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

    时间:2023-05-28 11:30: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一支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94-02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在2006年11月16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高度概括。高等职业教育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师资队伍应当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担任高等教育的老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相应地其师资队伍应当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2.师资队伍应当较好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性质,因此,其师资队伍应当能够较好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3.师资队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师资队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还不太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

    1.学历层次总体偏低。学历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潜力之所在。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各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同高职教育发展的起步时期相比,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已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的比例仍然偏低。

    2.高级职称教师偏少。高级职称通常是指具有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职称是衡量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必须拥有达到一定比例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然而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明显较低,还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3.“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呈现出这么一个特点:一方面是部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这是由于高职院校部分教师来源于普通高校,还有一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这部分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职称或学历,但对企业生产的现状和需求不了解,只能讲授空洞的理论,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问题脱节,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这是由于部分教师来源于生产第一线的企业,这些人员虽然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未能较好掌握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均加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培养出部分“双师型”的教师。但从总体上看,“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偏低。

    4.未能很好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必须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然而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未能认真学习和钻研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完全凭经验进行教学。

    5.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显得特别重要,如采用网络、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一些教师未能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善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还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张嘴”,传统教学手段,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6.师资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相对于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对师资的培养、培训无论在内容、方式、时间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例如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各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密切相关,与院校内部各系部专业建设关系较大,但与教师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在国家政策上,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与职称评定无关,与薪酬多少关系不大,教师自我“双师素质”的培养动力不足。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认真研究。

    三、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先进经验,以下就如何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既具有广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既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方法,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高素质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1.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培养措施,鼓勵与支持在职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挑选教师参加其他高校、行业、企业中期或短期培训班;到生产经营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接受培训。

    2.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更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技能证书。同时,在晋升职称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予以倾斜。

    3.抓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特别是加强培养以年轻的研究生为主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他们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干课程的主讲,承担与相关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促使他们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协调发展。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拓宽教师知识面,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以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制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原则,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眼于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5.积极鼓励广大中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手段,能将网络、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增大教学的信息量,拓宽教学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专业技术理论、图片、录像和动画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图表等的有机结合,立体化地、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现出来,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

    6.鼓励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彻底改革不合理的考核方法,应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互动,以及学生在互动中表现出来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作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门课讲授结束时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避免千篇一律的死记硬背的考核方法。

    7.鼓励教师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理论。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鼓励教师认真学习、跟踪和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用以指导其教学工作。

    8.改革现有的教师分配制度和评聘制度。高职院校教师分配制度应当与实际业绩挂钩,与市场价格接轨,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际价格接轨;高职院校教师评聘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教师实行等级管理,按等级发放授课费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教师的等级,逐步建立教师优选机制,促使授课教师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学研究,形成良好的竞争与淘汰机制。

    9.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要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教师选聘模式,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作客座兼职教授。在兼职教师聘用上要加大投入,建立兼职教师资料库,与生产企业经常性沟通,保持与活跃在生产一线的专家的联系;对已聘请的客座和兼职教授要加强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成城.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培训,2009(8):124-133.

    [2] 朱华明.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4(4):13.

    [3] 高红艳.谈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科技信息,2009(36):504.

    [4] 郭劲丹.“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J].当代教育论坛,2008(05):86-88.

    [5] 王方平.职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9.9(3):69-72.

    [6] 罗庚合.突出高职特色培养双师型人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06):35-37.

    [7] 李小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02):58-61.

    推荐访问:队伍建设 师资 探讨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