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马步芳民族政策研究

    时间:2023-06-17 11:1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民国时期,青海在独立建省之后,一直处在马步芳家族的统治之下。马步芳当了省主席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在青海的统治,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民族政策,本文就政治、宗教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马步芳;政治;宗教;军事

    一、青海省民族分布

    民国时期的青海省西边接新疆、西藏,南边接西康,东与北毗邻于甘肃,东南与四川相连,东西相距两千两百里,南北长约一千六百里。省内民族众多,主要分布如下:1.蒙古族据林鹏侠记载“青海本为蒙番游牧之区,蒙人较多,数约七十余万,与番族分据巴颜喀拉山之南北,蒙人据山之北,分为五部二十九旗,曰和硕特部二十一旗,濒临青海及柴达木河与黄河两岸而居;土尔扈特部四旗,沿海而居;辉特一旗,据青海东西岸;喀尔喀部一旗,居海之南岸;绰罗斯部两旗,沿海之东南及东北岸而居”。[1]2.回族《青海志略》中记载:“回族之来青海,始自唐朝”。[2]到了民国,“回族人数,虽全省仅二十余万人,但在青海占重要部分,其族生齿,甚繁殖,以循化、化隆、同仁、西宁、大通等县为最多,几占全县人口之半,信仰之宗教虽同,而族系可分位数种,有汉回、撒拉回和其他回族等”。[3]3.撒拉族撒拉族是青海世局民族之一,“居青海者共有六万余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和化隆县”。[4]4.藏族藏族在青海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本据巴颜喀拉山南面,自嘉庆、道光后,人口渐多,势力不断发展壮大,隧向黄河北岸扩展。到了民國,“番民聚族而居,分为西宁二十九族,分布于黄河两岸及大积石山与巴颜喀拉山之间,熟番分八大旗,散居于大小积石山之间及黄河西岸;巴颜喀拉山之南为玉树二十五族,沿黄河流域而居”。[5]5.土族土族何时来青海及如何繁衍生息,现已无从可考。到了民国时期,土族主要分布在“共和县、互助县、民和县、乐都县和大通县,土族在青海,仍然拥有绝对的势力”。[6]

    二、政治方面

    笼络上层青马政权是军阀性质的,以军事为主导,以政治为核心。马步芳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对各民族上层的笼络。青海在马麒统治时期,就曾利用王公、千户和百户的名义,向甘肃当时的督军、都督送礼物,以此取得他们的支持。在西北诸马抵抗孙殿英西进的战斗中,马步芳便利用王公、千户、百户的名义通电全国,以图壮大自己的声势。在“每逢过年和喜庆大典,也以王公、千户、百户的名义,函电中央政府,叫喊‘拥护马步芳,服从国民政府’等自吹自擂的话语”。[7]马步芳对民族上层进行笼络和羁縻的重要手段就是给予他们官职,此政策在马麒时代就有,但是马步芳时代更具现代性,“比如军职方面的地方军团长、军部咨议、参谋、政治方面的政治顾问、政府参议等”。[8]又如“委任刚察千户华宝藏为青海藏族总千户,委任河南蒙旗亲王滚柯环为地方军的团长,委任青南土司唐隆古哇为麦仓司令、委任西宁祁土司后裔祁昌善为新编第二军军部咨议,汪土司后裔汪北祥等为参谋”。[9]有些还不限于青海,如“委任甘肃连城鲁土司、甘肃临洮的西道堂教主敏海峰为省政府顾问、省政府参议等虚职”[10]笼络少数民族上层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祭海。祭海制度始于1724年,清王朝平定罗卜藏丹津事件后确立的,目的在于树立清廷在青海的权威,加强其在该地区的统治,此制度传承了两百年。到了民国时期,马麒来到青海之后,便继承了祭海这个传统,此时的中央政府无暇顾及祭海,使得青海民众只知有青马,不只有中央。马麒通过此活动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到了马步芳时期,他更重视,每年都必须亲自参加祭海。由于青海闭塞落后,民族众多,政治上难于统一,因此,马步芳与各蒙藏王公在祭海活动上商讨各民族事宜,对他们加以笼络,使其听命于自己,又通过他们驾驭各族民众,使自己的一直贯彻到基层,1936年《青海日报》记载:“本省蒙藏杂居,距县极远,各民族之间,所有各项大事物,历年本由各族头目人等负责处理,近来各处蒙藏民族,事均自行办理,以致勾心斗争,纠纷日多,兹闻省府,以各族事物,不经头目处理,自必增加繁乱,失其轨范,顷乃饬各族头目,仍旧加以管理,以资指导云”。[11]由此可见,马步芳通过祭海,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此外,马步芳还对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在青海,少数民族原有的制度主要是蒙古族的蒙旗制度和藏族的千百户制度,马麒曾经推行了郡县制度,但是少数民族的民众只知王公和千百户,不知省政府,这对于激进的马步芳来说是简历吗独裁统治的一大障碍,在郡县制管理相对失效的情况下,对基层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推行保甲制度。鉴于马麒的教训,马步芳便根据游牧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利用原有蒙藏的蒙旗制度与藏族的千百户制度,编制以组织保甲,作为原来的王公千百户兼任乡保长的职务”。[12]进经过改革,青海的土司制度名存实亡,土司的权力受到县署的限制,致使“将司法、行政、纳粮等权归县府办理,以致土司权力日削”。[13]通过改革的盟旗制度,使盟旗王公的权力逐渐丧失。虽然蒙古的王公制度仍然存在,大事他们的权力亦被县省所掌握,使得他们“同内地保甲长的地位了,或者有几个王公所辖的户口连一个甲长的资格不够”。[14]

