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事迹材料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疫情防控
  • 思想汇报
  • 自查报告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2-09-30 11:10:52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6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局区卫生健康局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提纲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6篇

    篇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区卫生健康局 2022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提纲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三)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五)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六)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管理

     (七)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八)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的建设

     (二)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三)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准备工作

     (四)继续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

     (五)抓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落实

     (六)抓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落实

     (七)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项目筹建

     (八)推进区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建设

     (九)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十)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正文: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抓党建、强基层、筑高地、促医改、重预防、引人才、优服务”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

     一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七个方面要求,持之以恒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疫情不输入、不反弹,严防社区传播、多代传播、医院感染发生,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二是做好...绿地康养居酒店隔离点防控管理。落实好集中隔离场所的消毒隔离、工作流程和人员管理。三是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任务。配齐配强人手,落实岗前培训,严守接种工作规范,强化医疗救治保障,优化接种便民服务流程,保质保量完成疫苗接种任务。四是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分层分级督查制度,持续改进辖区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的质量控制。继续落实分片包干、定点联系、各方责任清单、督导员制度,严格实施预检分诊、完善发热患者转诊机制,落实病区规范设置、清洁消毒工作,细化具体操作方案和指南。

     (二 )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是调整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区医改(建设卫生强区)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强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二是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在加强党建的基础上实行院长负责制,强化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三是稳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目前,...区人民医院均已制订医院章程,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及总会计师制度。四是巩固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成果。执行《...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区人民医院作为样本评估医院,配合参与取消

      医用耗材加成后全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效果评估工作。五是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根据《...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2019-2025年)》,网格化规划布局医联体建设,...市人民医院挂 7 家机构(分别是:...区人民医院、双捷镇卫生院、埠场镇卫生院、城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岗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院挂 4 家机构(分别是: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是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区人民医院通过国家审核并参与 2020 年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

     (三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将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三融合”工作紧密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持续推进,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不断提升。

     (四 )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一是扎实开展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全区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2021 年 1-5 月份...区艾滋病疫情总体上稳中有升,新发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增加 12 例,同期比上升 92.3 %。二是妇幼健康服务持续提供。2021 年我区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市妇幼保健院为全区 5124 名孕产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6405 名新生儿提供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G6PD 缺乏症(蚕

      豆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疾病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三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成立并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及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深化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每年和...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系,我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 )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全区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已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并进行系统使用培训,试运行阶段良好,基本建成了区、镇、村三级中医服务网络,积极培养中医药技术骨干,提高全区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并指导村医开展中医药工作,为开展优质、有效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共向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线索 1 条。二是持续做好科技教育和宣传工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丰富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充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公众微信号、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三是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支持养老医疗一体化。目前,...区人民医院为我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机构。四是有序实施“互联

      网+医疗健康”战略。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在上级卫健部门统一部署下扎实推进,12 家基层医疗单位实现远程医疗网络全覆盖。5 条省定贫困村配置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项目全部完成。二级公立医院...人民医院开展预约诊疗并开通微信支付。

     (七 )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一是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二是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我区的高额补充险、大病保险(二次补偿)由有关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服务工作。

     (八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根据《...市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已落实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工作,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向群众供应“廉价质优”药品,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目前,我区间二级公立医院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超过 38.65%,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的要求。

     二 、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办公场所。如城南、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赁办公,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紧缺。

      二是引进、留住人才困难。由于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引进,即使进来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学科带头人少,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如 2020 年 12 月...区人民医院唯一 1 名在职麻醉师因工资待遇问题辞职,造成住院手术等业务难以开展。

     三是全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离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区疾控中心机构还在筹建中,暂时借用市公共卫生医院职工之家临时办公,人员有待招聘,业务工作未能有效开展。

     五是卫生监督体系不健全。...区没有卫生监督所,现有工作依托市卫生监督所开展。

     三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 )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全力打造“和风送暖,化苦为甜”党建品牌助力卫生健康服务。通过开展好“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三亮是“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争创“名医先锋岗”;三比是“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争创“名医先锋队”;三评是“自己评、患者评、社会评”,争创“群众满意单位”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引领广大党员同志为群众或患者提供优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系统医疗卫生单位院长、局机关股长以及业务骨干到区党校培训学习,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2021年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部署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引导系统全体党员强技能、改作风,

      优服务、树形象,着力营造了“党员齐带头、人人做表率”的生动局面。四是深入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 100 周年系列活动。五是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切实强化措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查问责,坚定不移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 )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省的工作部署,科学精准做好下一阶段的接种安排,全面开打第一针,继续推进第二针,做好第一针和第二针的衔接。同时按政策做好 60 岁以上人群的接种工作,加强医疗保障和专业评估,保证接种安全。

     (三 )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采样场所和检测人员信息排查情况收集汇总工作。二是做好踩点(场地)进行现场核实,合理规划采样点。三是做好医疗防控物资采购工作,确保物资储备充足。

     (四 )继续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 一是按省的最新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所有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后 14 天以上的,每 7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或完成接种未满 14 天的,每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二是提高隔离人员核酸检测质量,对入境人员隔离期间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开展核酸检测,其中第 14 天核酸检测采用2 种试剂,提高核酸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强密切接触者和

      次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四是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登革热、疟疾等防控工作,严防登革热等疫情发生。五是加强集中隔离场所消毒管理,做到“四个务必”,即务必建立消毒台账、务必及时规范消毒、务必做好污水处理和务必做好垃圾处理。六是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应急储备扩充工作。

     (五 )抓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落实 制定全年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方案,完善考核体系,加强项目落实情况督查督导,全面推动项目工作上台阶。

     (六 )抓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落实 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力度,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七 )加快推进... 区疾控中心项目筹建 加强与市公卫医院沟通协调,解决好区疾控中心临时办公用房问题,尽快开展业务工作。同时,加快我区疾控中心新建选址工作。

