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从伯格森创造进化论视角探析《皮格马利翁》中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外因素

    时间:2023-06-13 08:55: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萧伯纳是英国剧作大家之一,其戏剧《皮格马利翁》以独特的剧情,个性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博得盛誉。本文将运用伯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哲学思想,解析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关键词】萧伯纳;《皮格马利翁》;创造进化论;内外因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26-02

    一、前言

    萧伯纳作为伟大的剧作家,其艺术创作及思想主张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他是易卜生主义之集大成者,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提倡新戏剧。他主张以缓和渐进的改良方式,完成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费边主义的代表人物。因此,他一生中创作的51部剧本,基本上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皮格马利翁》这部戏剧正是萧伯纳社会改良思想的表达。

    《皮格马利翁》英文名为Pygmalion,又译《卖花女》。皮格马利翁出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变形记》第十卷。皮格马利翁不爱凡间女子,却深爱着自己雕刻的象牙雕塑。他像对待妻子那样抚爱它,装扮它,为它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萧伯纳对此神话故事进行了现代演绎:语言学教授希金斯是擅长语音教学的“皮格马利翁”,也是个厌恶女性的黄金单身汉;伊莉莎是整日游走于街头巷尾的卖花女,满口伦敦土言土语,曾被希金斯鄙视为烂菜叶子。一次偶遇,希金斯教授和皮克林上校打赌,他要在短时间内把伊莉莎培养成为语言发音标准、谈吐高雅的贵族。于是,伊莉莎开始了变形之旅,伊莉莎成了希金斯的“加拉泰亚”。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伊莉莎在晚会上十分吸睛,人们完全相信她是一位奥地利公主。至此希金斯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伊莉莎却陷入了困扰:她是伪贵族,只会说标准英语,却没有经济基础,她不知自己又该何去何从。深夜,她和希金斯愤怒地吵了起来,最终离开了希金斯,另嫁他人,并开了一家蔬果店。

    伊莉莎的变形看似富有戏剧性,实则有其多层次的因素。萧伯纳将社会整体的改良寄托于社会个体的进化,这基本上遵循萧伯纳缓和渐进的费边主义改造方式,而这种个体进化的方式,则深受伯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影响。下面笔者将简要地叙述伯格森创造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二、伊莉莎变形的内外因素探析

    伊莉莎原是伦敦的卖花女,经过希金斯教授的语言训练,伦敦土言土语进化成了标准的皇室英语,这一语言进化的过程,不仅有希金斯教授提供的夜以继日的训练,而且还有伊莉莎自身主动学习标准英语的要求。这一切促使了其语言学习的成功,在语言使用上完成了从卖花姑娘到“皇室公主”的转型。

    (一)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

    亨利·伯格森是法籍犹太裔哲学家,获得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创造进化论》中,曾主张“生物的意识对为其造就的生存条件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复杂和灵活的适应”[1]。他强调生物的自主创造性,生命的原始冲动就是创造的源泉。这种生命冲动反映到人类的身上就是人的智能和意念。又因为生命冲动之中包含着适应,因此,生命个体在外部环境改变和内部生命冲动的双重作用下,才发生了个体的变形,实现了创造进化。因此,在伯格森看来,生命在逐渐地创造性进化,它们赖以进化的外在因素(环境)及内在因素(生命冲动)是导致生命得以变形的主导因素。而变形的过程中,智力会发挥比客观环境更大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将运用伯格森创造进化论,对导致伊莉莎变形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此来阐释这部戏剧的深刻主题。

    (二)变形的内在冲动

    在伯格森看来,生命冲动是一切创造的源泉。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生命冲动,在人类的身上就表现为语言、智力、进取。伊莉莎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姑娘,并努力寻求学习的机会,以实现自我发展。

    首先,伊莉莎的生命冲力表现在自食其力的经济层面上。伊莉莎虽然在贫民窟長大,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其本性善良、为人正派,并自食其力,在雨天里依旧坚持沿街卖兰花。

