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基于学校发展的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3-05-27 20:4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以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项目为例,基于学校发展的视角,总结了该教育模式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应用为本,凸显职业性;妥善处理“分段”与“衔接”之间的教学管理矛盾;保证专业课程内容的内部完整性与外部协调性;构建同一专业一体化的选拔、考核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衔接模式 学校发展

    [作者简介]谈向群(1961- ),男,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桂梅(1977- ),女,山东莱阳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无锡 214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本科专项研究课题“基于学校发展的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yybkjy-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53-06

    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一定社会的技术结构状态决定的。在我国,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的变化受制于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但江苏省已先行步入工业化后期。在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都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各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构建体现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沟通、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提出到2020年,“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密衔接的现代教育体系”①。为此,2012年5月,在借鉴和创新发展原有综合高中、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继续教育等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模式的基础之上,江苏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确定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五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式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旨在通过疏通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及时总结推广试验区建设的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带动江苏省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转变、制度创新、政策突破。试点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实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目前主要包括四种典型模式:中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 “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5+2”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②三年来,试点的规模逐步扩大,试点院校层次逐步提升。2014年,共有119所中职校、50所高职院和34所應用型本科的422个试点项目,计划招收2200人。③试点工作将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一种选择性的成才之路,为职教学生搭建起成长立交桥,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制造与普通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升学机会,为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苏省参与试点项目的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国家示范(骨干)中职、高职院校和地方重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在专业设置、发展前景和资源条件等各方面,这些学校都有着独特的育人资质,是“有能力吃螃蟹的人”,在积极探索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基于学校发展的视角,具体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就业与升学并进”的培养体系

    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教育世界本身并无界限分明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的阶段划分。之所以产生这三种阶段概念,完全是逻辑构造的结果。这种逻辑构造为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总体的教育概念类型,以及系统建立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明确在每个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也是为了让教育工作者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清晰地开展工作,不偏离基本的方向。在衔接试点过程中,试点院校首先保证了培养目标的衔接,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常州市按“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个序列定位人才规格,“中职+专科高职”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定位于技术专科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分别为专科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专科高级工,“专科高职+本科”“中职+本科”分别定位于技术本科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分别定位于本科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本科技师,并在两个教育阶段的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充分体现,进一步完善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保证衔接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职业院校提出了“就业与升学并进”的模式。对于这一模式,目前仍存在一些质疑。有学者担心过度强调中高职和本科大学学历的衔接,可能会导致职业学校成为类似普通学校一样的升学教育或学历教育,进而降低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类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国家兴办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之为其本身的立足所在,也是任何一所职业院校保持“职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但是,职业院校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在于帮助学生拿到了什么样的学历证书,而是通过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试点过程中,有些学校虽然提出了“就业与升学双轨并进”的培养体系,但在制订及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仍然是以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理论实践统一,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升学”“学术”目标的提出,实际上是对长期以来传统职业教育观念不足的一面的概念矫正,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前提的,更有助于处于中间阶段的高职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和社会功能的界定,避免了长期以来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类型特点的理论纷争,因此也算得上是一项有益的经验。

    (二)以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为主,整合资源,引导专业集群的建设

    专业是体系衔接的结合点,通过项目合作催生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集群,是职业教育内部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管理机制上,合作院校从应用优势专业开始,联合开展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体系衔接、专业教师互聘、课程学分互认、人才质量标准共建等方面进行有机衔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增强了专业的社会吸引力。优势专业的品牌建设是职业院校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在保证职业教育超前发展的情况下,迅速建设成能够示范带动专业集群及其他衔接院校同一专业发展的特色品牌专业,进而推动区域范围内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这是职业教育内部的一种资源配置模式,也是高职院校推进专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此外,衔接院校为增强行业企业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与企业充分沟通,对课程设置和教學进度等进行磋商,共同制定充分体现衔接培养人才的特色和要求、紧贴本地区产业结构布局的专业及教学标准,使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为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规范,从而使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与国际接轨。