     (八 )推进区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一期建设挂网招标工作,拟于 7 月 11 日挂网,7 月 22 开标,尽快开工建设。

     (九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和岗位需求,计划公开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补齐人才技术短板。

      (十 )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对照标准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复审迎检工作,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文明健康素养,打造新市民健康新生活。

    篇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 发展行动方案( 2022 —5 2025 年)

     为深入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制定本行动方案。未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市可参照本方案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的统一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县域内上下信息联通、医防协同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工作目标。

     到 2025 年,全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 15 个地市 70个县(市、区)基本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 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 65%以上。全省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更加优质高效,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域内财政保障和医保支付可持续,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患者逐渐回流县域、下沉基层,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加强党对县域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效有力的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领导体制,由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医管委日常工作由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承担。县(市、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不少于两次专题研究县域医共体建设事宜。选优配强县域医共体领导班子。完善县域医共体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将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支持县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主动联合社会办诊所等组建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康复

     院、护理院加入县域医共体。(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有关部门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二)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粤府办〔2019〕18号)关于统一人员管理各项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拥有对各分院负责人的任命权。大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员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到 2024 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内部人员统一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三)全面落实财务统一管理。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中医药局印发〈关于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卫规〔2021〕9 号)要求,建立县域医共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积极推进成本和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的统筹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到 2023 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财务统一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省级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县域医共体结余留用资金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县域医共体人员薪酬或奖励。患者在县域

     医共体内部转诊医保起付线连续计算。各级医保部门要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从事后稽核转为事前提醒和事中监管,对推诿病人、降低服务质量、转移医疗费用等损害参保人利益行为开展重点监督,动态监测县域医共体医疗费用、转外就医、基金运行等情况,设置预警阈值并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向县域医共体反馈信息并加强业务指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县域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内控约束、绩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体。(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五)着力推动总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大省市三甲医院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帮扶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总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发挥总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县域服务体系整合为抓手,提升总医院专科能力,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百县工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总医院等各项行动紧密结合,以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到 2025 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中 80%的总医院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 18 项运行指南,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串联,引导县域医共体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县域医共体“总院+分院”“专科+全科”“全县域运作、上下贯通”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到 2025 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县镇一体化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七)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到 2023 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 70 个县(市、区)全部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八)建立县域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域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体系。县域医共体要建立公共卫生统筹管理机制,各医院要明确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加强基层防控能力。要完善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全专融合,提升县镇村一体化的慢病服务能力。

     到 2025 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县域医防协同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疾控中心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九)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各地要根据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和县域内居民疾病谱,结合诊疗需求,按照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实施各医院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要通过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下沉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推进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的门急诊量或住院(手术)服务人次、诊疗技术服务性收入,要分别达到该机构年对应指标总量的 20%—40%。到 2025 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 70 个县(市、区)中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 1 个特色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种资源共享中心在县域内全域运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各分院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培训。到2023 年,基本实现县域医共体各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一)加强药事同质化管理。建立县域医共体药事同质化管理机制,落实总药师制度。鼓励总医院建立审方中心,

     规范处方点评,实现药品的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加快药学服务下沉基层。加强合理用药同质化培训,加快药学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县镇远程药学服务,切实提高各分院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到 2025 年,全省的县域医共体内部全部实现药事服务质量同质化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二)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制度,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允许总医院全科、其他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在各分院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要为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 30%以上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要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到 2025 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 70 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80%以上。(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中医药局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三)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落实《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卫〔2021〕10 号)要求,着力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省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院内制剂研发和推广使用。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积极作用,推动县级中医院协定处方在县域内统一使用,总医院可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药制剂进行调剂使用。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学服务下沉至各分院,实现县、镇、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同质化。(省中医药局牵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四)强化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快总医院和各分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助力落实总医院对分院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以及对县域医共体各类业务进行分析、监管、评价。依托省远程医疗平台,通过远程心电、影像、视频系统,实现专家远程会诊及诊疗指导,让县域内居民就近享受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提升县域医共体智慧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数字化、智慧型县域医共体,支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辅助诊疗、人口健康、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应用,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到 2025 年,打造一批上下联通信息共享的数字县域医共体示范县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政府负责)

      (十五)做实镇村一体化管理。各地要在县域医共体组织结构下,利用县镇一体化管理带动镇村一体化管理,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公建村卫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实对镇域公建村卫生站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卫生站

     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到 2025 年,全省建设县域医共体的 70 个县(市、区)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连续、综合、上下贯通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防融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市、县级政府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制定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指导各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动相关重点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省有关部门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省乡村振兴及深化医改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各地要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化医改等工作一并部署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要充分运用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对真抓实干的县(市、区)和地市予以通报表扬,对建设进展落后的县(市、区)予以督促推动。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统筹用好上级相关转移支付经费及本级财政资金,形成政策和财政补助的合力,按期完成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

     (四)加强宣传总结。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宣传的引导性和时效性,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22 大力实施“暖心工程”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中央组织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让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走访慰问是深入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手段。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基层党组织走访慰问不走心、联系群众不深入,比如有的搞“一刀切”,走访慰问不区分对象“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审核把关不严格,不能公平公正地抓好监督管理,“暖心工程”难以真正落实落地;有的身到心不到,走访慰问只是做做表面文章,等等。要在分类建档、坦诚相待、严把关口上下功夫,着力筑牢走访慰问“暖心工程”。

     分类建档,提升走访慰问精度。走访慰问贵在摸清底数、分类施策。要多把功夫下在平时,定期深入基层开展遍访,精准锁定慰问对象范围,摸清其基本情况、致困致贫原因,区分特困群体、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及重点关心关爱群体等不同类别,分类建立走访慰问对象档案,及时抓好数据的动态更新维护;要针对性地做好不同慰问对象的跟踪走访,细化完善各类信息,定制慰问菜单,抓好订单式慰问,确保走访慰问精准走实。

