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篇

    时间:2022-10-21 15:05:02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篇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乡村振兴积极探索重庆市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新路径吴红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篇,供大家参考。

    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篇

    篇一: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振兴积极探索重庆市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新路径吴红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也指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庆市都市近郊型乡村,近年来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市、区对铜罐驿的发展定位,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生态本底,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绘就一幅“城郊野、山水田、农文旅、产镇景、科教研”多元有机融合的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铜罐驿镇被评为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英雄湾村被评为重庆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双骑龙村和黄金堡村被评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一、擎旗奋进,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一)打造“第一支部”党建品牌投资近 2000 余万元,保护性修缮改造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暨周贡植故居,使之获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成为全市红色教育的打卡之地。依托 1926 年 2 月 10 日周贡植在巴县境内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铜罐驿支部和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成立地的红色资源,打造“英雄湾第一支部”党建品牌,传承弘扬“初心、忠心、赤心”红色基因,开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厘定“三日三基地”“三亮三评”“五引领五带头”工作举措,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二)选优配强农村“两委”班子对标对表落实新时期乡村振兴对干部的新要求,在本次村级组织换届中,严格落实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村党组织负责人标准,在全区率先完成 7 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新提拔 3 名年轻干部任村书记,全市选派驻村书记 1 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到 42 岁,选好配强了农村带头人。组织新任村“两委”班子开展集中培训,着力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三)夯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党员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在组织建设、党性修养、产业发展、作风锤炼、作用发挥、经济发展五个方面争创第一,让党旗飘起来、堡垒强起来、党员动起来、群众干起来,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组织实施发放一批学习书、组织一轮学习会、开展一次大讨论、抓好一场大表彰、绘制一张作战图“五个一”工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去、往实里做,帮助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助推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英雄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区委党校优秀现场教学基地。二、夯基筑本,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投入近 10 亿元,改扩建铜陶路,新建西铜北路、龙脑山支路等主次干道,有序推进成渝铁路公交化改造工程,铜罐驿镇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建成铜罐驿镇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黄金堡村污水处理站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争取三峡后扶资金 2600 多万元,建成金竹沟滨河湿地公园。育才小学完成规划许可证和用地规划手续办理,正在推进后续建设。(二)奋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按照“城乡融合、以城带乡”的总体定位,坚持政府引导与自愿搬迁相结合,引导农民适当集中规模居住,引进社会资本近 2 亿元建成美丽乡村民居 282 套、3 万余平方米,高标准配建村民中心、幼儿园、智村、商9 2

     重庆行政 2022 年第 1 期业街等 1. 7 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绘制“城在农中、农在城中”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建成包括橘香果园、荷韵田湾、稻香云田等板块的 1600 亩现代农业公园,坚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三)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资金 6800 余万元,综合提升英雄湾村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按照巴渝地区特色民居风貌改造 57 栋农房,保护性修缮天主教堂、明诚书院,完成景观提升和市政管网改迁,获得国务院大督查充分肯定。实施“住商旅融合模式”项目,按照“环境共建、利益共享”思路,兼顾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以参与和不参与民宿经营两种模式改造农房 68 栋。全面提升梅子桥水库周边环境,改造 50 户农房。实施 200 户改厨、改厕、改院落和生活污水治理“三改一治”示范项目,打造山环水绕、美丽宜居的村庄院落。三、文化铸魂,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内涵要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根脉,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铜罐驿镇历史文化厚重,几千年来形成了红色文化、巴人文化、英雄文化、水驿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古镇文化、书院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本土文化传承体系。铜罐驿镇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传承文明乡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乡村振兴软实力。(一)深挖文化底蕴做亮红色文化,发挥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做响巴人文化,开展冬笋坝巴人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教育,启动出土文物修复以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展现铜罐驿深厚的历史底蕴,叫响巴人文化品牌;做实英雄文化,深挖大禹治水故事底蕴,传播周贡植英雄故事,发挥英雄机长刘传健名人效应,建设航空主题展览馆;做精宗教文化,保护性修复始建于 1888 年的天主教堂,发挥宗教历史文物价值;建成英雄湾村史馆,全面展陈英雄湾村农耕文化。(二)建设文旅小镇按照“生态立镇、文旅强镇”发展理念,用好山水田园、生态温泉、古镇驿站、故居教堂等资源,实施“文旅+ 产业”模式,打造“巴人温泉城”,引进培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全方位提供游、购、娱等旅游需求,培育“文化旅游轴”“山水田园轴”两条特色鲜明的品牌旅游线路,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铜罐驿镇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特资源,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步伐,筹备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有影响力的文旅小镇。(三)共创文明城镇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成功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英雄湾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创新开展“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项治理,深化拓展“老杨群工”工作法,把“人、法、德、理、事”五字工作法作为实现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方式,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坚持“三治”融合,全面推广“老杨群工 + 五长制 + 网格化”,排查化解土地流转、地产销售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四、引育结合,坚持把人才助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人才在“引进来”和“留下来”的同时,必须“育起来”。铜罐驿镇依托位于镇域内的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数字乡村线上教学平台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英雄湾村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一)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依托英雄湾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经验,在原明诚书院旧址上建成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学院占地60 亩,一期建成教室 18 间、大礼堂1 个,可容纳300 人教学、100 人食宿,配套图书室、文体活动区、文旅街区、实践教学区等,培训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其打造成为立足铜罐驿、面向全重庆、辐射大西南、走向全中国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2021 年 9 月开班办学以来,累计培训各类“三农”干部 10 个班次 1000 余人次,真正成为办学在乡村、理论在乡村、实践在乡村的现代乡村振兴学院。(二)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在乡村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投资 100 万元,建成数字乡村线上教学平台。0 3

