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理科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时间:2023-05-25 12:1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zoޛ)j馝nZ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并阻碍个人进一步成长。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资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4.033

    1 调查背景

    目前,在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对其心理的引导、支持和帮助机制。因此,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资助,但却很难实现真正的精神脱贫。针对这类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研读,我们总结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为:心理负担严重、自卑心理普遍、做事态度消沉、容易敏感多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

    积极心态取向的团体和个人辅导可以缓解学生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主观生活满意度和正向情感,从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加强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助能力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某高校理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调研,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出某高校理科生有着“孤、傲、韧、钻”的特点。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日常观察、专题座谈、学生反馈等渠道,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面向某高校理科学生发放问卷,并及时进行问卷分析。分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资助方式,通过自身的反省,了解到自身需要什么,从而在心理上资助他们,实现助困更助志、助人自助的目标。结合调查问卷的分析,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尝试做一些探索性活动,例如,定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使同学们充分熟悉自己的同学,并且增强心理素质;建立心理疏导站,面对不同的学生困惑,针对性开导和解惑;实行朋辈帮扶,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提供辅导帮助,从而让困难生重拾自信,积极应对人生等。

    2 问卷分析

    经统计,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参与调查的男生人数为71人,女生为75人,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出了如下分析:

    在受访学生中,问到“如果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生活贫困,为生计发愁的学生中,有14.3%希望改变自己的出身,有21.4%希望改变自己的财富,有57.14%认为自己在经济上遇到的问题最严重,相对于不为生计发愁的学生来说占比较大,说明了存在一部分家境较为贫困的学生心理上对于自己的出身并不满意,他们的关注点会较多地落在经济层面,其次为心理层面。这一结果与学生现实情况相符。

    在勤工俭学方面,有33.3%每月生活费500以下的学生会经常参加,有42.86%生活贫困,为生计发愁的学生会经常参加。据此,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贫困生能够摆脱“习得性无助”,依靠自己,勤工俭学,来改变经济状况。

    在心理方面,近一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有些自卑,感觉自己总有什么方面不如别人,比如在同学交流家庭相关的话题时,50.0%生活贫苦的学生选择了支支吾吾,不会直面这一问题,男生在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境时较女生更为内敛。说明了经济上的贫困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和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男生比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据调查,家庭经济越困难,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感越大,时间越久,这种压力感越强烈。

    这种自卑心理导致学生不自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团体活动的参与度成反向变动关系,学生家境越是困难,交到的朋友越少,集体活动的参与度低。说明贫困生的人际关系交往受一定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当学生碰到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时,有35.7%家境生活贫困,为生计发愁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寻求他人帮助,而家境为生活水平中等的工薪阶层的学生仅有12.5%选择不愿意寻求他人帮助(图1)。根据理学院学生“孤”和“傲”的特点,这一调查结果比较切合实际,也进一步反映出学生人际交往意愿不强,这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一致。

    谈及“您觉得应该怎样改善自己?”时,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看书学习,其次是社会实践。家境为生活贫困,为生计发愁的学生中有14.29%的学生选择了顺其自然(图2),说明仍有一部分學生没有认识到改善自己这一问题对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生易于接受的改善方式为自学和实践活动。

    3 实践做法

    根据理科学生特有的“孤、傲、韧、钻”的心理特点,结合调研结果,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3.1 关注物质需求,完善资助体系

    从新生入校开始,学院辅导员采用翻阅学籍资料、日常观察、个别谈话等方式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工作。

    新生入学初,组织宣讲团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加强学生对资助体系的理解。完善奖助学金评选机制,确保补助补到实处,让学生无经济之忧。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都帮助学生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同时,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勤工俭学的渠道,例如学工助理、家教兼职等,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物质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2 关注心理需要,开展心理咨询

    不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困难,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此外,学院微信公众号设立心理咨询模块,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学院班级的心理委员定期制作班级同学的心理“晴雨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

    3.3 关注学生成长,开展团体辅导

    面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义工站组织开展“我的同学我来帮”互助学习活动,成功组建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的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开展“趣发现,做自己就很好”系列活动,比如“其实,我们都爱学习”主题班会、“我有我的骄傲”班级趣味比拼、“发现自我,助力学涯规划”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更饱满的热情和信心迎接学习上的困难。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义工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团体素质拓展、新生座谈会、趣味篮球赛、友谊足球赛等,让学生彼此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性心理互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危机感。

    围绕学生存在的人際交往能力欠佳的现状,开展“那些困扰我们的小事”分享活动、“其实很正常”趣味抱团答题、“负责任的吹牛”礼物交换大会、“结果不重要”趣味辩论赛等,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打开心扉,接受自我,建立乐观自信的学习生活态度,提升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

    3.4 注重榜样引领,培养感恩意识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点为自卑,自尊心强,封闭自己,自信心缺乏。基于此,学院辅导员邀请优秀校友、学长学姐等分享经验,开展“大咖有约”、“优秀学长有话说”、“我和学姐有个约会”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和朋辈引领,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努力学习,树立起自立自强的精神,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困难。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时值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学院义工站组织了“祖国我想对你说”线上和线下活动,一起祝福和感恩祖国母亲。在校庆期间,举办“美化校园,喜迎校庆”活动,打扫擦拭教学区教室,为同学们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思想的人。

    参考文献

    [1]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46-47.

    [2]刘幼昕,黄云超.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机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5,(07):79-80.

    [3]赫连华巍.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2,(5):44-45.

    推荐访问:理科 资助 视角 心理学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