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试析西部地区生态文化特色及深层建构

    时间:2023-07-05 18:40:09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生态文化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当代生态文化,必须发掘、转化传统生态文化形态。西部是多民族聚居地域,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文章以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为例,阐述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最后对建构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西部 生态文化 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范畴,从广义层面说,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层面说,它是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内容。依据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方式,广义的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层次、制度形态层次和精神形态层次三个方面。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各种思想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艺、生态教育等内容。本文尝试以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为例,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出发进行阐释,着重建构当代生态文化。

    西部地区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形态

    中国西部地域宽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干旱,荒漠多、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区域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同时,中国西部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域,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其中孕育丰富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迪。

    生产生活习俗。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习俗。以维吾尔族为例,他们有一个生活习惯,在建房之前都要先植树。南疆农村农民的居住地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这种习惯也积淀在民族生态文化中,谚语“桑大不可砍,砍桑如杀人”,就说明了维吾尔族人爱种植树木的环保行为,这也体现了他们努力改善生存生活环境的观念。

    此外,禁忌作为一种否然性的道德规范,客观上也有利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禁忌是指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和严格遵守的一种习俗规则。以哈萨克族为例,其民俗中有许多关于水的禁忌,诸如:禁止在泉水、河流和涝坝里大小便;不得在水源附近修建厕所、畜圈等危害卫生的各种设施;也不准在水源内洗衣服,在涝池内游泳、洗澡以及把脏水倒入水渠和涝坝区。长辈们把这些禁忌渗透到道德教育当中,使哈萨克族青少年从小产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哈萨克族独特的传统生态道德教育。这些习俗说明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不仅有保护生态的传统,同样也有建设生态的传统。

    法律族规。以蒙古族为例,他有一套规范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习惯法”体系,也是最早把生态保护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民族。《大扎撒》中详细规定:“禁遗火而撂荒”、“禁草生而镬地”、“禁止水中溺尿”、“禁洗濯、洗穿破的衣服”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条款,违者将受到严厉惩罚,甚至满门抄斩。①还有鄯善佉卢文木简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树木保护法》残文,曰:“从前法定之协定规定,(至于)树(仍)活着,应阻止任何人将树连根砍断,(如砍断)罚款系马一匹。若彼砍断树之树枝(lada),则应罚母牛一头。决定应依法作出。”②成文法建立了符合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效地规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

    宗教信仰。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数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萨满教、摩尼教、基督教、东正教、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这些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步融入到该地区先民的生活方式之中,使得他们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义认为人类不仅要相互友爱,也要施爱于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圣训就曾提到“善者必不损一蚂蚁”。再如藏传佛教,它的宗教仪式就充分体现了“神山”、“神水”、“不杀生”的佛教信条。这些敬畏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教义不仅启发了少数民族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自觉维护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发展。

    历史传记与传说。西部地区山水古迹众多,皆有历史传记和美丽传说。《穆天子传》载,西王母为周穆王吟诗,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③勾勒出人能与虎豹、乌鸦、喜鹊等一起相处的和谐场景。或许两千多年前,古西域人就怀有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

    树图腾是维吾尔先民的氏族图腾,先民们认为,他们的祖先起源于神树,他们与树有着相同的血缘。神树是整个部落的标志,如果有人破坏了部落的神树,就是对整个部落的侮辱。许多维吾尔族神话也记述了有关树崇拜的内容。

    还有哈萨克族的《人类的由来》、《迎萨甘创世》、《白天鹅》等早期传说,认为树和天鹅孕育了他们的祖先。这些传说表现了先民强烈的自然归属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哈萨克族人民至今对树和天鹅怀有深沉感恩的情感。这些古老传说所蕴含的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意识对西部地区生态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价值和贡献。

    民族歌谣。西部地区各族人民世代流传着大量歌谣,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歌谣承载着对族群认同的集体记忆,也映射着对自然热爱的民族特质,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象征。如维吾尔族《情歌》:“你那头上的黑发,像戈壁上树林的绿阴,我能见到自己的情人,犹如饥饿时进了早餐。”④这首民间情歌采用比喻手法,将美好的感情比喻成自然的美好景物,阐述了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再如锡伯族《款款悠悠的蝴蝶》:清脆优美的冬布尔声哟,引来了多少待寝的黄莺。歌曲借“乐器”表情怀,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渴望 ,既活泼生动又具有音乐感,将锡伯族亲近自然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传统生态文化是各民族对所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这种生态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各民族的经济模式、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产生密切联系,沉淀其中,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生态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性、朴素性、经验性,这也是它的局限性。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生态文化无法解释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时代性式微。

