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

    时间:2023-07-07 13:45: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主持人语:

    本栏目发表的论文和将在下一期发表的论文是从“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征文中选取的。该会议于2009年4月24—25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主办,来自于国内外著名学术机构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评价、同行评价与引文评价、期刊评价与论文、著作质量评价与绩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国际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此次会议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评价专家和学者的首次聚会,也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文摘、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首次针对学术评价的主题进行交流,很有意义(详见《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社会科学报》等报道)。所选取的论文分别从人文社科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评价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引文评价的作用及局限性、中外作者合著情况和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广度和半衰期、多个引文指标评价多学科期刊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有关学术评价研究的现况,希望能给读者以一些启发和参考。

    主持人简介:

    叶继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首届、第二届委员。

    摘要: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因子差别很大,多学科期刊由于刊载各学科论文比重不同,其影响因子的变异使比较工作更加困难。为相对公平、公正,在多种探索基础上,对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采用他引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广度和被引半衰期分别乘以0.85、0.1和0.05的加权处理,并采用3年加权值与相应他引影响因子3年数进行比较,结果相对比较合理。

    关键词:期刊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期刊影响广度;期刊评价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4-0074-09

    在20世纪60年代初,Garfield等在为《科学引文索引》选取来源期刊时发现:利用期刊发表论文数和绝对被引次数选取的来源刊中,那些发文较少而非常重要的综述性和专业性期刊却被排除在外,为此要求有一种简单的、不受期刊大小和被引次数影响的对期刊进行比较的方法,期刊“影响因子”应运而生。

    随着文献计量学,特别是引文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和应用的开展,期刊影响因子被广泛应用于学术期刊、甚至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人员的评价工作中。因此,期刊影响因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对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人员的评价过分地依赖于期刊的评价,因此,如何评价期刊便成为关注的中心。

    在实际统计分析研究中,发现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文献的发表和被引情况有悬殊的差别。由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从业人员的多少、参阅和引用文献的习惯和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引文数和被引次数差别很大。在基础工程方面,一篇被引用30~40次的论文就可能是经典,而在生命科学方面,被引用30~40次的论文可能有数百万篇,只是极普通的论文。在1981—1993年期间,根据对SCI的统计,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面的所有论文篇均被引14~15次,而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则只有3~3.5次,工程方面则不足3次0。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各学科论文之间的篇均引文数同样存在巨大的差异,篇均被引次数最高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几乎是最低的宗教学的10倍。详见表1。

    在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之间,篇均被引数也同样存在差异。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图书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的10年篇均被引次数只有0.271,只占整个学科10年篇均被引1.296次的1/5。

    期刊的办刊宗旨决定了期刊的定位,期刊的定位确定了期刊涵盖的学科专业范围和载文内容的类别性质。因而刊载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别性质文章的期刊,其期刊影响因子便出现相应的差异区别。这种情况在多学科期刊中尤为明显,特别是在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中(由于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的版本名称在同一时期和不同时期变化多样,为叙述方便,除各有两个文科版本的武汉大学学报和江汉大学学报外,版本通用“文科版”),由于办刊历史和学科专业设置覆盖的差别,不同高校的学报刊载论文的学科专业重点不同,或刊载各学科专业论文比重存在差异,有的以人文学科为主,有的以社会科学或应用文科学科为重点,因而出现排序异常现象:文科特别是人文学科较强、创刊较早、历史悠久的师范等院校的学报在学报中的排序相对下降,而以社会科学或应用文科为主、在20世纪末以来创刊的原以工科为主的院校的学报在学报中的排序却上升很快。最典型的是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认为人文科学版比哲学社会科学版好,申报教育部“名刊工程”并获准的也是人文科学版,但它们的影响因子相差甚大,哲学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是人文科学版的近1.6倍。详见表2(在CSSCI的统计数据中,来源刊的自引数据可以包括在内,但非来源刊的自引数据是无法统计在内的,为公平、公正起见,在下列数据中均采用排除自引的他引数据)。

