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影响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时间:2023-06-26 09:3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学生访谈以及听课观察等调查方法,研究了影响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素,既有教师方面,也有来自学生方面,同时,学校制度设计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因素。只要教师善于学习和创新,学生提高认识和积极投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的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可以达成的。

    关键词:高职 经济法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影响因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2006年11月16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中提出了: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各高等职业学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笔者在多年经济法教学中发现,由于老师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讲授经济法律法规,其结果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效果差,遇到案例分析时,常常无法下手。这充分表明,当前的经济法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提高学生的用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当前经济法课程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影响五年制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进而提出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路径和措施。

    二、概念及其界定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了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了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我们认为,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与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教学的管理、专业各课程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各个相关环节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有效益的,能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二是有效果的,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三是能有效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经济法课堂教与学的现状

    2012年3-6月我们对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与审计专业三个班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发放问卷83份,收回问卷83份。调查问卷采用态度量表和开放题形式。

    (一)学生学习经济法现状及其分析

    1.学生的学习现状

    (1)会计专业学习情况调查。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学得一般,认为学得好的同学占10.3%,学得较好的占8.5%,学得较差的占10.3%。

    (2)对经济法课程认知情况。大部分同学对经济法课程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只有12%的人认为不重要,5%的人认为不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有一些难度的占55.4%,认为有难度的占31.3%,只有13.3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3)是否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不预习的占28%,少数情况下预习的占41.5%,大多数情况下预习的占22%,每次都预习的占8.5%。

    (4)对课堂中所进行的案例练习采用的方式调查(参与程度)。独立完成的占8.5%,与同学讨论完成的占23.2%,独立完成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方式完成的占53.7%,不予理会的占14.6%。

    (5)参与课堂讨论情况。愿意参与的占57.8%,偶尔参与的占39.8%,不愿意参与的占2%。

    (6)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的原因。因为不会占23.75%,不感兴趣的占51.25%,没有进行课前准备的占50%,不善于表达,喜欢听别人讲的占48.75%,怕说错,同学笑话,占16.25%,不喜欢思考的占5%。

    (7)课后复习巩固情况。经常复习的占2.4%,较少复习的占26.5%,偶尔复习的占42.2%,没有复习的占28.9%。

    2.学情分析

    (1)专业学习不理想影响经济法课程的学习。

    (2)部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未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

    (4)部分学生学习无动力,考试无压力。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对学习经济法课程缺乏学习动力,认为只要学好会计课程就行了。对于部分会计证未通过的学生,他们一门心思抓会计考证课程的学习。另外,他们对学校的课程考试也习以为常,只要在考前突击复习考试的范围,通过考试即可。

    (5)部分学生因未做到课前预习和复习,上课听不懂,就失去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兴趣。课堂上表现为翻看手机、聊天发短信,同学间相互讲话、睡觉等现象。

    (二)教情调查及其分析

    1.教情调查

    (1)学到现在,你对经济法的学习态度是否有所改变。仍然喜欢的占9.2%,不喜欢变为喜欢的占22.4%,喜欢变为不喜欢的占22.4%,仍然不喜欢的占46%。

    (2)教学在时间分配上总体现状。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38.8%,认为老师应该多讲的占37.5%,认为老师上课讲授的时间合适的占23.8%。

    (3)老师在课堂上针对知识点讲的案例情况。认为讲得太多的占19.5%,认为讲得适中的占45%,认为讲得较少的占36.1%。

    (4)喜欢老师哪种教学方法。喜欢老师采用讲——练方法的占16.9%,喜欢课堂上老师一人讲授的占8.4%,喜欢老师采用讲——练——讲这种方法的占59%,喜欢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这种方法的占15.7%。

    (5)课堂注意力集中情况调查。部分学生回答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部分学生回答在听懂了老师讲课内容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部分学生认为,讲到案例分析可以和同学们相互讨论时注意力最集中;也有的学生认为对上课的内容感兴趣会注意力集中。

