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3-05-26 17:5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和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统一战线学科发展和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问题,是今后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是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关键词: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2005205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和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统一战线学是社会主义学院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学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是统一战线学科发展和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合理的学科设置和布局,没有一支优秀的高水平的教研队伍,就难以推动社院事业的大发展。但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统一战线学科是社会主义学院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也是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

    一、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什么是“学科”?一般认为,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教学的科目或者学界、学术的组织。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学科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但通常情况下,学科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是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2008年又作了部分更新与调整),共设置12个大的学科门类,89个一级学科,394个二级学科(专业),每个二级学科下又可分为若干更细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统一战线学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政治联盟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在社会各阶层分化严重的现实中,统一战线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

    (一)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贯彻中央精神,提升社会主义学院“三个基地”作用的需要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第二条。)

    2006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

    《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统战理论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培训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程;要把多党合作、人民政协、“一国两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统一战线知识列入国民教育内容;要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意见》不仅再次肯定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也把统一战线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问题、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提出。同时,提出把统战理论作为党政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把统一战线理论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统一战线学中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列入国民教育的内容,这不仅肯定了统一战线的作用极其重要,也凸显了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作用,更把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学的迫切性摆在了统一战线理论工作者的面前。

    统一战线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课程。学科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的基础工作。没有一个合理的学科布局,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就难以推动社院教育培训事业的大发展,更谈不上统一战线工作的大发展。因此,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社院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社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也是社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学院的学科定位,是由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职能、任务、作用决定的。从性质看,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定位看,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从社会主义学院基本任务看,社院担负着教育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工作干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从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还是其职能、任务作用来看,统一战线学都是社会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

    《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学院要“推动学科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也多次指出:“社院要立足、要发展,就要有自己的金字招牌、特色。统一战线就是社院开院办学、教书育人的金字招牌。”统战理论,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更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的作用,逐步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是今后社会主义学院的一个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

    (三)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是今后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事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立统一战线学,深入开展统一战线学研究,对于社会主义学院培育优势学科,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培养统战人才、吸引各方面人才致力于统一战线事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的发展是靠人才来完成的。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6年10月,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把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

    据测算,目前全国统战部门每年需要新进2000人。社会主义学院通过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带动学科体系建设,可以实现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切实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学院乃至统一战线事业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经中央批准,在北京建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分别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社会主义学院。统战工作任务较重,而且地方财力又具备条件的市(地、州、盟、区),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可建立社会主义学院。”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复办以来,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关怀和重视下,在各级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全国社会主义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办学形式上,有独立办院的社会主义学院,有与党校、行政学院三校合一办学的社会主义学院。据统计,全国共计400多所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其中,副省级城市以上的社会主义学院47所。

    由于东中西部社会主义学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发展各有特点,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21所副省级城市以上的社会主义学院进行调研,分东北(黑龙江、辽宁)、西北(宁夏、新疆、青海)、华北(北京、天津、河北)、中部(河南、湖南、湖北)、西南(广西、云南、四川)、华东(江苏、浙江),少数民族地区(宁夏、新疆、广西)、副省级城市社会主义学院(长春、深圳、武汉、广州、西安)进行统计对比,目前,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一)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统战理论研究人才,建立起了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他们已成为全国统战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除了与党校、行政学院三校合一办学的社会主义学院外,规模都还有限,目前的省级社会主义学院大多在五十人左右,副省级城市社会主义多在三十人左右。在本课题所调研的21所副省级城市以上的社会主义学院中,规模最大的是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由于其是党校、行政学院三校合一办学,仅教学科研人员就有117人,规模最小的是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总人数11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人。

    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另一特色是各级社会主义学院都有一定规模的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是省内知名学者、具有一定学术素养和一定职务的政府官员,有的社会主义学院由于教师队伍规模较小,兼职教师队伍甚至多于专职教师队伍。以课题组所在的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为例,专职教师6名,聘请的兼职教师是10名。

    社院的这支专、兼职教师队伍,是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参与系统内外的学术交流,每年都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而且相当数量发表在核心级刊物上,极大地推动了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如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人,每年发表文章20-30篇,其中核心级刊物3-5篇,每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有专职教师8名,每年发表文章40篇左右,其中核心级刊物达10篇左右,每年承担各级课题3-6项。而在兼职教师中,由于他们多是知名学者,影响力更是不能小觑。