     乡村振兴依托中国电信、重数传媒集团,整合全市唯一“学习强国”平台、重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全市农家书屋数字化云平台、IPTV 等特色资源,通过平台联通、数据共享、数字赋能服务乡村人才培训,实现乡村振兴培训进村入户到人,今年以来已培训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等 250 余人次。(三)凝聚乡村人才动能持续优化育才机制,聚力推动人才振兴。培育“领头雁”,安排 7 名选调生到村任职,选拔一批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两委”干部队伍,成为乡村发展的新推手。在农业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等领域优先培育一批“土专家”,打造生力军,乡悦葡萄、爱森农业等成为种植能手,转型升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同行农户共同致富。留住“还巢凤”,扎实开展人才回归,以“绿水青山”唤起美丽乡愁,以周全服务吸引能人回乡,先后引回21 名乡贤回乡创业,成为家乡建设的“智囊团”、群众利益的“公道杯”、村政事务的“宣传员”、公益事业的“助推器”。五、改革赋能,坚持把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铜罐驿镇针对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参与性不高等问题,探索以“一心四部六金联合社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搭建综合改革体系在英雄湾村试点探索集成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心四部六金联合社体系”农村综合改革,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成立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村“两委”班子参加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对改革进行统筹指导。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下设房宅合作部、土地合作部、信用合作部、消费合作部四个部门,分别负责农村房屋、土地、资金、消费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成立英雄湾美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铭程新人力资源公司、益民农村综合服务社三家村投公司,对内承接村社资源资产的收储,对外以市场主体身份开展市场经营(自营、控股、参股),对上承接政府财政资金、政策、项目等,并建立能人领办村投公司的灵活参与市场竞争机制。(二)盘活闲房闲地资源聚焦村集体、村民可利用闲置农房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村民自愿和“三权”分置原则前提下,统筹盘活集体和农户闲置房宅的使用权;引进四川源素轻旅集团、北京中汉教育集团等企业实施“住商旅融合模式”项目,发展民宿、文创、休闲、餐饮、研学产业;建立“村民 + 联合社 + 村投公司 + 市场运营主体”运营合作体,以“房屋标准份量化托管”方式给予资源持有人营业额提成,村民不承担经营风险,联合社房宅合作部已收储农房 47 栋交予公司打造。按照“确权确利不确地”原则,引导土地承包户和集体自愿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土地合作部并颁发土地收益权证,联合社土地合作部对外以流转、承包、联营、入市等形式,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合作化经营;联合社土地合作部在英雄湾村规模化流转闲置土地 1600 余亩,以现代农业园区理念建成铜罐驿大英雄湾农业公园,农民出租土地收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多方面增加村民收入。(三)激活乡村市场要素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实现有偿互助责任共担,乡贤和老人带头、村民自愿参与,以信用合作为基础,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房宅使用权、土地流转收益权等作为抵押品或交易品在村社内部开展社员间资金互助,收益归村社及其成员共享;目前,入社社员 46 个,募集股金 100 万元(每股 3000 元,乡贤股 147 份,老人股 22 份,普通股 31 份,集体社员股金 40 万元);运营以来,累计内置金融贷款 98 万元,预计年内可收益分红 3 万元,收益分红由“公益基金、社员分红、管理费用、风险金、老人分红”组成,互助金融迈出实质性一步。供销改革实现统购统销增强市场谈判力,通过整合村民、新村民、家庭农场、驻地企业的生产生活等相关需求,以联合社为主体直接对接市场,统购统销农副产品、农技服务、消费产品,以专业团队谈判定价,增强农民和农民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农民生产生活刚性支出。作 者: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党委书记责任编辑:马 健1 3

    篇二: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22 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额分配表

     区域

     省份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额

     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额

     乡村振兴示范村名额

     基础性指标

     竞争性指标

     东部地区

     北京

     1

      10 120 天津

     1

      10 120 辽宁

     2 ( 1 )

     2 30 275 上海

     1

      10 100 江苏

     2 3 35 375 浙江

     2 ( 1 )

     2 35 375 福建

     2 ( 1 )

     2 35 375 山东

     3 ( 1 )

     3 55 600 广东

     3 ( 1 )

     3 50 485 中部地区

     河北

     3 3 55 590 山西

     2 2 25 350 吉林

     2 3 30 275 黑龙江

     3 ( 1 )

     3 35 275 安徽

     2 3 40 350 江西

     2 2 40 350 河南

     3 3 55 590 湖北

     2 2 40 505 湖南

     2 3 55 525 海南

     1 1 10 120 西部地区

     内蒙古

     2 2 30 260 广西

     2 2 35 350 重庆

     2 2 30 260 四川

     3 3 55 575 贵州

     2 2 35 315 云南

     2 2 35 315 西藏

     1 1 10 100 陕西

     2 2 35 350 甘肃

     2 2 30 260 青海

     1 1 10 100 宁夏

     1 1 10 100 新疆

     2 ( 1 )

     2 30 260 合

     计

     61 62 1000 10000 注:括号内指标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指标,包含在所在省份基础性指标内。

     附件 2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

      县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方案

     ( 创建期:2022 年—202

     年 )

     一、发展现状

     简要介绍申请创建县(市、区)的基本情况、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概述 乡村发展情况,包括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乡村建设情况,包括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 乡村治理情况,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

     二、创建条件

     简要分析创建县(市、区)在组织领导、发展基础、工作机制、创建积极性、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并重点分析创建优势和短板弱项。其中, 创建优势,重点是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集聚要素的有效模式,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效,获得相关荣誉、奖励以及国家级示范创建等情况。短板弱项,重点是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分

     析创建期内本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和制约因素。

     三、思路目标

     研究提出示范县创建思路、实现路径和创建目标。其中,创建思路,结合本地区发展优势和短板弱项,简要说明示范创建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实现路径,提出符合区域特点的乡村振兴组织方式和要素集聚实现形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提炼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路径模式。

     创建目标,锚定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对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兼顾引领性和可行性,科学设置创建期和主要指标目标值,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实现。

     四、创建任务

     在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同时,对照东、中、西部创建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创建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路径,各有侧重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模式。任务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具有可操作性。

     五、重点项目

     依据创建任务,提出创建期内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明确建设内容、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实施主体、预期成效

     等,并按年度细化任务,明确资金筹措方案。定性定量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支持政策

     在符合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明确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的具体措施,提出已实施和创建期拟实施的财政、金融、用地、科技、人才等方面政策措施。

     七、保障措施

     提出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考核激励、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篇三: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行政2018 年 6 月 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中国、美丽中国都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目标。一、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必要性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新期待。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从城镇居民来看,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质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文化产品。从农村居民来看,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也希望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无论是从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角度,都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有新期待,这种期待有物质需求,也有文化需求,更有生态需求。二是绿色发展对休闲农业提出了新理念。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专门论述要推进绿色发展。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保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要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切实改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这些科学的论断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理念。三是建设美丽中国对休闲农业提出了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富强中国、美丽中国都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目标。四是乡村振兴战略对休闲农业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产业多元化,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要挖掘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二、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战略,旅游大区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农旅融合发展迅猛。2017年底,全区建成乡村旅游线路20条、星级农家乐233家、准星级农家乐169家、乡村酒店74家、休闲农庄46家,接待乡村旅游游客480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1万人左右。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荣获“重庆醉美乡村好去处”。三、黔江区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依托全区农业、旅游资源和形态,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做活山水,做美农村,做特农业园区,做灵民俗风情和传统村落,以“两带、三盖、多点”渐次展开推动全域农旅融合发展。

     “两带”即阿蓬江“一江两岸”沿线、仰头山—中塘—小南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李志洁 杨广群068

