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现代化社会下藏传佛教的发展

    时间:2023-07-04 13:40:09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在现代化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传佛教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诸多方面发生了适应世俗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本文对藏传佛教的情况进行分析,把这一文化领域揭示出来,予以全面探讨,使这一文化宝藏可以焕发出它的青春。

    关键词:藏传佛教;世俗化;寺院

    一、现代化背景下藏传佛教世俗化的特点

    现代社会已经进人价值多兀化的时代,符行业的信息化也加速了社会的价值分化,藏传佛教传统的信仰形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异,教义内涵、礼仪规定以及其他方面的宗教实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宗教观念表现出了某种淡化趋向,这是藏传佛教世俗化的一般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归纳出藏传佛教世俗化几个方面的具体特点。

    第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增多和社会开放程程度的提高,在传统上流行藏传佛教的地区,宗教活动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衰落的状态,而信教群众在历史上形成的浓厚的宗教观念也趋于淡薄,藏传佛教传统的宗教功能弱化。

    首先,藏传佛教寺院一些比较直观的变化表明了向身的衰落趋势,如僧尼数量持续减少,寺院的规模也随之逐渐变小。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偏僻的原本规模不火的寺院来说,寺院在规模缩小、人数减少方面变化非常明显。造成僧尼数量减少的原因,除自然减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还俗,尽管有的僧尼是同为生活窘迫而被迫选择还俗的。

    其次,历史上流行藏传佛教的地区,几乎都存存居民全部信教的文化传统,藏传佛教在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至群体社会的政治结构、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下到个人日常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深受宗教的影响,藏传佛教所提供的意义体系对传统社会发挥着强有力的约束力。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藏传佛教传统的礼仪、教规已经逐渐丧失约束力,寺院的社会支配能力和影响力明显减弱。

    第二,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一方面是藏传佛教的自我调适,在多个层面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信教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精神风貌的更新,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趋同多元和理性,世俗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

    首先,商品经济活动和商品价值观念逐渐渗人藏传佛教宗教领域,宗教行为表现出功利化趋向。传统宗教习俗潜移默化地与现代文化进行着调试,许多寺院采取“以寺养寺”的政策,开公司、建旅店、办商行、立学校、扩诊所,兴办各种世俗产业,与社会争夺资源参与市场分割。许多寺院都变成了旅游观光景点;雕塑佛像、唐卡观音成为艺术品。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观念影响了僧尼的宗教生产与消费活动,宗教行为逐渐具有明显的商品性。在走向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宗教观念趋于淡薄,信教群众些传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开始投身市场经济,关心和追求世俗利益,把勤劳致富作为个人和家庭生活的目标。

    第三,信数群众的宗教信仰及实践逐渐脱离群体化束缚,在更大范围内走向个人化、私人化和内在化,而传统的价值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观念所代替。目前,集体性的宗教实践已经逐渐地减少了,一方面是不信教群体出现并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是信仰方式和态度的改变,信仰倾向个人化和私人化,信或者不信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很少关注和过问别人宗教信仰情况。

    总之,在现代化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传佛教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诸多方面发生了适应世俗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上述几个方向的世俗化现象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可以从侧面考察民族地区现代化背景下藏传佛教世俗化对僧尼和信教群众的深刻影响。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原因

    宗教世俗化在本质上是宗教对社会变迁和发展趋势的调适,这是一个由接触、矛盾、变化走向调适和最终适应的漫长过程。引起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和持续推进。随着藏传佛教信仰地区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现代文明要素综合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此条件下,藏传佛教适应性变化就成为种无法回避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藏传佛教世俗化既是信仰去神圣化的过程,也是群众精神生活理性化的过程,更是宗教本身非政治化的过程。藏传佛教信仰地区经历政治变革和制度改革,均会冲击和政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当然包括宗教观念。

    第二,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来源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传统民俗知识逐渐退出社会主流知识层次,多元文化知识也改变了宗教在社会中的支配地位,影响到人们对宗教知识的认知程度,并促使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由出世转向入世,变得更加现实和理性。

    第三,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加剧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藏传佛教所依存的传统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工业化促使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生政變,传统的人际关系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关系逐渐解体,也丰富和政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并享受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城市化改变了居住群体的人口结构,地区间人口流动明显加快,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社会的生活居住观念发生变化,人生目标更注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传统的宗教追求逐渐被现世的物质追求所替代。

    三、藏传佛教世俗化的作用及影响

    在历史上,藏传佛教作为信仰地区传统社会的思想意识基础,贯穿于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中,渗透到人们的观念形态、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领域,对传统社会的变迁发展产生过深远的作用。在现代化背景下,世俗化代表了藏传佛教新的发展趋势,在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藏传佛教的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调适和变化反过来也对基层社会观念形态和结构变迁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的衰败,而是意味着宗教在适应社会过程中自身的转型,这同样有利于宗教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并不断增加新的社会影响力。在藏传佛教的现代社会转型中,从参与社会事务和活动上看,藏传佛教的活动范围虽然有所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仅仅限于宗教信仰,而较少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活动中。但是,藏传佛教与当地社会终究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离不开藏传佛教的层面。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日益严重,客观上也需要宗教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信教群众爱国守法、抑恶扬善、服务社会,这对整合和维护社会秩序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面对基层社会的同时,通过调节和适应,藏传佛教不但可以在弘扬人文价值、防止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以新的模式和形态关注社会,把丰富的宗教精神关怀注入社会,以积极要素促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既能够扩大宗教的影响面,又使社会获益匪浅。实际上,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藏传佛教已经开始了自觉调适的过程。

    世俗化是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调适过程,一方面,藏传佛教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存要求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剧烈变迁也使藏传佛教面临一系列问题,既有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面,也产生了一些负而效应。如何认识并消除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让藏传佛教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并有助于社会转型的进程,这是目前憎俗学术界都在关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尧.藏传佛教丛谈.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茵,(1982.09-),性别:女,籍贯:江苏省苏州人,学历: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单位: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艺术。

    推荐访问:藏传佛教 现代化 社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