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中国传统人性论之缺陷考察

    时间:2023-06-14 19:3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人性问题,是中国历代思想家们激烈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源远流长而终未解决的主要问题。纵然在中国传统人性论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国历代思想家们却依然为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从根本上揭示了人性问题的真谛,使得人性问题从整体上得以完善,弥补了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缺陷。

    【关键词】人性;传统人性论;缺陷;马克思主义

    人性问题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治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人性的涵义又是当代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概念之一,同时也是探讨人性论的一个前提条件。古往今来,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每一时代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都力图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去探究人的本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性呢?

    一、什么是人性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2500年前,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虽然他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是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孔子的学生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军子存之”,人性就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东西,即是人的社会性,人的道德本性。但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也没有定义。直到荀子,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人性的英文为human nature,意为人的本性。多数心理学著作中对人性的定义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哲学辞典中,大多将人性定义为:人类共同的本质。总的看来,以往对人性的理解基本上都是指人的精神本质。《中国人性论史》的作者认为,“概括起来说,‘人性’主要包括这样两种涵义:一是人类具有的各种属性,二是人类特有的具体属性。”而现代人性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社会性纳入人性内容中,认为人性不是一个人出生时就完全拥有的,而是靠后天的社会化过程逐步获得的。综上所述,我认为所谓人性,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一种认识,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悟。而人性论即关于人性的理论,但由于受历史条件及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束缚,中国的人性论研究多限于对善恶的解析。

    二、中国古代对人性论的认识

    人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人性进行了反复深入的探索和论证。但纵观古代中国传统人性论历史,基本上是沿着“善恶”的基调进行的。

    (一)人性善恶混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性既为善,又为恶,有的人说人性有善有恶,有的说人性为善恶混,因此我们把这种人性观点,称之为“人性善恶混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初期的世硕以及西汉后期的杨雄。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论衡·本性》)世硕作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之分的思想家,对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后世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扬雄主张:“人之性也善恶混。”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又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法言·学行》)扬雄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先提出“人性善恶混”论的哲学家,这个思想对以后人性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他的后继者所引申、发展。

    (二)人性无善恶论。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告子。他提出人性无善恶之分的思想,认为人性是人天生固有的资质。他说:“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环境教育培养使人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使性或表现为善,或表现为恶。“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旨在说明了没有先天的善恶之性,都是后天养成的。

    (三)人性善论。代表人物是孟子。主要是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恶论提出的。孟子所讲的性善,是指天性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备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优于禽的本质特征。孟子为了证明他的性善论,由心的天赋观念去证明,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而性存在于心之中,所以人性是善的。孟子的“人性善”论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研究开了“性”为“人禽之别”定义的先河,成为以后中国人性论思想演变的胚胎和雏形。

    孟子是中国哲學史上第一个从性善论方面较系统论述人的哲学家,性善论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四)人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荀子。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后天教育、人为加工,可以使人的本性有恶变为善。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不待学习而有的,这种自然的物质欲望追求,也决定了人的本性是恶的。为了改变这种恶的本性,就需要后天的礼仪教化。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用许多事实证明人性恶,凡是先天本性所有者都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的,化性起伪的。不仅如此,法家也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固有本性。

    除上述之外,还有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論、朱熹的人性二元论、王安石的性情为一论、王夫之的人性日生日成论以及戴震的血气心知即性论等,其中戴震的“血气心知即性论”认为人性不是天理的体现,而是自然生成的,其思想具有了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性质,标志着古代人性论的终结。

    三、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缺陷

    中国古代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等。虽然中国传统人性理论为人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从整个中国人性论史来看,其理论具有一定的缺陷:

    (一)使我国封建社会的极权专制统治长期延续。由于中国古代儒家圣人孔孟所主张的人性本善论,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极权专制统治的长期延续。正是“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进了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

    (二)价值判断的范围过于宽泛。由于人类行为具有了社会性,于是就有了行为的性质如何和是非对错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评判价值观有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善恶观。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善恶属性,人性更是如此。而中国传统人性论将未经分析和论证的善恶作为价值概念,并将这对价值观念作为判断标准,附着于任何事物。这显然违背了价值判断的客观规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善恶作为价值判断必须以人为标准,人自己始终是它的根据和实质,而不是它的对象。并且善恶的标准总是随着人及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说一般的人性是善或是恶。

    (三)具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便从思想上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当时几乎一切舆论、制度、宗法等都是为这种等级制度服务的。人性论思想同样也是如此。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便从义利观出发,提出了道(理)与欲的问题。如孟子就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一说,将静心“寡欲”作为一切德行的基础。荀子虽然肯定欲望追求是人性之本然,但却认为这种本性是恶的,而且必须以理治欲,否则将会“人欲盛而天理灭”。朱熹特别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宋明理学更把先秦的重理轻欲说推到了极致,根本否定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的人格和品质,下一等级的价值只是作为上等阶级的财富和工具。

    (四)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及神秘主义色彩。“天人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们讨论人生问题不可或缺的对象,因此“人性论”问题的探讨自然也离不开这一领域。他们在人性问题上赋予人性先天的地位,将人性抽象化、神秘化,极易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及神秘主义色彩。如:儒家的经典《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此外,以“君权神授”论著称的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更是强调:“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之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春秋繁露·玉杯》),表明分辨利弊荣辱是上天赋予人的,已成为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自己没法改变或摆脱的。这种先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人性观同以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恰恰相反的。

    此外,中国传统人性论对人性的揭示只停留在抽象的层面,经验论者力图揭示人的一般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先验论者力图说明人的善恶有无先天性根据,却未注意善恶具有的具体意义。离开了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具体化的制度,任何关于善恶的谈论都是空泛的。

    四、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马克思对人的本性有三种不同的经典表述,第一,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论述了人的一般本质(与动物相比),即劳动本质论。第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在人这一同类中区分不同质的人,即社会关系决定论。第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又进一步发挥:“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一界说指明了人性的发展前景,即需要发展论。这里有三对概念即人的本性、人性和人的本质需要区分。人的本性是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笼统称呼,人性概念旨在概括人所具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的表现,而人的本质旨在揭示人性和本性背后的根源或人的本性中最根本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以现实人为出发点研究人性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揭示了人的现实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能动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五、结语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和生活之中,并且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中国传统人性论亦是如此,它有着丰富的思想火花,但在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的严密性上还有待完善。而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主要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将劳动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人的意识、社会性以及人的内在需求的根据,从根本上揭示了人性问题的真谛,使得人性问题从整体上得以完善,弥补了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缺陷。这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及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人性论。

    参考文献

    [1] 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姜国柱,朱葵菊.中国人性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社,1997.

    [6]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史[M].济南:齐鲁书社,2010.

    [7] 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3).

    [8] 孙世强.完整人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 孔意湘.从马克思人性观角度分析中国传统人性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

    [10] 段联合,王双庆.对中国传统人性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J].唐都学刊,2004(07).

    作者简介:刘旭(1987- ),女,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硕士。

    推荐访问:人性论 中国传统 缺陷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