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事迹材料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疫情防控
  • 思想汇报
  • 自查报告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求实敬业,建设VTE多学科一体化防控体系

    时间:2022-11-25 14:2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2017年5月5日至6日,第六届西北血管论坛暨第12届长安血管论坛及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在古都西安隆重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田红燕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据记者了解,田红燕教授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周围血管、肺血管及代谢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擅长周围血管、心血管内科和肺血管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介入及综合治疗;尤其擅长肢体和内脏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诊断、介入和综合治疗。她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Park医院进修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并率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肺栓塞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和内科治疗,涉及病种有主动脉夹层和胸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慢性肢体和内脏动脉闭塞性疾病、急性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慢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大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成功开展的周围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动、静脉闭塞性疾病的各种血栓消融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在此前不久,因其领衔的科室成就突出,田红燕教授所在的医院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血栓防治示范基地,这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

    鉴于上述成就,本刊记者围绕我国周围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诸多热点问题,深入采访了田红燕教授。

    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谋求共同发展

    采访一开始,田红燕教授首先提及了前不久闭幕的第六届西北血管论坛暨第12届长安血管论坛。她介绍说:“这次会议继续传承了历届大会精神,秉持‘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技术扶持’的理念,遵循‘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互动交流、面向基层、服务患者’的宗旨,分享了血管病领域的新发展、新举措和新未来,为血管界同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届精彩的学术盛会。”

    据记者了解,5月5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田红燕教授主持,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学组组长王深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陈忠教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戈小虎教授、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安海燕分别致开幕词。符伟国、谷涌泉、郑月宏、张福先、金辉、张望德、袁時芳、赛力克、陈泉、闫波、胡志鹏、张理、刘亚民、罗建方、陆清声、何菊、叶志东、张建、覃晓、曹文东、杨涛、祁光裕、龚昆梅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田红燕教授接着介绍说,西北血管论坛是中国西北5个省份十余家医院积极参与、共同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本届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承办。会议针对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理念、技术与成果展开专题讨论,交流血管病防治、诊断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血管疾病领域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累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参与讲课、主持共计213人次,参会代表682人;共开设了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内容涵盖基层医生基础知识培训、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外周静脉疾病、透析通路专场、多学科VTE防控一体化建设专场、护理专场等,针对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做专题讲座,从多角度交流血管病防治、诊断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本次大会还设立“华山论剑”疑难病例分享、青年医师病例演讲大奖赛等专场,为中青年医生、基层医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血管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会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深明教授带来了《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的比较与分析》的学术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伟国教授介绍了《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腔内治疗现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谷涌泉教授讲解了《EVAR术中保留髂内动脉技术》,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就《颈动脉体瘤的现代外科治疗》进行专题报告。

    田红燕教授感慨地说:“血管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碰撞、融合才能完成超越。我们医院周围血管科将继续努力前进,为西北地区血管疾病知识的普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诊治水平的提高、急危重患者救治观念的更新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求实敬业,创下多项第一成就卓越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骨干科室。科室成立于2006年,以著名血管介入专家田红燕教授、刘亚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批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中青年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方面,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是西北地区诊疗实力最强的周围血管专业医疗团队,目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授予的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基地,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他们的开拓性努力,在西北和陕西地区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展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达99%;第一个开展死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成功救治千余例肺栓塞患者,使肺栓塞死亡率下降到国际领先水平(死亡率降至1%,全球肺栓塞死亡率7%~15%);第一个脑血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第一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第一个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介入与外科结合的镶嵌手术治疗;第一个开展透析通路的介入治疗;第一个开展髂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他们是同行业中并发症最低的专业团队之一;多年来,他们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去除病痛,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如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在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在全国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深受患者及业内同行的赞誉。对此田红燕教授坦率地说:“我们科室始终以‘团结、进取、求实、敬业’为科训,平时在科内特别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这使我们科室人员能够团结一心,形成合力,逐渐成长为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一直很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强者如林的血管病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提倡进取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科室发展具有后劲儿。求实,是我们执业的根本,因而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用良好的治疗效果塑造最好的科室形象。敬业,是我科每一个成员事业的根基,因而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医疗卫生事业,进而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完成医疗工作……”

    鉴于这一团队的卓越表现,2016年1月24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栓防治示范基地,这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

    谈及这一话题,田红燕教授谦逊地说:“这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工作的巨大肯定,促进我们通过基地开展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学术交流、医护人员的培训、患者教育等,进一步推动我国血栓防治工作的开展。”

