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事迹材料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疫情防控
  • 思想汇报
  • 自查报告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时间:2022-11-29 18:55:03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心理学思想与心理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 “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科学,有历史发展的渊源联系, 又有方法、手段方面的重要区别。心理学思想主要是思辩性的经验性的, 基本方法是知人的观察法(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和知己的自我省察法(内自省) 。”(1)(第9 - 10页) 本文讨论的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 是指我国古代文献中以思辨和内省的方式得出的有关人的音乐心理现象及音乐心理特性的观点。我国是心理学思想重要而古老的发源地之一, 虽然在古代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 也未出现有关“心理”和“心理学”的专门术语, 但是散见在哲学、政治、文学、医学、教育和其他著作中的心理学资料及相关论述却是极为丰富的。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之乐论中, 蕴涵着丰富且独具特色的音乐心理学思想。对这些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发掘和研究, 是我国音乐心理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研究现状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内的研究者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学术论文, 在一些研究专著中也出现了相关的论述。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 已有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有三个: 按某个心理学分支领域进行系统梳理; 对某部典籍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分析与整理;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概述。

    1、按心理学分支领域进行的研究

    (1) 音乐教育心理赵宋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2)对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的有关音乐教育心理的论述进行了评介, 展现了上古、中古、近古各阶段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概貌。教育心理学家、美育心理学创始人刘兆吉的《美育心理学》(3) 对先秦和两汉魏晋时期“乐教”的美育心理学思想, 尤其是儒家著作《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作了深入的分析。他对《乐记》的分析涉及音乐与心理、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意志、音乐与性格等方面。

    (2)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涉及, 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对当下该领域的本土化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石峰的论文《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4)分析了传统中医的五音疗法理论, 指明了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赵红君的论文《中医五音疗疾证治探幽索微》(5)结合《金峨山房医话》和《内经》中的论断以及我国古代用音乐进行心身保健和心理疗养的例证分析了五音疗疾的机理和治疗原则。曹蓓和王许元的《从内经理论谈音乐疗法的优势》(6) 对我国古代音乐疗法的优势进行了重点评介, 认为音乐疗法发展和延伸了《内经》中的心理治疗学思想, 丰富了心理治疗学的内容。

    (3)音乐心理学思想罗小平在《音乐心理学》(3) 一书中对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梳理: 音乐的生理与心理功能, 如音乐对人的机体的调节、音乐与人的情感的关系、音乐对人的性格的塑造等; 听觉心理, 如听觉审美感受与音乐的关系、听觉感受的声音范围、不同的声音产生的不同反应、人的听觉的个体差异等; 音乐表演心理, 如演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特点、综合运动的过程等。

    2、对某部专著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的整理和分析

    儒家著作《乐记》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心理学思想的论述。除上述论及的刘兆吉的研究外, 陈丹的《〈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探索》(8)从音乐是心理活动的表现以及音乐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两方面对《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张静和周世斌的《管窥〈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9)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切入点,对《乐记》中论及的音乐与人的心理的关系、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思想、音乐养身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整理。王启才的《〈吕氏春秋〉的艺术心理论略》(10)则探讨了《吕氏春秋》一书中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并对该书中论述到的音乐欣赏及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乐与心的关系、音乐的作用等进行了剖析

    3、按历史时期展开的研究

    先秦时期的音乐心理学思想尤为研究者所关注。毛建明的《先秦时期音乐心理学思想研究》(11)从音乐产生的心理机制、音乐欣赏的心理境界、音乐与人格、音乐与情绪、音乐与意志、音乐与心理健康等八个方面对我国先秦时期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予以了研究和总结。孙星群的《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思维之比照》一文(12)从音乐审美、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思维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修海林和李吉提在《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审美》(13) 一书中探讨了原始乐舞的文化心理特征、原始乐器对音乐审美听觉感知力的开发、音乐审美意识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音乐观等问题。

