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作文生成性案例教学探究

    时间:2023-07-09 13:5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作文生成性案例教学(以下简称生成性案例教学)写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以案例为导向,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新问题,强调在写作过程中探究问题的重要性。新课程写作训练的实质是“问题解决式”的写作,以探究问题为核心。因为没有问题的写作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写作思维方式的建构,教师要彻底摒弃“预设”程式化现象,一切着眼于学生的疑惑及需要,充分尊重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多样性,使他们能独立发现和思考,进而生成具有个性的写作思维能力。

    一、生成性案例源于教学实践

    1.生成性案例教学的导向性。生成性案例教学实践探索早于理论研究。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地区在幼教中就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虽然这种理论和实践主要面向幼儿园,但其生成性教学理念对当今高中写作教学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高中生的生成性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后现代的课程研究者多尔对案例教学的描述是:“……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案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课程。在多尔的眼中,教师是一个班级教学的领导者,虽是体现权威的角色,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习团体中的一个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成性案例教学立足于让学生学会思考,快速提高写作能力,能运用案例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辨别,形成多维互动的氛围。师生平等地在一个个写作实践案例中,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呈螺旋状上升,共同提高。

    2.生成性案例教学的创新性。近几年,新课程对作文写作的评价提出了“不预设主题”的理念,对评价学生写作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什么、怎样写”,生成性案例教学无疑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不是为生成而生成,弄成伪生成,而是教师通过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生成写作思维能力。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话语权,重视个性张扬与思维创新,强调师生之间互动、对话与交流。案例是学生借鉴以往的范例,而不是标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激发创作热情,一些新认识和新思维在碰撞中有所生成。所以案例是一种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手段。

    3.生成性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生成性案例教学把写作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整个写作过程。最理想的写作方式是每一个学生充分、个性化地体验式写作。生成性案例教学是符合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自主写作”是就写作的内在品质,针对“被动写作”“机械写作”提出的;“合作写作”是就教学条件下写作的组织形式,针对“个体写作”而言的;“探究写作”是针对“接受写作”而言的,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作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和奇思妙想,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是确保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和写成作文的前提。就教育的规律而言,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在不断与他人交流思想和不断沟通、生成新思想的过程中形成的案例。教师也应该在写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的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教学追求的新案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写作生成性教学案例的示范性,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生成性案例教学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作文案例则是学生个体思维发散的载体。

    二、生成性案例教学的特点

    1.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生成性案例教学落实了三大学习方法最好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会“自读、自写、自改”。特别是“自改”,即自己修改。这是生成性思维的一种“反馈”形式。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改,完善写作的每一个步骤,健全写作的思维张力。写作教学设计是“非预设性”生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新问题、新想法。这些新问题、新想法通过课堂讨论,进而达到预设所没有(甚至教师想也没想到)的目标。江苏省洋思中学就是这么指导学生“自写”的: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这样,不是单纯地为写作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他们亲身感悟写作知识的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质量能大大提高。同时,生成性案例教学的写作模式打破了“学生写,老师改”的传统模式,倡导通过案例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校内外互动,共同思考、共同批改、共同进步的氛围。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写作权的教学理念,能真正起到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作用。

    2.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成性案例教学实践性很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语)我国大量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检验、具有高贵的人文价值的范例,经典中有大量最基本的、实际上也是最深厚的人性思考。例如在“我与________关于_____的对话”半命题作文训练时,笔者先指导学生学习《蒿里行》一课,并选播戏剧《杨修之死》片段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将曹操及其经典作品《蒿里行》作为案例,让他们分析思考再作文。学生在作文中将曹操定位为个性复杂的历史人物,既有奸诈多谋之智,又有忧国忧民之情,甚至有学生在作文中感慨《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响。生于战乱时代的枭雄曹操,忧国忧民,是何等的悲凉慷慨,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是何等的求贤若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生成、发散、拓展,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了解更全面完整,又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正确认识与热爱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母语的教学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民族性的也就是世界性的。通过生成性案例教学,将母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不断将阅读的体验感悟表达出来,不断生成新的知识,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3.突出教师的教学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守正方能出新”,守住我们既有的好做法,再来兼收并蓄,写作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传承中国传统写作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根据训练要求编制了适合学生写作思维生成、拓展的校本案例,如文字类案例(学生作文、高考优秀作文或教师“下水”文等),图画类案例(漫画、会标、图表、徽章),多媒体课件案例(动漫、自然、人文、科技、艺术),写生观察类案例(社会热点、景物变化、亲历事件),实验体会类案例(劳动、人际交往、公益活动),学科结合类案例等。案例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走出了一条具有有效性、个性化特点,快速促成学生思维生成、拓展、升华,提升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之路,学生不再视写作为畏途,而是积极主动地写。实践证明,实施生成性案例教学无疑是当前写作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附:

