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毛泽东在湖南观看家乡戏

    时间:2023-06-30 17:50:31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书记周小舟说,看事物,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看它的本质。花鼓戏演员龚业珩,是闻名国内外的民歌《浏阳河》的首唱者,1958年是大跃进之年,龚业珩曾在花鼓戏《妇女争先》中扮演女队长黑姑娘。毛泽东看完此戏后,请演员参加晚会。在同龚业珩跳舞时,毛泽东称她为黑姑娘,并亲切地询问她的籍贯、姓名。听说她姓龚以后,毛泽东说:“是不是龙共的龚?”“龚字难记难写,能不能去掉个龙字,只要共产党的共字,或只要个工人阶级的工字?”

    龚业珩当即理解了,主席并不是要她改姓,而是深入浅出地教育和启发文艺工作者要跟共产党走,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大众服务。

    毛泽东在长沙观看了钟宜淳、龚业珩演出的花鼓戏《夜战莲花江》以后,一方面表扬剧中表现的农民群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冲天干劲,另一方面也指出剧情存在毛病:“花鼓戏中父女二人干活干到夜晚不睡觉,争先恐后搞大跃进,妇女挑灯夜战、奋勇争先可以,但要想个办法,不能不睡觉,要注意劳逸结合。”

    这既是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又是对盲目蛮干的一种善意的批评,同时也指出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节目如何提炼符合实际的主题思想的问题。

    去掉戏剧冲突的情节“就没得戏哒”

    1958年12月13日晚,毛泽东出席了湖南省委举办的一个小型晚会,彭俐侬演出了湘剧弹腔《打雁回窑》。散戏以后,彭俐侬被省委书记周小舟引领去见了毛泽东,介绍说她是湘剧名演员。毛泽东看看她,笑呵呵地说:“认得认得,刚才还看了你的戏嘛。你扮演的柳迎春,演得很好嘛。”

    彭俐侬听后,欣喜万分,请毛泽东批评指正。毛泽东让她坐下,便对有关剧情分析起来:“你看这出戏莫让薛仁贵射死他的崽,要得不?”

    彭俐侬不知如何回答,毛泽东又接着说:“要是不射死他的崽,你们‘两公婆’就不好扯皮,没得戏哒,是吧?”

    毛泽东的亲切随和,平易近人,使彭俐侬很快放心大胆了,便向毛泽东汇报起这出戏的来历,说是剧作源于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内有薛仁贵、薛丁山父子间的因果迷信成分。毛泽东听后挥手一笑:“那是野史。正史上有个薛仁贵,是唐朝的一员大将,他没有射死过自己的崽,也没有一个叫薛丁山的儿子,他的独生子叫薛讷。”

    彭俐侬听着很新鲜,觉得长见识,忙问是哪个字,怎样写。毛泽东便在手掌上写出来告诉她是“薛讷”。彭俐侬把此事记在心上,后来同几位剧作家研究一番,想让薛仁贵不射死自己的儿子,但去掉这个戏剧冲突的情节,恰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就没得戏哒”!

    后来,毛泽东又多次观看湖南省湘剧团的演出,彭俐侬已是业务副团长,出演主角的是左大玢等一批青年演员。当毛泽东得知彭俐侬是左大玢的师傅时,鼓励她今后要多培养青年演员。

    毛泽东曾在省委接待处接见湖南曲艺团团长金汉珊,当知道她在曲艺团工作时,毛泽东回忆起青年时代的往事,说:“那是唱排街戏的,下苦力的最喜欢看。”又问她在团里从事什么工作,金汉珊告诉他平时搞演出,但主要是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当团长。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还是个长字号 !”并强调说,音乐、舞蹈要走民族化的道路。所以,金汉珊在从事文艺组织领导工作中,十分注重湖南民歌、说唱艺术的搜集、整理与演唱工作。

    1963年5月12日,毛泽东从南昌到长沙。在长沙观看戏曲表演时,没有发现熟悉的左大玢,便询问小左哪里去了?省委书记张平化回答,左大玢去湘西沅陵一带的乡下演出去了。毛泽东得知湖南的演员经常下基层演出,感到十分高兴。第二天,左大玢回来了,省委办公厅通知她来见毛泽东。毛泽东看到她,赶紧把自己的茶杯递到左大玢手中,慰问她说:“你为农民演出,辛苦了!”

    毛泽东让左大玢坐下来,要她仔细讲讲下乡演出的情况。他很关心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事,询问她一年下几次乡,都是几月份下去。毛泽东说话时,抽着烟,左大玢说:毛主席,您要少抽些烟。说着,硬是从毛泽东手里抢过了半截烟头。左大玢也很有心,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把毛泽东这半截熊猫牌烟头收藏起来,作为一种纪念。

    “地方戏移植样板戏好”

    1971年8月,毛泽东视察南方,在长沙停住6天。8月29日晚上,毛泽东在华国锋等陪同下,观看了湖南电视台临时转播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的片断和独唱、合唱、歌舞节目。当看到湖南花鼓戏剧团移植演出的《沙家浜》时,毛泽东给予热情的肯定,赞扬说:“地方戏移植样板戏好。这个阿庆嫂演得很利索。这个胡司令缺少点匪气。”演播结束以后,毛泽东要华国锋代他向电视台和演员们表示感谢,问候大家辛苦了!