    此外, 很多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论文也涉及到了音乐心理学思想。例如, 蔡德予在《〈乐记〉美学思想五题》一文(14)中讨论了《乐记》中的音乐审美感知心理。王志成的《〈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15) 探讨了《乐记》中审美心理的联想与想象的特点, 认为《乐记》不仅认识到不同乐器的音色具有某种特定的表现和象征的形式意味, 而且它们在某种社会生活场景中的运用能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 达到鼓舞人心、强化意志与陶铸德行的作用。

    总之, 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研究视角大多局限于文化学、音乐美学, 忽视了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学科特性。由于兼具音乐与心理学两个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仍然为数不多, 因此,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有限且质量高低不一。研究者们虽然总结出了一些音乐心理学观点, 但一些研究缺乏心理学色彩, 缺乏对音乐心理现象的深度认知及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运用; (2) 系统性的专题研究较少, 研究深度不够, 研究广度也有待拓展; ( 3)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文献莫过于《乐记》,其他文献中有关音乐心理学思想的资料和相关论述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

    二、研究前景展望

    我国古代文献中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是目前音乐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 也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很有潜力的研究领域。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 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中需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研究视角的转换

    人的音乐心理现象、音乐心理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也非常复杂。古代文献中涉及的音乐心理学思想, 既包括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 也涉及性格、才能等个性心理特征, 因此, 我们的研究视角应由文化学、音乐美学转向心理学, 突出音乐心理学的学科特性。所谓心理学的视角, 即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体系对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 将其与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 界定本领域的研究范畴, 整理出一些具有心理学特色的研究专题。

    心理学界的研究者们经过探索, 总结出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七对范畴。这七对范畴分别是形神观(涉及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 、心物观(涉及心理与外在事物的关系问题) 、知虑心理思想(探讨感知与思维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情欲心理思想(探讨情感与需要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志意心理思想(研究志与意的性质及二者的关系) 、智能心理思想(涉及智力与能力的性质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性习心理思想(讨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性质及二者的关系问题)(16) (第5页) 。这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只有从心理学的视角进入, 才能挖掘出古代文献中蕴涵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把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及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理论。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但却不能忽视文化学和音乐美学在这一领域的介入, 这样更能够保证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拓宽并深化本领域的研究。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方法学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而多种方法如归类法、比较法、实证检验法等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开阔研究的思路, 对本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归类法

    归类法主要是对散见于不同文献中的零散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观点进行分类归纳, 然后参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将这些归类后的史料纳入不同的专题进行归类编排。

    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研究取向对我国古代文献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分类研究。如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音乐教育心理、音乐学习心理、音乐教师心理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音乐感知、音乐愉悦等。从音乐实践的角度出发, 研究音乐创作心理(如直觉、灵感、创造性思维、音乐家的人格、音乐气质等)、音乐表演心理、音乐欣赏心理等。分类之后则可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

    有的心理学家曾指出, 研究古代心理学思想时文献的选择需符合两个条件———有一定的理论概括和有直接的实际材料。有一定的理论概括即文献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在描述的基础上加以了相应的理论概括, 有直接的实际材料即某些文献虽未明确地讨论某种心理问题, 但实际上却与某种心理现象直接有关(16) (第40页) 。因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归类整理时, 应注意这两个要求。此外, 在系统的归类整理之后,我们还需对这些音乐心理学思想加以客观、辨证地分析。

    (2) 实证检验法

    实证检验法是采用现代实证方法来验证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科学性的方法。例如,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存在很多有关音乐与心理生理关系的论述。《金峨山房医话》记载, 宫音悠扬协和, 助脾健运,旺盛食欲; 商音铿锵肃劲, 善治燥怒, 使人安宁;角音通畅平和, 善消忧郁, 助人入眠; 徵音抑扬顿挫, 通调血脉, 抖擞精神; 羽音柔和透彻, 发人遐思, 启迪心灵。《史记·乐书》记载,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 商动肺而和正义, 角动肝而和正仁, 徵动心而和正礼, 羽动肾而和正智”。《黄帝内经》等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李璞珉、饶艽宗和石立军等曾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古代文献中有关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的关系进行了验证。他们采用电脑经络探测系统仪对50多名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 初步证明了五音和五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密切关系(17)。

