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刘晓筝]95万方数据

    篇七: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论卢梭在《爱弥儿》中的教育观 张清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卢梭作为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爱弥儿》是卢梭的一部著名的教育学论著,也是他关于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本文将重点阐明卢梭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下的“自然人”,并探究《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启迪,同时,本文也将立足于现代,对卢梭在《爱弥儿》中的几个教育观点提出质疑。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人;现代启迪;质疑 一、关于卢梭所说的“自然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对“自然”定义为:“由于习惯的影响,我们的见解会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产生之前,这些感觉就是所谓的内在的自然”。(1)卢梭所说的这些感觉指的就是指天生具有的,自出生以后受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愉快或是悲伤的感觉。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途径:自然、人和事物,并主张将三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但是,卢梭又提到:“可是这种结合并不能由人来决定,我们竭尽全力所能做的只是接近自然这个目标而已”。(2)归于自然是卢梭自然教育观的核心,自然即人的自然天性。从成长的起点开始,爱弥儿就直接面对自然的教育,而自然的智慧恰恰是对无知的保持。(3)所以“自然人”应是在教育过程中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孩子无知的天性,让身心自由发展的。

     “自然人”应该是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区别发展的,所以卢梭将爱弥儿这样一个“自然人”的培养对象按年龄划分成了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身心特征来进行教育。由此,把“自然人”的教育分为了幼儿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二、《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之现代启迪 1、注重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卢梭强调母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他的天性犹如一株长在路边的树,由于路人的碰撞与扭折,很快就夭折了。我请求慈祥而有预见的母亲,因为只有你才最有善于避开这条大路使幼苗得到保护,所以你要培育他,灌溉他,使它免于死亡。”(4)母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扮演着一个保护伞的作用,是孩子心灵的归依。除此之外,卢梭还强调母亲一定要亲自给婴儿授乳,因为授乳能够拉近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乐于与母亲亲近,从而在心理上对母亲产生一种依赖。卢梭对于父亲的看法是,父亲要尽可能的亲自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给予他生命那么简单,父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2、尊重天性,给孩子自由自在的童年 卢梭在《爱弥儿》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总想捣毁他所看见的东西,摔碎一件物品,或者捏死一只鸟,但他并不知道他都干了些什么。仔细想想这个例子,有些人会用邪恶之类的来形容这样的孩子,但是其实只是孩子的一个行为天性而已,因为作为刚来到世界,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概念的孩子来说,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坏的概念,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他们好动的天性,仅仅是用这样的行为来获得快乐而已,他们心中并没有好坏标准,所以大人们如果就轻易用一些不好的词来定义一个孩子的话,显然是不公平的。

     “所以,人啊,一定要仁慈,帮助孩子寻找快乐,给孩子一个天真烂漫的吧,不要剥夺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去享受生命的快乐吧。”(5)卢梭认为,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童年,应该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幼年阶段变给孩子报了各色各样的补习班,让孩子的童年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心情变得孤僻,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所以,家长应该释放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能能够在童年阶段自由自在的成长。

     3、活在当下,把握现在 卢梭认为,人越是想要拥有幸福和快乐,它就越是离我们保持距离。的确,追逐的过程是痛苦的,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那种得不到的感觉对人只会是一种折磨。这一点其实跟卢梭一直所倡导的自由也有相通之处,这里所体现的是自己给自己的自由。对现状的不满足,如同一个枷锁紧紧地束缚着自己。是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忙于奔波,不断追求,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并不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不如放慢脚步,把握现在,活在当下,去聆听生活的声音,与自己的内心交流。

     三、对卢梭在《爱弥儿》中几个观点的质疑 1、对教师教育的看法 卢梭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认为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有良好的品行。言行一致等等。这些观点是完全正确并能道认可的,但是他另外的两个关于教师的观点,是人不得不提出质疑。

