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毛乌素绿色传奇

    时间:2023-07-05 18:40:09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主任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哪儿有大明沙。最后,他告诉我,人家说大明沙肯定有,是在巴彦淖的东边。咱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海子西岸上,要看明沙,咱得绕到海子东边。大约还得二三十公里。我看了看巴彦淖的东边,透过茫茫的水面,很远处似乎有一条起伏的浅浅的轮廓。

    赵主任说:“这次我打听清楚了,就是东面,肯定有明沙梁。”

    我想想说:“那片明沙我知道,去年我就去看过了。变化也是老大了,30年前,我就在那一带上的道班工作过。”

    赵主任惊奇地说:“真的?那咱们就不去看了,绕得太远。我回去问问在图克待得时间久的老人,让他们就近给你指块大明沙。”

    第二天,赵主任真给我找了个老人,是过去镇里的老领导,原镇人大主任斯仁道尔吉。斯仁道尔吉告诉我:“要想看成片的大明沙还得去梅林庙嘎查。据我所知,图克附近的大明沙早就治住了。我在图克待了几十年了,对哪儿有明沙还是知道的。梅林庙那儿明沙大,前些年有陕西人在那大明沙里搞了个土炼焦厂,好长时间都没人知道。最后还是被寻找牲口的牧民发现了。大,那里的明沙大!”

    我说:“正好,本来我也想去一趟梅林庙,看看萨冈彻辰纪念馆。”

    为了把握起见,赵主任给我联系上了梅林庙嘎查的党支部书记奥腾巴彦,他说奥腾巴彦现在搬到图克镇上的移民小区,正好在家。于是我们到镇上的移民小区去找奥腾巴彦。图克镇这个移民小区建设得很现代,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已经住了150多户人家。有意思的是,在漂亮的小区院里还竖着一些苏力德,让人一看,就不禁想起草原的毡包前、沙巴拉地的柳笆房前竖立的苏力德。我想这些苏力德大概是游牧文明留在这里的最后纪念了。它在顽强地告诉人们,这个小区里的居民曾经是草原上的牧人。

    我们在一幢楼的单元房里见到了梅林庙嘎查党支部书记奥腾巴彦。他是个中等个子的哈日嘎坦蒙古人,看上去有50多岁的样子。我打量着房子,看着房子的陈设,说这房子真挺不错的。奥腾巴彦告诉我:“这是镇上给每个移民户免费提供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房,都是这样统一的格局,水、电、暖配套设施都挺不错的。这倒好,用不着风吹日晒了……”

    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们随便聊了起来。奥腾巴彦对我说:“自从老辈子人从萨冈彻辰陕北陵地迁移到梅林庙,已经整整五代了。打小就记得出门就是大沙漠,有些沙巴拉地就是好草场。羊就跑着吃,溜着吃,跑着溜着,连沙巴拉地的草场也没有了,只剩一片荒沙了。后来承包草场,荒沙滩也都有主了。人们按着自己的意愿治理沙漠,建起了许多‘草库伦’,后来又轮牧、禁牧,草就长出来了,大明沙还真不多见了。上面提倡为养而种,我又在巴拉地里开辟出了几十亩水浇地,牲畜饲草料就全能解决了。”

    我问:“那你咋搬到移民小区的楼上来住了?”

    奥腾巴彦说:“我看草场现在挺好的,荒沙梁也不多了,咱梅林庙的林草从来没有这样茂盛过。可上边说不行,说咱是生态脆弱区,梅林庙嘎查已经被旗里划定为退牧还草区,人、畜要坚决地退出来,用于生态的彻底的恢复和改善。你想想,不让放羊了,都要搬到镇里统一盖的楼上来住了,人哪能想得通?甚说法都有!”

    赵主任说:“老奥,人家肖老师是找大明沙来了,看萨冈彻辰纪念馆来了……”

    我说:“随便聊聊。我听说迁移上楼的牧民有喝醉酒的,从楼上跳下去摔伤的。”

    奥腾巴彦想想说:“这事我还没有听说过。咱实事求是地说,退牧还草的补贴,过生活还是够的。”

    我问:“退牧还草的政策补贴有多少?”

    奥腾巴彦说:“就说我家吧,50亩水浇地,每年每亩补300,国家每年补1.5万元;2000亩草场,补3万余元。还给我和老伴上了养老保险,每月1000元,一年就是2.4万。光退牧还草政策补贴下来每年就有将近6万元的收入,这是旱涝保收的。这和我们上楼前的畜牧业收入差不多。别的人家都差不多。”

    我想,退牧还草的牧民,上楼以后,每户每年能有6万元的政策性固定收入,应该算是承庇祖荫了。可据我所知,许多牧民并不愿意上楼。其实,他们不是担心上楼以后生活没有保障,让这些草原上的牧人们纠结的是,上楼以后,他们就真的告别了草原,告别了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由自在的自然生活。

    奥腾巴彦对我说:“你说的现象也有,但也不全是这样。家中像我们这样的,老两口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还是愿意上楼过光景。从此不再用捡羊粪蛋子烧火熬茶了,不再过风吹日晒的日子了。嘎查的青年人早就跑进城里打工了,他们不愿意在家里待着,挣上钱挣不上钱的都往外面跑。肖老师,我跟你实话实说吧,草原已经留不住青年人的心了!”

    我们听了奥腾巴彦这番话,都点头称是,感叹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不管农区、牧区,情形都差不多。

    我问赵主任:“咱镇上给上楼的移民提供就业的岗位怎么样?如果有了就业岗位,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不就把青年人留下了?”

    赵主任还未答话,奥腾巴彦摇头说:“咱们想得挺好,可年轻人不是这么想的。咱这地方,不比大城市挣钱少啊,可它就是留不住年轻人,你说有啥法子。”

    赵主任也讲:“的确是这个样子。实际上,我们建移民小区,主要是要做到‘移得出,稳得住,富得了’。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我们已经搞了一期2000亩设施农业园、物流园、生态建设示范园。镇区也能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像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企业也提供了一些辅助性岗位。我们认为产业支撑较为扎实,可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别说年轻人,就连四五十岁的人就业的也不太多。”

    “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工资不高?”

    “主要是不太习惯,过去牧民放羊,自己做自己的主,现在给人家打工,人家做你的主。”奥腾巴彦摇着头说,“有些我也说不清楚了。咱凭良心说,栽移樟子松苗子打日工,每天150,不算低吧?你要搞计件,每天三四百元钱也能挣,这走到哪儿也不能算是低工资。可他就是放着钱不挣,你有啥办法?你不挣,人家陕西、宁夏、甘肃的人打破头抢着挣。咱牧民过去过的是有累没苦的日子,悠搭着就把过日子的钱挣了。现在住上楼了,你要想有钱挣,就悠搭不成了。”

    推荐访问:传奇 毛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