    (三)集中管理、重协商、重质量、重体系的内涵建设

    江苏省中高职、应用本科教育的体系衔接模式,是采取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驱动模式和各级主管部门集中管理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展开的,由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职能部门通过课题项目质量监管试点项目的全运行过程。例如,为确保试点项目高质量地开展,省教育厅立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组织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对评审合格的课题出具验收报告。对评审不合格的课题,限定时间要求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项目,省教育厅取消其再次立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的资格。各地方市级单位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管理机构,负责衔接工作的高层设计、实施与考核监督工作。例如,泰州组建职业教育联合会,将三所地方高校纳入其中,保证推动“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和“3+4”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徐州市成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高职衔接试点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研究与规划,指导试点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工作,并通过增设职业学校招生专栏,试点项目招生批次安排在与普通高中同一批次录取等措施。加大试点项目招生宣传力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参与试点的地方职业院校在学校内部建立管理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和解决两个学段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打造跨校创新团队,围绕试点项目的专业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资源条件利用、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考核机制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制定课程体系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同行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通过三级管理体系的多种举措,严把衔接项目的质量关。

    (四)开展多渠道、多机制的招生考核衔接探索活动

    创新招生考试制度是开展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入学招生方面,试点项目的合作双方根据有关政策协商制定招生章程,制定毕业生完成当前学段的基本要求和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和考核办法。例如,有些市级单位与优秀企业合作,建设稳固的生源基地,与衔接院校共同组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在政策范围内共同制订招生计划和落实方案,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提高试点项目对考生的吸引力,保证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在学生同一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职业发展目标,对选择现阶段就业的学生,提出相应专业的毕业资格要求;对分段培养项目,由合作院校按照人才培养共同目标研究确定转段升学要求,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符合人才培养实际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需求,体现对知识、技能、素质的全方位综合评价,突出基本素质、核心能力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例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3+2”转段升学提出的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是第二学年应获得由国家职业鉴定所颁发的汽车维修中级证书,第三学年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汽车营销师等高级证书或行业著名企业技能高级证书;对专业课程的考核提出,按照过程性和目标性终结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都进行学业审核,若出现每学期2门及以上课程不合格,或者累计不合格课程达到2门的学生,不能参加最终的转段审核。

    二、优化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模式的策略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对人才层次的特点决定了中高职阶段的衔接、高本阶段的衔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上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由于衔接制度与一贯制不同,实行分段培养,因此在衔接工作上必然存在来自相关利益者、管理、教学、转段、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如衔接沟通不力、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重复、弱化通识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充分、学生职业规划管理不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应用为本,凸显职业性

    坚持或树立以应用性为本的核心标准,在学校管理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活动等各个方面,体现应用性的职业教育教学特点。

    1.以市场为主导,明确不同阶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职、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三个学历层次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路径上具有共通之处,即注重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技术应用人才衔接院校要紧抓这些共性,在保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持续发展相结合,科学分析并研究确定三个培养阶段的总体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推动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自我确立正确的方向。同时,又要研究确定各分段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阶段特点,以能力为本位,制定分阶段的独立目标,明确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就业岗位、人才业务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毕业资格与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等。

    2.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做好层次对接。充分关注衔接院校所处的产业领域和职业带分布,深入分析、科学论证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对社会职业结构和人才规格结构在层次变化上产生的影响,进而确定课程体系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例如,“3+3”中高职衔接,要进行基本素质能力课程、专业通用能力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毕业后职场专业知识的需求结构分析,然后确定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以及系列实践课的课程要求与设计,并在分段培养中既能保持前后教育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又能保持前后段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可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根据专业特定技能结构组成、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结构差异、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比例差异等,安排两阶段课程体系的层次梯度,做到既兼顾彼此的层次差异性,又注重层次之间的协调性。

    3.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上,重视实践能力、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高职与本科项目衔接以及中职与中职项目衔接上,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将各级各类的项目训练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使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获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也拥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等。例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计划项目等,要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衔接与连贯,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妥善处理“分段”与“衔接”之间的教学管理矛盾

    1.学校成立衔接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承接衔接项目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学校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而项目的选择与实施基本上又依托某个特定专业进行,受各自地域特点、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秩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衔接项目的教学管理存在各自为政、缺少统一操作制度等问题。因此,应由办学实力强的院校牵头,联合衔接院校专业教师和行業企业技术人员,成立依托相关院系或学校行政部门的衔接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和共同研究解决分段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如教学计划实施、变更、修订,教学资源的共享与配置,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教学质量的保障与评价等,从而确保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行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促进纵向衔接的专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已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共识。但是,如何在学校层面制定并落实统一规范的制度框架或学习成果认证的规则和标准,已成为不同层级职业学历教育科学发展和有效衔接的迫切需求。目前,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分积累和转换系统。例如,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下学院之间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欧洲国家建立在统一学分计量和评定基础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单元学习成果的认定,美国推行的核心课程基础之上的学分和课程互认,等等。而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仍处于探索期,衔接院校应在借鉴国际特色化经验的基础上,在地方政府政策、资金、机构协调等支持下,开辟新视角,由点及面,以衔接专业为切入点,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制定能力标准,实现同一专业内部基于学分制度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并逐步建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制度,然后在更大层面上与范围内推进学习成果管理制度的改革。

