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点

    时间:2023-07-03 17:20:09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获取教学信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他们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提问变得有效,如何改变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这一现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问的切入点

    教师合理的提问切入点关系着学生回答问题的兴奋点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如果教师的提问切入点不正确,学生就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语文教师的提问切入点出现问题,一般表现在教师给学生提问的时候,提问不清,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回答;或者针对一个问题反复的提问,这使学生不愿意回答;也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课文内容完全无关,学生觉得教师的问题无从回答。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捕蛇者说》这一篇课文为例,有教师往往会问:“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教师这么问,就会让学生产生岐义性理解。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希望自己回答这篇文章的情节,还是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于是,就有学生觉得,在教师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教学意向以前就不要随便回答问题。还有的教师会问:“为什么蛇有剧毒,人们还积极去捕蛇呢?这反应出一个什么社会现状呢?”对学生来说,因为教师的前一个提问已经包含了后一个问题,所以他们不便回答。教师要学生回答问题,就要抓住问题的重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学习的重点。教师可试问:“文章反复地说永州的蛇很毒,可是为什么蒋氏一家仍不愿意更役复赋?”教师提问的切入点直指教学的重点,学生就能针对教师给出的教学重点思考,然后回答。

    二、提问的层次性

    有的语文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有时提问事无巨细,有时提出的问题又过于抽象,学生找不到思考问题的方向。

    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为例,有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这件事发生在哪里?”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书中说明了事件发生在鲁镇,于是有学生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可当教师反复提这些特别简单的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教师在明知故问,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于是学生不想回答这些问题。而有些教师会直接提出整篇文章的核心:“孔乙己的悲剧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过于抽象,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理出问题的答案,于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就要注意到提问的层次性,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却又不至于太难。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孔乙己在鲁镇是个异类?”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提问,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的特性。教师进一步提问“鲁镇的人怎么看待这个异类?”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提问思考鲁镇众人的行为反应出的社会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偷书以后,并没有立即被打死,那他为什么后来还是死了呢?”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提问思考到个人的悲剧与社会的悲剧碰撞的必然结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在鲁迅的眼中,孔乙己的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呢?”此时学生综合之前的思考就会发现,作者描述的孔乙己,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鲁迅在这篇文中给予孔乙己这样人的深深同情,也给予中国这个社会最严厉的鞭苔。

    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只有把握住问题的层次性,学生才会愿意积极地回答问题。

    三、提问的生活性

    有的教师在给学生提问时,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学生无法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体验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这使他们没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陋室铭》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有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一种怎样的追求?”目前,很多初中学生生活在都市,他们的住宅是钢筋水泥建筑,他们每天看到的是繁华都市,这使他们没法理解什么是陋室,为什么人要住在陋室里?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回答教师的提问。然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以前,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多媒体中看到古代文人居住的草堂,学生一边看到古代幽静的草堂,一边听多媒体中播放的幽幽琴声,多媒体能将学生的心境带到许多年以前,学生能从那些幽静的草堂中看到繁华的都市所缺失的美。这时,教师再提问:“为什么作者愿意住在陋室里,并引以为自豪呢?”由于学生在从多媒体中感受到陋室独特的美,因此,他们就能够感受到古代知识份子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执着追求和性格特征。

    教师提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提问,只有学生能理解到教师提问中所说的内容,他们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关系到语文教学提问的实效,语文教师可以参考本文提出的做法,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优化教学提问,提高语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推荐访问:几点 应注意 提问 初中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