    【写作目标】

    1.学会运用主体并列式结构谋篇布局的手法:中心句并列、例证并列、引证并列等,任选其一。

    2.文句有表现力:用词贴切,善于运用修辞。

    3.有个性色彩:选材角度新颖。

    【训练思路】

    不预设主题,学生自读、自写、自改,把现成案例与现场案例相结合。写作课前,把本次作文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构思立意,编写提纲。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因屡受挫折,欲从悬崖上跳下去了结生命,被寺庙里的和尚看见。和尚问:“年轻人,何故轻生?”年轻人说:“人为幸福而生,可我却充满不幸,故生此念。”和尚说:“那你的债还了吗?”其人曰:“我虽贫寒,却不曾欠任何人的债。”和尚说:“世间之凡,莫过于小草。然即便如微不足道的小草,也不能自行生长。土壤供给它营养,阳光供给它热量,雨露供给它水分。人贵为万物之灵,从落地到长大成人,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汗水?怎能说不欠任何人什么债呢?生命来自父母,你报答了吗?吃、穿、用来自自然,你报恩了吗?知识能力来自社会,你回报了吗? ”年轻人沉思片刻,叩谢过和尚,健步向山下走去……

    请就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学生用35分钟独立构思并写作。

    (三)作文评改。

    教师将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2011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总有一种期待”和湖南省高考优秀作文“懂得有你”,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学生围绕本次写作要求,当堂对比思考,从文章结构、文句有表现力两个方面,针对案例及习作的优缺点自主评改。学生可以自评或在小组内交叉互评,自行修改提升。学生再推荐或轮流上台朗诵自己的作文。教师也可将“下水”作文让学生当堂评判,以优秀作文为案例,以学生作文为标靶,当堂评改。学生在平等、互动、民主的气氛中对作文的写作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想,从而提高快速生成、发散、升华思维的能力。

    学生习作:

    感恩的哲学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

    ——题记

    一棵小草能展现大地的翠绿;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份感恩能描绘人生的希望。

    感恩挫折

    挫折·坚强

    人生之漫漫长途充满挫折,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挫折,更突显意志坚强的意义。

    可还记得那抹坚强的身影?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没有双臂的刘伟却用双脚弹奏出了世界最美妙的乐曲。那双饱含希望的眼,让多少人为之倾倒。那动人的乐曲,感动了多少听众的心!他没有抱怨人生给予自己的不幸,没有哀叹命运挫折的不公,没有放弃人生的追梦。他用他的坚强意志,用他的感恩之心,弹奏了一曲人生的赞歌。挫折在他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感恩挫折,因为它给了我们攀登希望的坚强意志!

    挫折·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芬芳,幸福也许很简单,让我们感到欣喜和满足。

    有一个年轻人因屡受挫折而想轻生。一位和尚看见,就问他为何要轻生。年轻人说:“人为幸福而生,可我却充满不幸。”可见,他对幸福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不会因人生的不幸而淡去,有时它就在挫折失败之中。人生的挫折无处不在,同样,人生的幸福也无处不在。阳光明媚是一种幸福,妈妈的叮咛唠叨会是一种幸福,朋友与你分享一切是一种幸福,成绩取得进步是一种幸福……生活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感恩挫折,因为在挫折中,它给人生的幸福添加了别样的光彩!

    挫折·拼搏

    拼搏,使人生充满意义,生命就应该是在挫折中不断追求的过程!

    拼搏路上虽时时面临挫折和失败,却处处彰显成功的喜悦,人生因拼搏而精彩!人时时刻刻都在拼搏的征途中,我们将扬起风帆,驶向那理想的彼岸!高三的我也会拼尽全力去努力,只为收获那属于自己的精彩!

    感恩挫折,因为它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船只,使生命的存在充满意义,使人生充满希望!

    1.学生自评。看到材料,我觉得正面写感恩不易出彩,能不能考虑从反面来立意。于是我以感恩挫折立意,因挫折磨炼了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从这一角度展开了构思,用三个典型例子构成主体并列结构。写完后,我又将老师发的案例进行对比,我认为我的立意角度和选材比案例的角度更新颖些,但思想深度还不够,我会再改改。这样写作文感觉爽极了。

    2.小组讨论。①文章层次清晰:因挫折使我们倍添攀登的坚强意志;因挫折使我们更深刻理解幸福的意义;因挫折更激发我们拼搏的决心。②立意新,且用小标题并列体现结构特点。③材料新鲜,大量运用长短句、排比句等语句,富有表现力。推荐为本次最佳作文。

    3.教师简评。采用反弹琵琶的手法,全文围绕“感恩挫折”展开是立意亮点。结构采用“小标题格”,每节三个自然段,由“中心句——例证——小结”构成,结构严谨,语句表达富有张力。

    (四)课后交流作品。

    学生课后交流作品,形成新的案例。

    【评析】本次写作目的是训练学生写作构思新颖及语句富有表现力。教师先将写作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审读材料,立意构思再作文。提示学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想一想怎样立意更新颖;在构思作文的时候,想一想语句从哪些方面着手更富有表现力。在学生完成作文进入自评修改阶段,教师再出示案例,给学生一个修改、反思的参照物,使学生修改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修改过程中,结合案例,师生平等讨论:哪些作文立意好,哪些作文构思新,哪些同学运用的语句有表现力。然后学生独立或相互或小组修改。这样,形成了学生自主审题立意(想)——自主构思谋篇(写)——案例示范——互动交流(思)——修改(改)——生成(提升)的生成性案例写作模式。这样的训练,写作目的性强,修改针对性明确,思维拓展的生成性效果好,克服了过去“少、慢、差、费”的写作教学弊端,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写作教学效果,使学生快速生成一种新的写作思维和能力。

    责任编辑徐纯军

    推荐访问:作文 探究 生成 案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