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种路径分析

    时间:2023-05-25 16:1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了,从十七大到现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书籍和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本文概括总结前人的的大众化理论,加上自己的见解,提出三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它的哲学为切入点;关键是因材施教,把大众分层,把理论分流;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媒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分层分流;高校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24-02

    作者简介:栾宁(1987.1-),女,汉族,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0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渤海(1982.12-),汉族,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1 以哲学为大众化的切入点

    从五四运动一直到今天,每一次新的思潮都无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发起的。哲学是对宇宙和世界的一种解释形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形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要想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应该首先让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对所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础的了解和掌握都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这种最初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需要初潜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且不应该全是本本的原文,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存有片面和错误的见解,要想让群众接受并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贴切于群众。 我们主要做的应该是让群众更宽泛地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种宽泛包括两个向度,首先是让群众接触更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这一层次上,最有效地传播手段就是大众传媒,不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他们都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文化传播载体。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甚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生动形象的传播给群众,这些载体都是首选也是必选的路径和方式。如何依靠这些载体既保持大众传媒与接受者的亲密距离,又能够准确明了的传播哲学理论呢?现如今采用最多的形式就是电视上的讲座,讲坛,《百家讲坛》的传播形式可谓是比较受欢迎的。在传播内容上不能是直白的哲学理论,更不能照着马恩列宁全集来朗诵,关键的方法在于比较性的传播,观众虽然不了解马克思哲学,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哲学,中国的文化还是很了解的,可以用讲坛的方式给中西方文化,中西方哲学做比较,让观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意义。

    其次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被更多的群众所接触。通过大众传媒去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群众还是占比较少的。所以我们需要对群众进行组织,调动群众的学习热情。这些工作应该有各个工会来准备,工会应该组织工人活动,让工人首先认识工人本身,然后再组织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与其相关的知识,既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工人能够在工会的调动下,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

    2 大众分层,理论分流

    第二个路径是要求我们对大众传播中的群众和理论有深刻的认识。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很复杂,我们要想尽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首先要知道大众化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结构;我们要传播的理论又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结构,只有明白这些,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群众适合学习什么样的理论,适合怎样学习这些理论,使得大众和理论对接。

    2.1 大众分层:对中国社会阶层分析的文章纷繁多样,比较权威的还是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所提的十大阶层的理论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这是个阶层都是按照职业来区分的,从政治角度进行总结也就大体分为三部分,一个是农民劳动者阶层,一个是工人阶层,还有一个是中产阶层。我们理论传播对象的重点应该是工人阶层的劳动者,就现在的国情而言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大有不同,虽然农民阶层的人数仍然占有70%左右,但是现如今社会的发展不能靠农民运动来取得进步,而主要是靠调动第二产业的工人阶层,让他们在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转型中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想要在工人阶层中传播,它的前提条件是工人们要有组织,这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从第一国际一直到东欧剧变,工人阶级组织问题一直都被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强调着,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进,工会对工人的组织作用逐渐减弱,资本和经济利益对工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现阶段,资本和经济利益对工人的调动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方向,让我们知道要想使工会能够强而有力的对工人阶层进行组织的关键点在于让工会的组织与工人的经济利益有紧密的联系,只有抓住工人阶层的经济点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有把工人组织起来,我们的理论传播才能有的放矢,只有让领导干部亲历亲为才能让整个工人阶层上行下效。组织是否有力量,一一要看管理制度,二要看领导干部的号召力。领导怎样做才能号召群众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呢?这需要我们打破许多旧的观念,作为一个工人阶层的干部,不能总是在工人面前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能把工人阶层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向群众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的功效,只有宗教才会这样把自己的教义机械化,庸俗化。我们首先要打破的限制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们要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仅仅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理论著作,这些是高深的理论,是很难被广大群众掌握的,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我们应该继承一切人类的文明,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工人阶层的领导干部要凭借自身的文化素质感染群众,可能是管理方面的,可能是品德方面的,可能是才艺方面的,也可能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相离甚远的其它文化,理论;但他们必须是优秀的,并且在这种0优秀品性的带动下,工人群众愿意自觉的向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也凭着这种品性主动的感染工人群众,让整个工人群体,组织,阶层都充满一种文化的力量,充满凝聚力量,这是工人群众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路的前提条件和环境。

