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民营快递格局

    时间:2023-05-30 08:5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中国民营快递业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是城市经济中一只非常活跃的力量。但目前它没有明确的政府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组织,它是一个生存在法律和政策夹缝中的行业。

    据了解,中国第一家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名叫“快客达”。但这家企业现已不复存在。总体看,中国民营快递业诞生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时期。

    市场分布和规模

    快递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尚未列入国民经济统计系统。在中国政府的统计中,邮政经营的速递业务被纳入其中,但民营企业的业务则没有任何的官方的统计记录。通过实地考察和与业内专家和企业家的座谈,以及对各方提供的信息资料的比较,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概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以下的估计。

    目前中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之众,年营业规模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

    中国快递市场分为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这3种业务所要求的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因而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国际快递业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管理密集型产业,相应对人力资本的素质要求也较高,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尚未涉足。一些民营企业有代为国际快递企业收揽国际快件的业务。

    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同城快递,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同城快递服务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在区域快递市场已经与邮政系统平分天下了,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邮政。民营快递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三大因素,一是低成本扩张模式。二是贴近市场的运营模式。三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低成本扩张模式

    快递业是依托网络发展的产业,网络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网络是企业作大作强的标志。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的一大创举就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网络。

    以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上海申通为例。该公司快递服务部1993年10月成立于杭州,专营杭州至上海的急件专人直送业务;1995年11月在上海、宁波、金华、东阳设点;1996年在南京、苏州设点;1997年开始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青岛建立分公司,业务走向全国。到2005年初申通在全国有600多个网点,15000多人,每天700多万票的业务量。2004年全网络创产值10亿元,缴纳营业税共计4000万元。

    申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种低成本的扩张模式,该模式由两大支柱构成,一是承包经营,二是授权许可经营,即加盟制。承包经营是申通初期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承包人在指定的区域内自行发展,自负盈亏,按每件1.5元(文件)、每公斤1.5元(包裹)交纳承包费。2002年5月申通开始推行加盟授权体制。据介绍,申通的加盟体制创造性地引入了派送费互免的制度,使对加盟商的管理从合同条款深化为利益纽带。所谓派送费互免,就是网点内部免费送货,而派送费全部流在收件网点一方。这就使得加盟商只能通过努力扩大收件业务才能创造收入。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加盟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的困境。正是这些制度上的创新奠定了民营快递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运营模式

    贴近市场的运营模式是民营快递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另一原因。民营企业与邮政经营快递业务的模式显著不同。尽管邮政部门专门组建了速递服务公司,但邮政企业经营快递业务基本上依赖的是原有的邮政营业网点,更致命的是,他们的经营模式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主要依靠营业网点,等客上门。只有大的集团客户才能享受邮政速递公司提供的上门服务。而民营快递企业基本没有营业网点,他们相应地建立一个或多个业务中心,以及销售网络、收件网络、和投递网络。这三个网络在功能上是独立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又可能是融合的。投递人员在投递过程中,就可以接触潜在的客户,主动销售。收件员也兼做投递员。客户一般通过电话向业务中心提出服务请求,业务中心即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指派区域内的收件员上门取件。像顺风速递这样的民营企业基本达到了接到服务指令半小时上门的水平。

    采取门到门这样的服务方式决定了企业必须建立庞大的服务网络。这正是邮政不敌民营企业的地方。有关机构对南方某城市的邮政速递公司和一家民营速递企业的情况做过对比调查,发现在同样的服务范围内,邮政速递的收件员只是这家民营企业收件员数量的1/3,投递员是2/3。民营企业在每个路段就有两名服务人员,一个为投递员,一个为上门收件员。为了加快速度,民营企业一般有四个投递频次: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收件员和投递员每天出4班,晚上8-9点才收班。而邮政速递规定3个频次,实际操作只有上午和中午两个频次。在规定的投递频次外,民营企业的业务员有时还为客户提供专门的收件服务,这是邮政企业作不到的。

