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事迹材料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疫情防控
  • 思想汇报
  • 自查报告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论《致莎士比亚日》中青年歌德的戏剧思想

    时间:2023-05-30 13:3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文坛的一批青年作家发起了一场“反叛”传统、解放个性的狂飙突进运动。他们深受莎士比亚作品的鼓舞,对其怀有敬意。青年歌德曾在莎士比亚纪念日之际发表讲话——《致莎士比亚日》,讲话中蕴含着青年歌德主要的戏剧思想,即:“反叛”传统、主张个性解放、追求个人情感、批判模仿、歌颂莎士比亚等。

    关键词:青年歌德;威廉·莎士比亚;戏剧;《致莎士比亚日》

    作者简介:王极天,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

    1.产生背景: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学创作跨越了德国文学史中的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在狂飙突进时期,歌德尚为青年。歌德16岁前往莱比锡学习法学,1768年因病辍学回到家中,1770年4月,歌德为完成法学学业来到了斯特拉斯堡,并在那里见到了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二人的会面也被一些学者看做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在赫尔德的指点下,歌德受到了启发,开始了解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哈曼(Richard Hamann)的美学思想,深入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成为莎士比亚狂热的崇拜者。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的德國文学思潮,由当时尚属青年的作家们发起,其中心思想是“天才(Genie)”,追求个性解放、表达个人情感,不再遵循条条框框进行文学创作。他们反对理性,强调感性、情感和想象。这一时期的作家对莎士比亚有着极大的崇拜之情,但他们绝非单纯地模仿莎士比亚,而是颂扬他的创造力。他们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是自然的,并不严格遵循所谓的规范诗学(Regelpoetik),成功的创作应体现出创造力与激情,而不是那些学来的规则。狂飙突进运动中产生了3部主要的歌颂莎士比亚的作品:赫尔德的《莎士比亚》、歌德的《致莎士比亚日》以及伦茨(Jakob Michael Reinhold Lenz)的《论戏剧》。[1]

    1771年10月14日,正值德国第一个以莎士比亚命名的纪念日,歌德在法兰克福的父母家中发表了讲话——《致莎士比亚日》。在讲话中,歌德推翻了前人刻板的创作方式,阐释出表现个人情感、注重自我的重要性,批判了法国对古希腊戏剧的模仿,并表达了自己对莎士比亚的崇敬之情。

    2.突破束缚——打破“三一律”

    “三一律”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特尔维特洛(Lodovico Castelvetro)提出,引申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整一说”思想,是指在一部剧作中要有完整的情节,在一段完整的时间里,在同一地点发生,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又称为“三整一律”。[2] 它对古典主义文学建立规范化的戏剧发挥了积极作用。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理论家戈特舍德(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在作品《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中表示,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要严格遵守“三一律”。他认为,作品必须要有一个主要意图,即与道德相关的内容,因此只能有一条情节主线,且必须围绕着预期的目标进行;时间的统一是保持作品真实性的重要环节;地点的统一更是创作的最高准则。[3]

    歌德则反对道:“地点的统一令我愤怒,情节和时间的统一是对创造力的束缚。我跳入自由的空气中,才感觉到自己是有手有脚的。”[4] 歌德将“规则”比作“束缚”,认为人们追求的是自由,想拥有的是自由的灵魂。歌德反对的正是“三一律”这一戏剧的美学标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将自己的观点付诸了实践,在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 mit der eisernen Hand)中,出现了50多个场景地点,时间不局限在一天之内,而且还具有多个同时发生的情节。

    3.注重自我——追求个人情感

    德国启蒙运动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认为,文学是启蒙的工具,戏剧直接与民众接触,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应该传播出符合理性要求的认识和理性的道德。[5] 但歌德认为,单凭理性是无法完全理解世界的,个人的感觉、情感才是认识世界的手段。人们应关注自身:“我!对于我来说,我就是一切,因为我是通过自己来认识世间万物的!”[6]

    受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家主张“自由”、“个性解放”。对歌德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自然”的传声筒:“我大声呼喊:自然!自然!没有什么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一样的自然。”[7]

    有别于专注于理性思考的哲学家,作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歌德认为,作家不只描绘世界,还刻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戏剧长久以来的主题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青年歌德的作品正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的要求,用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体现出市民知识分子与封建社会的对立。

    在描述“我”与世界的关系时,歌德写到:“他(莎士比亚)所有的剧作全都围绕着一个秘密的点转动,在这个点上,我们自我的本性,我们灵魂所追寻的自由,都必然与整个剧情的发展产生冲突。”[8] “我”与社会应被视为一个统一体。只有这样,悲剧的内容才是真实的。戏剧的冲突点就蕴含在个人自由与社会束缚个人的二元对立之中。