    3.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与普通教育体系相似,中、高、本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也经历着层层的选拔与考核机制,即每一阶段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按照考核要求顺利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总有一部分学生主动或被动选择现有阶段的学业完成或毕业。面对不同的学习目标,任何一种整齐划一的知识体系都有可能带来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选择两个阶段的重复教学内容,还是选择低阶段不教、留待高阶段教学,是衔接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两难。因此,在学生接受衔接第一阶段专业入学教育时,就应有学生管理机构和专门人员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在每个学年依据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情况,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动态,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便于学生合理修订或更新发展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完成学生分层或个性化教学处理。

    (三)保证专业课程内容的内部完整性与外部协调性

    “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为背后就有一套系统知识基础存在。”④但是,这套系统知识未必完全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严密知识体系,它是整合了科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综合体。在职业教育学领域,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经常采用 “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反映了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够用”反映了独立内部结构中某一特定成长阶段内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某一区域社会或技术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就是说,前者回答的是“范围”的问题,后者回答的是“程度”的问题。这一原则保证了职业院校内部人才培养的完整性,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自然性。就像夸美纽斯所说:“自然并不跃进,它只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各个阶段的接连次序是依它们的相互关系而定的。”⑤学校职业教育如果仅仅考虑内部结构的秩序完整,那显然是荒谬的。因此,在衔接模式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部门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解决课程衔接问题之前,如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等,每位专业教师必须先完成课程反思行为。教师在选择、组织课程内容时,首先要纵向系统化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哪些学生需要这些知识,需要的程度是什么?为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提供哪些内容?所提供的内容,在本阶段学习时期,学生能否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能,需要做何调整或者下一学习时期其他同行教师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当每位教师事先对这些问题做出全面、科学、合理的解答后,各阶段的任课教师在沟通、交流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容易地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协调性。

    (四)构建同一专业一体化的选拔、考核体系

    能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院校三个层次的学历教育衔接起来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专业教育的共同特质——应用性,意味着衔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三个层次的院校实行的都是专业教育,因此谈彼此之间的衔接,实际上就是专业教育的衔接,尤其是同一类专业的衔接。而且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专业教育的衔接必须遵循职业性、实用性原则,并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无论是专业标准的制定、专业设置与布局,还是专业课程的实施、专业资源的条件和利用、专业师资的配备和发展、专业考核制度的形成等,都是以应用性作为专业衔接的灵魂实质。这是不受专业教育阶段性约束和限制的内核所在,也是专业教育能够衔接在一起的逻辑机理。进一步说,要保证三者衔接,各院校必须办同一性质的专业教育。另一条是加固衔接过程的教育形式——选拔、考核机制,意味着衔接的可能性。在专业衔接过程中,选拔、考核机制能够发挥“中间”作用,通过它的合理设计与实施,可以将不同内涵的阶段性教育衔接在一起,并做到水到渠成。目前,在江苏省试点的衔接项目中,考核选拔的形式主要是“知识+技能”,知识的考核以修习的学分计准,技能的考核形式是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考核形式区别于完全学历教育的选拔、筛选形式,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但还存在形式不够丰富、过程性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试点项目与非试点项目之间的关系处理等问题。衔接院校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他教育主体的作用,开展多方位的考核与评价。例如,可以组织顶岗实习单位参与对学生实习实训能力的考核评价,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可以将技能竞赛纳入实践教学范围,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竞赛平台,并以此作为考核指标;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体制,认可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成果,节省学生学习精力。另外,职业院校对非试点项目的学生,也应当设计校内范围的选拔体制,为部分有意愿、有能力升入高一阶段的非试点项目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并不断拓宽渠道。

    [注释]

    ①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Z].2014-10-16.

    ②新浪江苏.现代职教体系3+4培养模式:中职生无需高考升入高中[EB/OL].(2014-06-11)[2015-12-25].http://jiangsu.sina.com.cn/news/general/2014-06-11/1401104136.html.

    ③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2〕22号)[Z].2012-02-21.

    ④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1.

    ⑤(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8.

    推荐访问:江苏 衔接 高职 本科 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