     重庆行政2018 年 6 月 号后坝十三寨沿线, “三盖”即三塘盖、高炉盖、麒麟盖, “多点”即乡镇街道的特色农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传统村落等。重点推动“两带”和“三盖”加快形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鼓励引导乡镇街道兼顾农业产出效益和旅游功能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二是依托黔江区现有产业、特色饮食,拓展农耕文化、度假体验、科普宣传等功能,促进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样化、个体化发展。二是丰富文化内涵,注重创意设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电影《刘三姐》让桂林山水名扬海内外,音乐《纳西古乐》让地处边陲的丽江古城变成旅游天堂,电视剧《乔家大院》让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声名鹊起,这些丰富的文化成功造就了桂林、丽江、祁县的旅游业。乡村旅游要大放异彩,应不断在“吃、住、游、购”等方面丰富文化内涵。在吃方面,围绕黔江区风味独特的斑鸠叶豆腐、南瓜鱼、血豆腐、油醪糟等特色美食做文章,不断丰富美食的内涵与外延,将休闲、活动、文化、民俗与美食紧密结合,以独特的美食吊足游客的胃口。在住方面,利用风格不一、错落有致的乡间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外观不千篇一律,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打造环境优雅、宁静幽深的风情特色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一方心灵的净土。在游方面,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强化创意设计,精心设计能够让游客深入乡间、游山玩水、体验民情风俗的旅游项目,充分展现服饰、接待礼仪、锣鼓、唢呐、咚咚奎、摆手舞等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元素,让游客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三要突出地方特色,创立知名品牌。当前,可供乡村旅游发展选择的主题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生态、娱乐休闲、体验、观光、养生等等,各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发展定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一是旅游部门要加强与重庆主城、周边区县等主要客源地旅行社的业务往来,推出针对老年、儿童的短期游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黔江区参与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养生。二是文化部门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表现出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向游客展示出独一无二的资源与文化差异。三是农业部门要强化整体发展效应。应注重产业的生命力,重视与周边农业基地的融合发展,与当地旅游资源、传统村落联结起来,不能局限于“点上”的基地单打独斗。四是宣传部门要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要借助于新闻媒体、互联网以及博览会等多种方式来宣传自身的旅游特色,尽可能地为游客提供更多产品选择,在整个行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品牌营销。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乡村旅游讲究的是“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要同人工化的旅游类型明显地区分开来,突出山水园林的独有特色。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打好绿色生态这副牌,推动“旅游+生态” “旅游+文化” “旅游+时尚”等跨界融合,挖掘农业功能,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的知名品牌。成都三圣乡平地崛起,靠的就是品牌和营销。该乡以举办花博会为契机,包装营销“五朵金花”概念,成功打造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4A级风景区和乡村旅游度假区,被誉为“永不落幕的花博会” “永不谢客的花之居”。黔江区在品牌营销方面,一是加强包装宣传推介力度,整合媒体宣传攻势,构建媒体宣传、网络宣传、户外宣传相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全方位、多视角扩大地方品牌效应。二是提前谋划远景发展,面向全国开展主题旅游形象、旅游广告语、旅游标识、旅游宣传歌曲、宣传片等系列创作、征集和评选活动,广泛制造声势,博取潜在游客的眼球。三是举办内容丰富、声势浩大、参与面广的特色节庆、赛事、科普的主题活动,巧妙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意性的谋划运筹,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的新闻价值,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探索利益联结,助推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其要义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造福乡里。探索农民从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中增加收入的渠道,支持“两带” “三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全区或者片区统一的农家乐、乡村酒店品牌,统一经营管理,支持品牌经营主体的资金与参与统一品牌管理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特别是建卡贫困户的户数联结起来,农户从政府支持资金中获取保底分红和收益分红,让农民群众切实看到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李志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杨广群,重庆市黔江区农委办公室责任编辑:粟 超069

    篇四: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1

     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

     (征求意见稿)

      - 2 -

     2021 年 8 月

     目

     录

      第一章

     “十四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形势和思路目标7 7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7 第二节

     发展环境 ............................................................ 10 第三节

     指导思想 ............................................................ 12 第四节

     基本原则 ............................................................ 13 第五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14 第二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17 第一节

     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 18 第二节

     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 18 第三节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 19 第四节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19 第三章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

     20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 20 第二节

     增强畜禽和水产品保障能力 ............................... 21 第三节

     稳定提高蔬菜生产能力 ...................................... 22 第四节

     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 22 第五节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 ............. 23 第六节

     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 23

     第四章

     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 ....

     25 第一节

     打造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 25 第二节

     强化成渝农业科技协同 ...................................... 25 第三节

     推动成渝农产品市场联动 ................................... 26 第四节

     推动成渝农业协同发展 ...................................... 27 第五章

     推进“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

     27 第一节

     推动主城都市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 27 第二节

     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29 第三节

     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农文旅融合发展 ...... 30 第四节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31 第六章

     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32 第一节

     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 32 第二节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 38 第三节

     建设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40 第四节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42 第五节

     加强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 ................................... 44 第七章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 .........

     45 第一节

     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 ............................... 46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48 第三节

     实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48 第四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49 第五节

     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 49

      - 4 - 第八章

     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 .........

     51 第一节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 ................................... 51 第二节

     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 52 第三节

     发展壮大农村电子商务 ...................................... 52 第四节

     强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 53 第九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 ....................

     54 第一节

     统筹县(区)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 ................. 54 第二节

     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 55 第三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 56 第四节

     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58 第五节

     构建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 60 第六节

     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 ...................................... 62 第十章

     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 .....

     62 第一节

     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 ................................... 62 第二节

     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 ................................... 63 第三节

     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队伍 ................................... 63 第四节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 65 第十一章

     建设长江上游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

     66 第一节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 66 第二节

     加强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7 第三节

     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实现 ...................................... 68 第四节

     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 68

     第十二章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 .....

     69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69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 70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71 第四节

     提升镇村为农服务能力 ...................................... 73 第十三章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 .........

     73 第一节

     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渠道 ................................... 74 第二节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 74 第三节

     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 ...................................... 75 第四节

     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 75 第十四章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

     75 第一节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 76 第二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7 第三节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 78 第四节

     推动“三社”融合发展 ........................................... 78 第五节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79 第六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 79 第七节

     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 81 第十五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 .........