     坦诚相待,增强走访慰问深度。抓好“暖心工程”,既要关心关爱慰问对象的基本生活,也要与他们坦诚相待地进行思想交流,确保融入真心真情,助其打开心结。要推心置腹地与其“拉家常”,充分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诉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思想引导、感情交流,

     鼓励开导其干好本职工作、提振精气神。同时,对于思想问题较为突出的慰问对象,还应搞好结对帮扶,持续用力跟进开展谈心交心,切实把思想谈通谈透。

     严把关口,强化走访慰问效度。要让“暖心工程”不走形走样,确保走访慰问有质有效,需要对慰问对象进行严格把关,严防优亲厚友、多头走访重复慰问。要严把群众关,开展慰问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于群众意见大、普遍反映差的慰问对象,就要及时排除调整;要严把审核关,抓好拟慰问对象的收入开支、现实状况、资格条件等审核,准确核定走访慰问名单,严格按照慰问标准,把慰问金足额发放到拟慰问对象手中。

     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地思想行动自觉和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情怀,抓好元旦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切实把暖事办暖、把好事办好,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暖心工程”落地见效。

     2022 大力实施“暖心工程”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要坚持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全力培育“拴心留人”沃土,织密人才服务“网络”,竭力让人才享受高质量的“礼遇”,以联系关怀、政策奖励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专家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心同德”。

     加大人才扶持力度,提升创业“大舞台”。近年来,在支持人才发展、加强人才培用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说,吸引高校毕业生、青年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青年到农村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青年,及时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相关政策,激发了广大群众创造潜能。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献才智、建功立业,在岗创业或到省内企业兼职,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业,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同时紧扣发展战略和民生保障需要,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急需紧缺及高层次人才需求,推广“揭榜挂帅”等项目,建立“人才编制池”,力争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创新创业。

     选树典型示范引领,打造人才“强引擎”。当前,迈上“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国家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新国发2号文件,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盛。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先进典型的充分挖掘和先进事迹的广

     泛宣传,大力发现和选拔具有较强生产管理经验,并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或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开发方面取得较大成果、且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能力较强的农村实体经济经营者,通过一系列人才典型的评比、选树,不断营造健康向上、求实奋进的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生态,促使更多人才向先进学习、向模范靠拢,不断催化产生更为生动、更为激烈的科技创新“化学反应”。

     以赤诚之心服务人才,营造留才“好生态”。对人才的关心关爱不仅要做好物质上的后勤保障和奖励激励工作,保障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创造宽容、和谐的工作环境,还要加强与人才的联系沟通,让广大人才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要持续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通过“一对一”方式与专家人才密切思想联系,与专家真诚交朋友、结对子,采取印发联系卡、通信、网络、电话等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结合工作到生产、教学、科研一线看望专家,面对面深入谈心交心。同时利用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走访慰问优秀人才活动,仔细询问专家人才的生活、工作、创业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征求广大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另外建立人才联络员工作机制,明确人才服务专员工作职责,常态化开展为专家人才提供建议诉求、跑腿代办、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评聘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2022 大力实施“暖心工程”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持之以恒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发挥支部“组织力”,把使命落到岗位职责上。建立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把支部建在专科上,充分压实党委班子成员责任。实行党员与骨干双培养模式,注重从临床一线、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中发展党员,选派党员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率先将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员干部队伍。健全考核体系,明确规章制度,考核结果与党务干部绩效待遇挂钩,与评先推优以及干部奖惩挂钩,切实推动党建考核由“软任务”转为“硬指标”,逐步形成由点到面、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发挥党员“先锋力”,让旗帜扬在为民第一线。以“党员先锋行”品牌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结合群众需要和党员专业特长,划分11个“健康先锋责任区”,在临床科室、门诊窗口等贴近群众、便民利民的一线服务岗位设立“健康先锋示范岗”。各支部每月评选“健康先锋”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在责任区内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协助科室负责人完成好中心工作,带动科室职工共同做好诊疗服务、

     疫情防控等工作。大力提倡“暖心服务”“微笑服务”,通过季度“感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强化正面激励,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发挥党建“引领力”,将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由院党委书记带队,常态化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在共驻共建社区组织开展大型义诊志愿服务,架起医患沟通的暖心“桥梁”。结合“千人大走访暖心工程”院党委班子带领5个走访小组深入群众家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与群众面对面,为群众把脉、开方、推拿、针灸、科普中医药知识,让居民“足不出户”享受医疗保健服务。加大民生诉求办理力度,通过满意度调查、电话回访、科室走访等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就医看病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全国助残日系列暖心活动总结

     5月19日是我国第xx次“全国助残日”。切实了解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和困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奔小康社会的扶残助残的热潮。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落实 磐石市残联为全面搞好第xx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召开“全国助残日”专题会议,对这次活动作动员,提高认识,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落实慰问、帮扶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日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助残氛围 助残日当天在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将助残日的有关信息在居民中进行宣传,营造全社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扶残助残的知晓率,带动大家一起加入到关心帮助残疾人的队伍中来。

      三、开展助残帮扶系列活动 开展残疾人走访慰问活动。走访各社区贫困残疾人,并到我社区贫困残疾人马增芹家进行慰问,在为他们送上慰问金的同时也带去节日的祝福,并询问了她的生活和身体等情况,并鼓励她要积极面对困难,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转达给他们,鼓励他们充满信心面对未来。

      “全国助残日”活动在一缕春风中悄悄落下了帷幕,但我们对残疾人的关怀、关注和关心没有停止,我们将把节日助残经常化、助残扶残工作日常化,形成人人关心残疾人事业,关注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为促进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全国助残日系列暖心活动总结

