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浅析佛教文化对敦煌舞蹈的影响

    时间:2023-07-04 14:5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敦煌舞蹈作为我国古代舞蹈中的一朵璀璨奇葩,是我国舞蹈艺术中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一种,也是我国舞蹈中将思想、文化、情感等加以融合的主要代表。敦煌壁画乐舞形象体现了佛教文化,再现了佛教历史,以深厚的佛教文化为根基,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和强大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佛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57-01

    一、敦煌舞的起源与佛教文化

    (一)敦煌舞与古印度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音乐、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舞蹈文化。敦煌地区是我国古代的要塞之处,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敦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交流较为完善,一些从古印度、西域地区传来的文化在此地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敦煌舞的西域佛教文化特征。敦煌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十六国时期,敦煌舞蹈集合了印度、古代西域地区、中原地区的舞蹈艺术与文化,而且在舞姿、技术、情感、风格、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体现了佛教的文化气息。

    敦煌舞蹈在舞姿、形态、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别具一格,大胆浪漫,玄幻虚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唐代以前的佛教文化。北魏孝文帝进行汉族文化推广后,中原的舞蹈韵味同北方民族舞蹈形象巧妙结合,有些壁画乐舞也经常反弹琵琶,这也是西域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常用姿态,这说明西域舞蹈文化也融入到了敦煌舞蹈中,共同缔造了敦煌舞蹈的佛教文化特色。

    二、敦煌舞蹈《飞天》的佛教文化与审美特征

    (一)敦煌舞蹈的西域文化体系。敦煌舞蹈是从印度经过西域地区传入敦煌的,而敦煌舞蹈的文化内涵主要融合了敦煌地区自身的文化、西域文化遗迹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二)敦煌舞蹈《飞天》的空灵优美与慈爱之心。敦煌舞姿中显著的是舞蹈的空灵之美,这形成了敦煌舞蹈独具异彩的风格。敦煌舞蹈继承了唐朝的文化积淀,舞姿圆润流畅、内敛和谐。如舞蹈动作“甩袖”、“投袖”类的独特舞姿和唐代的“软舞”、“健舞”非常相似,特别是腰部、跨部的动态,呈现出空灵优美的状态。舞蹈《飞天》舞姿圆润流畅、内敛和谐。7名舞蹈演员在固定的莲花舞台上,呈现出空灵优美的舞姿。大多数动作是以两臂挥袖旋转行成曲线来包缠身体的,结合“松垮”“扭腰”“勾脚”等基本动作的运动规律,展现了独具异彩的风格。动作集中动向于中心一点,并有许多“含胸”“颌首”的内收性动作,总体呈现出一种飞天回旋的状态。唐代之前,观音菩萨的形象和文化都具有浓烈的印度陀罗特色,菩萨面容慈祥,充满爱意,表情宁静深远,其丰满的身体姿态就是唐代女性丰盈美的体现。敦煌壁画的“飞天”具有多姿的舞蹈形态,形体优美柔和,是对佛教文化的最好阐释。在佛教中,“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向,代表净土天界,唐代敦煌壁中的“飞天”形象已经完全脱离了印度传统佛教文化艺术和西域民间舞蹈的文化元素,有了道教“天外飞仙”的精神追求。在唐代敦煌壁画中,“飞天”在极乐世界上空盘旋,她们有的振臂翻翔,腾空而起,有的脚踏祥云,徐徐降落,有的手托花盘,长空迎展,这些“飞天”身材颀长,姿态优雅,充满了飘飘欲仙的灵逸之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天国和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入世精神的追求。

    三、敦煌舞《丝路花雨》的佛教文化审美特征

    《丝路花雨》中花雨纷纷,飞天翱翔,长纱飘荡,天幕前三组六臂如意轮观音呈一个静止状态,佛像复苏,起舞佛坛,烟雾缭绕,芳香四溢。云烟花香散去,戈壁古道出现,商队缓行,驼铃声声……聊聊数笔,概括了天上、佛窟、人间的规定情境,描绘出了丝绸之路的典型环境。幻觉中,神游天堂,反弹琵琶翩翩起舞,舞姿飘逸豪放,莲花童子、仙女走下壁画舞动起来,舞蹈形象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运用幻觉营造出一种非凡的气韵。敦煌舞充分运用人体的线条、节奏、律动,灵活多变,以舞传情,以情感人,虚实相生,意境幽美,具有强烈的美感和生机,独具艺术风韵。跳跃轻快的步法,反弹、横弹、侧弹、背弹、蹲弹、卧弹等多变的弹舞造型,调度上自由顺畅,节奏上活泼俏皮,将弹琵琶的动作变形为反、侧、横、背、蹲、卧等造形,不拘一格,别致新颖。舞蹈《丝路花雨》在内在情感上,宗教色彩与地方色彩也十分浓厚。“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的意境展示出一种祥和、积极、乐观的表象,敦煌舞蹈的文化特征融合佛教、西域文化、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情感丰富,表现了独特的佛教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贺燕云.对敦煌舞体系的认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

    [2]金秋.敦煌舞的文化传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

    [3]马福强.试论汉唐舞的新中国古典舞精神[J].艺苑,2008(02).

    [4]王克芬.漫话敦煌舞蹈壁画[J].舞蹈,2000(04).

    [5]徐若冰.敦煌古乐组舞[J].中外文化交流,1996(05).

    [6]贺燕云.从敦煌壁画复活的神奇舞蹈——主演谈敦煌舞的编创、表演及教学[J].艺术评论,2008(05).

    作者简介:

    穆 迪(1990-),男,满族,辽宁盘锦人,本科,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推荐访问:敦煌 浅析 舞蹈 佛教文化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