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古汉字中的“衣食住行”

    时间:2023-07-07 20:15:08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说文解字》:“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甲骨文中“衣”字(见图一)很像衣服的样子,上边“人”字形部分是衣领,两边开口处是衣袖,下边交叉的是衣襟。金文、小篆“衣”字没有脱离甲骨文的原形。隶书、楷书 “衣”字逐渐失去衣服的样子。“衣”原本指上衣,后来为上、下衣的统称。“衣”作为表意的符号,大都与衣服或布匹有关,“衣”放在字的左边,如“衬衫”,放在字的下部,如“裘”。在原始社会,人类用兽皮制衣,甲骨文中“裘”字像一件有毛的皮衣。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过了很久,东郭先生终于“拜为二千石”,“荣华道路,立名当世”,被称为“衣褐怀宝者”。“衣褐怀宝”指一个人穿着粗布衣服,内心藏有珍宝,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藏真才,此“衣”为动词。

    甲骨文中“食”字(见图二)下部是一个食器装着丰盛的食物,上部是食器的盖子。金文“食”字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倒过来的“口”字,下面是装食物的器皿。

    原始时期,我们的先民发明了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因此,许多和食有关的字,都是“火”字旁,如“炊、炙”等。

    “豆”原来是一种器物的名称,像高脚盘一样的器物,一般用来盛肉类等食物。比起钟鼎敦簋等大器来,豆只能算小容器,但很实用,不仅可供祭祀,还是日常饮食用的必需品。在古代,身份不同,占有或使用的“豆”的数量也有差异。地位越高,拥有的豆就越多。甚至与年龄也有关,据《礼记·乡饮酒义》记载,古时乡间饮酒,六十岁的三豆,七十岁的四豆,八十岁的五豆,九十岁的六豆,年事越高,享用的豆数越多。

    “豆”后来演化为一种食物。在古代地里生长的植物不叫豆,而叫“菽”。在古音中豆、菽相近。秦汉之际,才开始把菽称为豆。古人常以豆为粮。据《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早年在饥寒交迫时,有个叫冯异的人献上豆粥。

    上古时期,先民在树上“架木为巢”。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在地上“架木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作为家畜(如猪、牛、羊、犬等)。为了防止外来侵袭,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居人、下作圈。猪是当时主要的肉食来源,所以房下养猪和其他牲畜,就成为“家”的标志。甲骨文“家”字(见图三),有房形,“豕”倒过来头向上。金文“家”字,房形依旧,“豕”的后腿和尾巴交叉。秦代小篆“家”字又进一步变化,直到隶书定型。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即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甲骨文、金文“车”字有十多种形态,反映了古代车辆改良的过程。甲骨文“车”字(见图四)是一辆双轮车的写照。小篆、隶书和楷书 “车”字结构中,双轮车的样子已不明显。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战车,均为双轮车。《说文解字》:“车,舆轮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

    “舟”字的古老字体与筏子和船的典型形状极为相近。字典里带有“舟”旁的字,大部分指形状不同的船。

    甲骨文“行”字像一条大道,左右两侧又分出了两条小路。金文 “行”字形体是十字路口。小篆“行”字已看不出大道的样子。“行”的本义是“路”,因“路”可行走,引申为动词。

    推荐访问:汉字 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