    2.2 理论分流:工人阶层和工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就理论本身而言也要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脉络,这不仅仅是机械的分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有效用,就像邓小平说的:“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现今人民大众生活方式转变激烈,群众的生活目的性逐渐凸显,他们需要的是能给自己解决当前困难的理论,再深远的知识他们并不需求。

    按照群众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做到两点: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普及来缓解大众矛盾。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发展的利益格局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频繁,这主要因为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政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问题,而是更长远的,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大业。一部分个人因为得不到眼前的满足就自愿脱离的群体和组织,自己寻找更有利的生活方式;还有极少数人怀着极端想法,破罐子破摔,制造了不少群体性事件,这些迹象表明现如今的人民大众对自己和对国家的信心不足他们不想依靠组织,甚至不想依靠自己,导致自己最终被社会边缘化。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沟通,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理论,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能对人民大众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了解当前国家的制度,能够使社会间诸多群体组织的沟通更为融洽,这种理论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跟群众沟通的时候不能给他们背诵“唯物史观”的概念,而是应该以沟通形势,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困惑为目的,让群众知道社会是向前发展的,问题的解决也是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更多的也是更容易让大众接受的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让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从它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它的哲学开始。

    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刺激大众的理论需要。理论虽然能够缓和冲突,但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才能使得人民大众更加信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服于国家的组织和安排。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就是迎合群众们的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优化自己的物资,时间,计划,安排从而得到最大的效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进科普工作,那些下乡的知识分子不仅教授农民种地的技巧,还要教会他们知道市场信息,知道蓄养什么,如何销售能够赚得更多的钱。工会和各种组织团体也应该调动起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自觉学习,学习的内容不能是各种算术和方程式,也不能是各种产业反面的经济学,我们向大众传播的经济学理论目的是让群众能够自觉地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作为一种解释市场信息的形式,指导人民大众进行合理的投资。

    3 以高校为重要传播媒介

    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从建国到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和教学工作,理论宣传工作在各高校已经有了历史基础,但是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的转型,它使得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价值取向的扭转和思想斗争。高校学生做为知识分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思想变化始终保持着最敏感的地位;高校学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己在学校里养成的理想和现实社会冲突的矛盾。

    3.1 了解学生: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喜好,知道他们的困境,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解决具体的问题。

    现今学生面对的问题错综复杂,最主要的有四个:心理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成才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差,原本知识分子就具有盲动性,在社会中各种非主流的影响下,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已经淡化,甚至消亡了。马克思主义要想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继续大众化,出发点就是解决学生问题,要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找回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信心。

    3.2 理论向心理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各高校推广已有多年,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都能凭借自己所学的理论答出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学生的思想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学生们没有从心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受不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要想使理论在高校有效地推广,最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理论;要想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理论就需要传播的理论能够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要想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起始点就是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要想在学生中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主要的手段是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艺术性、文学性。总结来说,只有马克思主的义理论提高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才能引导学生们自觉地、自发地学习它;营造校园马克思主义文化,构建高校学生们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 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2] 蒋均时,张博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和科学内涵[A].《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 韩杰.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A].《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总第146期

    [4] 张国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内涵及实践维度[A].《理论与改革》,2009

    [5] 丁兆梅,史家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A].《理论探索》,2009年第4期(总第178期)

    [6] 陈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论群众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A]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9年第5期

    [7] 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A]社会科学家,2009年5月

    [8] 张治银.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009)11-0004-04

    [9] 耿密.俄罗斯意识形态演变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A].《求索》,2009.9

    推荐访问:三种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路径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