     82 第一节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 82 第二节

     强化项目支撑 ..................................................... 83 第三节

     动员社会参与 ..................................................... 83

      - 6 - 第四节

     强化法治保障 ..................................................... 84 第五节

     加强规划管理 ..................................................... 84

      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 2021-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

     第一章

      “十四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形势和思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奋力开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扶

      - 8 - 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抓大城乡促融合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把城乡融合作为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以实干促振兴;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十百千”工程,走“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路子;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农村民生,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按国家扶贫标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14 个国家贫困区县和 4 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8个深度贫困乡镇实现“高一格脱贫、快一步致富”,1919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2020 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019 元,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显著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四个优先”逐步落实,政策框架体系加快构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全面建立,“五个振兴”全面推进。《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部署的 251项重点任务、71 个重点项目总体完成,累计完成投资 2298.1 亿元。“6+5”试验示范和示范镇村建设成效明显,十大重点工程顺利实

     施。

     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米袋子”“菜篮子”得到有效保障,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 4500 亿元,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巴味渝珍”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 97%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301 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52%、良种覆盖率达到 98%,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化肥、农药使用量累计分别减少 7%、9.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2.8%。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日益完善,行政村通畅率、撤并村通达率、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 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 32.45 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2.5%,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 99.9%,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2%,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00 个、绿色示范村庄1500 个。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三变”改革让 103 万农民变股东,“三社”融合发展惠及 7.4 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基本消除。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序开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

     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十

      - 10 - 二五”末 10505 元增加到 16361 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59∶ 1 下降至 2.45∶ 1。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经过“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农业农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呈现出“五期”阶段性特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接二连三”步伐加快,进入农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期;消费需求升级换代,需求结构、供给模式、经营方式加速变化,进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期;城乡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商品、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频繁,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窗口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进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美丽宜居乡村加速期。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政策导向看,以习近平同志...

    篇五: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mdash; 1 —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市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村会合作”项目成果,市科协决定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组织支持一批有意愿、有实力的市级学会、区县科协与重点村镇开展结对合作,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小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建功。

     (二)总体目标。

     --打造 30 个科技小镇。结合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相关工作部署,在全市遴选 30 个市级、区县级乡村振兴帮扶乡镇,结合“一区”协同关系,组织相关区县科协、涉农市级学会开展结对合作,打造 30 个科技小镇。

      — 2 — --建成 30 个科技小院。围绕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力争到 2025 年,建成 30 个科技小院。

     --打造 100 个科技示范村。包括每个科技小镇、科技小院打造1 个以上科技示范村,和原村会合作项目 24 个村共 84 个村,在此基础上,再遴选 16 个村打造为科技示范村。力争到 2025 年底,实现 100 个村农村适用技术普遍掌握,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科协组织必须围绕党的决策部署,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科协的贡献。

     坚持统筹谋划,协同发力。注重统筹协调,市科协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牵头做好村镇与区县科协、市级学会的遴选和结对工作,区县科协发挥上下协调作用,及时沟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注重协同发力,各有关区县科协、市级学会要发挥主体作用,做好工作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把合作事项落到实处,各有关村镇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与结对区县科协、市级学会深入对接,切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

      — 3 —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重点突出学会(协会)所能,发挥好科协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凝聚科技专家,汇集科技资源,实施科技项目,为乡村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切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准确把握村镇所需,根据镇情、村情,因地制宜制定好具体规划,真正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切忌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二、重点任务 (一)有效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围绕镇(村)发展实际,结合区位交通、气候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紧扣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建立农业地方标准,助力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注重发挥学会(协会)专家、技术、信息、渠道等优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帮助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开展乡土人才培养。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网络培训等方式,选拔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激活农村创新活力。依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社员、农业企业骨干、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依托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建设,

      — 4 — 积极引导和鼓励农科类硕士研究生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当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宣讲等方式,积极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力争实现“家家有一位科技明白人”。

     (三)努力提升村民科学素质。强化乡村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普中国”“科普文化重庆云”优质资源,传播分享优质科普内容。发挥手机“新农具”科普效用,开展农民手机技能培训,利用中国农技推广 APP 等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农民利用手机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民科学素质大赛、网络科普竞答活动,免费向科技小镇、科技小院、科技示范村赠送科普惠农杂志,增加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渠道,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乡村科普设施融合建设,扩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服务覆盖面,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各类科普活动,提升乡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四)积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助推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乡村绿化行动,帮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深入推动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助推健康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垃圾分类,助力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开展农村科普移风易俗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耕地保护、防灾减灾、

      — 5 — 绿色殡葬等知识和观念,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消极影响,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深入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结合改进和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探索学会(协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培训等活动,帮助建设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专业技术组织融合发展,广泛吸纳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为农技协组织会员,积极提供优质农技社会化服务,助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2021 年 4 月底前,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市科协牵头确定镇、村名单和结对合作关系(见附件),并印发重庆市科协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各区县科协、相关市级学会要加大宣传组织力度,积极动员所属科技组织和专家广泛参与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调研磋商。2021 年 6 月底前,各相关区县科协、市级学会组织专家深入镇村,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与当地群众座谈,全方位了解掌握镇村发展现状、短板瓶颈、问题需求等情况,并与所在区县科协及镇村研究制定合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并形成书

      — 6 — 面工作计划报市科协科普部。原结对关系不变的,可直接向市科协科普部报送工作计划。

      (三)落地推进。有关区县科协、实际学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分步实施,确保各项既定措施落地落实,造福乡村。此后每年度 11 月底前向市科协提交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四)评估考核。市科协将不定期会同有关区县科协对实施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每年度末开展一次评估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市科协对区县科协、市级学会年度考核内容。市科协将对达到标准的科技小镇、科技示范村分期命名授牌。同时,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将给予通报表扬,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科协党组书记任组长,分管科普和学会工作的副主席任副组长,相关区县科协和市级学会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科协科普部,负责日常工作推进,市科协学会部紧密配合。

     (二)明确工作职责。市科协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分步推进项目总体实施,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服务、指导和督促等工作。各相关区县科协负责掌握跟进村会合作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整合本级科协相关项目在该行政村实施,有条件的区县应当落实相应支持经费。各

      — 7 — 结对区县科协、市级学会负责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实施到位。各相关镇村负责做好与结对学会(协会)的对接工作,确保项目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三)落实经费补助。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市科协每年对成效考核较好的科技小镇、科技示范村给予结对学会(协会)一定经费补助。同时,严格执行相关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市科协将对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任何违规违纪、弄虚作假、套用资金的行为将严肃问责。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作用,注重挖掘、总结和宣传各单位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宣传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组织和个人,营造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浓厚社会氛围。

      — 8 — 附件 重庆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定点联系表 序号 所属区县 镇(村)名称 重点产业 定点联系单位 1 万州区 恒合乡 水果种植、茶叶、中药材、烤烟种植、乡村旅游 两江新区科协 2 甘宁镇永胜村 玫瑰香橙、乡村旅游 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3 黔江区 太极乡 蚕桑、生猪 重庆高新区科协 4 中塘乡兴泉村 猕猴桃、脆红李 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5 涪陵区 马武镇 榨菜、中药材、脆冠梨、巫山脆李、养殖业 市农业机械学会 6 马武镇小坝村 莲藕、李子、蜜瓜 市环境科学学会 7 大渡口区 跳磴镇石盘村 水果种植、水果采摘、文化旅游 市生态学会 8 江北区 五宝镇干坝村 苗木种植、花卉观赏、绿色水果 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9 沙坪坝区 中梁镇龙泉村 都市旅游业、蔬菜种植 市园艺学会 10 九龙坡区 铜罐驿镇黄金堡村 特色旅游、柑桔、采果节 市科技青年联合会 11 南岸区 南山街道双龙村 花木(盆景)、乡村旅游 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12 北碚区 静观镇素心村 花木、乡村旅游 市花卉盆景协会 13 柳荫镇东升村 水稻、猕猴桃、桃、乡村旅游 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4 渝北区 茨竹镇同仁村 十里荷花走廊、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荷花锦鲤、生态甲鱼、鲈鱼 市水产学会 15 巴南区 惠民街道 水产养殖、水果种植 市水产学会 16 二圣镇巴山村 茶叶、柑桔、渔业 市植物学会

