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党史研究

    时间:2022-12-17 11:40: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科学发展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三大问题: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开展研究。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 中共党史研究 指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考察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无疑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在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三大问题: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开展研究。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中的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的视角更全面,目标更综合。不仅涵盖了经济和生态,更突出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发展观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为促进中国发展,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集中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问题。胡锦涛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题目,集中地提出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新的发展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成熟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质的飞跃,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列主义的新贡献。

    2 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立。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贯穿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是我国在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历史任务的根本指导思想,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把握了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句话,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中共党史

    1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审察和研究中共党史的意义。

    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审察和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能够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评价和解读中共党史。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随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不断探索并取得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的看到,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过失误,有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深刻教训。回首建国后的中共党史,我们必然涉及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笔者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为衡量标准。以是否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否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研究中衡量具体事件、人物的重要参照系。同时,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做到科学发展,什么时候就取得成功、取得胜利,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健康,从而社会就得到全面进步:什么时候背离科学发展,什么时候就要碰壁,就会出现失误。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科学评价中共党史

    第二,对中共党史学研究内容丰富、学科发展有重大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史研究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由于各方面原因,党史研究往往局限于党内思想路线斗争、对敌斗争等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史研究获得了重大机遇,研究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时形成了通史类、断代史类、地方史类等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客观地说。还是存在党史研究对象本身的广阔内容和目前研究领域相对狭小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发展观是一条重要线索。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发展要求两大方面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得出了中国共产党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结论,充分肯定和准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科学发展观考察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部分的内容是人类社会结构统一体,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过去党史研究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足,对于与中共党史有关的人民群众、发展模式、发展要求的具体状况了解甚少。有鉴于此,中共党史研究应该加大对中国共产党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历史的研究,从而拓展中共党史学研究领域和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2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共党史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既是自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察分析中共党史的结果,同时它又为进一步

    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理论指南。要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的、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只有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才能科学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在这方面,应当把握三点:一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精神实质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依据是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要求发展必须做到为人民发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为本”把当代中国的人本理念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和为了人。二是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又好又快,表明党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更加清楚,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思路、模式、途径的认识更加清楚,也充分体现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遵循科学的执政理念。三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按四位一体布局的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更加注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共党史的研究。首先,一定要注意时间、条件和党的工作重心的变化等问题,切忌生搬硬套、机械僵化的运用。比如评价新中国建立前的党的历史时就不适宜用科学发展观来硬套。因为当时党的是革命党,党所担负的任务是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义和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主要形式是暴力革命,中心工作是革命,是打碎旧世界的问题。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全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笔者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虽然也有短时间执政的历史和局部执政的经验。但毕竟是在小范围内而且面临着各种战争敌人的威胁,当时领导的生产发展主要是为解决战争问题,是为战争和军事服务的。因此,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建国后的中共党史才更为恰当和科学。其次,在分析评价各种理论观点时,一定要客观、全面。比如,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全部内容。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毛泽东。1942年他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提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了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应有一定的范围。1980年9月21日,胡乔木在谈到中共党史和国史的关系时曾说:“我们应该确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生活中究竟占什么地位,应该给它明确的规定,不能给它笼统的规定。所谓笼统的规定,就是说工人阶级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什么什么。或者说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什么的领导核心。这个话是不错的,但是是不够的。”“因为要领导,就发生几个方面的问题:究竟是怎么领导法?究竟领导到多大的范围?有一些范围确实是有必要去领导的。纯粹学术性的问题,党怎么去领导呢?何必去找这个麻烦呢?”他还说:“另外一个方面,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够超出这个范围之外。……我想,我们过去已经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所以需要说得更加具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观点是有所区别的。在这种情况下评价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切忌简单化、一刀切。其实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毛泽东关于党史研究对象的论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当时党史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党内同志,研究的目的在于急切总结党的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因此。毛泽东强调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研究党的历史为革命斗争服务。但是,不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限度。就会使中共党史等同于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因此,既要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及有关的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又要重点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决策过程和它的机制以及党自身的发展史,从而使研究有具体的氛围。

    第三,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开展当代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学要成为一门严肃的历史学科,其中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以高水平的党史学理论为指导。肯定科学发展观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价值是以肯定唯物史观是中共党史学的指导思想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运用唯物史观具体分析当代中共党史得出的重要结论,又成为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起点,这正体现了理论研究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特点。当然,坚持唯物史观为中共党史学指导思想,并不是说以之代替中共党史学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并不是把唯物史观的基本论点简单地放到丰富生动的党史材料中去沾附所需的历史材料。其实,唯物史观是一种哲学理论,它所提供的只是关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看法、观点,至于不同时间、空间里发生的历史状况如何科学地去认识、评价。唯物史观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只能借助具体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这项工作。因此,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外,中共党史研究还应该大胆吸取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正确理论,形成中共党史研究的专门理论。比如,当今国外史学界流行的众多史学理论,诸如结构史学、即时史学、计量史学、想象史学、心态史学等五花八门的史学理论流派,都从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深化了历史研究,非常值得党史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以“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方法都可以为中共党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角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共党史学要加强学科整合。注重跨学科的对话与沟通,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独特的理论。只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才能具体化,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当然,具体史学理论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代替不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根本问题的见解是非常科学的,任何具体的史学理论都无法代替它,任何其他的史观都无法与之相比拟。唯物史观明显的优点有两方面:第一,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第二,注意从人类的经济生活、经济关系中探寻历史发展的根源。这两点就使得历史真正成为一门有特殊规律、可以启发人类有效地活动的寓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一体的科学学科。而中共党史学自然可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其学科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同时对研究中共党史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实际的党史研究工作中。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并正确地加以运用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使党史理论有所突破,使中共党史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胡乔木,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张荣辉

    推荐访问:党史 科学发展观 中共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