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刍议佛教的财富观

    时间:2023-07-04 15:45: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阐释佛教财富观。认为佛教财富观建立在因果报应原则的基础上,佛教认为财富有其现世的合理性,是有情众生的身命基础和解脱资粮;获取财富要坚持“如法求财,勤恳为要”的原则;使用财富应自利利他,行布施种福田;佛教对财富有着圆融而超脱的理解。

    【关键词】 佛教;财富观;因果;积累;使用

    如今评价国家的强弱,生活的改善、价值的体现、效益的增长……都是以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标准。财富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富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态度。财富是生存的方式还是生存的意义?古老的佛教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如何看待财富

    原始佛教中,出家人托钵乞食,身外无物给人以远离财物的印象。佛教的戒律中也严格规定,出家人不能储蓄金银财宝。然而,因此得出结论说佛教应远离财富是不全面的。如果深入佛教教理,我们会发现,佛教并不远离财富主张贫穷。在大乘佛法中,财富具有现世的合理性,是身命基础以及解脱成佛的资粮,但财富在佛法中不具有终极意义,财富是生存的方式而不是生存的意义。佛教对财富有着圆融而超脱的态度。

    1、财富是身命基础

    佛教并不主张贫穷,而是认为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早在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就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增一阿含经》说:“一切众生,有食则存,无食则亡。”[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佛的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2]药师佛救度众生的方式,也是先满足众生的基本物质需求,再用佛法武装众生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佛教中“法轮未转,先转食轮”的道理。

    不仅如此,佛教还认为贫穷是苦。《金色王经》云“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最为重?所谓贫穷苦。”[3]贫穷的人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与贫困作斗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生活。“为求食故造诸恶业”(《药师经》)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说,贫穷是苦,是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

    2、财富是解脱资粮

    依照大乘佛法,菩萨应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六度和四摄中,布施都占有重要位置。布施又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最为基础且直接。要实行财布施,必须有一定的财富基础。所以,拥有财富正是广行布施、广种福田的物质基础。

    在佛教的净土思想中,也充满着对财富的可定。《阿弥陀经》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4]《药师经》中描绘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5]这样的国土如此富丽堂皇,容易使人生起稀有之心,发愿往生。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更是有五大愿直接关系到众生的物质生活。

    尽管财富在佛法中具有正当的合理性,但财富不具有终极意义。人们仍需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财富,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释迦牟尼佛曾把金钱比喻为毒蛇,这不是教导人们摒弃金钱本身,而是摒弃对金钱贪婪和吝啬的心态。

    二、财富的积累与守护

    在佛教的教义中,财富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取得,才能成为身命基础和解脱资粮,才有资格成为行布施、种福田的物质基础。佛教认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遵循因果定律,这就要求在财富取得的问题上要“如法求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概括说来就是“正命求财,勤恳为要,守护具足,不令损失”。

    正命是八正道之一,即正确的生活,以正道谋取衣食用具等财物,不贪取无厌、敲诈欺骗、挥霍浪费。《杂阿含经》卷四十八中讲述正当的职业为:“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6]也就是现代的农业、商业、畜牧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业以及工业。非法所得的财物,如佛经中列举的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等种种不道德的行为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获得财富应以勤恳为要,《长阿含经·善生经》中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7]佛法反对懒惰懈怠,《中阿含经·大品善生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对懒惰者的批评:“若有懒惰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大早不作业,二者大晚不作业,三者大寒不作业,四者大热不作业,五者大饱不作业,六者大饥不作业。居士子,若人懒惰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8]佛法认为,人生在世想要获得现世安乐,就必须有正当职业,并且殷勤经营,这也是“四具足”中的“方便具足”。

    “四具足”中还包括“守护具足”,即保护财物不令损失。借贷给他人,需要了解对方,小心谨慎,不借给奸诈、抵赖、吝啬的人。此外,不能沉湎于酒色、赌博、歌舞伎乐等,这些都能导致财物损耗,家道贫穷。

    三、合理分配财富

    在财富的分配方面,要坚持“中道”,避免吝啬和挥霍无度两个极端。过于悭贪吝啬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钱,依然不舍得用来帮助别人,造福社会,甚至不舍得给自己和家人享用,常被讥讽为守财奴。《杂阿含经》卷五中描述“若有钱财,不能衣食,不能惠施,极自俭用,众人咸言,如此之人如死狗,宜自筹量,不奢不俭”。[9]可见,过分贪吝的果报很重,难保人身。应向胜鬘夫人学习“不自为己,受畜财物”[10]。

    另一个极端是挥霍无度,随着生活日益富足,有些人用挥霍的方式来炫耀自己所谓的成功,沉溺于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将财富“异化”为阶级、地位、身份的象征,失去了对待财富的健康心态。他们无端的浪费了资源,浪费了福报,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佛法倡导平衡合理的财富分配方式,佛经中对财富的分配有着详细的论述。《中阿含经·善生经》中记载,收入应分为六份,一份用于饮食,一份置办产业,一份储蓄,一份信贷,一份准备结婚,一份用造住宅。佛教不仅提倡守护财富,增加收入,还强调广行布施,广种福田,一方面回馈社会,一方面为自己耕种福田,自利利他。《善生子经》云:“凡人富有财,当念以利人,与人同财利,布施者升天,得利与人共,在在获所安。”获得财富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只有用财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才算实现了财富的真正意义。

    四、结语

    世间的有形财富大抵可以用数字来计算,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只要从存款金额、房产价值、股票基金、古董藏品等就能知道其富裕程度,而更多的无形财富,如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眷属的平安等都是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认为人最宝贵最究竟的财富就是“般若”。我们不仅需要财物来回报社会,帮助他人,我们更需要用智慧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人心,用智慧的力量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注 释】

    [1] 增壹阿含经卷51,大正藏第2册.

    [2]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卷1,大正藏第14册.

    [3] 金色王经卷1,大正藏第3册.

    [4] 佛说阿弥陀经卷1,大正藏第12册.

    [5] 杂阿含经卷48,大正藏第2册.

    [6] 长阿含经卷11,大正藏第1册.

    [7] 中阿含經卷29,大正藏第1册.

    [8]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大正藏第12册.

    [9][10] 善生子经卷1,大正藏第1册.

    【作者简介】

    曹晓晨(1986-)女,满族,任职于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汉传佛教.

    推荐访问:佛教 刍议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