      — 9 — 序号 所属区县 镇(村)名称 重点产业 定点联系单位 17 长寿区 龙河镇 柑桔、乡村旅游 市防水防渗灌浆技术协会 18 洪湖镇称沱村 柑桔、生态养殖、乡村旅游 市柑桔学会 19 江津区 嘉平镇 茶叶、花椒、西瓜、脆红李、旅游 市农业机械学会 20 鼎山街道仙池村 花椒、柑桔、苗圃、花卉 市农学会 21 合川区 钱塘镇 汽车配件产业园、水稻、柑橘、油菜、生态鱼、稻虾、梨子 市电子学会 22 古楼镇摇金村 枇杷、桑蚕、蔬菜 市蚕丝学会 23 永川区 仙龙镇 现代粮油生产加工、现代蚕桑 市蚕丝学会 24 南大街街道 黄瓜山村 水果、乡村旅游、矿产资源 市医学会 25 南川区 木凉镇 茶叶、中药材、精品水稻 市茶叶学会 26 大观镇金龙村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示范片 市中医药学会 27 綦江区 篆塘镇 特色养殖 重庆动物学会 28 石壕镇万隆村 旅游、糯玉米、方竹笋、脆红李、蜂蜜 市蜂业学会 29 大足区 高升镇 芳香产业 市工业设计协会 30 龙水镇盐河社区 全域旅游、荷花、竹海 市风景园林学会 31 璧山区 正兴镇 柚子、葡萄 重庆地理学学会 32 福禄镇红山村 血橙 市营养学会 33 铜梁区 太平镇 特色经果、特色水产、龙灯彩扎 重庆微生物学会 34 巴川街道玉皇村 特色经果、花卉苗木种植、特色生态养殖 市花卉盆景协会

      — 10 — 序号 所属区县 镇(村)名称 重点产业 定点联系单位 35 潼南区 宝龙镇 柚子、桃子、鱼、蔬菜 市农技协联合会 36 柏梓镇梅家社区 佛桃、甜沙柑等产业园 市农技协联合会 37 荣昌区 观胜镇 中药材种植、肉兔养殖 重庆药学会 38 清江镇河中村 乡村旅游、特色生态农业 市畜牧兽医学会 39 开州区 满月镇 康养旅游、中药材 江津区科协 40 竹溪镇灵泉村 柑橘、蔬菜、乡村旅游 万盛经开区科协 41 梁平区 铁门乡 乡村旅游、高山优质大米 璧山区科协 42 云龙镇三清村 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萝卜 市水利学会 43 武隆区 沧沟乡 乡村旅游、烤烟、蔬菜、红豆杉、田竹、西瓜、柑柚、山羊、生猪 涪陵区科协 44 芙蓉街道堰塘村 乡村旅游、七彩陶艺、翡翠梨、小龙虾、猕猴桃、面藕及养殖业 南川区科协 45 城口县 咸宜镇 茶叶、中药材、生猪 九龙坡区科协 46 北屏乡太平村 食用菌、中药材、蓝莓、草莓、青脆李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学会 47 丰都县 栗子乡 大米 巴南区科协 48 龙孔镇楠竹村 柑桔 荣昌区科协 49 垫江县 大石乡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旅合作 长寿区科协 50 新民镇明月村 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市公路学会 51 忠县 磨子乡 柑橘、生猪、菌菇、西瓜 大渡口区科协 52 马灌镇倒灌社区 养殖、桂花园、桃园、油菜花基地、乡村旅游 大足区科协 53 云阳县 清水乡 柑橘、桃李、核桃、乡村旅游 渝北区科协

      — 11 — 序号 所属区县 镇(村)名称 重点产业 定点联系单位 54 清水乡七里村 柑橘、桃李、核桃 市防水防渗灌浆技术协会 55 奉节县 鹤峰乡 小水果 沙坪坝区科协 56 永乐镇大坝村 脐橙 市柑桔学会 57 巫山县 ...

    篇六: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南岸区放牛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总体规划FANGNIU VILLAGE NAN AN DISTRICT LMPLEMENTATION PLA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VILLAGE(终稿)

     现状研究区位交通· · 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产业现状· · 人居环境现状· · 乡风文明情况· ·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 社会治理情况· · 综合评价分析总体规划规划思路· · 总体 目标· · 形象定位· · 宣传口号· · 总体规划目录CONTENT010204规划总则规划背景· · 规划范围 · · 规划期限· · 规划原则· · 规划依据· · 上位规划投资估算总投资· · 建设时序05保障措施强化组织保障· · 强化资金保障· · 动员社会参与· · 强化宣传引导0607五大振兴产业振兴· · 生态振兴· · 文化振兴· · 人才振兴· · 组织振兴03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创新土地经营模式

     · 植入文旅产业带动模式

     · 综合分析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第一章 规划总则1.1 规划背景1.2 规划范围1.3 规划期限1.4 规划原则1.5 规划依据1.6 上位规划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11.1

     规划背景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首批推进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南岸区——重庆市生态振兴单项试验示范区,首批纳入全市

      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广阳岛片区—— 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重庆生态岛、

      长江风景眼,将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

      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承载地,

      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展示地,推

      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体验地。n 放牛村属于广阳岛片区范围内,广阳岛片区的规划将为放牛村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 02 21.2 规划范围n 规划范围:本规划涉及放牛全村,涵盖老房子组、堰塘湾组、竹林沟组、古佛组、大竹林组总5组,总土地面积8.5平方公里。n 核心区范围为:老房子组、堰塘湾组,大竹林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3 规划期限2019-2022年,规划基准年2018年,规划目标年2022年。1.4

     规划原则1234延续风貌,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布局,适当超前从整体上对乡村的生态、生活、生产问题进行实践探索,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梳理保护村域内原有景观格局、聚落风貌,延续村庄肌理与空间形态特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民俗,展显村庄的个性与自身特色。立足村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民宿、乡村旅游,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深入挖掘与传承村庄文化资源,引导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把满足农民的生活、生产和发展需要作为规划的出发点,依据村区位、地形、资源、地质等条件,优化村社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生态优先,共融共生0 03 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41.5 规划依据1.5.1

     政策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年6月15日)《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1.5.2