      今年的5月15日是我国法定日“全国助残日”,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校师生继续开展助残活动,切实的开展了一系列相应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我校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在奉献、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培育他们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努力营造一个理解、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和谐校园。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学校领导对本次助残日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此次活动由教导处负责组织,各班主任给予大力配合,认真组织,抓紧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每班开一次以助残日为主题的班队会;

      二、每班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三、组织全校师生为残疾人献爱心;

      三、活动开展有序,效果显着

      一、学校组织向广大师生发出呼吁,号召所有学生为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大队部多方收集相关资料,并以最切合实际的方式作成宣传稿,利用校园广播站对本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宣传活动在学生群中引起极大反响。

     二、我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主题班会活动。每班都按照活动计划中制定的时间如期举行。班队会以通过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熟悉残疾人的生活,树立自觉帮助残疾人的观念。

      三、通过此次活动,全校师生自发、自愿向残疾人献爱心,共捐款1419元。这次活动,不仅向学生大力弘扬了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树立扶残助残的校园风尚。为我们学生树立更好的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打开了新的篇章。

      通过以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校的师生更多地了解了弱势群体,了解残疾学生的状况和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也纷纷表示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理解、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全国助残日系列暖心活动总结

      今年5月17日是第xx次“全国助残日”,xx县残联围绕今年“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的主题,组织和开展了多项助残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以残工委办公室名义下发了《xx县关于开展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部门把五月列为助残月,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开展各项扶残助残活动,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积极开展慰问帮扶活动。一是联合有关部门走访慰问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智障部儿童、孤独症儿童家庭、培智学校、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xx籍学生和部分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二是组织了联通公司、善益堂药业等商家开展爱心助残,为福利企业、贫困残疾人送上衣物、药品等日用品;爱心超市也为残疾人送上了日用品。

      (二)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5月14日,在城东社区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市残疾人艺术团、城东社区表演队为残疾朋友们送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器乐合奏、越剧表演唱、葫芦丝独奏、男女生二重唱、歌舞表演等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还设置了套圈、保龄球、弹跳乒乓球等趣味比赛,让残疾朋友们主动参与其中。

      (三)组织观看儿童剧活动。5月13日,在县培智学校,组织在校智障学生观看一场儿童剧,丰富了小朋友们的业余生活。

      (四)开展了康复助残。积极开展助明助行助听工程,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调配假肢17条,为贫困下肢残疾人赠送轮椅125辆,向贫困视力残疾人免费赠送助视器4台,听力残疾人免费赠送助听器120台,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00例。

     (五)举办智障(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暨康复教育座谈会。5月14日下午,在县残联五楼举办智障(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暨康复教育座谈会,县培智学校校长和县康复中心负责人分别向家长们汇报了xx年康复教育工作情况和2015年工作计划,...

    篇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1 页 共 9 页 2 2022 年卫生院上半年工作总结

     (范本)

     今年以来,卫生院紧紧围绕“患者至上、群众满意”开展各项工作,上半年卫生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6 月业务总收入430 万元,同比增长 19%,门急诊人次 6726,同比增长 20%,住院人次 407,同比增长 20%,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均有所下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根据年度制定的工作计划,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一)严格执行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考核力度。做到十八项核心制度人人知晓,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每个月均进行考核。定期召开科务会,科室每月进行 2 次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学习,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二)建立健全质控体系,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注重医疗质量环节管理,利用 PDCA 手段进行闭环管理,全程控制医疗质量,稳步提升治疗内涵。中医院专家定期对我院病历进行质控,院内每月开展科级和院级质控。按序时进度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和继续教育工作。

     (三)认真落实医院“三合理”要求,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常态化开展自查、互查,严格控制检查和用药,杜绝无指征检查和用药,

      第 2 页 共 9 页 目前抗生素使用仍超过比例,这与医院病种相对单一有关,但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加强临床路径的管理,开展临床路径,控制费用。

     (四)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定期开展病历检查,对于不符合出入院指征的进行考核,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每周一、三、五中医院专家带队进行查房。同时加大对住院病人在床率、疫情防控等管理。

     (五)落实健康扶贫医疗控费,做好院内垫付。切实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患者分类救治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按 6%进行院内垫付,上半年低收入人群自负比例 3%。

     二、落实院内综合管理,保障平稳运行 (一)按要求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老旧制度进行重新整理修订,及时更新了组织管理制度及考核管理办法,定期召开院办会研究医院发展和重要事项,制定了医院十四五规划,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坚持原则,做好内部控制管理。

     (二)做好人才培养和招聘工作。充实中层管理人员,加强医院管理,按要求新聘用 3 名中层管理人员,上半年省招编内 2 人,市招编内 2 人,农村医学编内 1 人,编外 1 人。积极做好单位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初审工作。

     (三)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根据时间节点及时更新宣传栏内容,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医院发展和文化,对医院组

      第 3 页 共 9 页 织的各项活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今年上半年我院在“健康海安”共发表 20 篇通讯稿,在“海安日报”发表 2 篇通讯稿。

     (四)进一步夯实医德医风建设。做到医德医风的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设立医德医风投诉箱、出院病人回访等及时掌握病人实际诉求并督促相关科室落实整改。上半年共接待投诉5 起,均圆满答复解决,回访人数 320 人次,满意度达 96%。

     (五)加强居民医保和资金管理。落实门诊和住院医保患者的管理,严格把握入院指征。认真学习医保考核指标,制定控费考核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上半年医保控费在合理范围。定期开展诊疗规范及指南、药物说明书等的学习,并对相关学习形成学习记录,学习情况列入考核。

