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徐杰舜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综述

    时间:2023-06-15 19:0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次会议在于交流人类学中国研究经验。内容包括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历史回顾、研究现状等等。此会进一步了解和加深了人类学中国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推动了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发展。大会也是一次民族史的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史;综述

    Review of Academic Symposium about Anthropology 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50th teaching anniversary of Professor Xu Jieshun

    Huang Yanyun

    (Guangxi University fou 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 530006,China)

    Abstract:This meeting is to exchange Chinese anthropology research experience, Including Study History, anthropology research status of Chinese studies, etc. This will not only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a"s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thropology. The meeting is also a National History Review and Outlook.

    Key Word:anthropology;National History;Review of Academic Symposium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11-02

    2015年3月13日——15日,“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6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19名专家出席。大会共收到论文81篇,先后有46名专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次关于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盛会,也是民族社会文化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与交流,大会围绕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学科史回顾、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历史回顾。人类学自传入中国以来所产生的学术成果多与“民族”有关,人类学中国研究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民族社会文化史的研究。

    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学术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本次大会学者多有探讨和总结。四川大学徐新建的《变动的“群”与转型的“学”:简论人类学的中国化历程》指出人类学的中国化历程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上海交通大学石甜提交的《人类学本土化的中国实践十五年》回顾了近十五年来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进展。上海大学马丹丹的《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认为1995年乔健先生发表的就职演说是中国人类学学科地位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节点。华中科技大学何菊的《徐杰舜乡村人类学研究五十年的回顾与评估》探究徐杰舜教授对人类学做出的贡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王璐的《潜在的“人类”,显在的“民族”——人类学的中国情结》由“Ethnography”的汉语化追溯,通过汉语表述的“民族志”历程。上海社会科学院朱志燕的《从汉学到中国研究:美国中国研究综述》以美国当代中国研究为考察范围,总结概述了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阶段、特点和主要研究代表人物与成果等几方面。

    二、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现状。包含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和族群等的研究内容。

    (一)民族历史研究。民族历史研究是人类学中国研究的重要方面。复旦大学安介生的《“禁火”、“改火”与历史时期寒食节风俗之演变》认为寒食节与“禁火”、“改火”等一系列特殊生活习俗紧紧联系在一起,根本不局限于起源时期,同时也用大量的史料说明自唐宋以来,寒食节盛行于世,“改火”、“变火”等内容均为寒食节风俗的核心部分。山东大学舒萍的《消费的绅士化:唐代饮茶新风尚的形成》论述了唐代是中国饮茶新风尚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安史之乱又是唐代茶叶消费的转折点。广西民族大学滕兰花的《宋明时期代钦防地区溪峒之民的国家认同和身份选择》运用大量的史料来说明在四峒的归复历程中,溪峒之民则通过构建汉将后裔英雄祖先故事,以此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广西民族大学黄家信的《人类学与壮学事业的发展》指出通过田野工作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壮学可以采借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升华理论体系。徐杰舜的《汉民族文化史分期纲要》则从汉民族文化史分期的几个原则出发把它分为三个时代、七个时期。广西民族大学胡小安的《族群多元化与联合之道:以明清以来龙胜龙脊地区为例》梳理了宋明以来朝廷在岭南边疆之地龙脊设置象征性的管理机构之后国家和地方、山区族群关系的变迁过程。

    (二)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是民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学中国研究的重要内容,此专题从多个视角展现了民族社会历史文化。

    很多知名学者对此有相关探讨。兰州大学徐黎丽的《文化何以戍边》指出文化是戍边的根本力量。厦门大学彭兆荣的《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指出我国的历史自有其特质,“连续”与“断裂”并非总是同趋性的。广西民族大学吴国富的《试论仫佬族历史文化及其传承》重新审视了仫佬族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广西师范大学赵巧艳的《侗族传统民居形制的建筑人类学研究》分析出侗族传统民居的两种主要形制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由相似到差异的分化过程表征着侗族社会文化上的变化趋势。贵州安顺市秦发忠提交的《中国傩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安顺市西秀区周官屯堡傩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阐释了周官屯堡傩雕艺术的传承发展史。广西民族大学李富强提交的《其命维新:壮族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践论》指出在古代壮族,铜鼓具有权利重器的性质和功能,铜鼓文化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迥异于中原文明的另一种文明类型。

    对民族旅游文化的研究是当今人类学热度比较大的方面。中山大学孙九霞的《民族旅游社区交往空间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例》定义了“交往空间”概念,认为交往实践活动生产了空间也生产了关系。浙江师范大学林敏霞的《神圣化抑或世俗化——大众旅游与宗教旅游目的地关系探析》指出在大众旅游与宗教旅游地上同时存在“世俗化”和“神圣化”。中南民族大学的田敏的《旅游真实性在检讨》对旅游人类学所关注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上海交通大学胡素莲的《从自然神话到商业神话——内蒙古草原马文化产业当代神话解码》解析了内蒙古草原马文化从自然神话到商业神话的过程。

    民族信仰文化研究一直是人类学中国研究关注的方面,广西民族大学郑一省的《印尼棉兰华人“拿督公”崇拜探析》则研究了印尼棉兰华人的一种外族神鬼崇拜——“拿督公”崇拜被赋予了许多“华人的元素”。广西民族大学高崧耀提交的《远去的神灵——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茅坪村社王信仰研究》选取茅坪村具有代表性的社王作为个案研究,利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社王信仰面临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对瑶族社区造成的影响。