     相关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渝农发〔2018〕1号)《南岸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乡村生态振兴试验示范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8-2020年)》1.5.3

     基础资料《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村规划》《南山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51.6 上位规划n 放牛村位于茶园组团和南坪组团的隔离地带,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内,是以都市旅游、科研教育为主导的发展区域,打造南山中心城区游憩带,承担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山、水、绿城市特色,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职能。n 从空间位置来看,放牛村位于非城市建设区域根据主城区道路网规划,村域涉及 1 条规划快速路,现已建成,以隧道形式过境;根据主城区给水工程规划,村西部涉及 1 条应急联络供水管道;根据主城区通信工程规划,村内涉及黄桷垭微波站至张关微波站的信号传输通道,须对通信设施的空域环境和场区予以一定的保护;根据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建设规划,村内原则上不得进行与生态旅游休闲功能无关的建设行为。1.6.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年)》(2014年深化)n 根据城乡总体规划,放牛村属于非城市建设区域,原则上不得进行与生态休闲功能无关的建设行为。放牛村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关系示意图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61.6 上位规划放牛村位于非城市建设区域内;规划有 1 条微波通道穿过村域南部;规划有 1 条给水管线沿慈母山 2 号隧道穿过村域西部;村域西北部规划有1条泄洪/排水通道穿过;沿村内慈母山2号隧道和县道弹广路(X750)有规划道路红线。针对尚未实施的线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区规划精度相对较低,规划线路尚未定线,实际施工位置尚不明确,村内在开展村级建设时应及时确定线路落地位置,避开防护走廊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工作。p 根据分区规划,放牛村涉及给水管线、排水管线、微波通道以及慈母山隧道2号、县道弹广路的道路规划红线。p 放牛村村级建设应该避开走廊防护范围。1.6.2《南岸区分区规划》放牛村与南岸区分区规划关系示意图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71.6 上位规划根据南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放牛村北部县道弹广路(X750)旁规划规划有加油加气站用地。1.6.3《南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放牛村与南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关系示意图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81.6 上位规划主要管制要素:放牛村内涉及的管制要素包括:四山禁建区、四山重点控建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II 级保护林地、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高压线电力走廊、公路防护范围、地质灾害隐患点、油气管道 5 米禁建控制范围和油气管道限建控制范围。1.6.4 涉及管制要素放牛村主要管制要素示意图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第二章 现状分析2.1 区位交通2.2 自然条件2.3 社会经济条件2.4 产业现状2.5 人居环境现状2.6 乡风文明情况2.7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2.8 社会治理情况2.9 综合评价分析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092.1 区位交通n 南山街道放牛村位于重庆南山风景区北部,长江南岸,南靠南山植物园,北与江北区铁山坪隔江相望,西部毗邻鸡冠石镇纳溪沟村,东部毗邻峡口镇。全村均位于南山森林公园和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内,风景优美。n 村内交通便利,县道弹广路(X750)沿长江江岸穿过村域,向南可达峡口镇西流村,乡道大放路(YA18)连接村中部便民服务中心和县道石纳路(XA54);乡道水夏路(YA19)连接村北部村民住宅和乡道大放路(YA18)。n 开迎路以隧道形式穿过村域西部。交通区位图地理区位 植物园方向进入 慈母山隧道出口进入放牛村位于南山森林公园和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内,风景优美。村内交通便利,可通过慈母山隧道出入口快速达到市中心。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0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n 高程:放牛村位于南温泉山北部,长江南岸,以山地地貌为主,呈南北向向两侧高程逐渐降低,海拔介于 160.2 米至 534.3 米之间,最高点位于村南部山顶,最低点位于东北部长江江岸处,高差为 374.1 米。n 坡地:放牛村西部山体台坪区域坡度较缓,村内山体山坡坡度较大。坡度小于 10%的区域占村域面积的18.73%,主要为村中部和南部山顶台坪区域;放牛村海拔高差较大,以山地地貌为主,呈两边低中间高的走势;坡度25°以上为主要坡度类型,呈现典型的山地特征,同时也造就了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景观类型丰富的立体山地层次。高程分析坡度分析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12.2 自然条件放牛村林地资源丰富,林地面积(6000亩)占全村面积的 60.63%,耕地面积少,仅占全村面积的 6.97%。村庄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呈现组团式分布, 总乡村建设用地面为285亩。序号 地类 面积(公顷)

     百分比(%)1 耕地 46.19 6.972 园地 74.88 11.293 林地 401.96 60.63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33.30 5.02其中 建制镇 0.02 0.00村庄 19.04 4.63采矿用地 0.41 0.0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17 0.335 交通运输用地 9.33 1.4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96.54 14.56其中 河流水面 85.39 12.88坑塘水面 4.66 0.70内陆滩涂 6.46 0.97合计 662.99 100.00放牛村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放牛村土地利用现状图2.2.2 土地资源

     n 自然景观资源放牛村位于南山森林公园和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内,村内山体起伏绵延,林木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林木苍翠,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平均气温22℃左右,含丰富的负氧离子,植被种类2000余种、氧气含量高出中心市区40%、粉尘含量低于中心市区30%、噪音低于中心市区二分之一。n 历史文化资源村内有2处寺庙,分别为南山寺以及古佛寺。n 古树名木村内有黄桷树5棵,其中大竹林组3棵,古佛祖、老房子组各1棵。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22.2 自然条件放牛村林木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有桃花园、腊梅园旅游点以及在建的石斛园项目、杜鹃园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南山寺、古佛寺、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桃花园

     南山寺2.2.3 旅游资源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32.3 社会经济条件n 放牛村下辖5个组,共560户1110人,常住人口1230人。n 2018年放牛村人均年收入28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全市11549元的平均水平。由于临近主城,村民增加收入途径较多,生活相对富裕,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就近打工、房屋租赁、开办农家乐、土地流转等。2.3.2 公共服务设施情况n 公共管理服务:位于村中部,功能齐全,多功能为一体。便民服务中心旁还建有小广场,配套有健身设施。n 医疗卫生:放牛村卫生室紧邻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于全村。n 教育设施:放牛村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村内适龄儿童多在街道幼儿园、学校就读。n 金融服务网点:放牛村内无金融服务网点,村民存取款及其他金融业务须到南山街道社区办理。n 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放牛村日间照料室位于村便民服务中心内,可为村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建筑面积约为 120 平方米,最多可容纳 10 人。n 宗教设施:放牛村内现有 2 处宗教设施,分别为南山寺和古佛寺。放牛村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几乎消失(无粮食作物种植),村内以花卉苗木、民宿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村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3.1 整体社会经济情况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42.4

     产业现状n 花卉苗木 :

     全村花木种植面积3060亩,其中杜鹃1200亩,桂花650亩,黄桷树630亩,腊梅280亩,观赏性桃花200亩,盆景100亩。n 花木展销中心:包括景观檐廊200米、盆景展销中心800平方米,设置展销摊位10个,现已有6家商户入驻,但经营效果不理想。n 花木专业合作社 :