    (二)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社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学科结构虽不够合理,但学科研究方向基本明确,学科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由于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规模都很有限,从整体看,学科结构还不够合理。但大多数社院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攻坚,基本上都明确了各自学科研究方向,优势学科也逐步形成。以宁夏社院为例,有专职教师11人,共设两个教研部,民族宗教理论已成为其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虽然只有专职教师4人,但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设有一个教研室(宗教与社会)、一个研究中心(参政党研究)。目前,无论是参政党研究,还是宗教与社会研究,都已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其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又如,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燕赵文化研究,也已成为其特色学科。

    (三)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教研手段现代化取得可喜的进步,教师队伍走向梯队化建设

    为推动社院正规化建设,各级社院不断加大办公设备等软硬件的投入力度,支持科研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不断改进讲授式教学,开展互动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形式,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鼓励教师进一步培训深造。以新疆社会主义学院为例,不仅加大办公设备的投入,每年教师参加学术活动5-6次;不仅鼓励在职教师继续培训,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在读博士2人,而且每年引进毕业生2-3人,从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2-3人,保证科研人员的梯队建设,从而在人才上保障了社会主义学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又如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积极推动统战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又以精品课程引导科研研究方向和重点,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四)全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改革创新,在落实中央《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学科建设规划、保障措施、竞争机制正在形成,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在正规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本课题组调研的21所社院中,既建立了学科建设规划,又制定了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的,占11所,其中青海社院既有5年学科建设规划,又有10年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奖励的力度也相当大;没建立学科建设规划,但已经制定科研奖励办法的有8所社院;只有2所社院,既没建立学科建设规划,也没制定教学科研奖励办法,但已把科研奖励办法的制定作为2013年的重点推动的工作。从调研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学院通过建立学科建设规划,制定科研奖励办法等措施,有力地保障了社院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化。

    总之,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的需要,完成社会主义学院的五个基本任务和培训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各级社院的学科结构都不够合理,学术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学科研究线条粗,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学科研究缺乏规划和协调,存在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问题,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高质量成果较少;学科队伍建设滞后,多数社院未形成高质量的人才群体和科学的学术梯队;学科建设缺乏长期规划,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等等。

    三、如何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主要包含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创建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对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统一战线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主要目的是把统一战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党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和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结构,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法律等领域,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相互交融,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构建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问题,是1994年第3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会议指出,统一战线作为一门科学,必然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原理及其相互联系构筑起来的理论体系,这是统战理论研究的基础建设。没有这个基础建设,统一战线科学的大厦就很难建立起来,或者即使建立起来了也不稳固。要加强统一战线学的学科建设,努力构建统一战线学的理论体系。之后,社会主义学院、中共党校、高等院校和一些社会科学研究部门把统一战线理论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各种专著随之纷纷问世。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

    另外,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争取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把统一战线学列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设立学位点,在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单列一项,从而扩大统一战线理论在全社会的影响。此项工作是中央社院近几年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是汇聚学科队伍。就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聚集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人才,以此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使本社院的学术水平处于本学科的前沿。

    具体地说,通过科学规划,初步构成统战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生成专门的知识范畴,具有从事统战科学研究工作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形成独立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建设学术梯队。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形成一批整体素质高、学术实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统战理论学术梯队,使其在统战学科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

    三是创建学科基地。就是建立相应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或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加强统战研究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以社院为主体、以研究课题为纽带、以组织推动为手段、以各方力量为依托的开放式、多层次的研究工作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研究平台,不断拓展统战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学科理论创新推动统战工作实践的创新,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这方面的工作一直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为主导,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已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例如:在政党理论方面,成立了“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设立了“政党制度论坛”和年会,编写了《中国政党制度年鉴》,参与起草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在宗教理论方面,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宗教学》教材的编写任务。在阶级阶层理论方面,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

    四是营造学术氛围。就是要使社院学术研究的传统代代相传,使学术研究的风气得到张扬,整个社院形成鼓励创造、激励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使统一战线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编辑:壬古

    推荐访问:学科建设 战线 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