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始末

    时间:2023-05-31 18:40: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1902年,直隶天津府获准创建“工艺学堂”,转年升级为省办“高等工业学堂”,确定以培养“工艺上之人才”,毕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学堂办学以日本大学为模式,聘用多名日本人为总教习和教习,并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是直隶继北洋大学堂建立后的第二所高等学堂,开风气之先。经历国家政局更替和行政区域划分变动,现以跻身国家高校“211工程”建设行列的河北工业大学存世。

    关键词:周学熙;工艺学堂;高等工业学堂;河北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88-04

    清末,朝廷统治已日薄西山,处于走向下坡路的衰败状态,遂推行“振兴实业、兴办新式学堂,操练新军”的“新政”,力图挽回颓势,继续维持其统治。而客观上则使古老、封闭的中国逐渐迈开与近代文明接轨的步伐,开启了一代新风。

    1902年,山东巡抚袁世凯奉调北上,出任直隶总督,任上推行“新政”,成效颇著,一时被称为“新政”模范省。乃致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御史成昌《请饬各省疆臣推广实业学堂折》的产生,要求各省效仿。其中主要是周学熙(1866—1947)总办直隶工艺总局,兴办“高等工业学堂、考工厂、教育品陈列馆、实习工场”各事。①笔者仅就高等工业学堂的创建及演变作一回顾。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的创办,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1902年冬筹办之初,原为直隶天津府呈文,拟以“工艺学堂”成立,知府凌福彭具文称:“津郡创设工艺学堂,实开北省内地风气之先,且系北洋通商巨埠,各国商民麇集,观瞻所系,规模似不宜过狭。刻经再三筹议,所有前项估计数目,实属无可再减,惟有核实支销,总期款不虚糜,举有实效……”云云。同时,拟有包括“学堂建制”、“学堂员役”、“学堂课程”、“学堂条规”、“学堂经费”共五章内容的《工艺学堂详定暂行章程》呈禀。其拟定的“宗旨”写道:“本学堂专为讲求工艺实业而设,拟将直隶土产如毛货、麦草等类出口材料,考求制造,以冀收回利源。”认为“学堂创办之初,程度不宜太高,学生入堂宜专习普通学一年或半年,然后再习专门艺业”。设“应用化学”、“织染”两科,“额定学生九十名……开办之初拟暂招学生三十名”,“俟学堂工竣”,陆续“招足”。学生资格“以十五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资质聪颖,身体健壮,文理已经通顺,并习过英文二三年者为合格”。学堂管理人员最高为“监督”,月支薪水、夫马费银五十两,以下“司事”月支薪水银十六两。“洋教习”最高达每月银三百两,国人“伦理”、“体操”教员月薪为银二十两。底层的“堂役”、“厨役”月薪仅银二两。学生“饭食费”每月银三两五钱,另有“月费”六百文。关于“经费”,包括新建“洋式楼房”、“试验工场”,以及置办各种设备,总计银三万六千五百余两,另“常年经费”银二万二千八百余两。袁世凯亲批:“据禀并图折均悉,所拟章程尚属用妥,所需经费请于天津各牙行捐内酌量提拨,候行筹款局切实核议详夺……”。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津府获银二万五千两即行筹办,聘日本工学士藤井恒久为教务长,赵元礼为庶务长,选址城内东南角草厂庵,利用旧有房屋,一面抓紧修葺,一面招考学生30名,于是年3月先行开学,5月,即由藤井率学生19名东渡日本作为时两个月的参观游学。7月,周学熙任总办。12月,周“以公冗辞差”,继由江苏提学使毛庆潘接任总办。