    多方合作,

    建设VTE一体化防治体系

    在采访中,田红燕教授还介绍说:“作为全国首批挂牌的血栓防治示范基地,我们为提高基层医院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知识,对省内521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等40余家医院进行了VTE专业知识讲座,建立了VTE多学科诊治的双向转诊机制。同时针对区域内最大的骨科专科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陕西肿瘤医院等VTE高发的专科医院,开展了多次VTE防治培训专题讲座,并协助进行VTE防控体系的构建。对省内兄弟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西京医院等10余家医院医护人员进行VTE知识培训。与省外多家医院郑大一附院及甘肃省、山西省等近30家医院进行VTE防治培训及VTE防治交流。此外,我们还肩负着VTE防治的艰巨任务,参编了《中国血栓防治指南》等4部国家级血栓防治指南……”

    然而,谈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VTE一体化防治体系的成立背景,田红燕教授話锋一转说:“其实,在住院患者VTE防治方面,前些年我们医院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2005年至2008年,我院医疗纠纷受理系统结果显示,有多例为外科、导管手术后猝死,患者院内发生非预期死亡引发严重的医患纠纷。经院内专家讨论或尸检,发现这些患者死亡原因均为肺血栓栓塞症(PTE)。对此,患者家属难以接受,引发了严重的医患纠纷,最终以巨额的经济补偿收场。这些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对患者家属还是医务人员,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为此,医务部组织了多次全院专家委员会,分析查找原因,最后经过讨论分析,认为造成PTE患者术后猝死有如下原因:我院医护人员普遍对VTE相关知识缺乏系统认识;对于住院患者VTE防范意识淡薄,重视不够;医院在管理层面上,对医护人员培训不到位,VTE专业知识匮乏;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控指南;工作开展不规范,能力有限等等。”

    田红燕教授接着诠释说:“VTE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位居第三位。患者住院期间VTE的发生几乎波及所有临床科室,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所有医疗活动当中,其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低诊断率的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医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院内VTE防治工作不仅已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同时将其提高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及患者安全管理的高度。”

    她接着说:“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医院深刻认识到了VTE防控是多学科参与的一项医院内系统工程,是管理者和医学专家共同的责任。为了解决实施层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我院成立了多学科的专业VTE防治团队——周围血管科。这不仅是集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外科、超声科、介入科为一体的周围血管疾病专科,也是我院VTE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及管理为一体的多学科VTE专业化诊治团队,负责规范我院VTE患者的诊断治疗,院内VTE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我院院内VTE防控体系的构建。”

    田红燕教授继续介绍说,该院周围血管病科建立起来后,首先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继而开展定期培训,并对VTE高危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预防方案路线图,形成自己的评估体系;同时对所有药物预防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防止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他们高度重视多学科VTE专业化诊治,同时由周围血管科承担全院VTE相关急会诊,负责急诊科肺栓塞、股白肿/股青肿患者的救治。多学科专业团队的组建,明显提高了VTE的救治率。此外,周围血管科还建立了疑似急性肺栓塞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确诊急性肺栓塞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股青肿或股白肿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等,便于急性VTE患者的救治;同时还完善了后期治疗规程,由周围血管科对血栓栓塞后综合症(PTS)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进行长期管理、治疗随访,预防VTE复发,降低出血风险……

    “如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拼搏,我院周围血管科在血栓防治方面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能为VTE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管理、随诊等全方位的一体化诊疗措施。”田红燕教授欣慰地说,“所以,2016年1月24日,中国医疗健康促进基金会才会授予我院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并成为了西部首个国家级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她还介绍说,目前基地通过线上(远程会诊、媒体、血栓在线、报纸等)和线下(CMB项目、陕西省基层骨干医师培训等)相结合的宣传辐射模式,已经切实地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脚踏实地地促进了我国血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造福广大患者。

    谈到未来学科发展的愿景,田红燕教授满怀信心地展望说:“为了全面提高院内VTE的防治水平,深化VTE防治一体化的建设,未来我们将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立足于已有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充分学习VTE专业知识,通过多层面的防治管理体系、多學科合作、制定规范的VTE防治流程及院内全面落实规范的防治方案,充分发挥我院的优势,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团队管理,竭诚为广大周围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推动血栓防治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患者安全贡献最大的力量,为其他兄弟医院做好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专家简介

    田红燕,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腔内治疗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腔内治疗学会静脉栓塞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高血压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栓与抗凝学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医师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多家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编委等职。曾参与4项国家级指南文件的制定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6项,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部惠民项目子项目共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多项。参加国家及国际合作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主编和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6部。

    推荐访问:求实 防控 敬业 多学科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