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现代语境中原型批评理论的再审理

    时间:2023-06-15 20:0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原型批评理论是一种运用于批评实践的理论。原型批评理论的引入和运用,可使学者们多维度多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的发展与流变,对那些久而未决的文化现象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使一些历史文化悬案可以得以破译,甚至可以使不少循规蹈矩无可奈何的重大问题能够被重新认识,并提出崭新的突破路径,因此,在现代语境中,对原型批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原型 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文学意象

    原型批评理论尽管从80年代中叶就已引入中国,但从目前来看,却有一些学者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解决问题时,对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者们更好地多维度多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的发展与流变,本文在现代语境中,从“原型”概念的提出、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原型批评”的界定三个方面对这一思潮进行了再审理。

    一、“原型”概念的提出

    原型(archetype)一词由希腊文arche(原初)和typo(形式)组成。原型在古希腊起初指模子或人工制品的最初形式,印刷术发明后指排版用的字模(后来的铅字),属实用范畴的词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此词由实用范畴引用于精神范畴哲学领域。他说,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理念世界中的原型创造出来的。

    原型批评理论的奠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他在其“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概念,并在其《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中对“原型”概念进行了界定。卡尔·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潜存于心理深处,永不会进入意识领域,于是,他的存在只能从一些迹象上去推测,而神话、图腾、不可理喻的梦等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荣格认为它们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并称之为“原型”。所谓原型就是指人类早期形成的、具有一定文化含量的意象,又称原始意象。“原型”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典型情感体验的知觉方式,是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的心理残迹。用荣格的话说,“每一个原始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和悲伤的残留物。”

    二、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

    原型批评理论是建立在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从理论渊源来看,人类学为原型批评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1854—1941)的人类学理论为原型批评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石,为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契八点。在心理学方面为原型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荣格,他提出著名的“集体无意识”学说。

    弗雷泽的《金枝》,是关于魔幻和神话的人类学研究:荣格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弗雷泽关于神话学的研究之上的。这些著作都对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方法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弗雷泽对原型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发现了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形形色色的神话和习俗中存在着相同的模式。这个发现引起了荣格的极大兴趣。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荣格进一步加以研究,认为这种相似的模式来源于“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是种族的记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是人类大家庭全体成员所继承下来并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更重要的是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系的种族记忆。

    尽管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学对原型批评理论的形成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影响的角度和程度是不同的。弗莱的原型批评主要是以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其“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为理论内涵的,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主要是神话理论)只是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的契入点或外壳。

    1957年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理论集大成之作《批评的解剖》的出版,标志着作为文学批评流派的原型批评理论正式诞生。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将人类学和心理学成功地结合了起来。他将神话中重复出现的意象的模式看作是所有文学作品的来源和基础。弗莱在文学研究中,注重对社会深层基因的关注,反对新批评派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纯文本形式的分析理论,最主要的是反对新批评派的脱离文化根源的单纯文本分析。他试图以回归文化世界的开阔视野,以“向后站”的姿态来解释文学。

    三、“原型批评”的界定

    荣格提出了“原型”概念后,就有人开始将这一概念运用到文艺研究中来。1934年莫德·鲍德金发表的《诗中的原型模式》,系统地应用了神话和原型理论,开了“原型批评”的先河。这派理论在四十年代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加拿大批评家弗莱成为原型批评主要的权威,他的《批评的剖析》,被视为原型批评理论上的“圣经”。

    弗莱虽是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但却把原型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范畴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先的原型是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文化意象,是投射在意识屏幕上的散乱的印象。现在对弗莱来说,原型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批评的剖析》中,弗莱给原型批评中的“原型”这个概念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

    至此,何谓原型批评便有一眉目。即原型批评,是一种神话式的批评,又称神话——原型批评。具体来说,所谓原型批评就是从神话着手从宏观上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内在类似性,即其程式、结构模式和原则,并从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

    总之,原型批评理论是一种运用于批评实践的理论。原型批评理论的引入和运用,可使学者们多维度多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的发展与流变,对那些久而未决的文化现象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使一些历史文化悬案可以得以破译,甚至可以使不少循规蹈矩无可奈何的重大问题能够被重新认识,并提出崭新的突破路径,甚至对一些具体问题,诸如对《诗经》、《楚辞》、《庄子》、《论语》、《史记》、《说文解字》等典籍和古典小说、现当代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以及各类民俗文化等等,都可运用原型理论进行解读分析,因此,在现代语境中,对原型批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访问:再审 语境 原型 批评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