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时间:2023-06-16 10:05: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也为国内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带来挑战和机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青年志愿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分析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演进脉络与发展现状,挖掘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现代内涵,有利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下志愿服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青年志愿精神 内涵 传承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世界各国快速转型的必然结果,对各个国家的安定和谐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实施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的必然产物,是国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缓解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作用,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正面推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全球化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形象代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注重对青年志愿者综合素质、文化水平、专业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志愿者多领域、多层次的内在需求,树立政府正面的领导形象,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实现世界各国的稳定和谐。对于中国而言,在当前对国内青年志愿精神的演进脉络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描述,深入挖掘中国青年志愿精神在现代社会生态环境下的内涵,则有利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志愿服务的有效策略。

    现代社会生态背景下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

    全球化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生态发展均呈现积极的正面效应,呈现影响较为深远的精神内涵,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志愿精神的政治生态内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志愿精神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伴随着国内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成功实现转型,由最初的短期活动型转变为长期服务型,同时服务领域也逐步向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教育支援、抗灾救援及社区志愿服务等领域拓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者的紧密配合下,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快速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框架中,其服务的领域对象与发展速度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动态把握相契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内心需求。在现阶段,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整体构架、人民生活方式与社会传统文化等都紧随社会的转型进行着动态调整。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是将党与人民群众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能够通过提供互助与社交的机会、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来有效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从长期来看,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拓展青年志愿服务领域,能够更好地团结、凝聚全国人民,并带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推进社会安定团结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青年志愿精神的文化生态内涵。中华民族在不断探索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不断发展。青年志愿精神在儒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中均有体现。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流,其核心价值就是儒家学派所主张的仁爱观。仁爱观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发展脚步相契合,与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建设相契合,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文化基础,能够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继而能够将仁爱思想渗透至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液与骨髓之中;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兼相爱的思想理念是现代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和民族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实际,符合当时下层民众的思想诉求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实质性影响,是现代青年志愿精神的缩影,代表着一种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最为紧密,因此也就能够被中华民族大多数的社会民众所接受,慈悲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佛教慈悲为怀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性格与传统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映现出了现代青年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总之,现代青年志愿者精神,符合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需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人们对于优秀文化延伸与传承的内心诉求。

    青年志愿精神的经济生态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国国内暴露出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青年志愿精神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实现了对负面问题的改正与弥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步打破,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不断发展的综合结果。在这一转换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前进缓慢的局面,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在现阶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志愿服务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代表党与各级政府的外在形象。这既有助于推动弱势群体走出困境,也有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与政府的信任度。①此外,各级政府在实践中不断地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对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总结,并通过长期地重视与支持,促进了代表着正能量的青年志愿精神的形成,使其展现出了强烈的经济生态内涵。

    青年志愿精神的社会生态内涵。探究国内青年志愿精神的社会生态内涵,主要应从社会上层、社会中层与社会基层等各阶层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之间的关系入手。在现阶段,中国国内的政治体制决定了社会上层结构是青年志愿事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社会上层群体拥有着较多的组织资源,可以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提供最大限度的组织支持与政策支持。社会上层群体能够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创设较好的发展空间,通过组织支持与政策支持来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使青年志愿服务事业逐步深入社会内部和普通民众的心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社会中低层结构是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稳步前进的中坚力量。具体而言,首先,社会中层群体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干力量,其自身的发展环境决定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空间,其自身的生存环境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其次,社会基层群体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并且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志愿服务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在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高度倡导和支持下,受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影响,国内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并促进了青年志愿精神内涵的逐步形成,使其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社会生态环境下和谐社会志愿服务的构建策略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生态的发展均呈现出了积极的正面效应。然而在现阶段,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体系还没有得到系统而完善地构建,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法制建设、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亟需加快推进。

    强化青年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伴随着国内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环境日趋复杂化,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偿服务。例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参与较为危险的服务工作,因此需要对志愿者提供基本的人身保障、保险与伤害赔偿保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支付高额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因此传统的无资金的志愿服务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个性化需求。②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的运行和规范基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也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以支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志愿者的相关法制制度,确定专项部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指挥与调配;第二,健全青年志愿者招募制度,强化青年志愿服务培训工作。青年志愿者招募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展开前提,是志愿服务工作展开的最重要一关。不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专业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在志愿服务工作之前,需要确定统一的招募制度、招募标准对志愿者进行基本甄选。甄选过程应主要考虑志愿者自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服务对象、专业技术水平、服务领域、服务地域、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综合条件,并通过对多项条件的基本调查,确定志愿服务人员的初步人选。青年志愿者初步人选确定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确保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此外,青年志愿者培训项目应该主要包括培训志愿工作的专业技术、执行任务必备的专业技巧与相关知识,以激发志愿者自身的服务潜能,培养志愿者的基本意志力,提升志愿者的志愿动机与士气等。③经过系统培训,使志愿者具备对服务对象进行志愿服务的水准,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与组织能力,保证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法律要求。

    强化志愿服务文化培育,提升志愿文化社会认同。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文化也在社会上逐步受到重视。志愿服务精神源于西方,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对于中国,在现阶段,党和国家将志愿服务文化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重视提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认同度。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主要是培养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动机、参与态度,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同时结合社会各教育领域展开对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的宣传,动员全社会进行志愿文化的培育。④青年志愿服务文化培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与实践执行过程的结合,思想理论培育要使志愿者具备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具备服务过程需要的专业知识,具备服务过程必须的基本应变能力与专业技能,具备一个正确的志愿动机与态度;在实践执行方面,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注重人文理念与思想道德的培养,并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行为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执行服务的基本要求。此外,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也应该及时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并反馈至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中,为类似志愿服务项目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

    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提升社会民众的参与率。青年志愿服务属于自愿行为,激励对更高程度上调动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志愿者在执行相应任务的时候,自身的需求层次超越了单纯地对物质的追求,更需要的是国家和社会对其精神上的鼓励与行为上的认可。青年志愿服务激励体制的建立,应主要考虑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种模式相结合。内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情感激励、精神激励、绩效激励、求职激励、目标激励及文化激励等;外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激励、工资奖金激励、职位晋升激励等。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的有效融合能够促使青年志愿者积极践行自身的理想,立足于自身的能力水平,通过自身的调节与判断,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全球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志愿服务不再是传统的自愿、自主支配行为。相反,现代志愿服务,更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共同诉求,青年志愿事业也逐步走向义务化、专业化和正规化,因此需要以相应的法律体制做支撑,以相应的反馈机制去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志愿服务趋势逐渐占据主流,青年志愿服务更多地强调并体现出了志愿者的自愿行为,因此要高度重视相应激励体制的建设,鼓励社会民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体系中来,拓展志愿服务的服务领域,将志愿服务精神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推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结语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世界各国快速转型的必然结果,对各个国家的安定和谐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社会生态环境映现出了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鉴于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法律体制的建设,从物质、精神与政策上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进行有效支持,建立相应的激励体制与培训制度,强化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专业能力,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志愿者多领域、多层次的内在需求,树立政府正面的领导形象,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注释】

    ①陈德贶:“社区治理中志愿服务及其管理机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8页。

    ②贝静红:“文化视野中生态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③龚万达:“社会志愿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考”,《前沿》,2010年第9期。

    ④李潇潇:“中国志愿服务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扩展—‘中国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综述”,《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推荐访问:中国青年 传承 内涵 志愿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