    在花鼓戏中饰演阿庆嫂的女演员李小嘉,是毛泽东熟悉的文艺工作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她参加主演的《打铜锣》拍成电影后,享誉全国。1963年毛泽东视察湖南时,李小嘉曾参加省里举办的一个晚会,应邀和毛泽东同舞一曲,并表演戏曲清唱节目。

    毛泽东在省委蓉园宾馆内观看了文艺演出的电视直播,浓浓的乡情触动了他的情怀。他听完了歌曲《浏阳河》后,很感兴趣,情不自禁地说:“再来一遍!”通过现场指挥,独唱演员赵海兰马上又唱了一遍《浏阳河》,但是当时她完全不知道毛泽东在观看演出。毛泽东喜欢歌曲《浏阳河》,使湖南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

    “多看看家乡的传统戏”

    1974年10月,毛泽东回到家乡湖南,在长沙休养了114天。这期间,他特别喜欢观看湘剧、花鼓戏、京剧的传统剧目。可是这些剧目在“文革”中“除四旧”给除掉多年,剧团都不敢演了。但是毛泽东要看,湖南省委就组织各地方剧团重排演出,通过电视转播,在九所宾馆播放给毛泽东看。演播什么节目,首先由省委接待部门列出一个节目单,再请毛泽东阅后圈定,类似“点戏”。《刘海砍樵》《讨学钱》《苏三起解》《哭碑林》,都是毛泽东点看过的剧目。

    毛泽东曾经问湖南省委负责人:“刘春泉到哪里去了?我要看她的胡子戏。”他提出希望能多看看家乡的传统戏。彭俐侬、刘春泉、左大玢、董武炎等湘剧演员表演了《御果园》《刘唐下书》,李小嘉等花鼓戏演员表演了《刘海戏金蟾》《小姑贤》。毛泽东趁休养机会,看了不少的湖南地方戏剧戏曲节目。

    省委通知省湘剧院,要下放的刘春泉赶回来。刘春泉多年没有机会上舞台,感到有些陌生。领导鼓励她重返舞台。经过几天休整,刘春泉在长沙红色剧场演出了《生死牌》《捉放曹》《收姜维》《六郎斩子》《胡迪骂阎》《金沙滩》《琵琶上路》等传统剧目,拍摄成录像带,送给毛泽东观看。毛泽东对刘春泉的表演十分满意,高兴地说:“虽观旧剧,如阅新篇。”

    1974年10月下旬,根据中央的指示,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文艺部临时组成一个摄制组,连同一整套设备,赶赴长沙“执行任务”。年底的一天,摄制组接到电话指示:准备上传统剧目。最后决定:开辟第五频道。从北京派电视台专家,与湖南电视台一起昼夜加班,改装好发射机。1975年初,调试好的第五频道首次播出了《打渔杀家》《野猪林》《借东风》等几出传统戏,质量很好,接收效果也不错。1975年1月2日,摄制组连同剧团演员全部进驻湖南省委接待处。这里与湖南省委九所只有一墙之隔,离毛泽东下榻的六号楼只有几十米,架设电缆线很方便。摄制组在大会议室里摄制节目,毛泽东通过一台26英寸监视器收看。

    “我看是出好戏”

    1973年2月,长沙市湘剧团排演了一部现代剧,名叫《园丁之歌》,后来以湖南省湘剧团为主演出。此剧反映一位小学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坚持正面教育,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是一出内容和形式都不错的好戏,得到省委负责人华国锋、张平化、李振军等人的肯定,也深受文艺界和观众的好评。在华国锋的推荐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湖南拍摄了湘剧《园丁之歌》。

    但是,《园丁之歌》剧组到北京汇报演出时,江青、张春桥等人看后,认为这出戏是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下令影片停止上演,同时发表批判文章。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初澜”的大批判文章《为哪条教育路线唱赞歌——评湘剧〈园丁之歌〉》,称之为毒草。

    湖南省委并不服气,但是敢怒不敢言。在毛泽东到长沙休养期间调看文艺节目时,省委有意把《园丁之歌》列入节目单中,毛泽东对现代戏也很有兴趣,便圈定要看。省委马上组织专场放映这部影片。毛泽东看得很开心,随着剧情的进展,精彩之处,他甚至带头鼓掌,连声称好。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惊讶,服务员曾彩谋马上轻声告诉说:“主席呀,这是个受批判的片子呀!”毛泽东大为不解,追问道:“受批判?”“错在哪里呀?”服务人员也讲不出到底哪儿有毒,毛泽东便问其他工作人员:“为什么批判?你们讲讲看,有什么问题?”

    服务员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错在哪里,实际上反映了湖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园丁之歌》受到无理批判的共同看法。不仅在湖南,就是在全国,当《园丁之歌》作为“毒草影片”在内部放映供批判之用时,许多观众也不知道这部影片究竟错在哪里。

    有的工作人员对毛泽东说,是报纸上在批判,到底错在哪里,看不出来。有的工作人员说,教育界争论很大,我们是外行,看不懂。毛泽东微微一笑,说:“我看是出好戏。”说完,他继续观看,也继续微笑,继续拍巴掌。他一直把《园丁之歌》看完,再未说一句话。

    当天,毛泽东对《园丁之歌》的评价就传到了省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毛泽东对于《园丁之歌》的评价也许就是对一个剧目的评价。而对于湖南省委来说,毛泽东对《园丁之歌》的评价则非同凡响。上至主持省委日常工作的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下至湖南湘剧团的编剧和演员,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毛泽东的评价这把尚方宝剑,今后再也不用为挨批判担惊受怕了。不仅如此,湖南省委领导同志还召开会议,学习、讨论、贯彻、落实毛泽东对于《园丁之歌》的重要评价。这件事开了1975年党的文艺政策调整的先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压题照片:1958年4月12日,毛泽东在长沙观看木偶戏表演)

    推荐访问:湖南 家乡 观看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