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浅谈经济泡沫的范畴与衡量

    时间:2023-05-29 19:45:04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高与股票市场的频繁波动,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担忧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泡沫现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的经济泡沫现象,明确经济泡沫的含义,简要探讨了经济泡沫的形成过程。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经济泡沫,消除不必要的市场恐慌。

    【关键词】经济泡沫;商品价值;背离;投机

    一、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高与股票市场的频繁波动,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担忧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泡沫现象。有人将经济统计数据中的“水分”称之为泡沫;还有的人将政府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局部区域的投资过热、无效投资视作经济泡沫;更多的人认为股票价格的急涨急跌是泡沫的形成与破裂过程。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前两者并不属于经济泡沫的范畴,统计数据的中的“水分”是超出实际的部分,是不存在的,因而不能当作经济泡沫来研究。无效投资和大兴土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的政策性所导致的,带来的是资源低效使用而非资产价格的膨胀,因而也不能当作泡沫现象来研究。股市的频繁、大幅波动很多时候具有经济泡沫的特征,但具体情况还要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市场心理进行下一步研判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综上所言,现在广泛存在于市场中关于经济泡沫的担忧大多数是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明确经济泡沫的范畴可以有效消除市场恐慌,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二、世界经济中的泡沫现象

    在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世界范围内鲜有经济泡沫现象的发生。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济泡沫在各国相继爆发,有时甚至在一国与另一国之间发生传递,就发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既包括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等,也包括了新兴经济体如泰国、墨西哥等。可以说经济泡沫的产生并不能简单看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

    (一)美国

    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的股票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发生过严重的经济泡沫,其后果是重创了美国的金融市场,一大批金融机构应声破产。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一方面随着美国“企业经济学”的推广以及在行政、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方面的改革,美国实体经济持续繁荣,相关经济指标实现了长达106个月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市场心理的膨胀加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股票市场走向火爆。道·琼斯指数从1990的3000点左右,暴涨至1999年的11000点涨幅达260%;代表科技类股票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1991年的500点,到2000年前后突破了5000点大关。这期间虽然出现过短暂性的下跌,但不久后就以更为强劲的势头继续上涨。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国民可支配收入与GDP涨幅仅为60%左右,如果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一数字仅为30%。因而此次危机的主要特点是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缺乏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股票价格长时间处于高位形成了泡沫。

    (二)我国的台湾省

    我国的台湾省自上世纪60年代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80年代中后期随着投机风潮的不断兴起,股价与房价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就股市而言,开户人数从1985年的仅40万,到1989年激增至420.85万人。股价指数更是从1986年的不足1000点,到1990年2月达到12682点,涨幅超过10倍,同年10月又迅速跌至2485点,股市在短时间的快速崩盘造成了经济泡沫的迅速破裂。同一时期的房产市场已呈现出一派“繁荣”,1985年至1989年5年间,台北市住宅价格涨幅超过5倍以上,而与之相伴的是住房空置率高达13%。这一时期的台湾省投机之风盛行,股市与房地产行业均出现了非正常的上涨,价格中含有大量的泡沫成分,随后又伴随急剧下跌,导致泡沫破裂。

    三、经济泡沫的含义

    关于经济泡沫的具体含义,目前学术界也是说法不一,金德尔伯格是最早对这一论述下定义的学者,他认为经济泡沫,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或者一系列的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价格持续走高,引发人们对于这一资产价格还会持续走高的心理预期,因而吸引抱有投机心理的新买主进入,不断推高这项资产价格,预期的逆转带来资产价格迅速下跌,最终以金融危机结束这一过程。这样的定义将市场心理预期与泡沫的形成相联系,日后学者研究这一概念时都沿用了这一思路。

    日本学者三木谷良一则认为,经济泡沫就是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而出现暴涨暴跌的过程,这一说法引入了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比较,揭示了经济泡沫发生于资本市场却要依靠实体经济来衡量的重要特征。

    笔者以为现阶段关于经济泡沫最为贴切的说法是由四川大学文红星教授所提出的。他主张,经济泡沫是市场失衡的一种经济现象,具体来说是在部分经济领域内,在货币信用扩张的基础上,由于人们追求财富动机下的投机行为和乐观预期的相互加强,在资产价格背离价值的条件下,由于预期偏差、投机者参与、货币供给缺乏限制等原因下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与其内在价值偏离,从而导致投机需求进一步增加,并进一步强化偏离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定义将泡沫的形成描述为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过程,资产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偏离与市场预期相互作用,相互增强,同时考虑了市场自身调节机制暂时性失效对泡沫生成的影响。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泡沫的形成与存在首先是发生在具有较发达信用体系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资产价格出现虚高,因而无效投资产生的资源低效使用不能归结于此。另一方面资产价格的急涨急跌要同实体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相比较,不能统称为经济泡沫。最后市场调节机制与政府的监管和调控对于泡沫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经济泡沫的形成过程

    经济泡沫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上利好消息刺激了市场预期。这一消息可能是重大科技进步、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政策调整等。它们会作用于某一领域,使得这一领域内的市场规模扩大或利润上升,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使得大量资本涌入,实现局部繁荣,带动相关领域从而经济走向整体繁荣。这样就改变了人们对于经济的整体预期,乐观的预期开始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蔓延。

    第二阶段:信用扩张与经济繁荣相互作用。政府与金融机构通过降低利率增发货币来助推经济,其特征为信用体系的不断扩张,其中这一阶段显著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是除银行以外的其他信用市场扩张速度远超银行,近些年兴起的民间融资就属于这一范畴。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投机与“乐观预期”心理充斥在整个社会中,与之相应的金融持续扩张与经济不断增长,而当经济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实体经济会被远远甩下,投资成为纯粹的“投机性行为”,随着越来越多人进入,经济就会逐渐偏离其“基本面”,形成泡沫。经济主体过度负债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三阶段:负向冲击刺破经济“泡沫”。投机性繁荣下,市场的“乐观预期”会随着资产价格持续上涨而不断减弱,当人们明显感觉资产价格明显偏离其自身实际价格时,出于保存自身财富的目的,一部分人会选择抛售手中的资产,带来资产市场价格下降,超过一定范围时便会引起市场担忧,更多的人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来处理手中资产,造成价格迅速下跌,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因而金融机构开始收缩信贷造成企业破产又加剧了恐慌,最终整个经济体系走向崩溃。危机发生的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经济主体的过度负债,因为在信用扩张之初,许多企业借助这一趋势实现了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其速度远超正常范围,造成产能过剩,一旦银根缩紧,对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因而经济泡沫走向了危害实体经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颐.论健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J].江海学刊.2007(06).

    [2]刘伟.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问题论述[J].经济前沿. 2006(07).

    [3]刁永作.资本市场发展与规范运行[J]. 财经问题研究. 1998(02).

    推荐访问:浅谈 范畴 衡量 泡沫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