    是年3月,银元局总办周学熙奉直督袁世凯札委,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足迹遍及多个工厂矿山、金融机构,行中亦考察了若干学校,印象深刻,眼界大开,乃至总结了日本维新之所以成功,不外“练兵、兴学、制造”三事,把“兴学”视为强国的重要和必要的条件。③周返国不久,即建议袁督创办工艺局“为振兴直隶全省实业之枢纽”,遂获准并出任总办。根据直隶工艺总局的设计,“先办学堂及考工厂”,“以学堂习其技能,以考工生其观感,大要在开导商情,使之奋发”。④由此促成了刚刚成立的工艺学堂立时升级,遵学部《奏定学堂章程》,改为高等工业学堂,从地方“府”办,升为直隶“省”办。直隶学务处在批准工艺总局的呈文中,对学堂管理人员的“名目”给予调整,即“监督”改称“庶务长”,“总教习”改称“教务长”,“教习”改称“教员”,“庶务司事”改称“杂务司事”,“银钱司事”改称“会计司事”,等等。⑤此时,周学熙再次出任学堂总办。至此,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也就成为继1895年创办第一所北洋大学堂之后在天津创建的第二所高等学府。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与此前成立的北洋大学堂都是鉴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援照西法广开学堂得以兴办的。不同的是,北洋大学堂是据欧美大学模式创建,并聘用美国驻津副领事丁家立任“总教习”。而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则是以日本的大学为模式,聘用日本人工学士藤井恒久为“总教习”,而且在学堂的教习任用上,据1907年史料,高等工业学堂所聘用的外籍教习中,除机器教习德恩系英国人外,其余化学、图绘乃至医士等,日本籍的多达5人。⑥其课程设置在总教习藤井的安排下,自然也是仿照日本模式。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的架构,反映在其《试办章程》中。《试办章程》共三十条,基本囊括了学堂的宗旨、设置、学生等各个方面。兹摘录如后:

    一、本学堂专以培养工业上之人才为宗旨。

    二、本学堂分正科及速成科两等。

    三、所分科目“正科”为“应用化学科”、“机器学科”。“速成科”为“制造化学科”、“意匠(意为构思设计)图绘学科”。

    四、肄业年限:正科以三年为期,其未得中学堂卒业文凭者,先习预备功课一年。速成科以二年为期,其未得小学堂卒业文凭者,先预习预备功课一年。

    五、本堂卒业之后,尚欲在本堂工场研究者,准其作研究生一年(工场章程另开)。

    六、正科课程:“预备功课一年”,设课程为英文,汉文(修身、历史、速法作文),算学(数学、代数、平面几何),化学(大略),物理学,地理学(商工地理),图画,普通物理学试验,化学试验,体操。“专门功课三年”,设“应用化学”、“机器”两科。

    应用化学科课程设置为“英文,算学(平面几何、代数学、三角法),化学(无机、有机),物理学,矿物学,制造化学,电气化学,应用机器学,电气工学,工场建筑法,冶金学,分析化学,工业卫生学,工业簿记,工业经济,图画,工场实修,体操。

    机器学科设英文,算学(几何、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大意),物理学,应用力学,机器制造法,发动机,电气工学,制造用诸机器,建筑学,公共卫生,工业经济,工业簿记,工场实修,制图,体操。

    七、速成科课程:“预备功课一年”,设汉文(修身、历史、速法作文),日文(看图法),数学,物理学,化学,普通实验,图画,体操。“专门功课二年(分制造化学、意匠图绘学两科)”。

    制造化学科设日文,算学,化学,制造化学(玻璃、油类制造、颜料制造、塗类制造、其他小制造),色染法,工场建筑法,工业经济,工业簿记,实验(各生须认定一门),图画,体操。

    意匠图绘学科设日文,算学,化学,绘图法,用器画,自在画,建筑图画,实修,体操。

    八至十三条,均为“考试”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小考,评定,补考,合格毕业发予文凭等。唯其中严格者是凡考试请假,“须保人、父兄亲来凭函方准”。

    十四、研究生毕业后可由工场长考验成绩,给以研究生毕业文凭。

    十五至十八条,为教学、假期安排,即“每年分前后二学期”;假日包括周日、清明、端阳、中秋、(皇太后、皇上)万寿、孔子诞辰均各一日,暑假三十日,年假二十日。以及学生入学为每年之始,不得临时入学。

