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现代数学课堂的几种“迷失”

    时间:2023-06-21 12:5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一种活动。在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之后,广大教师自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摈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有些课堂仍然迷失在形式化的设计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迷失”,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

    一、重形式,轻内容

    现代数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一切手段和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不少教师十分注重数学教学的活动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能激励学生的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但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时出现了重“经验”而轻“体验”、重“形式”而轻“内容”、重“主体”轻“主导”等现象。

    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教师给学生出示了圆,然后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到圆被切割成十六份,三十二份等等,再将这些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懂得圆的周长的一半就是长方形的长,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为了直观,有效,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去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小棒,让他们在摆三角形,四边形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公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看似很流畅,学生也很热闹,其实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失去了对数学问题再发现、再创造的机会,难以获得智慧的启迪。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阻碍思维发展,扼杀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重情境,轻主题

    良好的数学情境便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情境本身的展开,而忽视了情境设计的目的,甚至情境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例如,教学“升和毫升”, 一位教师煞费苦心创设了一个情境:“同学们,这是我在超市刚买的饮品,有雪碧,可乐,橙汁,它们虽然包装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开始有人讨论饮料包装和口感等等。这时教师又接着说:“这些饮料都是瓶装的液体,一般情况下都用升或者毫升表示它的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学生已经把注意力全放到饮料上了,甚至有学生说这些饮料含有大量碳酸,不能经常饮用等等,显然,教师创设的情境看似很精彩,把学生引入情境,实质忽视了主题,无法使学生很快进入正常的教学状态,反而影响了教学。

    三、重创意,轻实质

    小学生学习主要靠兴趣,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到知识。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意在让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技能,获取情感体验。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彻底变革,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探究学习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很多很有创意的活动,让学生讨论,探究,但有相当一部分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教师出示“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让学生探究解题,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了讨论,探究,学生也很配合地进行着,因为学生不懂教师的真正意图,只管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很快就会列出算式,甚至有学生很早就得出答案。如果从探究学习的要求来看,这一情境中的问题并没有探究的必要。有些老师只是为了课堂上达到要有组织讨论和探究的环节,牵强的设计一些探究环节,忽视了教学实质。这种情形的出现也与教师未能及时引导、点拨有关,也与教师赏识评价过度有关。

    四、重表扬,轻批评

    新一轮课改中,广大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适度的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现在的课堂存在过多表扬和过度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真了不起”“真聪明”“你真棒”等,批评好像就是扼杀学生积极性的元凶,批评就是有伤学生的自尊,长期的廉价表扬,缺乏适当的批评,会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这种缺乏教师正确引领的表扬,也会使学生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教学评价中出现不正确的现象还包括不敢批评学生和大搞物质刺激。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批评或不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有的教师或者大搞物质刺激: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小红花,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红五星,字写得工整奖一个金五星,题做得快奖一颗巧克力……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总有物质回报。这样的课堂,过于重视外在的激励评价,有时不仅干扰正常教学,还会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得到重视,上述教学误区的存在,提醒教师还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真正理解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以合适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当下数学教学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师一般都比较清楚,可是这一内容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时教师未必很清楚,因此需要通过研读教材,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具有准确的定位。有时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决策的处理,都是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息息相关的。

    第二,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数学味”。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情境的基本要求是体现数学内容的实质,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情境也要具有“数学味”。这也是数学情境的内在特点。同样,探究学习的过程设计也要考虑内容本身的特点,在过程展开时注意如何激发学生产生数学思考,体现数学探究的内在特点。

    第三,充分研究学情。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确立“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把研究学情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个体之间的兴趣差异、认知风格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学习时会有哪些干扰因素,等等。以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为基础,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推荐访问:几种 课堂 迷失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