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开展小学一年级诗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时间:2023-06-10 14:20:04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在“互联网+分级阅读”的大背景下,我们利用微信助力课堂,结合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开展一年级诗性文本阅读,奏响“诗性文本四弦琴”。引导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生在诗性文本的学习中学会拼音、学会识字、学会感受,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与老师、家长共读的过程中分享收获和梦想,培养良好的习惯,体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诗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

    儿童教育专家一直在研究:“儿童成长初期,什么样的文学形式能为幼小心灵提供最为丰厚、适宜的滋养?”他们认为:“童谣、儿歌、儿童诗,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它们好像一把三弦琴,弹奏出美丽的谣曲,点缀孩子们的如画童年;又如窗前随风作响的风铃,摇曳孩子们的点滴快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童谣、儿歌、儿童诗,加上浅近的古诗文,都具有诗歌之美和自然之美,就像是“诗性文本四弦琴”。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为孩子弹奏起“诗性文本四弦琴”,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互联网+分级阅读”的大背景下,对于刚从幼儿园踏进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一年级诗性文本阅读指导,也成了教师研究的新方向。

    一、课堂主力,师生共读—— “琴声”奏响

    新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中共有61篇“诗性文本”,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一年级小学生才六岁,其心理特点仍有学前儿童的痕迹,感觉与知觉具有无意性和情绪性,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易保持等。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感兴趣的就乐意学,不感兴趣的就走神。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外阅读的拓展应以课堂指导的重点为依据。”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诗性文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诗性文本的学习中学会拼音、学会识字、学会感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诵读诗性文本,化难为易学拼音

    轻轻跳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选自《语文》一年级上册)

    这是拼音第4课中的儿歌。它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兔和小狗的可爱表现,教育学生要爱护小草。在这一课里,学生在听、读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声母“d、t、n、l”和音节“tù、nǐ”。诵读诗性文本,就是利用口头语言的发音帮助学生识别拼音的读音,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加自编儿歌的拓展学习,“左下半圆d d d,小小伞把t t t,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棒l l l”。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声母、韻母的拼读规律,为识字、阅读找到了可靠的“拐杖”。

    (二)诵读诗性文本,举一反三学识字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选自《语文》一年级下册)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顺口又有趣。通过读儿歌,学生认识了由“青”字作声旁的形声字——“清、晴、睛、情、请”。将识字与诵读融合在一起,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不断巩固识字效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诵读诗性文本,兴趣盎然谈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内外,师生共读《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中国童谣(共四册)》等诗性文本,学生兴趣盎然,感受了诗歌的“音乐之美”“画面之活”“语义之妙”“情意之真”,学会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妹妹的红雨鞋

    林焕彰

    妹妹的红雨鞋,

    是新买的。

    下雨天,

    她最喜欢穿着

    到屋外去游戏。

    我喜欢躲在屋子里,

    隔着玻璃窗看它们

    游来游去,

    像鱼缸里的一对红金鱼。

    (选自《滋养童心的100首中国经典儿童诗》)

    在下雨天,妹妹穿着红雨鞋到屋外去游戏,哥哥隔着窗户的玻璃看,红雨鞋就像鱼缸里的一对红金鱼,这个比喻多么恰当:“玻璃”——“鱼缸”,“红雨鞋”——“红金鱼”。学生读着读着,好像看见妹妹在雨中玩乐的情形。形象的比喻,让人心领神会,画面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了。这就是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

    每天上午8点,下午2点15分,学生拿出《日有所诵》等课外书诵读,这朗朗书声就是“诗性文本四弦琴”的交响乐,它响遍了教室。“师生共读,让学生找到打开自主读书的金钥匙。”一学年下来,师生共读了200多首诗性文本。在共读中巩固了拼音,加强了识字,掌握了基本的读书方法,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地提高了,阅读兴趣也更浓了。

    二、微信助力,亲子共读——“琴声”悠扬

    “亲子共读”值得推广,它是指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展开创造性思维,帮助孩子勇于表达自我。可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极少有空闲时间进行“亲子共读”。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从那时起,只要有移动网络,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微信与朋友们聊天、传图、发视频、发语音、预约办事等。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何不合理使用微信,让家长积极配合诗性文本阅读的开展呢?

    教师经常用微信与家长密切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家长和孩子都觉得“阅读就像吃饭一样,自然而然”;家长和孩子在共读的过程中分享各自的收获与梦想,既密切了亲子关系,又培养了阅读习惯。

    一开始,我们共读了《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

    (一)有效推介,示范引领

    阅读前,教师可利用微信推荐阅读书目,截图告诉家长购买哪个版本的书,并用微信播放几首儿歌的录音。“原来读《日有所诵》挺有趣的。”家长觉得不麻烦,孩子觉得不困难。弹好阅读的“前奏”,让亲子共读水到渠成。

    (二)发布任务,定期检查

    阅读中,教师可利用微信发布阅读任务,定期检查阅读效果。《日有所诵(小学一年级)》上卷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五篇诗性文本,它们简短易懂,很适合朗读背诵。按计划每个星期熟读一个单元,学生每天回家读几遍,加上早读、午读老师的指导,基本能把儿歌理解并记下来。星期六,学生选择背诵其中喜欢的三首給家长听。每天填写《读书登记表》,旨在督促亲子阅读能坚持下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琴声”不断,慢慢地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展示成果,激励阅读

    阅读后,教师可利用微信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开学一个多月,学生掌握了基本笔画的书写以后,让他们在“识字银行”的本子上,记录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生字或词语,把书写工整的“作品”拍照上传到微信群里交流、学习。利用“课前一分钟”的时间,学生轮流背诵诗歌,把照片上传到微信群里分享。在微信群里开展“我是小小朗读者”的活动,让学生直接在群里发布朗诵的录音,教师做好登记,评价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诵读的优点;每两周评选一次,发一张小奖状。“诗性文本四弦琴”的弹奏达到高潮,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了。

    “琴声”悠扬,一年来,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读了《蝴蝶·豌豆花》《滋养童心的100首中国经典儿童诗》等四本诗性文本,为二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微信助力课堂,老师、家长与学生一起诵读诗性文本,指认新学的词语,交流读书的体会,积累优美的词句,背诵喜欢的诗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只要坚持下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大有裨益。有了微信助力课堂,老师、家长与学生的共读成为现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丁云.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郁旭峰.让孩子拥有诗意童年——小学童诗课程的开发实践[J].小学语文教师,2016(02).

    [4]苗宪瑛.我的诗文课程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5(10).

    推荐访问:探究 小学一年级 文本 策略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