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汉字与古代时间文化

    时间:2023-07-07 18:2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正如空间的无边无际一样,对于任何民族都是如此。但是,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形势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也各有特色。汉民族的时间观念更多地体现出温带地区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在一些记录时间概念的汉字形体中可以窥其一斑。

    在古人关于时间段的概念中,最长的是“年”。年的概念最初源于庄稼成熟。年字甲骨文作,上部分像禾苗之形,下部分像人弯腰背负之形,用人背负禾苗来表示庄稼成熟而进行收获之意,又由庄稼一年一熟而引申为时间单位。到金文时字形稍有讹变,人与禾苗连接在一起,成为形。篆书又在人形上增加装饰性笔划,遂变为形。“年”字的构形突出反映了汉民族时间观念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与“年”表示相同时间段的还有“岁”,这是根据天象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岁星即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的方法即为岁星纪年法。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观测到木星每年都要行经一个特定的区域,绕天一周需要12年。于是将木星绕天的区域分为12个星次,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运行至一个区域,这一年便记为“岁在××”,12年为一周期。由于木星具有纪年的功能,便将木星命名为“岁星”。“岁”的繁体作“歲”,甲骨文作,于省吾等人认为此即为斧钺之“戉”字,其中的两点或曰像斧钺上用于挂置的两个孔眼,或曰是斧钺上的文饰。“歲”甲骨文又作,左为戉形,右侧为由两个“止”字,其构意各家说法不一。这种写法在西周金文中成为主流,且布局更为整齐化,作、等。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认为:“左右二圆点之象形文变为左右二止形之会意字,而歲字以成。是故歲本戉之异文,其用为木星之名者,乃第二段之演进。”后来又由木星之名引申指一年的时间。到篆文时由于“戉”“戌”形体相近,而“岁”的古音也与“戌”相近,在形声化趋势的影响下,“岁”字便以“戌”代替了“戉”,写作,成为“从步,戌声”的形声字。岁星纪年法在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襄公三十年》有“岁在降娄”,都是以岁星纪年的例子。

    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叶玉森等将甲骨文的释为“春”字,其字与“木”字形近,上部弯曲延展状表示树枝在春天抽条生长。其字或者在下面加,作。其中的即“日”,是形旁,突出表示春天跟太阳的关系。古《孝经》中“春”字都写为,与甲骨文形体相近。金文中树的形状发生变化,枝条延展张扬之形简作一条横线。为了突出植物生长的含义,又在甲骨文的形体之上增加一个形旁“艸”,作。小篆承接金文形体,上从艸,下从日,只是中间原来的枝条延展之形被拉长,变为“屯”形,作。《说文》将“春”训释为“推也”,即在春和日暖的时候万物都开始生长,也切合了“春”字在甲骨文中的造字意图。

    “夏”字甲骨文作、,像蝉形。叶玉森在《殷墟书契前编集释》中认为,甲骨文卜辞中的蝉形被假借来表示夏天义,因为蝉是代表夏天到来的一种昆虫,听到蝉声便知道夏天已经到来。金文的“夏”字由蝉形演化为人形,作。蝉的头部及触角演化成为形,躯干部分由人形替代,蝉的四肢亦变作人的四肢。小篆整齐化作,成为头、身、手、足俱全的人形。《说文》将“夏”字解释为“中国之人也”,这是因为夏朝时夷狄开始入侵中原,为了与外族人相区别,从那时起将中原人称为夏人。《尚书•尧典》有“蛮夷猾夏”,其中的“夏”即指中原汉人。

    和“夏”字类似,“秋”字甲骨文也为昆虫形,作,郭沫若等人认为是一只振翅鸣叫的蟋蟀形。由蟋蟀在秋天到来时鸣叫借以表示秋天。《诗经•豳风》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是用蟋蟀的活动范围来表示时节变化。所以,甲骨文以蟋蟀的出现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后来,由于秋天庄稼收获后经常要焚烧,所以“秋”字便加上了部件“火”。到籀文时形体发生讹变,作。蟋蟀形讹为龟形,并另加义符“禾”,突出禾谷成熟之义,也兼读(jiāo)声。小篆又省去龟形,作。“秋”在文献中常用作庄稼成熟之义,如《尚书•盘庚》中有“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这进一步体现了汉民族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的关系。