    西部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文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过程的历史凝聚。它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不断协调着来自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以适应新的变化。”⑤文明是一种文化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动态适应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是密切相关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⑥它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为价值导向,倡导和实践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高度和谐。它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成必须通过一场生态文化的启蒙而最终实现。

    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需求。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耦合地带。目前,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动植物资源枯竭、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环境危机已经严重影响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全国 80%的水土流失面积、81.43%的沙化面积和 93.27%的草地‘三化’面积分布在西部地区。”⑦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生态文明进行单篇论述,从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也为今后西部地区生态问题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积极思路。

    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西部地区主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规模扩张效应和自然资源的初级产品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绿洲经济为例,新疆的绿洲数量不少于1万个,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大的绿洲有居民四五十万人,一般的有千百来户,面积虽小,但是全疆95%以上的人口以及90%以上的社会财富都集中在这有限的绿洲。⑧现代农业经济快速繁荣,积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水土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也严重干扰了绿洲生态环境的平衡,直接表现为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水污染加剧,植被退化明显,土壤质量退化,药、化肥、地膜化学污染严重。西部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低下等问题。这些生态环境问题都迫使西部地区传统生态文化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生产方式承载越来越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生态安全。

    生活方式转变的需要。市场经济下面对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西部各民族适应地区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饮食传统、服饰传统、生活禁忌、民居传统等传统生态文化载体日渐式微。以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为例,少数民族年轻人逐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之中,开始追求流行文化的休闲娱乐,对本民族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民间谚语、传统手工艺越来越失去兴趣。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遭遇越来越多的传承危机,直接表现在一些传统技艺的消逝和传统生态文化继承人大量减少,进一步加深了民族生态文化危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现代时尚追求无限度的物质享受、新奇的感官刺激,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冲击着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使得原有的民族心理发生着复杂变化,一些少数民族年轻人开始轻视本民族传统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甚至彻底不顾,这些也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快速转型期遇到挑战。

    西部地区生态文化的体系建构

    发展现代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任务,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统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先天脆弱的生态条件使得西部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农业发展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物品,导致土壤严重污染;增加开荒面积,种植耗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加剧水资源分布失衡等问题。工业发展中重工业倾向明显,特别是层级较低的资源开采粗放式增长,带来严重的“三废”污染问题。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草场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这样成为了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种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转变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鼓励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产品,规避生态风险;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快产学研结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或生态工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特色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产业经济双赢。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制度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秩序,进一步促进文化生态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央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日益重视,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立法权限,也相应地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以新疆为例,1995 年组织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管理办法》,1996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至2005年3月25日立法并修订了我国第一部规范流域管理的《自治区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地方性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体系,为我国西部地区实行生态环境法治、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供法律依据。

    丰富生态文化载体。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为生态文化孕育多种多样的载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为此,一方面可以加强森林文化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体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森林资源主要有天然林和人工林,西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类型多样的森林文化。人们通过森林公园这个载体普及生态知识、体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深对生态文化意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这也是生态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它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西部地区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像高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荒漠、草地和湖泊生态旅游资源、古文化遗产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促进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生态启蒙教育。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对公众进行生态观念的启蒙是必要前提。西部地区各族艺术家创作出大量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的现代文学作品。这些西部生态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中充满梦幻色彩的神化与自然更接近,更具有揭示的穿透力。……往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对于反思文明对生态的功过是非而言,也许可以提供一个穿透自然状态的视角。”⑨

    新时期,发展方式要转变最终还得依靠观念的转变。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需要依靠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因此,西部地区要积极倡导和普及生态价值观,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作用,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氛围。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环节,增加生态教育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素养。最后还需要一支科研力量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文化研究。

    (作者分别为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疆医科大学讲师,新疆大学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新疆大学人文社科重大招标培育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3CMZ032、224—61215)

    【注释】

    ①海山:“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环境道德及其现实意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 5期。

    ②尚衍斌:《古楼兰国居民及其社会生活考析》,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1页。

    ③钟兴麒,王有德:《历代西域散文选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④马学良,梁庭望,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

    ⑤武文:《宏观文化人类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⑥余谋昌:《生态文化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6~328页。

    ⑦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人民日报》,1999年1月7日。

    ⑧韩德麟:“关于绿洲若干问题的认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9期。

    ⑨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责编/王坤娜

    推荐访问:建构 西部地区 生态 特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