    (三)社会研究。研究民族乡村社会是整个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一个缩影,乡土社会结构与功能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内蒙古大学阿拉坦宝力格写的《资源与社会的多层结构及其共生机制:内蒙古草原牧区为例》阐释了中国很多地区的资源与社会存在的多层结构及其共生机制,他们在新旧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造新的多层重叠式文化结构。江西社科院赖丽华提交的《客家族群民事习惯现代乡村治理功能研究——以赣南客家族群民事习惯为例》概括了赣南客家民事习惯的特点和治理功能。湖北民族学院陈沛照提交的《村落视野中的人情——唐村人情往来的人类学分析》指出了人情由原来的伦理型和情感型向工具型变异。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的《浙江古村落资源的创新性利用》分析了浙江传统村落形成的原因,归纳了浙江村落的主要类型,指出要建立在一定原则之上进行创新利用。浙江师范大学王逍的《浙南培头村畲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浙江文成县培头村保护与发展成就的分析总结出经验、问题及提出建议。

    基层政治方面,广西民族大学郭云涛的《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民族自治县基层干部群体特征研究》用社会学统计的方法揭示了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是在现代科层组织基层就业、具有较高地位的社会群体,具体分析了广西民族自治县干部群体的社会政治地位、教育、民族文化和家庭特征。

    (四)族群研究。关于族群的研究也有一些,这一专题由清华大学张小军主持,南京大学范可担任评议人。厦门大学葛荣玲的《祖说与族说:边陲汉人亚群体集团的身份界说与认同形塑》以贵州安顺地区“屯堡人”为案例分析了汉人亚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情境的、实践的及情感的要素,并指出边界互动中根据历史情境而相应产生的情感及价值判断,是汉人亚群体得以维系认同纽带并获得相对独立族群身份的基础。香港科技大学张劲夫的《固化与再造:滇西北独龙族身份认同与边界研究》以独龙人为个案,在边境开发和族群关系的历史情境下,讨论多元族称到统一族名的历史实践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族群关系的“再边界化”问题,认为国家力量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应华的《“古苗疆走廊”民间音乐的三重认同》指出从明代贵州建省至今,由于“古苗疆走廊”通道上汉民族文化的强势影响,使得这一区域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演进变迁的历时性过程,表现为以汉族民间音乐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内地化认同,以及内地化认同为参照系的族群性认同和地域性认同三个方面的特点。贺州学院李晓明的《论族群文化博物馆与南岭走廊族群人类学研究》以费孝通提出的“南岭走廊”概念为基础,建议建设族群文化博物馆,用来保护和展示族群文化实物,以此来推动和深化南岭走廊族群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的陈志明教授提交的《人类学与中国的族群研究》则为中国的族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国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未来。与会学者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理论、方法、现实等诸多问题作了反思。武汉大学朱炳祥的《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省思:兼评徐杰舜、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概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考察村庄的本性及其意义,探索农村现代化的中国路径。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的《启蒙、秩序与发展综合症:法律人类学的中国思考》提出近世欧洲的启蒙从法律文化去维护一种社会整体的道德秩序,转而成为对个体行为的控制,这是启蒙的一个未曾预料的后果。南京大学范可的《边疆与民族:略论民族区域的治理逻辑》试图从福柯治理术的洞见来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治理逻辑。清华大学张小军提交的《“民族”研究的范式危机——从人类发展视角的思考》尝试从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观点上来理解民族研究的三个范式危机。北方民族大学冯雪红写的《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反思》则是对女性人类学的发展作了梳理思与展望。凯里学院杨孝斌的《苗族数理文化研究与中国数学人类学的兴起》指出数学人类学研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首都师范大学的刘珩以《情感的公共与私密:一个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为题,阐释了近年来的部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即转向结构性空间的填充物——个体经验、自主性以及个体交往的情感及其构成方式。

    在做学问和研究方法的反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杨丽娟提交的论文《学术合作:人类学中国化的学者探索——以徐杰舜教授为例》探析出学术合作是人类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团队形成、话语交流、知识发现以及学科推动的重要渠道。厦门大学黄玲的《从“话语”到“体性”:人类学民族志的中国范式》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倡导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语法的“体性民族志”理论对人类学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有推进作用。

    四、成就与展望。纵观整个会议,成果丰硕,特色鲜明。第一,主题鲜明、创新亮点多。大会紧紧围绕着“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主题来研讨,同时下分好几个子题,层次鲜明,主题突出。第二,参会人数多、范围广。参会单位几乎包含各相关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知名的专家也都到来,青年才俊与前辈精英齐聚一堂,交流激烈,提升了学术,同时也培养了后继人才。第三,学科研究领域宽广,多学科研究方法明显。此次大会涉及到旅游人类学、族群人类学、建筑人类学、数学人类学和女性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借用了社会学的统计法、历史学的史料法等。第四,人类学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与庆祝徐杰舜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座谈会并举。这次学术会议带有鲜明的为对人类学中国研究做过贡献的徐杰舜教授庆祝恭贺的性质,有学界学术传承、薪火相传的色彩,具有尊师重教、继承传统的学术优良品质。

    大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可以对未来进行更好的展望。一是领域可以更宽,方法可以再多元。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优势与其融合发展,运用更多的方法。二是可以加深综合性研究。事物都是复杂的,对其综合研究有利于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三是可以把视野放到国外,加强国际交流。邀请一些外国的中国研究专家与会,借鉴外国的先进方法与理念,对于提升我国的人类学研究水平有巨大的裨益。

    作者简介:黄衍云(1990~),男,江西石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3级壮学与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壮族历史与文化。

    推荐访问:人类学 座谈会 中国 综述 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