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学校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7-05 16:4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由此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支撑,因而迫切需要与之相应的优秀民族文化,培植民族认同和向心力。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方阵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理应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如何传承保护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本着“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该文从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转变学校教师观念、构建多元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校教师综合素养等策略加强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希望能够给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 对策研究

    一、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

    有学者按照表现和传承方式的不同划分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物质文化之母,物质文化属于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属于底层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相互包含和互动的。

    1.少数民族物质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建筑等物质文化作为关注热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而其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多位于中国经济欠发达区域,旅游扶贫是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不同视域,融合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就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展开探讨。民族典籍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类,是一种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文类。现阶段,学界在对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等人口较多、民族语言体系较完善的少数民族典籍保护和传承上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人口数量少、文字体系不完善、典籍数量少、完整度和流传度不高的典籍研究较为匮乏,为控制其流逝速度,各项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2.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也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06年11月2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39号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2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將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别。在已公布的四批1372 项国家名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占35%。

    通过近年来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得到 极大的保护。各界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剖析了非物质文化的特 征、性质及其传承的路径、策略和更多实际问题。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传统民族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传统医药和节庆民俗的保护和传承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又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各地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力度也有所差异。目前对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文字等传承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文献典 籍电子化程度也较低,在未来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仍需加强。

    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1.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建构合理有效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者们尝试探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理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民族复兴运动。作为一种思想或观念,以反映文化多元、倡导相互尊重、体现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目的在于维持文化的多样性。而作为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希望通过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质,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民主价值观,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获得同等发展的机会,从而真正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多元文化教育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我国民族教育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这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有效路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坚固的理论基础。

    2.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法律及政策依据

    这里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早在1999年就有国外研究者提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法律为其奠定坚实基础。

    2008 年以来,我国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吴正彪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背景入手探讨教育过程中“非遗”的传承问题,提出“立法手段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余澜等研究者强调应该对“非遗”民族教育特别权利设立专门的法律予以具体保障,民族教育立法 要明确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自治权、课程设置 权、教学方式选择权等具体权利,而且要从 经费、条件、制度、评价等方面对民族教育特别权利予以保障。

    3.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与作用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具有民族和谐的社会基础价值、民族艺术的繁荣特色价值、民族精神的教育传承价值和民族文化的经济互动价值等。因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愿望,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利于遏制民族文化的趋同化,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学校教育中引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学校的吸引力、渗透力,丰富和拓展民族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唤醒地方高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形成民族凝 聚力,促进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1.少数民族文化土壤生发变迁

    近年来,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国家实施了大量扶贫与开发战略。民族地区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自然环境遭遇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现代建筑取代了承载文化基因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物;具有符号意义的民族传统服饰被新时代追求视觉刺激的新服装取代;等等。诸如原生态系统、民族建筑和民族服饰等,正是少数民族文化基因生发的土壤和表现形式。而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小社会,既是族群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功能性共同体,同时也是具有独特荣辱观与是非观念以规范群成员行为的伦理性共同体。受宗教思想和祖宗崇拜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多认为万物有灵与因果循环。这就要求族群成员在日常交往中应以善为根本的处世原则,以互酬为社会交往规范来实现共同体的和谐发展。但随着自然环境与共同体及其成员生活方式的变迁,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的物理空间被解构,文化基因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2.新生代少数民族缺乏民族认同感

    从文化基因的角度看,文化认同即族群个体对其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这就是文化基因的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商品理性与消费思潮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代性文化渗透到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性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念,导致民族新生代文化心理失衡,他们开始怀疑和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否认民族文化具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一方面体现在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因其所拥有的传统工艺技术、民间文化等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因而经济收益不佳,为免于固守贫穷,他们不得不转而投入市场,谋求新的职业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生代鉴于上一代传承人所遭遇的经济贫乏、生活困顿处境,无心于潜心学习与传承本民族文化,转而寻求他业。

    3.民族文化开发趋向利益和商业化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的大力宣传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精神内核,即文化基因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开发与建设变异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推销与兜售。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与开发的目的在于通过旅游发展和壮大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纵观当前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策略,往往出现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现象:重经济开发、轻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短视行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传播的价值取向异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都是极其有害的,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专家学者和个人等由于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关方的价值取向差异,有其自己行为偏向,必然产生不同的后果,这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四、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营造民族文化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发展、进步的最重要阵地,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首要场所。高雅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时刻熏陶着学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彰显民族情怀的人文环境要齐头并进,合二为一。学校在建设校园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全力以赴深挖人文元素,让自然环境和人文元素实现和谐发展,以凸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情。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以及校园围墙的各种元素,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合理布置,建设“民族 艺术走廊”“民族文化走廊”“民族风情墙”等主题鲜明的文化场景。营造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展示民族个性及精神风貌,让师生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

    2.贯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学校教育要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首先必须有系统课程的支撑,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探讨教材内容的精细化、精准化。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构建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中纳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认知优秀民族文化成果,这对学生民族情怀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 育中得到有效传承。除此之外,这也有利于强化课程 对少数民族区域的适应性,有助于推动教师加深对地区民族文化的探究,激发教师主动投身于课程建设的 积极性。民族学校应以地区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发类型多样的、以实践体验为重点的课程,并尝试让学生享有课程的选择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建设民族文化的校园平台

    学校一定要把活动呈现给学生,而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再现,使学生逐步领会活动的意义,并且能够在其中发挥个体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加入民族文化学习中来,并且积极地予以响应,这就需要学校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绚丽多姿的主题活动中去体验民族文化的无穷韵味,进而促进自己完善人格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活动是学 校民族文化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校园母语节系列活动、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校园那达慕民族体育节系列活动,这些都是蒙古族学校适宜长期开展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4.基于民族文化培养师资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自身的民族性。为体现我国民族教育的民族性,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需定位于为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平等的机会、为个体的适应性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教师则是塑造这个和谐社会基础结构的重要行为主体。因此,民族地区需要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教师。通过改善师范院校的課程规划以提高职前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鼓励在职教师在教学中改进课程设计模式、增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文化认同、鼓励在职教师参与民族教育研究等都是不错的增进教师多元文化知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D.

    [2] 曹承伟,王芳.我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及政策透视[J].大众文艺,2011(23):222-223.D.

    [3] 李丽娜.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23.D.

    [4] 陈孝凯.新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历史发展探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3):27-33.

    [5] 胡敏中.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J].新视野,2008(1):73-75.D.

    [6] 田占峰.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建筑文化传 承与保护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9):101-102.D.

    作者简介:黄祎(1993.6),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北孝感。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传承 视野 对策研究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