     2家,秋枫花木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所有,主要负责桃花园的经营管理;林阁花木种植股合作社,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入股15%与其他种植大户共同成立,经营罗汉松盆景苗木50亩。放牛村以花卉苗木、乡村旅游两大产业为支柱,2018年全村经济总产量3000万元,其中一产年产值1000万元,三产年产业值2000万元。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2.4

     产业现状民宿:现已入住民宿16家,其中已营业12家,在建4家,民宿年接待游客总量3.8万人次,年总营业额2300万元,为放牛村提供工作岗位50个,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南山民宿集群,是全市拥有民宿最多的村。农家乐:村内现有农家类2家,年游客接待总量1450人次,年营业总额21万元。其他:民宿设计工作室、生态疗养馆、美术馆和书院等项目在建中。n 民宿、农家乐:村内有民宿16家,分布较为分散,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南山民宿集群,是全市拥有民宿最多的村。15

     2.4

     产业现状映山红园:面积200亩,当前处于闲置状态。盆景园:规划建设面积6亩,包括盆景展示、销售、旅游观光、技术交流等内容,预计2020年6月建成,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万元。盆景园建设现状盆景园建设效果图桃花园现状 南山桃花园:以观赏桃花为主,面积200亩,村集体所有,2014年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门票收入25万元,餐饮收入5万元,年终分红古佛、竹林沟两个小组村民人均1000元。但存在季节性强的问题,除每年3月桃花盛开时开园,其余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n 休闲农业园区:放牛村共有7个休闲农业园铜锣花谷生态园:由放牛村村民委员会和重庆鼎枫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合作,先后出资6000余万元,栽植各类花卉苗木50余种。铜锣花谷生态园现状16

     2.4

     产业现状杜鹃园:规划建设面积100亩,包括杜鹃苗销售、休闲旅游观光。现处于前期设计阶段。腊梅园:面积100亩,以腊梅为主,现已流转给雄军旅游开发公司,园区内建设有南麓民宿。石斛园:由重庆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药研究院合作建设,以石斛及其它中药材的保育、科普教育活动为主,包括4个功能区、15个特色小区,规划面积200亩,预计2020年3-4月建成并对外开放。n 其它休闲旅游项目:在建教场坝营地,约20亩,包括帐篷露营、户外团建、野生厨房、房车生活体验等,为南山首家越野户外车营项目;香火旺盛的南山寺,紧临石斛园及大竹林人居环境整治核心区,是放牛村乡村旅游客群的潜在吸引点;年代久远的古佛寺、百年黄桷树及寺旁建设的书院,也是放牛村乡村旅游的潜在项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17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2.5 人居环境现状放牛村内共有 966 栋村建筑、2 栋非村建筑。村建筑中,村民住宅 911 栋,主...

    篇七: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图 分 类 号:

     密 级 :

      U D C :

     本校 编 号:

     1 0 65 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论 文 题 目 :

     乡 村 振 兴 的 重 庆 实 践 探 究 ¥  研 究 生 姓 名:

     夏 诗 谋 学 号:2 0 1 6 0 30 2 0 008 7 2  校 内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樊 伟 职 称 :

     教 授 校外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申 请 学 位 等 级 :

     硕 士学 科 :

     政 治 学 专 业 :

     政 治 学 理 论  论文提 交 日 期:

     论文答辩 日 期 : 

     论 文 独创性 的 声 明  本 人 郑 重 声 明: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指 导下 开 展 研 究 工 作 取 得 的 成 果1  尽 我 所 知,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 论 文不 包 含 其 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 过 的 研 宄 成 果,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西 南 政 法 大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而 使用  过 的 材 料; 对 于与 我一同 工 作 的 同 志 对 本 研 宄 所 做 的 任何 贡 献, 均 己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谢 意。

      学位论文 作 者 签 名:|  % 签 字 日 期:年月 4 日 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权 书  本 学位论 f 作 者 完 含 了 解 西 南 政 法 太 学 有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论文的 规 定。

     艮 P :

      学 校 有权 保 留 所送 交 的 论文, 允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可 以 公 布 论文 内 容 , 可 以 釆 用 影  印、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存论文, 可 以 向有关部 门 和 机 构送 交论文 的 纸质 复印 件 和  电 子 版 本。

     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 导 师 签 名:

      签 字 曰 期 年 月 C 7(曰  签 字 曰 期月义曰  

      硕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乡村振兴的重庆实践探究

     乡村振兴的重庆实践探究

     Chongqing Practical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作 者 姓 名:

     夏诗谋

      指 导 教 师:

     樊

     伟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安排,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此背景下,管中窥豹,解剖一只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麻雀”,对国家宏观层面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无论是农村问题、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都是中国的典型“缩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庆提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乡村振兴,并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全市全局工作的“两大基本面”之一高位推动,纳入全市“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统筹安排。实践中,重庆对标对表、开拓作为,紧扣乡村振兴“20 字方针”展开了一些有益探索,值得研究总结。

     具体而言,本文总体上分为五个篇章,全文参考、吸纳和摘录了国外 6 个国家、国内 22 个省市、重庆市 28 个区县的 65 个生动案例和经验做法。

     第一篇章主要从重要论述、中外实践、时代内涵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实施乡村战略的内涵及提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重要论述部分,梳理了中外大家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的诸多认识,文中着重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有关论述和思想;中外实践部分,回顾了欧美和中国乡村发展的历史,探究和吸取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乡村发展的经验举措,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心路历程,同时囊括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贵州等天南海北的 22 省市的经验做法;时代内涵部分,主要以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总体要求、主要方向、重要路径为骨架,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条理式地给予展现和陈述; 第二篇章对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探索进行了探究。一是简要介

     5绍了重庆市市情和农业农村基本情况;二是梳理了重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文章主要归纳和吸收了重庆“八个坚持”“五个精准发力”的做法,并引用了该市23个区县的31个案列生动地展示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具体做法和良好成效;三是总结了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并深度挖掘了重庆之所以取得成就的原因所在; 第三篇章总结了重庆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工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现阶段重庆乡村不“兴”的主要表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简要分析。

     第四篇章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结合重庆实际的情况下,提出更行之有效推进重庆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应当处理好的“七个关系”、扎实推进“五个振兴”。

     第五篇章是对文章进行小结,也是对全文内容和价值的深化升华。路漫漫其修远兮!该部分旨在通过对重庆实施乡村振兴的“处境”“路径”“成就”“对策思考”,以唤起全国乡村振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概而言之,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而且有助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更为可贵的是为我国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庆实践

     1Abstract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which was written into the Party Constitution. This is a major strategic arrangement of China and a major issue of the times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overall and historic task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also the general grasp of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requests that all departments in al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fully realiz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give priorit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dhere to the five-level secretary"s efforts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make rural revitalization a joint action of the whole Party and society. One deployment and nine implementation. In this contex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to peep into the leopard and dissect a typical "sparrow"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at the macro level of the country. Chongqing, as the only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Western China, integrates big cities, big countryside, big mountainous areas and large reservoir areas. Whether it is rural, agricultural or peasant issues, Chongqing is a typical "miniature"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Chongqing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development" to realize rural rejuvenation, and clearly takes rural rejuvenation as one of the "two basic aspects" of the overall work of the whole city, and incorporates it into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ree major battles" and "eight action plans" of the whole city. In practice, Chongqing has carried out some useful explorations on the "20-word polic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is worth studying and summarizing.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ull text refers to, absorbs and extracts 65 vivid cases and experiences from six foreign countries, 22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and 2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Chongqing.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proposals of implementing rural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dimensions: important exposition, Chinese and foreign practice and era connotation.