     (六)规范采购药品耗材管理。药品耗材采购做到事前认真制定采购计划上报审批,事中严格按审批计划执行网上阳光采购,事后严格核对验收入库,保证临床用药供应及时。对特殊药品按规范要求进行公开、透明的“二次议价”,及时完善台账备查,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药品需求动态及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合理控制药品储备量,减少过期失效存量。持续做好药品效期管理、温湿度记录等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对药品进行储存及养护管理,为药品的销售和临床使用提供安全有力的保障。

     (七)持续做好消防安全、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等综合治理工作。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指示精神,层层签订

      第 4 页 共 9 页 安全责任书,上半年 1 月 4 日和 5 月 12 日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每月 7 日组织安全检查,排查医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证了医院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八)新综合大楼建设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目前外墙粉刷、内部装修基本完成,大门口场地浇筑完成,规划、消防进入验收程序,办公家具开始挂网招标,预计 8 月份投入使用。

     三、推进医联体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利用远程平台优势。新购进的东软 16 排 CT6 月份启用,所有报告均由中医院进行诊断,确保准确率。院内疑难病例利用爱加平台进行会诊,确定治疗方案,上转病人也在爱加平台进行填报对接。充分利用率先服务平台,完成院内培训。

     (二)利用中医院专家优势。中医院专家每周一、周三、周五进行门诊带教、日常查房、业务培训;中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每季度下村对签约对象和百岁老人进行一次服务;6 月份起中医院妇科陈玲主任定期周三至我院坐诊,进行门诊带教、手术指导等。

     (三)利用中医院管理优势。每季度管理部门到医院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定期开展台账管理、病历质控、感控管理等实用指导,中医院护理部不定期对我院护理质控和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指导。

     医联体建设效果凸显,就诊患者逐步增长,优势逐渐显示,专家定期查房使我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信任度得到增加,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第 5 页 共 9 页 四、落实疫情防控职责,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一)强化学习,防控知识培训演练全覆盖。医院依据院内、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同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对防控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个人防护知识等进行全方位、分层次分批培训,先后组织集中培训 4 次、线上率先服务培训 4 次、线上考核 4 次、试卷考核 4,培训内容涵盖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指南、防控方案、诊疗方案、防护用品的穿脱、标准预防等;对预检分诊、发热诊室、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等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反复进行强化培训,确保人人过关后才能上岗。医院先后在院内、村卫生室进行防控应急演练 3 次,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实战能力。同时院医务科、预防保健科会同镇疾控分中心不定期现场抽查临床科室、重点部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合理布局,筑牢院内感染防线。医院按照江苏省基层发热诊室建设要求,投入 2.6 万元建成了发热诊室,确保可疑发热患者能第一时间进行诊治和核酸采样,避免了与其他就诊人员的交叉感染。在门诊与住院部之间设立屏障,患者和陪护均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病区防控安全。预检分诊作为医院第一道哨点,安排医务人员 24 小时值班,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和体温监测,及时指导患者门诊就诊路线,规范了人员和车辆流程,以降低来院就诊人员的感染风险,医院实现了院内零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第 6 页 共 9 页 (三)联防联控,全力参与镇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和镇疾控分中心承担了全镇医疗救治组和预防控制组、以及疫苗接种工作组的工作,及时将国家有关疫情的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接种方案培训到镇村干部,第一时间将省发布的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提供给疫情防控各专业组,有力提高了排查针对性、及时性、全面性。安排村卫生室医生参加各村“五包一”居家隔离人员管控小组,及时上门进行健康监测。医院安排护理人员协助市疾控进行 25 名境外回海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标本采样 75 人次。同时村卫生室医生指导各村开展返海人员摸排筛查,对回海人员进行健康码查验、旅居史、疫区接触史、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等信息进行排查登记。并通过各村微信群,进行线上健康服务,指导外地回海人员如何进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推送防疫知识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引导居民正确就医,减少交叉感染,普及健康知识,切实为广大居民排忧解难。

     (四)统筹人员,精心保障疫苗接种。为确保第一阶段 9548 人的接种任务如期完成,医院抽调村卫生室、瓦甸医院医务人员,共计20 名通过市卫健委组织的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培训考核。并紧急购置了电脑、打印机、身份证读卡器等设备设施,确保疫苗接种如期进行。统筹临床医疗与接种门诊工作,精心做好接种工作安排,每日均有带班领导进行巡视接种工作,并请市中医院临床专家参与接种副反应的处置保障,确保接种安全。为提高全镇接种率,方便群众,我院接种门诊经常加班加点,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做到应接尽接,截止6 月 30 日共接种新冠疫苗 10980 人,累计 19891 剂次。

      第 7 页 共 9 页 五、落实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镇村一体化管理水平。

     (一)扎实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按照市卫健委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要求,镇卫生院与镇疾控分中心协调配合,充分整合院、中心现有人力资源,建立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组建村卫生室管理团队。

     (二)加强村卫生室人员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定期开展村卫生院人员培训,和卫生院同质化管理,轮流安排选送村卫生室人员参加市级皮肤病、全科医师、中医适宜技术、慢性病防治等重点培训和继续教育。重点打击非法行医,定期到村医家中走访,未发现非法职业行为。

     (三)定期开展村卫生的检查考核。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感控、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安全、医保政策等进行监管和技术指导。疾控分中心做好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的扎口管理,及时对村卫生室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督查考核。

     (四)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根据各村卫生室实际需要,认真做好卫生室药品采购、配送和管理工作。并对村卫生室用药情况进行监管,不断强化室长管理职责。

     (五)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资金使用合规。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施财务统一管理,做到集中管理、分别核算。规范使用村级基药补

      第 8 页 共 9 页 助资金。按时考核发放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落细服务工作。