     第一,卢梭认为一个老师只能教一次学生,并且希望这个老师是有经验的。其实,这样看来是很矛盾的,一个老师最直接有效的经验应该是来源于长期的教学工作的,老师接触的学生群体越多,那教学经验就越丰富。而卢梭又期望老师只教一次学生,并且能够成功的教好这一次的学生,未免就有点“强人所难”了。第二,卢梭认为穷人不需要接受教育,所以要选择一个富人进行培养,另外,卢梭还提出:“我不愿意照管一个身体多病的孩子,谁愿意要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毫无用处的学生,他的病体会损害他的精神健康。”(6)卢梭的这一种选择学生进行教学的观念我不敢苟同,里面多少含有一些歧视的意味,跟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的“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相矛盾。体现了封建教育是专属贵族的教育,受统治阶级统治的穷人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社会不公平,是制度的不公平。(7)其实,无论贫穷或者富贵,无论疾病或者健康,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才应该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教育观。

     2、对城市的过激偏见 卢梭强调呼吸对人的作用,提倡要把孩子送到乡下,让孩子呼吸新鲜的空气。的确,乡下的空气质量较城市来说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但是卢梭对城市却又一种过激的偏见。他认为城市会使人腐化,并且认为“城市的不良作风会引诱和传染孩子”,他把城市看做是一个肮脏和腐朽的聚集地,对城市进行了极力的批判。

     乡村固然有其好处,但是,并不代表城市就一无是处。城市交通发达,技术先进,能够给人提供很便利的服务,孩子如果真像卢梭所说的一直在乡下成长,那他就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先进的东西,那眼界就不能得到提高。所以,乡村和城市的利弊应该辩证看待,卢梭对城市的偏见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2)(4)(5)(6)【法】卢梭著,胡以娜编,爱弥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篇八: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肖清清 朱 华(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411201)【摘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作为让一雅克·卢梭《爱弥儿》的经典思想之一。时至今日,其理念仍然是教育发展的思想钥匙。通过对《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解读,发现其具有很好的当代价值,即教育关注学生天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的自由发展,提高学生创造力。根据我国当今教育的实际情况,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为我国当代教育提供依据。【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当代教育;启示《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卢梭以自然主义思想为导向教育爱弥儿,这里的爱弥儿是卢梭虚构的一个人物。他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设计了教育的原则与内容。卢梭将虚构的爱弥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和婚姻五个阶段,展现了自己对教育的全部设想。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是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并且提倡儿童的自由性。重要的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仍然适用于当今的教育。一、阐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自然教育主要从以下三种教育方式进行分析: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其内涵分为:理论基础与基本含义。基本含义主要包括教育须回归自然、教育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一)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引导儿童身心的自由发展。他认为,最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1.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将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而且,他认为教育不能违背大自然中的规律,不能违反人的天性。而“自然教育”就是在符合大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天性。在自然教育中,关键是要让儿童掌握自然生存的能力。同时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卢梭认为,真正自由的人第一原则就是:做自己感兴趣或者想做的事。这个原则对儿童也受用,而且,通过这一原则可以从中总结很多先进的教育经验。他认为在自然环境下,自由是人类最关键的权利,所以,他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利,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由的教学方法对孩子因材施教。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在教育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即是一种独立、天性得到发展、成长自由的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培养成独立的人,既不会依赖别人,也不会骄傲自大;能够自己分析身边的事物,并且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小就能从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而不是向人类学习经验;也正如卢梭所说“我的目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漩涡中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但是,在这里他指的这种“自然人”主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有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中的一员,而不是指不具备社会能力的人,更不是文化程度低的人。3.教育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卢梭强调教育不能违背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律,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所以,他提出了“教育阶段论”。在婴儿阶段,以体育教育为主,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锻炼儿童的身体,使其健康成长。进入儿童期,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感官能力,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活动儿童的身体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这一时期的智力教育主要是有益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并且让他们接受有用的知识教育。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这个时期,为了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对善恶形成正确的判断与心怀善意。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启示如今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总会找到一些不足,但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或者是今后的学校教育都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一)关注学生天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遵循儿童的天性与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对儿童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天性不受破坏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天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更加有利于促进当代学校教育的有效发展。教师在教学上,不能只是为了简单地传递知识,而需要教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由过去只注重“教”转向现在的“学”。现在的模式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单独完成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主要是起引导性作用。教师的引领作用,是教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探索知识,获取认知。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在其他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索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卢梭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体育与智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提出劳动在儿童体育锻炼中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在我国越来越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普遍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锻炼学生的思维等。在教学目标上,在教学中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首要目标,促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如今大部分的学校教育只是根据考试大纲培育人才,培育智育成为了教育中的唯一目的,而一93—万方数据

