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三遂平妖传》中的对象介词“与”

    时间:2023-07-01 12:4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三遂平妖传》作为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说,是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的重要文献。本文对对象介词“与”的起源与发展、用法的发展变化等进行简单梳理,对《三遂平妖传》中的“与”进行分类描写与分析,在共时与历时两个层面做初步的比较,从而探讨明代初年对象介词“与”的用法及意义。

    关键词:《三遂平妖传》;对象介词;与;计量研究

    《三遂平妖传》作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语料之一,保留了明代初年大量的口语,反映了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值得予以研究。通过对《三遂平妖传》进行穷尽性的计量统计,发现在《三遂平妖传》的对象介词中,“与”出现频率较高,共91例。

    在定量和定性的统计中,根据对象介词“与”所引进的宾语类型,并参考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的分类,将其分为四类:引进接受者共61例,引进言谈者共17例,引进交与者仅1例,引进所为者共12例。下试详述之,在考察其来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四类91例对象介词“与”进行描写和分析。

    1.引进接受者

    接受者是施予者所对的一方,也是动作行为结束后有所收获的一方,也叫受惠者。引进接受者的“与”起初大多出现在“施予”义动词的后面,汉代已有近似用例,受惠者宾语可以省略。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V+与+N”格式,唐诗、笔记小说和变文中均有用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V+N (物)+与+N(人)”格式。唐宋时期的口语中,引进接受者的“与+N”短语可以出现在V前。同时,非授予义动词也开始进入结构。到唐代,引进接受者的“与”已基本发展成熟。

    《三遂平妖传》中引进接受者用法的“与”共有61例。如:

    (1)主管只道有人跟随他来拿着画,只见那先生去荆筐篮内,探手取出一幅画来,没一尺阔,递与主管。

    (2)员外一面请先生吃斋,就将画收在袖子里,却与先生同入后堂里面坐定吃斋罢,员外送先生出来,主管付伍拾两银子与他,先生辞别自去。

    (3)那员外急忙还礼,去壁炉上汤罐内倾一盏茶递与那女子,自又倾一盏茶陪奉着。

    (4)到天晓三口儿起来,烧些面汤,娘的开后门泼那残汤,忽见雪地上有一贯钱,吃了一惊,忙捉了把去与员外看了,道:“不知谁人撇这贯钱在后面雪地上!”

    (5)且不说先生,却说员外将药与妈妈吃了,无移时生下一个女儿来,员外甚是欢喜。

    2.引进言谈者

    “与”引进言谈者,汉代已有用例,宾语可以省略,南北朝之后,“与”引进言谈对象时可以位于动词之前,也可以位于动词之后。

    《三遂平妖传》中引进言谈者用法的“与”共有17例。如:

    (1)到大街卖炊饼处,永儿便与卖饮饼的道个万福,道:“哥哥,买七文铜钱炊饼。”

    (2)员外与永儿说道:“孩儿!一个家缘家计,皆出于你。有的是金银段匹,小计其数;外面有当值的,里面有养娘,铺里有主管。人来买的段匹,他们疑道只见卖出去,不曾见上行。从今以后,你休在门前来听了;卖得百十贯钱值得些甚么,若是露出斧凿痕来,吃人识破,倒是大利害,把家计都撇了。今后也休变出来民。”

    (3)张院君道:“员外,我听得你与媒人说,我不敢多口,不知是何意故,好儿郎不完就他,却教说嫁一个疯子,你却主何意念?”

    (4)张三嫂道:“告员外,有一头好亲事,特地来与宅里小官人说。”

    (5)永儿与憨哥道:“这里好凉么?”

    3.引进交与者

    “与”作为交与介词历史悠久,《诗经》中已有较多用例,这种用法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三遂平妖传》中引进交与者用法的“与”仅有1例。如:

    (1)婆婆道:“三位大郎何来甚晚?昨日传与你们的法术,可与我施逞一遍,异日好用。”

    4.引进所为者

    “与”引进所为者汉代之前已见用例,在当时可能是口语词。南北朝之后开始广泛使用,其后V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娶、索、觅、买、卖”一类意义行为动词;二是“看、相、问、指”一类意义动作动词;三是表示手的动作的动词;四是行为动词。

    《三遂平妖传》中引进所为者用法的“与”共有12例,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动词,其中“看、相、问、指”一类意义动作动词1例,行为动词11例。

    a. V为“看、相、问、指”一类意义动作动词。如:

    (1)看着张千、李万道:“就着你两个看守,如有人来与他厮问的,即便拿来见我。”

    b. V为行为动词。如:

    (1)便叫养娘侍妾:“且去安排酒来,我与员外解闷则个。”

    (2)员外道:“我家只养得这个女儿,年方一十八岁,要与她说亲,特请你二人来商议则个。”

    (3)左黜道:“官人们也说得是,必然要一个为首的。我与你们为首,众官人肯相助也不?”

    (4)文招讨道:“不然,招讨乃名将之子孙,曾与先皇建立边功。彦博虽为主将,终是书生,全仗诏讨共成王事,不必谦逊踌蹰也。”

    (5)马遂大骂道:“我为无刀在手,不能斩贼之头与万民除害,我死必为厉鬼杀你矣!”

    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三遂平妖传》中对象介词“与”句法语义特征,我们还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对象介词“与”的用法作进一步梳理。

    1.共时层面

    本文选用同为明代作品的《水浒传》、《金瓶梅词话》、《型世言》中的对象介词“与”的用法来与《三遂平妖传》做共时比较(以下数据参考曹炜先生所著“明代早中晚期三部白话小说虚词计量研究”三种)。

    《水浒传》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1539例,其中引进接受者有693例,引进偕同者有591例,引进受益者有250例,引进涉及者有3例,引进施为者有2例。

    《金瓶梅词话》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2470例,其中表示受事有879例,表示受益有747例,表示对象有352例,表示偕同有315例,表示比较有12例,表示使令有3例,表示强调有80例。

    《型世言》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945例,其中引进接受者有226例,引进协同者有447例,引进受益者有121例,引进涉及者有1例,引进施事者有8例,引进言谈者有112例,引进所对者有6例,引进比较者有24例。

    2.历时层面

    本文还选用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宋代的《碧岩录》、元代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清代的《儒林外史》中对象介词“与”的用法来与《三遂平妖传》做历时比较(以下数据参考自许秋华的《<世说新语>介词及介词结构》,王丙山《<碧岩录>介词研究》,吴媛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介词研究》,张琳《<儒林外史>介词研究》)。

    《世说新语》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219例,其中引进接受者有9例,引进偕同者有196例,引进比较者有14例。

    《碧岩录》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430例,其中引进受益者有65例,引进协同者有77例,引进比较者有56例,引进言语对象有188例,引进表示祈使命令有44例。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67例,其中引进动作行为承受对象有24例,引进动作行为涉及对象有31例,引进命令对象(具有较强祈使义)有12例。

    《儒林外史》中对象介词“与”共计出现561例,其中引进动作行为接受者有188例,引进动作行为受益者有153例,引进协同、伴随的对象有106例,引进涉及的对象有98例,引进比较对象有15例。

    虽然语料规模与作者分类及命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是从上述数据的比例中仍可以看出:对象介词“与”的用法基本固定,“与”字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其后所引进的宾语对象主要集中于引进接受者、所为者、交与者、言谈者等,并保留在近代汉语之中,其他如涉及者、施事者、比较者等用例总体上较少,并在近代汉语中趋于消失。

    参考文献:

    [1]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罗贯中.三遂平妖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魏达纯.近代汉语简论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曹茜(1990-),女,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汉语。

    推荐访问:遂平 介词 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