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基于“推—拉理论”的群众文化参与的动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3-06-05 13:10: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zoޛ)j首教育、自我服务”。基于“推—拉”理论分析,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需要尊重和发挥其作为“供给侧”“生产者”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激发群众参与动机的推动力,增强文化活动建设对群众的吸引力(拉动力),激发群众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群体认同、社会交往、自我发展等推动性动机。同时,还需要政府从政策制定、硬软件投入、社会资金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保障,提升群众的参与动力。

    关键词:“推—拉理论”;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0)01-0070-08

    群众文化活动(也称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繁荣的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主体,包括政府、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地方群众等,其中群众既可以作为“生产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生产”,又可以作为“消费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消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各地群众文化活动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但在数量上繁荣发展的同时,各地方所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强迫命令、走过场、盲目追求高大上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1],以及政府主导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送文化遇冷”的困境[2]。究其原因,与群众文化活动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以及未能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有着较大关系。

    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建设,需要尊重和发挥其作为“供给侧”“生产者”的主体地位,分析能够激发其参与动机的推动力,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生产对群众的吸引力(拉动力),找出影响其参与行为的中间障碍性因素,进而建构科学的群众参与动力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生产”出群众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文化活动。

    一、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明确要求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2017年5月文化部出台的《“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提出:繁荣群众文艺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坚持重心下移,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托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开展各项节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到2020年,群众文艺创作生产机制要更加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明显提高。

    从上述文件中能看出,国家倡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要“重心下移”,强调“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注重提升群众参与度,这是一种重要導向。

    群众文化活动及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群众参与也是相关研究的共识。胡惠林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从人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必须要顺民意接地气,其建设核心是人民的自主参与和自我建设[3]。王富军在对比了不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经验之后提出,当前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建设过程中,并不只是给农村民众送文化产品,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参与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动,提高自我文化服务能力,由被动接受服务者成为主动参与和创造者[4]。吴陆生认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要求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群众文化活动应该也必须成为人们表达自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与发展应该也必须贯穿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它的存在应该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参与成为现实[5]。

    二、基于“推—拉”理论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动机研究的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之上。20世纪50年代,托尔曼(Tolman)将上述两个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行为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推的)因素,外在动机包含对外刺激目标的认知(拉的)因素。李(Lee)进一步建立了完整的分析框架,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都既有推力又有拉力的因素,进而在巴格内的推拉因素基础上,提出中间障碍因素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6]。Dann最早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认为旅游“推力”即指旅游者由于内心不平衡或紧张而引起的旅游需求,而旅游“拉力”与目的地吸引物特征相关,影响到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类型与方向[7]。周泽鲲等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户外旅游者的动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推动动机为自我提升、愉悦身心和逃离三个维度,拉动动机为自然环境、群体与关系、讯息与活动三个维度。此外,在推拉动机与群体认同程度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群体认同对于户外旅游动机有明显影响作用[8]。张安民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研究场域,应用推拉理论,设计了测量表,对公众参与特色小镇旅游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即推力和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拉力机制比推力机制对公众参与有更大的影响力,即对于公众参与动力机制而言,外在环境的拉力比自身的推力来得更强烈[9]。

    推荐访问:群众文化 提升 参与 理论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