      In the important part, it combs many understandings about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mphatically sums up Marx, Engels,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Xi Jinping"s related expositions and thoughts; in the practical part, i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America and China, and explores and absorbs the experienc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combs the mental course of rur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cludes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of 22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iannan and Haibei,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Liaoning, Hebei, Heilongjiang, Jiangsu, Zhejiang and Guizhou,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basic premise, overall requirements, main direction and important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entral requirements of the table are presented and stated in a structured manner.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Chongqing"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First,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second, it combs the path choice of Chongqing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and absorbs the practices of "eight persistence" and "five precise efforts" of Chongqing, and quotes 31 cases of 23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city to vividly demonstrate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concrete practices and good practic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rd, it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Chongqing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eply excavates the key reasons for Chongqing"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hongqing"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Chongqing"s rural non-revitaliz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fourth chapter,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ongqing, puts forward seven relations that should be handled well and five revitalizations that are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Chongqing"s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article, which is also a deepening sublim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value of the full text. What a long long road! The purpose of this part is to arouse the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hundred schools

     3of thought contend" in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situation", "path", "achiev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think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ongqing. In a word, this study can not only provide new situation, new ideas and new measures for Chongqing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ion, but also help to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enhance strengths and avoid weaknes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juvenat...

    篇八: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省情在重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创建卓有成效,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重庆乡村旅游在多方面推进了农村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重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变,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市场需求越来越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重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亿人次,同比增长11.8%;综合旅游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 46.1%,带动就业超过100万人。今年上半年,重庆接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游客达1.02亿人次,综合收入 30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经营业态趋向多样化随着重庆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升温,全市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农家乐形式,逐渐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滨水活动、森林康养、避暑纳凉、乡村农业科学教育等多样化经营业态并存的格局。截至目前,重庆市共创建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27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共打造3000多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发展了2万多家农家乐和7500多个休闲果园及农庄。乡村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借助乡村旅游起步较早,距客源地较近的优势,主要打造城郊风光乡村休闲游和“巴渝乡情”特色品牌游;渝东北片区聚焦三峡库区秀美风光着力打造“山水真情”乡村生态品牌游;渝东南片区则发挥少数民族聚居优势发展“民族风情”。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涌现出了潼南油菜花海、忠县中华柑橘城、南川大观生态园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随着重庆乡村旅游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实现了当地农产品就地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还能根据游客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一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催生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繁荣;二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带动了旅游用品、旅游商品生产发展;旅游与其他三产业相融合,拉动了商贸、运输等服务业发展,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的供给活力。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宜居近年来全市将乡村旅游打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相结合,使乡村面貌为之一新。目前重庆已累计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超过70亿元,全市建制村通客运率达97.6%,建设旅游路等产业路1万公里。畅通的交通网络,有效推动了农村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农村生态保护的意识更强,大多数村庄生态宜居的特点十分明显。带动观念改变,促进乡风文明随着大量外来游客进入乡村,既带来了技术、资金,也把城市先进的文化、理念等带到农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过程中,农民发展潜力也被激发,主动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提高了文明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的对接,不断增强农民的文明素养,整体上提升编者按: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同时也提到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而乡村旅游正是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川渝两地的乡村在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发展区位、民俗文化方面都较为接近,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很多。重庆: : 乡村旅游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上半年,重庆接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游客达 1.02 亿人次,综合收入306亿元文/梅 子51

     四川省情了乡村文明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促进治理有效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方面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由此集体和个人重新凝聚起来,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助推农民增收,促进生活富裕旅游业产业带动力强,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民众。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纪念品、销售农产品等,实现农民“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日渐成为富农强农的好帮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好路子。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的76户乡村旅游经营户,平均每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时间为5.3年,年接待游客7039人次,因经营旅游项目获得的人均纯利润33274.6 元,是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倍。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基础较好,发展趋势也较明朗,但也存在特色不特、品牌不亮、规模不大、配套不全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竞争能力偏弱由于当前重庆乡村旅游产品整体上仍然处于产品类型同质化、产品功能单一化的粗放型规模扩张阶段,在产品类型、产品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重复度高,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特色,大多仅局限在观光、餐饮、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上。在盈利模式上,普遍以餐饮为主要盈利模式,少数辅以住宿、门票、土特产品销售来盈利,普遍盈利能力不强,带动能力强的经营户还比较少,对当地农业及农民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融资困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在重庆乡村旅游经营数量上占主导地位。农户自主经营一般一般规模小、层次低、产品单一。这类经营主体融资十分困难,只好维持现状。此外,一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乡级公路承载力比较弱,逢天气晴好和周末的出游高峰均有堵车现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本地及周边村民为主,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接待能力有待提高。有的管理者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客源市场认识不足,对旅游资源状况分析不够,致使经营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另外,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人才也相对缺乏。利益分配未理顺,扩大投入意愿不强部分村存在村民承担了较多社会成本,从旅游开发中获益较少的情况,导致村民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情不高,甚至存在抵触情绪。此外有些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也满足于眼前经营状况,进一步扩大规模、提档升级的意识还不强。促进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当前,发展乡村旅游正逢其时,要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重点,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和规范化道路,打造全域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惠民富民,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进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不仅要引导农民由分散、零星的个体旅游接待转向组织化经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疗养等复合发展转变,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动线下、线上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突出环境保护,加快基础建设加强乡村绿化和美化工作,做好卫生和保洁工作,保护原生态植被,加大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力度;加快完善乡村旅游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停车场建设,统一各类指示牌,配备公共厕所,实现网络信号全覆盖;完善公共交通路网,增加景区周边公交路线,开发家庭自助游专车项目。突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遵循“培引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专业人才为辅,加快培训旅游技术人才,提高乡村游服务水平。加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乡村旅游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加快完善中介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和自律作用。多举措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激活乡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全域纵横 GLOBAL ASPECT52

    推荐访问:重庆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重庆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