     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就是高分。往往这是教育中存在的最大误区,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并且对此情形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重要阶段。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在教学中,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和提供补救措施;在教学后,教师需要考察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不但能够合理地评价学生,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教育方针需要具体落实,解决当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见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立德树人的落实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三)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发展学生个性卢梭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同的。主张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应该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进程和接受能力来确定。他不赞成忽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按照成年人的认知对儿童进行教育,不能超出儿童的认知水平,让其顺其自然地接受教育。如今少年老成的儿童比比皆是,而我们总是对此乐此不疲,细细斟酌,这是一件很悲哀的现象。当今的教育把本应天真活泼的儿童折腾成老气横秋的模样,这违背了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会抹杀孩子的个性。现阶段的教育,超前教育现象严重。从学校教育来看,大部分教师用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导学生,通过反复测试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这不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在一次次地打击中,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下,对儿童健康的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发展儿童的个性,擅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四)引导学生的自由发展,提高学生创造力传统的教育会禁锢儿童的自由,因此,卢梭特别强调并且提倡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顺应儿童的天性,充分保证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综观教育的现状,“应试教育”成了最普遍的现象,追求高分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这不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合理地去引导学生思维,让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而不是禁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模式上,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育改革,关键是要让学生得到自由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每一位儿童可以发展得更好。最终达到解放儿童天性与培养儿童创造性的目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小学教科书编制研究”(BHAl70117 J【参考文献】[1]刘婷,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7)[2]王雪迪.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12)(上接第92页)2.6跆拳道微课制作录屏型微课较为简单,但普及性较高,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微 跆拳道微课制作,首先将已拍摄好的视频节段进行整合剪辑课程作品,但对制作者的P门课件使用的图片、文字、色彩的精美 拼接到一起,呈现一节完整的课程内容。视频拼接的内容结构设程度等方面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这些教学材料将直接影响到录 计要合理,教学步骤要井然有序,每一步教学结束后可以增加转屏型微课的质量。场、重点强调的部位特写视频。如在视频中需要加入二维动画、图2.4.3软件工具合成型跆拳道微课 片等,要看是否得当,是否会对于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画面它是以动画、图片和视频软件等方法制作的微课,这种合成型 看上去要有视觉美感。制作思路要清晰,技术要成熟,视频观看者微课,可以使微课更加生动、形象化,对于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吸引 能达到清晰易懂的效果。视频的片头与片尾包装也很重要,片头力。软件合成型跆拳道微课程,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将一些跆拳道 要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加入合适的音乐或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图教学中难以表达的抽象动作通过二维动画或三维动画呈现给观 片。微课题目字体要优美大气,题目的下面要有教师名字、单位等众,对于学习者来说动画做出来的效果更容易学习。

     信息,文字背景不要过于复杂,需要突显题目。以上完成后,所有2.4.4混合型跆拳道微课 视频中讲解的内容都要加入字幕,掌握好字体大小、颜色、字号的将拍摄型、录屏型、软件工具合成型微课综合运用制作跆拳道 选择,要方便学习者观看和学习,达到微课视频的最佳学习效果。微课的类型,可以使微课作品更具多样化的制作方式,能够使微课 课题名称:高校跆拳道课程微课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编作品扬长避短,利用多种制作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如跆拳道动作 号:Jw201812007介绍时可以使用录屏型P阳课件进行介绍,动作示范时使用拍摄型视频展示,复杂的抽象动作,可以使用二维动画、图片的形式,动作上、下、左、右方向使用红色箭头作为标记,使学习者可以更直观的学习。2.5跆拳道微课拍摄工具准备拍摄型微课程,准备的工作量较大,首先拍摄器材的选取至关重要,要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度,一般选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或摄像机,要提前检查电量是否充足,内存是否够用,其次如果需要配音的部分内容,需要准备好录音笔带到现场录制或后期录制,最后场地环境是否需要灯光支持,以及注意讲授人和学生的着装。【参考文献】[1]肖威,肖博文.体育类微课设计流程与制作方法[J].体育学刊,2017(2)[2]曲润杰.探讨体育教学微课制作的设计与实施——以微课《八段锦》和《散打鞭腿教学》为例[J].武术研究,2018(12)[3]宋伊妮.体育舞蹈选修课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武汉体育学院,2016[4]王俊彦.微课程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设计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7—94—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 自然 思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