    二、宗教方面

    1.利用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西北深深地扎下了根基,西北诸马都有着很深的伊斯兰情结,伊斯兰教也成为维系青马政权的重要力量。青海地处西北内陆,文教事业落后,且外边先进的思想意识也难以传入青海,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伊斯兰教意识占据着主导地位,青马也利用其对广大民众实行愚民政策。马步芳家族都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在马麒进入青海后,就借助伊斯兰教新兴教壮大自己的力量,公元1919年重修了曾建于明末清初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1921年成立了宁海回教促进会,1924又成立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理事会,马麒兼任理事长,1932年马麟继任,实际上是马步芳负责。马步芳放开手脚,把全省各清真寺的阿訇,进行了全面调整,拨给基金,统一事权,并以振兴民生为借口,裁减了全省各清真寺满拉的三分之一,从而统一了信仰,造成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比如“马步芳在多次政争和战争中,特别是足迹红军和陇东反共战争中,都以‘保护宗教’相号召,使其政治目的,披上宗教的外衣,强迫机关、学校、军队同唱‘祈祷真主多保佑’的歌”。[15]又“马步芳以撒拉族人民勇敢善战,遂在政治和社会上使其与回族处于伯仲之间,目的在于期其为自己效力”。[16]马步芳还对省外一些有名望的伊斯兰教人士都加以笼络,兰州伊斯兰教教长马宝臣、乌鲁木齐伊斯兰教教长马良骏、临潭门宦敏海峰、西海固门宦马震武等,也时时派人问候并赠送重礼。

    2.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青海也有很大的影响,马步芳亦利用其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喇嘛教黄教中的同仁隆寺的活佛夏日仓、大通广慧寺活佛每珠尔、扎隆寺活佛嘉义、互助佑宁寺活佛土观、湟中塔尔寺活佛阿嘉,佛教中的天真大师、心道大师等加以笼络,为其服务。马步芳还努力加强与西藏的关系,1937年湟中祁家川的垃木登珠被选定为达赖十四世,马步芳趁机请准国民政府,派马元海护送入藏,用以加深与西藏的关系。1934年,班禅九世欲返回西藏,飞抵西宁后,即被马步芳安排与塔尔寺,使班禅九世多次替他向蒋介石要饷械。1937年,班禅九世死于赴藏途中,1941年班禅十世灵童‘转生’于青海循化县,由于西藏未来迎接,马步芳便将其安置,用以笼络藏族人民,为其政权效命。

    3.其它组织马步芳对一些外来宗教也加以利用。耶稣教中的天主堂神父夏恩德、福音堂的牧师胡新白,一心堂、孔道会以及居士林的上层分子,马步芳均给他们在经济上予以资助和政治上予以安排。对一些帮会组织马步芳也亲睐有加,他曾投拜于杜月笙门下,马步青的部下还有帮会中人物,如旅长马禄。这一切,使马步芳在贩运物资、发展私人势力得到了不少方便。

    如上所言,马步芳家族从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一再标榜“青海各民族是精诚团结、丝毫无间的”。但是马步芳实际所为的是,在利用各民族和宗教上层分子的前提下,各民族在各个方面不断进步,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但是,马步芳政权是军阀政权,其所作所谓是为其统治服务的,不代表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他走向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注释:

    [1][5]林鹏侠.西北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107页,第107页.

    [2][6]徐公武.青海志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第92页,第106页.

    [3]马鹤天.西北考察记(青海篇)[M].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36.第109页.

    [4]马忠.青海省志·民族志[M].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室藏.

    [7][16]陈秉渊.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M].西宁:青海人名出版社,1986,第213页.

    [8][10]闫丽娟.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及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432页,第432页.

    [9][15]师纶.西北马家军阀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第258页.

    [11]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史料摘抄(民国25—26年)[C].1936年油印本,第3頁.

    [12]墨利尔·亨斯博格.马步芳在青海(1931—1949)[M]崔永红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100页.

    [13][14]黎小苏.?青海之土司。收甘肃省档案馆.青海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下),1986年编印.第589页,第549页.

    推荐访问:民族政策 研究 马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