    其次,伊莉莎的生命冲力表现在争取平等的价值观念上。虽然卖花女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微薄,但她并没有妄自菲薄。当卖花女得知有人在记录她说话,她惊恐不安,不断歇斯底里地说,“我是个正派姑娘”[2]。她不断强调自己的“正派”,看似滑稽,实则反映了她的伦理观念:虽然她经济拮据,但她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上层社会的女士们一样有道德感。当希金斯嫌弃卖花女吵闹,并要她离开,她据理力争,自己有权利在这里避雨。她有争取地位平等的意识,这正是她的生命冲力所在。

    最后,伊莉莎的生命冲力表现在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上。卖花女主动找到希金斯,向他学习标准英语,支付学费,这是一场正当的交易。她想成为花店店员,但方言土语是阻碍她实现理想的拦路虎。她不但拥有了新目标,而且为此努力实现理想。由此可见,她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追求体面美好、受人尊敬的生活。所以,她找希金斯先生给她上课,希望自己能跨出改变的第一步。

    总之,她本性纯真善良,懂得人情世故,追求体面生活。她发自内心地欲改造自我,是她主动而强烈的要求。当然,要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并不能只凭借她的意愿,还要有各种外部因素对其产生化学反应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那么,接下来,笔者将分析促使其变形的外部因素。

    (三)变形的外部助力

    首先,伊莉莎变形最根本的外在基础是经济条件的改善。皮克林上校所提供的教学费用是推动伊莉莎能够进行语言训练的首要外部条件。伊莉莎虽然主动去上课,但希金斯对她的学费不屑一顾。是皮克林上校对这件事情提起了兴趣,于是和希金斯打了个赌:如果六个月后,伊莉莎能以奥地利公主的身份出席晚会,皮克林上校就承担全部实验费用。这激起了希金斯教授的兴趣,他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当代最伟大的教师。由此可见,伊莉莎寻求的变形,首先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如果她完全凭自己的收入来支付著名语言学者的课程,恐怕就是天方夜谭了。

    其次,伊莉莎变形的次要外部因素是身处环境的改变。在经过专门的语音训练之后,希金斯教授开始带她进行小型测试,比如,参加老希金斯夫人的接待日。当伊莉莎谈论健康时,说她的姑母死于流行性感冒,是被坏天气干掉的。众人对她的用词惊讶不已。此时希金斯教授连忙解释,这是时髦的说法。在希金斯教授说,她用的词是时髦语,他们就对此深信不疑。可见,这不仅是伊莉莎语言改变为她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更是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希金斯教授对她用词的肯定,使周围的人相信她是位贵族的小姐,不再是街头的卖花女。所以,外在环境的改变会促使个体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会使个体更加顺应环境,从而发生创造性进化。

    总之,伊莉莎的进化既离不开她自身要求上进、积极努力的态度,又不可脱离其发展的外在环境。这样,伊莉莎才会朝着既定的方向合理地发展。

    三、结语

    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思想是在肯定无意识生命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有意识生命中能够自我创造的成分,即生命冲动。因此,人的智力毅力主观能动性必须被考虑到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即直觉的力量和世界的现实,同样不可忽视。伊莉莎是在想通过语言的变形以实现自己社会身份的变形,虽然这一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但还算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目标;其父杜利托先生因为意外之财,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提升。他只是通过财富增加来实现其变形的。萧伯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社会阶层的转变。而这部剧给出的答案是增加社会财富,这样阶层的转变才有更加坚定而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萧伯纳看来,加快社会财富的生产,并使社会财富分配得更为公平,才是解决社会等级划分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伯格森著.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

    [2]乔治·萧伯纳著.萧伯纳戏剧选[M].杨宪益译.作家出版社,2006:192.

    推荐访问:探析 进化论 视角 伯格 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