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本科《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施

    时间:2023-07-04 11:4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效果,本文在强调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就如何实施提出相应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及数学,借助计算机,从定量角度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经济学科。可以说,我国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经过国内许多高校的教学实践,有关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当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提倡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进行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供的选题或者具有专业特点的学生自主选题,独立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软件,独立操作,分析和评价(王锋,2009)。二是提倡探索型实验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者学生自己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自主地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实验(徐占东,2009)。三是提倡自主型实验教学模式。即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材料自主培养,实验试剂自主配制,实验进程和实验时间自主安排的实验教学模式(王立平,2006)。

    可以看出,上述的三种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强调由学生自主选题、独立进行实验,本质是一样的,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本文在强调《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就如何实施该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方法,这样对于促进《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实践意义。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已不适应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和数学知识,更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回归分析为主,即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和严谨,在讲授课时一定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只重视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正好顺应当前高等院校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2.《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要求进行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及数学,借助计算机,从定量角度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经济学科,可以说,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以回归分析为主,也可包含一些协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只有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同时,随着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模型日趋复杂和精确,样本容量也日趋庞大。那么对于样本数据的处理,模型参数的估计及检验统计量的计算等,都只能通过相应的软件才能完成。所以,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了《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

    3.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大量的公式的推导和结论的证明,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在理论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主,选择多媒体和板书进行讲解,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再加上《计量经济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在授课的过程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那么,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参与教学、参与操作的知识的主动寻求者,这样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教育部对实验类型的划分,《计量经济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了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而设计性实验(也称探索性实验或综合性实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者学生自己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自主地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实验[1]。

    验证性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使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数据、表达实验结果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针对课本中的案例及课后习题,基本停留在验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层面上,只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深化。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从实验的选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及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总结等所有的环节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最后把实验结果以实验报告或者课程论文的形式上交。设计性实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充分地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空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2]。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讨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时,都提倡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尽管设计性实验教学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但是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的经济理论知识、统计学知识及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本科生而言,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上述知识的积累,这样反而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所以,我提倡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软件的操作步骤及整个实验的操作流程,这样就具备一定的设计性实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性实验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讲解理论和方法原理,验证性实验是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加深学生对教材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而设计性实验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平台,在目前各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对Eviews应用相对较多一些,它是专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具体实施如下:

    1.选择实验内容

    在一般本科《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共包括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两大类。前者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和检验方法,涉及普通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广义差分法、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以及拟合优度检验、T检验、F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和GQ检验、LM检验、DW检验、怀特检验、逐步回归法检验等计量经济检验方法。

    后者包括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方法及拟合优度检验方法,涉及如普通最小二乘法、间接最小二乘法、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等单方程估计方法,以及拟合优度检验、预测性能检验等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这些基本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可以先按照验证性实验的要求进行操作,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然后对于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选择一个设计性实验,该设计性实验包括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或者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的所有的内容。对于这两个设计性实验最后都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实验报告,它包括建立模型、收集数据、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等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所有阶段。

    2.进行实验

    对于验证性实验,要求一人一台机器。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前,教师先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模拟,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软件操作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内容可选择教材中的案例和课后的习题。

    对于设计性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给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自己根据各种经济现象,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问题。学生进行分组,可以3-5人一组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然后上机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余地,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即使实验结果与理论或者实际不符,甚至大相径庭,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要引导他们找出问题所在,重新进行实验。

    3.实验成绩的评定

    由于实验课没有专门的考试,评定实验成绩唯一的依据就是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就是自己动手对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实话实说,不能造假。

    实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对相关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形式进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实验过程主要是在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求得参数的估计值,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实验结果的经济学解释在实验报告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计量经济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如果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不符,就要分析原因或者重新进行实验。对于一些有创新性的实验报告,要适当给予加分,同时还可在班上进行演示,让学生参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徐占东,王维国.《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1-92.

    [2]王锋,刘传哲,陈权宝.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0):108-110.

    [3]胡荣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J].统计教育,2008,(3):4-6.

    [4]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4):56-58.

    [5]杨朝辉.改革高校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5,(4):106-108.

    [6]袁建文.经济计量学实验教学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8-19.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计量 经济学 探讨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