    又如, 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历来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我们也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心理生理研究以得出结论。国外有研究者作过类似的研究。例如,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昆曼索( Carol L Krumhansl,1947~) 曾对音乐情感做过心理生理学的探索性研究。她认为音乐情感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究竟是音乐唤起了听者的情感反应还是听者认知到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为弄清这一点, 她采用心理生理学测量来记录听者听到表达悲伤、恐惧、快乐三种情绪中任一种情绪的旋律时的反应。这个测量包括心率、血液传输、皮肤电活动、呼吸频率等。实验数据显示, 是音乐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反应而非听者认知到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18)。当然, 昆曼索的研究只是个案, 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 必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作出结论。

    (3) 比较法

    比较法除包括对我国古代各类文献中蕴涵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共时性比较以及历时性比较以外, 还包括对中国与外国的音乐心理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法的运用有助于对我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给予恰当的评价, 加深对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质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体现出音乐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与世界性研究的辨证统一。

    例如, 有的心理学家曾比较过《左传》中的“平心说”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净化说”。《左传》记载, “先王之济五味, 和五声也, 以平其心, 成其政也。”意即音乐能感化人, 使其心趋于平静, 也就是使人心得到净化, 达到心平气和的境界。而亚里斯多德的“净化说”认为悲剧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 宗教音乐可以使人卷入迷狂状态, 随后就安静下来, 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因此, 心理学家认为“平心说”可以和“净化说”相媲美, 它对后世的文艺心理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6)(第37页) 。

    运用比较法时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 找到可资比较的共同基础和因素, 然后加以总体把握和系统比较, 切忌比较细枝末节。

    三、结语

    我国古代文献中蕴涵的丰富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资源, 了解和把握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认知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不仅有助于拓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深化心理学思想的研究,而且对于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国心理学的历史, 进行中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音乐心理学界的研究者来说, 将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发掘本土的音乐心理思想素材, 探讨古代的音乐心理学观点, 无疑有助于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所以, 我国音乐心理学界的学者, 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学术责任。这种研究既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是为了从当代更为广阔的视角出发, 融汇古今, 贯通中西, 进行多元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

    综上所述, 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对拓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促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研究队伍的扩大、研究视角的转换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注释:

    (1) 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2)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版。

    (3)刘兆吉:《美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4)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谈音乐治疗的民族传统之一》,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0年 2月(2): 126 - 128; 2000, 2 (3): 177 - 180.

    (5)赵红君:《 中医五音疗疾证治探幽索微》中医函授通讯, 2000, 19 (2) : 45, 47.

    (6)曹蓓、王许元:《从内经理论谈音乐疗法的优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4) : 9 - 10.

    (7)罗小平:《音乐心理学》, 三环出版社, 1989年版。

    (8) 陈丹:《〈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探索,乐府新声, 1988, (4) : 33 - 35.

    (9)张静、 周世斌:管窥《〈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6, (2) : 25 - 31.

    (10)王启才:《〈吕氏春秋〉的艺术心理论略》,兰州学刊,2003, (6) : 169 - 170.

    (11)毛建明:《先秦时期音乐心理学思想研究》,音乐探索, 1999, (3) : 24 - 26.

    (12)孙星群:《中国先秦与古代希腊音乐思维之比照》, 音乐艺术, 1999, (2) : 25 - 31.

    (13)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4)蔡德予. 《〈乐记〉美学思想五题》,中国音乐学,1998, (2) : 24 - 31.

    (15)王志成: 《〈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黄钟, 2002, (2) : 96 - 100.

    (16)燕国材:《 中国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17)李璞珉、饶艽宗、 石立军:《五音对五脏的心理生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6年, ( 4) :110 - 113.

    (18)Krumhansl, C. L. . “An Exp loratory Study ofMusical E2motions and Psychophysiology” [ J ]. Canadian Journal ofExperim ental Psychology, 1997, 51 (4) : 336 - 352.

    原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前瞻 心理学 现状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