    4.反对模仿——批判法国戏剧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戏剧,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强调理性高于一切,情感服从理智。在艺术特征上,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9] 他们受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们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将古代文化奉为典范,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和戏剧。

    但戏剧的创作于歌德而言,不存在历时性的标准。如果说希腊悲剧适合于古希腊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法国人在17世纪还模仿古希腊戏剧就是其对自己的巨大讽刺:“法国人啊,你们为什么要穿上希腊的铠甲,它对你们来说太大、太难以驾驭了。由此可见,所有法国悲剧都是对其自身的讽刺。”[10]

    歌德还严厉批评了法国戏剧的“模仿”传统。拉辛和高乃依虽被看做当时法国戏剧文学的“提坦神”,但也均遭到了歌德的批判:“法国人模仿的希腊戏剧,内在或外在均有其特殊的本质,如果说法国侯爵模仿不了阿尔克比亚德斯的话,那么高乃伊更是不可能跟上索福克勒斯的脚步。”[11] 法国戏剧看起来苍白无力,正是因为受到了条条框框的制约,也因此缺乏真实性:“那些戏剧正是因为十分规则,所以它们像鞋子一样相似,也就显得无聊。”[12]

    5.尊崇天才——致敬莎士比亚

    歌德描述了他第一次读莎士比亚作品时的感受、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对莎士比亚的仰慕、崇敬之情:“读完他的一部作品后,我就像是一个生而眼盲的人,眼前瞬间被赋予了一只神奇的手。在它的指引下,我开始认识世界,我感受到自己容光焕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无限的放大了。”[13]

    在歌颂莎士比亚的同时,歌德不仅表达出自己对莎士比亚和他作品的浓厚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莎士比亚对他的重要性:“莎士比亚,我的朋友!你如果还在世的话,我一定哪也不去,只和你生活在一起。你若是饰演俄瑞斯忒斯,那我宁愿放弃德尔福斯庙中受人敬仰的大祭司之位,甘愿做你的配角皮拉得斯。”[14] 莎士比亚打破了固有的戏剧传统和各种束缚,提出了新的观点,歌德也将莎士比亚视作自己的老师,认为他不仅激励了自己,也启发而自己。

    歌德在文中还严厉批判了自己与莎士比亚“相知”之前所创作的作品,并以此表达对莎士比亚的敬仰之情:“在莎士比亚面前,我常常感到羞愧,从第一眼看他的作品起,我就时常想,换做是我,肯定就写成另一个样子了!”[15] 歌德贬低了自己此前的作品,也否定了自己先前的特点,这是《致莎士比亚日》中较为令人惊讶的一点:文学巨匠歌德有着如此强的创作能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但还是在过往的名家面前谦逊地弯下了腰。

    莎士比亚于歌德而言是天才的典范,歌德曾将他比作普罗米修斯。普羅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将火种带给人类,因此而遭受惩罚。普罗米修斯违背了神的意愿,是真正的英雄。就像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一样,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也创造了人类,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的。莎士比亚就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天才”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

    结语: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青年作家们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打破了“三一律”的束缚,其内容也多是“自然”的。因此,莎士比亚被这批追求个性解放、表达个人情感的青年作家视为“天才的典范”。与同时期其他歌颂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青年歌德笔下的《致莎士比亚日》表达了他对莎士比亚的崇敬与仰慕,也蕴含着青年歌德的戏剧思想。他反对古典主义严格的“规章制度”,反对“三一律”,认为戏剧创作应遵从自然,应当表达人的情感,解放个性。同时也认为戏剧创作不存在跨越时间的标准,因此批判法国戏剧一味地模仿古希腊戏剧。在谈及莎士比亚时,他极为谦逊,十分尊敬,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对青年歌德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Ehlert, K. Deutsche Literatur Geschichte[M] Stuttgart: J.B. Mety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und Carl Ernst Poeschel Verlag GmbH, 2001.

    [2]陆双祖. 论西方戏剧诗学“三一律”观的建构与解构[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06, 13(4): 64-66.

    [3]Gottsched, J.C. Schriften zur Literatur[M] Stuttgart: Horst Steinmetz, 1972.

    [4]Goethe.J.W.v. Goethes Werke. Kunst und Literatur[M] München: Erich Trunz und Hans Joachim Schrimpf, 1981.

    [5]余匡复. 德国文学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5]Goethe.J.W.v. Goethes Werke. Kunst und Literatur[M] München: Erich Trunz und Hans Joachim Schrimpf, 1981.

    [7]同上.

    [8]同上.

    [9]郑克鲁. 法国文学史[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0]Goethe.J.W.v. Goethes Werke. Kunst und Literatur[M] München: Erich Trunz und Hans Joachim Schrimpf, 1981.

    [11]同上.

    [12]同上.

    [13]同上.

    [14]同上.

    [15]同上.

    推荐访问:歌德 莎士比亚 中青年 戏剧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