    竞争态势

    由于实行信件和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的制度,快递市场的竞争受到限制。但由于邮政不能满足国内外工、商、金融界对商务文件传递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导致民营快递企业的兴起,并迅速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民营企业进入快递市场,使这一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经营模式的变化,其次是竞争强度的变化。

    同城快递市场是近年三大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占居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竞争最充分的市场。

    这种情况并非表明民营快递企业冲击了邮政的业务。从1993年至2004年这10年中,邮政的同城快递和区域快递都有很大的增长,但民营企业业务的增长幅度更大。根据调查了解到,从2000年到2004年民营企业的业务的增长每年都是100%;这种超常的发展速度一方面得以于需求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规模扩大和竞争激烈导致的价格下降。以上海地区为例,1997年申通在上海虹桥区建立业务分公司。当时一天的业务量只有40-50票,从上海递送文件到江、浙、沪的价格是每件20-25元,小件包裹的起步价格是30元/0.5公斤。2005年该区的业务量已上升到每天6000多票,但价格降至5-8元。业务增长最快的2000-2004年价格下降的幅度也最大。由此可以看出,快递业是一项高度竞争性的业务,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市场规模扩大。中国邮政经营的特快转递由于依旧受到计划经济的体制的约束,不能跟上市场变化,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据民营企业反映,即使邮政快递企业与民营快递企业同样的价格也难以与后者进行竞争。其原因在于两者对客户的服务存在差异。比如在规定的收件时间之外,民营企业会为接一票单,专车等候,然后再去追赶网络车。再比如,民营企业的理赔也是邮政所不及的。这是导致邮政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企业发展太快,管理跟不上趟,制约了发展潜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成员,中国加入WTO做出了开放速递服务市场的承诺,到2005年12月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成立独资的企业经营快递业务。随着2005年12月11日的到来,外资加紧了在中国的部署。联邦包裹公司在2005年12月2日首先宣布与中外运分手,用1亿美元收购其合作伙伴中外运负责的UPS在华业务,实施独资计划。2006年1月,联邦快递宣布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大田集团在双方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中50%的股份,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虽然没有直接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但通过合资的方式,他们已经通过与中国民营企业结合间接的进入了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比如联邦快递与大田的合作就是,联邦快递提供自己的品牌,大田用自己在国内的网络优势和车辆,共同完成快递业务,双方在国内的业务利润按一定比例分成。通过这种方式,联邦快递在几年的时间内迅速拓展了各地分公司和服务网点的建设。从2000年到2005年底,其网络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

    与早期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必须与中国本地企业合资的情况不同,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收购中国本地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进入和拓展中国国内快递和物流市场。经营快递业务要依赖一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不是短时间可以建立起来的,因此通过收购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市场开发的速度、降低难度,甚至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在这种形势下,民营企业面临着选择,一是坚持独立的发展道路;二是寻求战略投资者,甚至被外资收购。在目前的形势下,坚持独立发展道路,无疑是比较艰难,可能也是风险比较大的一种选择。最为不利的是,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没有合法的经营权利,在政策上受到排挤,为了保护自己,它们都不做大规模的营销推广活动,也很难制定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第二,前期民营企业通过承包、加盟等形式,企业规模获得了迅速的扩张,通过价格竞争等手段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经过初期的发展阶段后,企业后续发展遇到了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而在目前的条件下,仅仅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或从内部寻求改变的力量对有些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一些企业的解困之道。外商投资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强烈动机与民营企业寻求获得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愿望使两者找到了合作的共同基础。如此中国当前快递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动向之一就是外资收购民营企业。2005年中外运与上海申通公司洽谈收购一事,也有外资借民营企业快速打入中国市场的背景。

    也有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坚持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外资与民营企业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因此这样的结合对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的影响将是显著的,特别是对那些致力于走独立自强发展道路的其他民营企业来说,增添了竞争的难度和强度。尽管前面是一条充满困难和坎坷的道路,但中国的“联邦快递”只能诞生于这样的企业。

    随着市场的开放,民营快递企业将逐渐分化,这是大势所趋。

    推荐访问:民营 格局 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