    不同学科期刊论文学术影响时间长短同样存在重大区别,人文学科期刊论文的影响时间远比社会科学和应用文科各学科期刊论文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许多期刊(如: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的论文现在还在大量被引用。由于CSSCI收录论文的时间较短,来源论文中各学科论文被引用时间长短的区别难以清楚显现,但从来源论文中各学科论文引用期刊论文的时间跨度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区别。表3给出了1998-2006年CSSCI各学科论文引用中文期刊论文的半衰期整年数,实际的半衰期应该是给出数字年再加一年的年中间,即给出数字再加一个数值不等的小数。从中可以看出:考古学、历史学、中国文学论文引文中中文期刊论文的半衰期都在10年以上,宗教学、艺术学、民族学、外国文学在6~9年以上,新闻与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法学、教育学等在2~3年之间。

    这种区别的原因显然是不同学科论文对后来科研工作产生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也就是说人文学科各学科论文的影响时间远远超过社会科学和应用文科各学科论文的影响时间,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的重要特征之一。表4给出了2006年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影响因子排序前40名的被引半衰期。从中可以看出原来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学报的被引半衰期明显高于原来以工科为主世纪交替前后新办文科综合性学报的被引半衰期。据此,通过引进适当的期刊被引半衰期加权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同学科专业论文带来的多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偏差。

    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具体加权系数,分别采用

    0.2,0.1和0.05进行验证,采用0.2和0.1加权系数时,修正结果与原来影响因子的排序结果差距太大,而且与客观情况差距明显,特别是那些影响不大、被引次数较少的期刊,名次遥升。究其原因发现,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 000倍以上,而期刊被引半衰期最长与最短相差仅十多倍。因此,采用0.1以上的加权系数在加权综合值中的作用比影响因子的作用要大10倍以上,从而使那些影响不大、被引次数较少的期刊,名次出现不合理的遥升。实验说明,采用0.05的加权系数,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另外,从整体看,高质量、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不是短时间能产生和显现的,正如37位院士所说:“在世界范围内,近代科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每一个学科都形成了一系列质量由低到高、水平各不相同的专业刊物。”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也无不如此,人文学科尤为突出。那些论文质量高、办刊时间长、影响大的期刊在学术界的读者人数多、范围广,因此被引用的几率、被引用的次数和引用它们的刊物种数都有明显的优势。从表5可以明显看出:引用那些历史悠久、公认质量高、影响大的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的其他期刊种数要比引用那些创刊时间较晚的多得多。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引进“期刊影响广度”概念,即引用该刊的其他期刊种数。

    对于期刊影响广度的加权系数,我们试用了0.2和0.1,在CSSCI中引用一种期刊的其他期刊种数由数种到最多400余种,他们的最大差距在50倍左右,考虑到半衰期的加权系数为0.05,因此,期刊影响广度的加权系数采用0.1较为合适,验证结果也是如此。

    为了验证上述结果,把取样扩大到100种,考虑到单独一年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于是采用2004-2006年3年的数据,分别按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归一值3年之和排序与按他引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广度、被引半衰期归一值(此文的归一值用的是全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归一值)分别乘以0.85、0.1和0.05的3年加权值之和排序,列出各自排序前100名,见表6。

    从表6中可以清楚看到,按他引影响因子排序前100名中未能进入按三项指标加权值排序前100名的,几乎都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创刊的原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学报;它们刊载论文绝大多数属应用文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的论文比重很低。而按三项指标加权值排序前100名中未能进入按他引影响因子排序前100名的,几乎都是办刊时间比较长的师范院校的学报。这些学报刊载论文中,人文学科的论文比重都较高。这样加权得出的结果,刊载人文学科论文比重较大的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的排序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参考文献:

    [1] GARFIELD E. 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C].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er Review and Biomedical Publication. Chica-go: 2005.

    [2]GARFIELD E. Citation Classics-Four Years of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J]. Current Contents, 1981, (22).

    [3]KING C, ET AL. Scotland Harvests Bumper Crop of Highly Cited Studies on Agriculture [J]. Science Watch, 1994, 5(4).

    [4]MITTON S. South African Science Anemic Serious Action Surely Advisable[J]. Science Watch, 1995,6 (3).

    [5]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DB/OL].https://cssci.nju.edu.cn/,2009.

    [6]王业宁,等.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N].光明日报,1996-01-13.

    (责任编辑 彭建国)

    推荐访问:加权 初探 排序 多学科 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