    十九、二十条,为入学条件,“凡官立中学堂毕业,得有文凭,考试合格可归入正科学习。小学堂毕业,得有文凭,考试合格可归入速成科,均无须补习预备功课”。

    入学考试科目有汉文(训点、解释),作文(记事、论说),英日文(翻译、会话),数学(算学、代数、平面几何、三角初步),地理(内外国),历史(内外国)。

    二十一至二十四条,为考取后须呈具《甘结》(本人家属)、《保结》(保人)及惩罚。两者均须保证学生“口齿清白,体质健壮,无不端行止及一切嗜好”。《甘结》还须写明学生某某“在家读书若干年”,并须开具“三代”。《保结》之“保人”须有职业,系本地人,“足为该学生管任一切者为限”。具结人要承担举凡学生违规、违纪及“品行不端照章革除”,(除因病或斥退)按每月银五两向学堂赔付之责任。

    二十五至三十条,均为学生管理条款。如“学生半途退学”,须按月赔付银五两,病退除外。又如,考试两次不合格不能升班,得除名,“如查明(为)有意退学”,照罚无误。如“学费”,“凡招考入学,概作为官费生,不收学费,其书籍纸张由堂照章酌备外,其他仍须自行添购”。如官费生“须寄住宿舍”,“须遵寄宿章程”;“毕业须听国家差遣”,“非经特许,不得自行他就”。

    三十一条,“未尽事宜,仍随时添入”。

    此外,另制定有若干具体《规则》,即:

    《讲堂参观行礼规则》六条。如凡领导人来讲堂参观,“诸生起立及就坐时,不得参差不齐”,“不得使衣服几案振动有声”,“不得耳语嘻笑”,等等。

    《食堂规则》七条。如“到堂勿得拥挤争先”,“不得任意择座”,“宜严肃毋得喧笑言语嘈杂;不许敲打碗桌”,等等。

    《宿舍规则》八条。如“宜各安各号,除讨论学业外,不得三五成群彼此往来闲谈,自废日力,且误他人”。“须肃静无哗,不得喧笑歌呼,跳舞滋闹”。“不准聚饮赌博,吸食洋烟,并不准携带玩具”。等等。如上各项《规则》,可以说都是“严”字当头的。从素质教育角度考察,也应当说是有益的。

    另有《自费生附学规则》,计九条。“附学”仅限十名,每月学费银五两,分四季交纳。自费生不要求住堂,如若在学堂食宿,每月再交纳银五两。自费生笔墨书籍一切用器及体操衣服靴帽等均需自备。对“功课勤奋,学业精进”者,如(正科)“俟有缺出”,可酌量“选补”入正科生。自费生同样须填具《甘结》、《保结》,承诺学堂各项规定。⑦

    遵照《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工业学堂应附设实习工场。1904年工艺总局遂拟定《试办章程》并请筹拨经费呈禀直隶总督袁世凯,遂获批准。⑧然而,从其后的实践来看,实习工场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培训技术工匠的单位,至1907年,工场拥有房舍五百余间,织、染、木等十多个工种,近七百名工徒,规模甚至超过了高等工业学堂,原来规定的与学堂如何“联为一气”已没有多少体现。

    当1907年直隶工艺总局编写《直隶工艺志初编》时,在高等工业学堂“要略表”的“宗旨”表述中称:“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这样明确、具体的规定以造就“教习、工师”为目标,应当说是与“高等学堂”的定位相符合的。依据同一史料,此时“课目”设置已有化学、机器、化学制造、化学专科、机器专科、图绘等6科。各科学生共达153人。其中京旗练兵处咨送附学7人,奉天咨送附学39人,另有自费生3人。截至1907年,毕业学生已有41人。在此期间,还曾派赴日本留学两批,共32人。⑨