    “冬”字甲骨文形体作、,戴家祥等认为此是“终”的本字,像丝线终端有绳结形,后引申而有冬季之义。金文将字形线条化,又在中间加了“日”形,作,从而突出其与太阳的关系。小篆又将义符由“日”换为“仌”,用结冰来作为冬天的象征。

    古人对于时间的划分是十分细致的,不仅一年分为四季,在一月之内也确定了特定的时间点,如“朔”“晦”“望”等。每月的第一天叫“朔”,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朔”字小篆作,从月,从屰。屰的甲骨文形体为,是一个倒立的人形。由倒立的人形和月结合起来,表示月相圆缺变化而带来的时间上的回环。我国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称为“朔日”,即初一,所以《说文》以“月一日始苏”解释“朔”字。古人很重视朔日,因为如果朔的日子定错,时序就会大乱。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告朔于庙。史官记事,遇事发生在朔日,也必须写明。如《书经•尧典》有“十月一日朔巡守”。连古代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都称为“易正朔”,可见朔日在古人时间观念中的重要性。

    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这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晦”字甲骨文作同“每”,作。睡虎地秦简另加形旁“日”,作。《说文》对“晦”的解释是“月尽也”。那么,为什么表示“月尽”的字要加形旁“日”呢?其实,“晦”字原本表示的是“昼尽”,即日光昏暗不明。《尔雅•释言》:“晦,冥也。”《国语•鲁语》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诗经•郑风•风雨》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中的“晦”字都是日光昏暗的意思。由“昼尽”进而引申为一月的末尾,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左传•成公十六年》:“陈不违晦。”杜预注:“晦,月终,阴之尽。”

    农历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这天是月亮最圆最美的时候,人们常常举首赏月。“望”字甲骨文作,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中间为人形,合起来表示人登高之义,上部以夸张的方式突出人的眼睛,表示登高举目远望之义。金文另加“月”,作,突出望月之义。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作。小篆“望”的隶定字作“朢”,《说文》:“朢,月满与日相朢,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大意是说“朢”的构意是日月相望,如同臣朝君于廷。这种解释明显与“朢”的早期构形不符。问题的关键在于许慎对“朢”中的部件“臣”和“壬”理解有误。其中的“臣”是眼睛的变形,而不是表示大臣;“壬”是“挺立”之义,而不表示“朝廷”。后来,“朢”中的部件“臣”换成了声符“亡”,写作“望”,这样“望”字便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

    除了对年、月的内部划分外,古人还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将日出时叫旦、朝。 “旦”字甲骨文作,上像日,下像地面,表示太阳从地面升起之义。金文将下部分填实,作;也有两部分相分离者,如,这与后来的“旦”字的结构已经十分接近。“朝”字甲骨文作、,表示日月同在草中,用日出林中而月未落表示早晨之义。

    日落时叫昏、暮。“昏”字甲骨文作。上为氏,下为日。氏字甲骨文作,像根柢之形,姓氏之义即从根柢义引申而来。“昏”字以氏和日合起来表示日低下沉之意。“暮”的本字是“莫”,甲骨文作,四木表示树林,用日和四木合起来表示日落于林中,会合出天色已晚之义。由于古文艸、茻、林、森通用,所以“莫”字又从艸,作;从茻,作;从林,作。篆文整齐化,统一从茻,作。《说文》:“莫,日且冥也。”有研究者认为,古代造字之区域应多在黄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因为先民在平原上见太阳从东方草丛中升起,又落于西方草丛之内,所以造了从茻的“莫”字。这进一步说明,汉民族的时间观念,确实和先民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莫”字被借用于表示无定代词等虚词之义,其本义“日且冥”则另加形旁“日”作“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王永红)

    推荐访问:汉字 古代 时间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