    (6)能有效接受知识的老师讲课风格调查。大部分学生要求老师讲课要幽默风趣,生动活波,与学生互动,要经常活跃课堂气氛,不要刻板单调。

    (7)对目前的任课老师的讲课具体要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要多举例或让同学做案例分析题,多给大家思考的时间。有学生认为老师在每次上课前要把即将上的内容事先告诉他们,确保做好预习工作。有的学生要求老师上课讲得慢点,内容更具体明晰些,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听得懂。有些学生要求老师讲课不要太严肃,要保持微笑,要风趣幽默,要改变上课内容枯燥的现象,要调节课堂气氛。

    2.教情分析

    (1)教师上课满堂灌现象较为严重。

    (2)教学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不明确,未能彰显职教特点。

    (3)课前准备不足,未能在课前进行预习告知。

    (4)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与学生互动。

    (5)课堂上缺少人文关怀。

    四、影响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

    通过上述对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表明,影响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不仅有教师方面,也有来自学生、学校等方面。

    1.从教师层面看,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决定于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教学过程的调控是否有效、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有效、教师和学生交往程度等。

    2.从学生层面看,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投入相关。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学生对经济法课程重要性认知的程度高低、能否按照老师事先布置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准备、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思路勤于动手训练、课后是否及时复习巩固等。

    3.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制度建设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与学中,出现教师注重讲课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注重效果,学生认真学与不认真学一个样,与学校的制度建设也有较大关系。

    五、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要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系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等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1)研制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只是授课教师研究设计出来的,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彰显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2)联系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突出能力本位,精细设计每一单元教学内容。对每一课程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呈现的案例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精讲课堂内容。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难易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职业发展需要。

    (3)课前预先告知每一次课所需准备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提前做好上课内容的准备,这样既避免课堂上学生听不懂而无法参与课堂互动,也避免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4)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更多地参与课堂的互动。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意识,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设计者、导演、教练,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进行开展。

    (5)要努力教会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掌握了学习经济法的方法和技巧,既可以避免学习经济法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延伸课堂教学,适当布置课后能力训练作业,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7)要认真重视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学后的收获,从学生学的得与失中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一位教师只有重视教学反思,不断地总结、改进,才能增强与提升个人的自主认识,才会形成有效地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2.加强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改变教师是课堂权威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与学生以朋友关系相处,尊重学生,这样的教师,学生才会接纳。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讲课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听懂了。在课堂提问时要多鼓励学生,容许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表达,甚至是错误地表达,这样才容易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言。

    3.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高经济法课程的认知程度,进而改善课程学习的态度。任课教师要和学生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以及班主任联手,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提高课程学习的认知程度,端正学习的态度,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

    4.学校要完善教与学的考核评价制度。

    (1)学校要建立一套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从教学是否符合规范、课程单元设计是否有效(包括每个单元是否体现了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同行通过听评课对授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事先建立了课程考试题库,随机抽取)来衡量授课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教授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考核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同时,学校要建立一套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程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也与学生自己个人学习的努力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纵观近几年来各学校参加江苏省市级技能大赛,我们得到的启示,学生在一定的外界压力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职业技能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仅凭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不够全面也不够客观,极易产生随意性。当前,最为经济实用的做法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课程标准(事先发放给班级学生)建立课程考试题库,课程考试题库反映出职业需要和职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教学考试由教学管理部门随机抽取,考试成绩事先划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学生考试成绩在不及格等级的,给予学业警告,并进行补休一定的学时重新参加考试,补休不及格的可再次申请补考,补考不及格的,暂缓或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参考文献:

    [1]杨丽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

    [2]高岩.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赵红英.高职有效课堂教学初探[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4]刘丽萍.对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职业;2010.03.

    [5]唐玉辉.建立基于学生的有效教学评价[J].江苏教育研究.2010,02.

    [6]卫嵘.高职院校有效课堂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

    推荐访问:经济法 课堂教学 对策 有效性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