    高等工艺学堂为培养人才,不惜重金聘用洋教习来学堂任教,除前述多名日本人外,1907年又聘用唯一的一名英国籍“头等机器师”德恩,任机器学科教习,并由学堂总办周学熙与德恩共同签署《合同》,详尽规定了双方的责、权。其薪水每月银三百两,“专教机器正科之机器学各项课程,及工场实验”,每周授课不少于“二十四个钟点”。洋人教习薪水高于国人十五倍,但也确实填补了中国师资的空白,满足了办学的急需。以下举一实例,更足以佐证洋人教习的作用。德恩到学堂不久,鉴于机器学科“理论多而实验少”,学生“大抵因习其理而不习其器,则终无真切之心得”,经“再四筹商”,决定“督率该科全班学生造三匹马力之卧机一副”,如此,“制造一完全之机器,则学生等能得初终之解识”,“造端虽小,收效当宏”。“藉此举一反三,他日毕业必可于机器一门实有把握”。这在今天来看,不过是极为平常的一件小事,当年竟当作一件十分郑重的大事,专门呈报直隶总督袁世凯,遂获批:(试造卧机)“较之徒求学理功效必多,应准照办”。⑩

    周学熙早在1901年即协助山东巡抚袁世凯创办山东大学堂,当1903年来直隶受命赴日本考察归来后,对兴办新式学堂尤为热心。无论是兼任学堂总办或不兼任,在其直隶工艺总局总办任上,对高等工业学堂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兹就有关文献所载,移录若干于后。

    周学熙曾多次“谕赵(元礼)庶务长”,如学堂初创时,督促学堂速拟“本学堂课程分科办法”,称“本总办昕夕跂足以俟,何至今尚未见有所呈。……课程至今未定,实为疚心,寝馈难安,顷已函嘱总教习速将课程拟出呈核……速为见复,至盼至盼。”

    其后,又指示:“速成生教以日文半年为期,正科生教以英文一年为期。自期满入速成科者,分图绘、染色、化学(一端数事)、电学(一端数事)四门,均以三年卒业。”并语重心长地称:“教育之事关系我国人材之兴废,无所用其瞻徇,各有所见不妨互相讨论,从长计议,亦无所用其谦让。且凡事事前不妨多方审慎,事后不可轻议更张,现当开学之始,必须大家斟酌,至当不可稍形牵就,转致将来有始无终,切要切要。”

    又如关心学生生活,称:“学堂新旧学生人数渐多,除在堂习课时限外,如自修室之温习,请假之出入,食堂之用饭,入夜之灯火,在在均关紧要,前派汉文教员李子和兼检察官,务须奋勉从公,认真检察,杜渐防微,尤在以身表率,其毋负委任。”

    再如对办学的改进,称:“学堂功课,必须有一定之程度,使学生入堂之日,即自知出堂之时成就为何等人材,如此则学堂之资格可有定位,即在堂办事之人亦皆有所适从。”并具体指示了学科的调整意见,要求赵庶务长“与总教习熟商”办理。

    高等工业学堂创办于直隶推行“新政”,创建新式学堂的萌芽时期,本着“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和“工学并举”的理念,从“拟将直隶土产如毛货、麦草等类出口材料(也就是肠衣、猪鬃、草帽辫之类),考求制造,以冀收回利源”的初衷办学,提升到为造就工业机器、化学等制造的“教习、工师”的高等工业学堂,可称得上是一个飞跃,也成为日后国家高等工业教育发展的一方铺路石。

    辛亥改元,民国创建,学堂更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传统的新学期由每年“年假”后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其后,在国家政局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中,又多次更名、合并、拆分,至1971年定名为河北工学院,又于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次年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校建设行列,校址仍在其创办地天津。此外,在合并、拆分中曾成立一所附设的石油工业学校,1958年迁往河北省承德市,现名承德高等石油专科学校,其校史中明确是北洋工艺学堂延续的一支。

    注释:

    ①③周小鹃:《周学熙传记汇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111页

    ②⑤⑦《北洋公牍类纂(二)卷十六工艺(教育)》,第1254-1255、1261、1263-1269页(网上版)

    ④⑧⑩虞和平,夏良才:《周学熙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92-93、164-169、180-182页

    ⑥⑨周尔润:《直隶工艺志初编(志表类“要略表”)》北洋官报局印

    (责任编辑:王恒)

    推荐访问:始末 学堂 直隶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