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3-06-26 09:3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高职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以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高职教育事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教学管理是院校需要注重的内容之一,只有在转变管理观念、推进教育管理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强化教育内涵,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全面更新改革,以适应现代发展的脚步。在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实际管理效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展开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应用

    “激励”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展开更高效的学习。在心理学中对激励的解释是不断激发人们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利用各种方式驱动自身去达成某种目标或行动[1]。激励是一种针对人类而言的手段,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后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引入教育领域,并获取了不错的成绩[2]。当代激励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以及修正型激励,无论是哪种激励理论,适当的应用能够有效驱动被激励个体的内在能力,从而达到某种激励目标。无论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还是发展需求,都能够通过有效的激励促进目标的快速达成[3]。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勵理论,能够综合性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质量,促进学校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一、激励理论的提出及发展进程

    18世纪激励契约初次产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亚当·斯密在农业生产中首次提出了激励契约,后切斯特·巴纳德则在企业管理中对“激励”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20世纪60年代时期,激励已经成为一种广泛认知的理论,并且在管理中被有效应用,但当时的激励理论尚未形成正式的标准和体系,但实际应用中已经初步显现了成效。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激励理论的内容和类型也不断更新,但本质依旧。切斯特·巴纳德指出“团队中,要将个人的最大能力贡献给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理论被不断应用在各个领域,无论是企业、教育、团队管理,激励理论的应用都发挥了巨大的价值。而最常用的激励手段则概括为团队的吸引力;习惯性方法和态度适应状况;扩大参与机会;工作关系的融洽状况四类[4]。在之后的发展中,有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渐向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模式转变,相应的各领域所应用的激励理论方式也不断更新。相关研究表示,激励理论的应用在多个领域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且现今依然是各类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的构成特点

    高职院校的实际结构并不复杂,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难度较大,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组成特点。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获得,其一是通过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这一类学生已经习惯并且适应校园生活,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及标准更为熟悉。其二是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一类学生也熟悉并且习惯学校的管理模式,但实际学习基础和专业基础与普通高考毕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中职毕业生往往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更多,而普通高考毕业的学生则在理论课程上更有优势[5]。入学基础薄弱,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都对教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有的是因为兴趣,有的则是因为调剂,因此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如何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提升成为了教学管理的难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教学管理,并且应用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如此高职院校才能完成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三、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群体成员的积极性

    学校是一个大的群体,由教师、学生、管理者、后勤人员、其它职工等构成的一个小型社会圈。而这个大的群体中则由不同的部门、个体、组织构成,在这个团体中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各个个体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共同发展是整个院校的共同目标。每一个个体都在这个团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若某一个个体脱离了这个群体,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承担自身应有的责任,那么整个群体都会成为一盘散沙[6]。因此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第一个应用作用,就是激发群体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个体清楚的认知自身在院校中的地位和责任,自身应该完成的事务,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共同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也会随着周边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管理者针对这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宜的激励理论,从而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并且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二)促进教学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

    目标设置是激励理论应用和实践的关键因素,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而言,教学管理应该设置能够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教学目标、就业目标以及管理目标,而学生应该制定与自身未来发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当然目标的设定不是简单的制定一个目标计划,而是围绕目标达成者的实际状况、心理状态、未来期望等因素进行。从理想期望的角度出发,才能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并且将这种动机转化为一种内在驱动力,鼓励自身不断的接近目标,并且实现目标。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有效促进群体和个体的目标设置,给予鼓舞人心的最大动力,在特定环境的支持下,根据不同组织、部门、个体的实际理想需求设置激励目标,确保院校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

    (三)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就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简单解释就是通过某种心理上的刺激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的正确学习行为养成[7]。也就是说,应用激励理论,最终要达到正面强化和激励的效果,相反,若激励理论的不恰当应用,同样会造成负面的效果。因此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应该切合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从学生整体学习动能出发,制定出有正强化作用的激励计划,易正确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才能达到理想的正面效果。

    (四)协助管理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协助管理者做好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工作者能够通过对激励成果的定时总结、反馈,让相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明晰最近阶段的管理状态,并且根据前一阶段的实际管理状况作出相应的计划调整,了解每一个个体的工作状态或者学习状态,对激励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时把握,观察和监督激励的正式落实,从而发挥激励理论的最大价值。

    四、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一)教学设计阶段应用激励理论

    在教学设计阶段应用激励理论,能够将教学设计过程有效升级,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其是完成实际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教学设计阶段应该按照预定的目标,遵循激励理论的应用原则,遵循一定的步骤才能完成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中,涉及专业众多,无论是金融、电子、机械、建筑、管理或是其它专业,针对每一门专业设计每一节课的授课教案,做好全面的教学设计都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效应用目标激励理论。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师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双重激励,发挥双重价值[8]。因此,目标激励理论要建立在对学生需求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合适的目标可诱发人的动机,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要注重目标设置的适宜性,发挥正面强化效果,如果目标定的太高或太低,则具体教学过程就会给予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或是毫无挑战性,没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应该对不同专业课程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理论性研究,在激励理论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励目标设置的有效性,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感,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实施阶段应用激励理论

    教学实施阶段应用激励理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无论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激励理论的应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对于理论性强,学时数少的课程,学生对其的兴趣度不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此类课程应用激励理论,能够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正式授课前,教师应该了解和分析该门专业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了解授课对象的需要,从而在教学实施阶段应用有效的激励理论,在此阶段最为适用的是动机理论。动机理论能够与需求理论合并应用,通过这两种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性,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及实际的学习需求之后,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利用动机理论和需求理论分析出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于时代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性,教学正式实施阶段则以当前的热点话题、趣味事件等为引,展开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并结合相关案例正式实施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阶段应用激励理论,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反馈阶段应用激励理论

    激励反馈是针对前阶段的教育状况,全面分析总结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反馈阶段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对自身工作或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并在下一阶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和教师都应该进行全面的总结。学生总结自身之前设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寻找未完成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寻求知识。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各个阶段激励理论实际发挥的效果,实施的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下一阶段做出全面的调整,促进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在教学反馈阶段,应该根据当前的教学成果展开进一步的教学设计,促进预定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四)多样化激励理论的应用

    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多样化应用激励理论,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结合激励理论的各种内容和方式,全面分析教学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管理计划,并且具体落实实施教学管理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大量的案例、难易程度恰当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能,让学生以挑战的心态面对学习,而不是以被动状态接受学习。激励理论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明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强化学生自身能力,增加其社会竞争力的有效内容。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给自己设定激励目标,不能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了解并善于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目标激励、兴趣激励、榜样激励、正负强化激励、激励反馈等,都是较为适用的激励方式。要求教学管理者应该充分分析当前时代学生的特点,从而在不同的环节正确实施不同的激励理论,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陈薇,1981年生,女,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黄伟菲.论双因素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140+163.

    [2]沈晓平,封均康.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进研究——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1):113-118.

    [3]赵冬梅.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02):82-85.

    [4]刘思彤.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231-232.

    [5]徐桂娟,張柏林.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S1):87-91.

    [6]叶伟巍,梅亮,李文,王翠霞,张国平.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2014,(06):79-91.

    [7]王璐.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17,15(31):150-151.

    [8]王瑞武.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管理队伍激励机制探析——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188-193.

    推荐访问:教学管理 激励 探讨 理论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