     (六)组建院内家庭医生团队,定期进村服务。制定了 2022 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定期开展服务。按要求做好签约服务组织推进,常住人口签约率达 55%,重点人群签约率达 70%,重点人群基层首诊签约率达 10%;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试点村签约率达常住人口 12‰。

     (七)强化卫生室人员绩效考核。认真落实村卫生室的管理制度,强化“六统一”管理,促进“六位一体”功能的全面履行,着力提升辖区内村卫生室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实效。

     六、推进廉政和卫生行风建设,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效 (一)落实全面从严管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严格执行卫生行风“九不准”,严肃制约职业权力廉洁风险,督促每位医务人员“远离回扣,廉洁行医”。

     (二)努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

     (三)按要求落实巡察整改任务。在抓好整改、解决问题的同时,及时总结整改经验,深化成果运用,举一反三,研究制定科学、管用、长效的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长期抓下去,巩固好、坚持好整改成果,真正让整改成为促进工作发展的过程,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过程,努力使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 9 页 共 9 页 (四)逐步建立医院文化建设体系。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有获得感的文化,让医院文化在医院的发展中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核心作用。

    篇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潭政办发〔2022〕25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推进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健康湘潭提供坚实基础,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21〕79 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81 号)等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促进我市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公益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 5 年努力,实现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大于 95%,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大于65%。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全面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县级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构建“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医防融合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推进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责任单位: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人民政府)

      2.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规划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在大型物业小区、企业和高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到 2025 年前,行政村卫生室产权公有率和标准化建设率达到 100%。湘潭县、湘乡市各遴选 1~2 家中心卫生院加大投入进行重点建设,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支持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达到“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二级医院,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3.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启动新一轮基层卫生机构能力提升行动。力争到 2025 年前,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筑面积、床位设置、科室设置、设备配备、技术准入、特殊检验检查等方面达到国家有关建设要求。巩固拓展基层中医药全覆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建设项目成果。开展湘潭市基层医疗机构多机构版云 HIS 系统建设,实现与省市卫生信息平台、相关业务

     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4.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和疫情应对能力建设。到 2022 年 6 月底前,各行政村、社区均设置公共卫生委员会,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开展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防控处置,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做好辖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困难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到 2025 年前,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至少配备 1 名公共卫生医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和患者转运能力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和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服务能力,加强基层疾控能力,提高应急反应水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二)健全公益高效的基层卫生运行机制

      5.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按政策规定落实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行经费,其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支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基层医疗机构按“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水平尚未达到 80%的,要在 2022 年底前达到 80%,以后逐年增加 10%,在 2~3 年时间内全面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6.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编制管理。2022 年,在县市区编制总量内,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为基数,重新核定基层医疗机构编制总量,以后每 5 年进行动态调整,允许编制在县市区内统筹使用,用好

     用足空余编制。对在我市基层医疗机构连续工作 5 年以上且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的临聘人员,可通过考核考评择优办理入编手续。严禁违规借用基层医疗机构在编在岗人员,清退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委编办)

      7.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立“县聘乡用"人员使用机制。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新招聘临床、中医类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完成规范化培训后 5 年内必须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工作至少 1 年;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执业医师类人员,在申请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1 年。原则上各县市当年“县聘乡用"人员数量不得低于当年招聘执业医师类人员(含总量备案制人员)总数的 80%。各县市区、园区分步推进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改革。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编外聘用的方式,招聘乡村医生到行政村卫生室工作。“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由其所属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工资和福利待遇。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强化履约监管。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

      8.拓宽基层医务人员晋升通道。实施以县市区为单位“打捆"统一进行基层医疗机构岗位设置,统筹使用岗位数,参照相关规定按照中级职称增加 5 个百分点、高级职称增加 3 个百分点调整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对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可不作外语、计算机和科研方面的要求。对引进的高层

     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如无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可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通过设置特设岗位予以聘用。对符合申报条件且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 年的医务人员,可对应申报中级职称,国家有特别要求的除外。(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9.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在核定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突破现行绩效工资调控水平,给予重点倾斜,具体倾斜幅度由各地按照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合理平衡的原则,结合公益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人员结构、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确定。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年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扣除成本(不包括人员经费)和提取各项基金后的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增发单位当年的奖励性绩效,增发部分纳入单位当年绩效工资总量,不作为绩效工资基数,具体提取比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由主管部门对其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基层医疗机构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0.加大医保政策对基层倾斜力度。全面落实“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2025 年底前实现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殊病种门诊统筹定点全覆盖。优先在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配备执业(助理)医师的行政村卫生室开通普通门诊统筹和部分特殊病种门诊工作任务,提高门诊统筹可及性。适当增大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和省、市级

     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在县域医保费和医疗费预算范围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对于上一年度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基金预算支付总额占县域住院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支付总额比例低于 20%的县市区,不再对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年度住院人次总数、年度住院医保基金总额等控制指标,逐步将县域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支付总额占比提高至 45%及以上。基层医疗机构新开科室或实施新的医疗服务技术,应提前向所在地县市区医保部门备案,所产生的住院医保基金费用实行单列管理,因信息系统暂时无法进行单列管理的,在年终费用清算时,根据基金运行情况给予倾斜。按国省文件精神,对在县域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目录内病种,由医保基金按 DRG 支付标准进行补偿。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加强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监管,严肃查处欺诈骗保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11.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和管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基层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扩大医保报销范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提升系统连续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12.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同质化诊疗能力。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与评审。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中医、康复、口腔、妇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慢性病等专业科室。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备案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限制类医

     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三级及以上手术。(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

