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浅析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阶段性差异

    时间:2023-06-20 14:1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渗透于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把握好这个主题,不仅关系到历史教学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大局。因此,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点,关注并探索本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就成为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爱国主义 历史教学 阶段性差异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渗透于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否把握好这个主题,不仅关系到历史教学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大局。因此,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点,关注并探索本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就成为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下面我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史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所表现出的阶段性差异,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差异产生的根源

    爱国主义教育的阶段性有其产生的根源,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阶段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动态历史,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深深打下了各个历史时期所属人们的烙印。既然历史发展划分出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反映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必然会有不同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缓慢发展方面,是通过介绍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等不断发展的文化成就,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奴隶社会,通过介绍夏王朝的建立,殷商时期的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的灿烂文化,印证我们古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向世人昭示出早在二千二百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辽阔中国统一的雏形。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成为中华儿女聪明、智慧、奋斗不息、积极进取的最有力的证明。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皇莫高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留给后人、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等等。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劳动人民与自然抗争,反抗外敌入侵,尤其是近代史上推翻三座大山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更是展现了我国世代人民大无畏的精神和雄伟的气魄,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光辉形象,他们的精神永存史册,光照寰宇。这一切的一切,显然是以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表达着爱国主义不同的时代主题,它极大地激发了当代中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真挚感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

    (二)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

    爱国主义是很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凡是顺历史潮流而动,推进历史发展,有益社会进步的都是爱国之举。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爱国;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爱国;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繁荣是爱国;毕升苦心钻研活字,致力于印刷术是爱国;岳飞抗金高奏“还我河山”的正气歌是爱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爱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爱国。在近代,拯救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志士更是不胜枚举。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都以他们的光辉业绩载入了史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五四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爱国主义的赞歌。

    总之,当遇到外敌入侵、威胁民族生存的时候,拿起武器同侵略者作斗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就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积极劳动、勤劳工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做贡献就是爱国。这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主题,汇成了一部世代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的辉弘画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我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我中华之崛起而献身。

    二、正确把握阶段性差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依据历史发展的分期,归纳出各个阶段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并紧紧围绕主题选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关于古代史,突出强调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用大量真实的史实向学生们印证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近代史部分,一方面重点介绍帝国主义尤其是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以及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唤起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中国人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要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珍惜这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现代史部分,则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军事等各条战线上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充分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增强使命感。

    (二)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掌握分析、评判问题的科学方法

    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初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不足,在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或者只看重事物的一面,忽视另一面;或者求全责备,用现在的眼光去生搬硬套,失去历史应有的光彩。其结果,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培养驾驭知识的能力,也有损于历史知识中固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大大地削弱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环境中去分析、去评判,看它是否正是当时的需要,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确立重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服务

    一切历史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围绕“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展开,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祖国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最切实的爱国行为”。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当前,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这不仅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历史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关注社会热点,及时澄清历史疑点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古为今用,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大多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它们有的在历史上已经澄清,但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混淆视听,又沉渣泛起;有的在历史上就是遗留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怎样用历史知识去澄清这些社会疑点,就成为历史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好时机。

    三、知、情并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学科中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促进历史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知、情、义、行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这些年来,成效显著。

    首先,由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抓不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他们融情于史,大大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改变了过去不重视历史学习的不良习惯,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巩固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丰富了历史知识,为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成绩奠定了基础,并在县、市统测、中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其次,通过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有了普遍提高,懂得了爱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增强了爱我中华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学习先辈,学习英雄,学习楷模尉然成风。学生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勤奋学习,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家乡做贡献,表现出了跨世纪一代青少年所应有的精神风貌,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推荐访问:阶段性 浅析 爱国主义教育 差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