      13.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充实家庭医生签约队伍,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必须有医共体、医联体牵头医院专科医生参与,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生、退休医生参与签约服务,根据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和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提升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服务协议有效期为 1~3 年。从 2022 年开始,在现有服务水平基础上,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 1~3 个百分点。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信息系统的务实应用,实现线上为居民提供签订协议、健康咨询、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落实签约居民医保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14.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四有"全覆盖工作成果,提质建设一批中医馆。2025 年前,20%以上中医馆达到“旗舰中医馆"标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师至少掌握 40 个中医优势明显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知识和 20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快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力争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 25%以上;市、县两级中医医院按照网格化布局,与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专科联盟,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占比大于 35%,每个县

     市区至少建设 3~5 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基层卫生评价体系

      15.建立适合基层卫生特点的等级评审评价体系。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一、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基层医疗机构评审成为一、二级医院后,保持现有财政投入和补偿、医保待遇保障水平不降低,人才梯队、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医疗技术、药品配备等方面,按照相对应的一、二级医院的相关政策标准执行。(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

      16.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改进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到 2022 年 6 月底前,各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要设置基层卫生管理科,统筹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同质化管理。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市、县两级质量控制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常态质控评价。(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

      17.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绩效评价机制。鼓励各县市区、园区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实行目标年薪制,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主动将考核结果通报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作为相关部门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医保基金支付、薪酬水平等政策的依据,并与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聘任、奖

     罚、薪酬挂钩。(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将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各县市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牵头协调部门要牵头抓总,制定各地具体目标和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实施,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督导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责任分解,市、县两级要建立工作台账,开展动态监测,定期调度通报实施情况,市人民政府每年开展评估督导。

      (三)总结推广经验。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5 月 27 日

    篇六: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健委 2 2022 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现将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压实四方责任,强化责任落实。提高疫情防控工作运行机制,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转换,进一步细化组织架构,细化属地、领域管控点,切实压实“四方责任”,将责任落实个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确保我市各级防疫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完善方案、预案的制定程序,科学调整指导意见,按照第八版防控方案完善了我市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落实到人头,成立消杀队伍、流调队伍、核酸采集队伍。为进一步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疫情流调、消杀、核酸检测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2.强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提高能力需求预判,加大了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人、财、物投入准备。二是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目前我市已建成**个实验室,日检测能力提升至**万管,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三是扩展医疗救治能力。设置了*家定点救治医院和*家后备定点医院,设置床位**张,建成**张床位的方舱医院,随时可以启用,人员水平、设备配置均满足国家方案要求。四是加强防控队伍能力建设,在“三公”部门组成流调专班的基础上,选调医学院和医疗机构有公卫经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流调队伍,确保流调内容精准、专业。

     3.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一是督促各重点场所、各商家店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防疫措施不到位的严格督促立即整改,对拒不整改的采取停业整顿等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二是全面强化“三站一场”等各类卡口管控,加强出入我市各公路卡口交通管控,认真查验行程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配齐配强查验人员、转运力量,确保风险

     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三是持续强化城乡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个体诊所、药店等“哨点”预警监测作用,不断规范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患者的信息登记和接诊处置流程,强化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定期开展培训、演练,确保高效应对处置突发疫情。四是在人物同防方面,持续强化对冷链和快递行业的监管,持续抓好“人物环境”同防。凡进入市域进口冷链食品严格执行“六个一律”,“**冷链”追溯平台进行首站赋码,其他冷链食品必须经“**冷链”平台赋码。做到从源头追溯、核酸检测、全面消杀到企业责任落实,全链条闭环监管。

     4.多措并举,做好新冠疫情防治准备工作。按照省疫情指挥部最新要求,定点医院设置在**市第一医院,床位**张(重症监护床位**张),其中**市第一医院北院设置定点医院床位共**张(重症监护床位**张),**市第一医院南院残康楼设置定点医院床位共**张(重症监护床位**张)。在相关县(市)建设五个方舱医院,救治范围覆盖全市九个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共**张。同时,按照《关于印发新冠肺炎亚(准)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号)文件要求,将亚(准)定点医院设置在**市方舱医院,总床位**张,按照总床位数的**%设置重症监护床位**张,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5.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岁以上人群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基础疾病较多,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2022 年上半年重点推进老年人接种对象,为尽快建立我市高水平人群免疫屏障。截至*月*日,我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万剂次,**万人,**周岁以上人群接种*万人,按照七普人口计算,老年人第一针接种率为**%。

     (二)扎实开展卫生健康工作 1.持续开展健康**行动。一是进一步明确健康**行动实施方案与工作机制,完善议事协调机构。二是努力营造全民健康行动氛围。依托利用各类电视广播栏目、报纸、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旧媒体,定期开展宣传,创办健康科普知识专栏,上半年共发布健康科普知识**条。电视台与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专家联合打

     造健康栏目,上半年播出*期。在市电视台《健康**》、《**大医生》等健康类节目中,邀请市中西医专家及运动专家走进直播间,传播健康知识,上半年讲座*次。组织市、县(区)两级专家团走进中小学校园、社区、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等开展健康知识现场宣传、讲座、义诊等**次。三是积极全面推进健康素养促进,开展素养监测项目。积极推动健康县区创建工作,截止 2022 年*月,我市建成*个健康促进县。四是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我市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按要求设计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修建体育场馆设施。指导公共体育设施适时免费对社会开放。构建了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投建沿江景观带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建设项目,在沿江步道创新投放智能健身设施、冰球主题雕塑、环境监测、心律检测等智能设施。

     2.医改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是聚焦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制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齐医改领发〔2022〕*号),明确了重点推广的*项三明医改成功经验和*项试点探索经验任务,建立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任务台账,按季度跟踪监测各有关部门、县(市)区和公立医院工作进展。二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印发《**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齐医管会发〔2022〕*号),明确*方面*项重点任务,建立高质量发展任务台账,跟踪改革成效。组织公立医院开展章程修订,成立公立医院章程核准委员会,对公立医院章程提出审核意见,推进公立医院依规办院。强化运营管理,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运营管理委员会,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设置运营管理员和价格协管员;加强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以市中医院为试点,通过开展使用节能炉灶、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节能减排,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元以下。三是完善院长年薪制管理。制发《关于印发**市市直公立医院院长责任目标年薪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齐医管办发〔2022〕*号),组织实施 2021年度院长年薪制考核,指导公立医院开展副院长目标年薪考核。四是推进医防融

     合。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明确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的部门;创新医防融合模式,实行分区包干,将印有医务人员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服务类别等内容的公示牌张贴于社区楼道,群众可随时根据服务需要进行电话预约、健康咨询等,已有**个县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公示牌”进楼道工作。

     3.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一是推进城市医联体工作。深化和规范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医学院附属第一院与梅里斯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市中医医院与昂昂溪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选树培育医联体典型,建成一个城市医疗集团,齐医附属第一医院和梅里斯区人民医院深度融合,在医院建设、医院管理及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二是继续创建名医工作室。通过“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人才,截至目前,在我市先后建立名医工作室*个,让**百姓不出市区,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也带动了我市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三是持续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2022 年,结合我市院前急救机构实际情况,本着“就能力条件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全市急救电话为“**”,通过**市卫生应急调度指挥平台,以受理席远移模式与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连接成急救网络体系,市急救中心现有调度指挥平台已升级至可以承载各县(市)区电话的容量,达到端口对接、功能对接、监控对接等功能,实现“一分钟内电话接通,三分钟内派车完毕”,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我市院前急诊急救效率。

     4.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一是推进预约诊疗工作。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到两种预约诊疗方式,三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种以上预约诊疗方式,并继续推进网上挂号、网上诊疗、错峰诊疗、网上付费,有效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分时段就医,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在政府网站和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公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预约诊疗方式,截至到 2022 年上半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中医医院共计**家全部设立预约诊疗电话,设立微信公众号**家,在健康龙江平台开通预约诊疗的有*家,有*家医疗机构预约诊疗方式达到三种以上。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率达**%以上。二是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目前,我市有**市第一医院、**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依安县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

     *家互联网医院,为本地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自主设计研发了在线诊疗系统、处方中心系统、电子病历和云药库系统,现已形成行业领先的在线诊疗体系。今年以来,我市互联网医院接诊量约**人次。三是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继续在**市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家单位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市第一医院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推进延续性护理服务,重点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母婴人群、终末期患者及其他居家有需求的特殊人群,提供慢病管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目前协议已签署,完成首批*个项目的定价及走单流程。

     5.推进生物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第一医院与天晴干细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新一代富血小板技术(sPL)用于骨伤骨病治疗,该技术是一项基于自体血液中血小板来源生物活性因子的临床再生医疗技术,能够有效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等难治性骨科疾病。该技术**年成为**唯一入选“中国品牌发展工程”的创新技术。目前已经在市第一医院院开展百余例,应用期间患者疗效反馈良好,无安全事件发生,弥补了骨伤骨病保守再生修复疗法的临床空白。

     6.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是督促开展医共体建设监测评价工作。2022 年*月,指导国家级 2 个试点县(**县、**县)和其他*个新增省级试点县,在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系统上填报**-**四年**类监测和基本特征数据、评判标准指标数据及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基本信息等。二是推进医共体内延伸科室建设。进一步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实现人、财、物、信息等共享。目前,市卫健委已起草《关于进一步推动发展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通知》,正在征求市医保局意见。三是**县医共体经验得以推广。2022 年*月**日,我市**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资源沉下去服务提上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截止 2022 年*月,全市共建立**个紧密型医共体,我市累计共下派医务人员**

     人,下派医务人员在基层累计服务时间**小时,累计下转患者**人,累计上转患者**人,累计上派医师**人,累计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次数**次。

     7.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工作,积极鼓励通过“家约健康”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运用互联网手段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截止目前全市共签约2,**,**人,全市常住人口签约率**%,线上手机签约家庭医生**,**人。全市共有家庭医生签约合同数**万人,其中线上签约约**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医生团队*,**个。

     8.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一是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向上争取资金**万元,为**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的村卫生室中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家公立专科医院,*家设置了中医科。*家二级妇幼保健院中,*家设置了中医科,其他*家年底前完成。二是打造“龙江医派卜奎系”中医药文化品牌。经过*年查找资料、实地寻访总结出龙江医派卜奎系发展史略。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并总结卜奎地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传承发扬龙江医派卜奎系前辈学术精华,并出版《陈景河学术经验集》著作一部,发表论文*篇,研究课题*项。建立了**地区学术交流平台,依托**市中医医院成立“龙江医派卜奎工作委员会”,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宣传**医派文化及寒地养生科普,共举办*届学术年会,讲座**场次,义诊*余次。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共有**人入选**省第二批省级青年名中医,省级重点专科*个,朗笑飞等*人为第二批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地市级医院入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名及学术继承人*人。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人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组织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在职西医临床**名医学人员学习中医。四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向省中医药管理局申请了《中医药服务监督工作指南(试行)》信息化推广项目,对市辖*个区的中医药服务行政执法相对人全部建档监督,并配备信息化执法设备,开展中

     医药服务监督。五是组织开展 2022 年度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支援医院市中医医院向受援单位**中医院、**县中医院各派驻医生*人,共*人。同时,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续做好 2022 年定制药园工作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开展定制药园工作,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种植关防风、白芍等**个品种,签约种植总面积**亩,同比增长*%,帮扶**人。六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医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拟申请2022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万元,现在未进行拨付。已取得相关文件的批复,现在已经陆续开工,部分项目正在组织招标过程中。

     9.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一是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有序...

    推荐访问: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中医药 工作总结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