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浅谈金融管理的信息化

    时间:2023-07-10 08:3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金融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本文探讨了金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金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金融

    金融管理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的领域内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金融企业管理效率的过程。金融业本就是对信息系统处理业务能力最依赖的行业,随着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强势来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系统实现管理、经营和创新的基本工具,金融系统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更是与日俱增,金融机构管理信息化已成衡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金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金融业务信息化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六五”“七五”做准备、“八五”“九五”打基础、“十五”上规模、“十一五”见成效、“十二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起金融信息化系统。金融管理信息化主要表现为金融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1.金融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银行已全面实现业务信息化,体现在:(1)建立智慧网点,实现银行柜面业务的智能化。智慧网点的建立,突破了传统银行网点在时间、空间和人员上的束缚,突出以客户为中心,把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金融服务中来,使客户享受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优质服务(2)银行的企业用户通过银行提供的企业自助服务平台,自行管理它们的帐户与支付,提高其业务运作效率;(3)银行运行企业代理业务服务系统,替大型企业如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煤气公司等收付各种类别、各种数量的款项,以确保这些企业降低收款成本,提高收款的及时性和资金的流动性;(4)客户服务中心系统使所有银行客户通过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银行业务系统查到各类信息,7*24小时地完成许多零星收付,开展新的业务等等,使客户感到极为便利,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使客户愿意让银行代为管理其流动资金,代为管理其支付活动。的财务处理业务,客户机负责人机交互,完成数据的录入、查询等界面操作,通过DDN专线直接访问总公司服务器。(5)智慧网点将网点排队机与掌上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进行绑定,客户只需通过手机登陆掌上银行或银行官方网站,输入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即可预约当天至一周之内的办理业务时间,好比“远程拿号”,足不出户就可预约,这就是“预约排队系统”。客户按照“预约排队系统”约好的时间到达银行网点,在网点排队机上输入身份证号或刷卡,就可以优先办理业务;(6)采用新的联网模式和应用系统,银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个柜员可以处理的业务种类更多了,工作重点也由原来的填单计算,复核,出纳转变为新业务介绍,帮助顾客理财,主动吸引客户上;(7)电子化设备已发展至一定规模。截止到2015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9000多台,小型机18万多台,PC及服务器150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8%以上。截止到2015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84.08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2282.10万台(央行,2016年)。

    1.2证券业务全面实现信息化。证券业务信息化虽然起步较晚,90年代以沪、深交易所的成立为证券业信息化启动的标志,经过实时行情发送、计算机委托撮合报价、无纸化托管和异地交易中心的联网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实现全程无纸化交易模式。近年来各券商更是大力推广手机炒股、网上开户等业务,把传统证券业务搬到了线上。

    1.3保险业务信息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国内所有保险公司已完成了业务、财务数据处理的全国集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业务处理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线上处理,日均处理量达到数10万笔。全国各地2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已安装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信息集成。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各类网上保险业务也有了一个实质进展。

    1.4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内部联网,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系统内联网,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都已覆盖。金融系统联合电信部门,已建成连接全国350多个城市,支持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网络,支持传输金融数据。

    1.5金融业务信息化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促使传统金融向线上衍生,产生了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新的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所有传统金融业务,如传统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证券公司的网络开户业务、保险公司的保单业务等;而侠义的仅指依托互联网创新而产生的新兴业务,如P2P,即个人对个人互联网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扩大了传统金融的边界,正逐渐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以一种“低成本、非抵押、便捷”的模式实现了普惠金融,颠覆和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金融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了金融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使得金融机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组织效率,已经成为衡量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信息技术也为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管理、创新的工具。

    2.1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决策。一项正确决策的做出依赖于信息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金融企业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汇聚大量信息,通过这些有效信息的整体、提炼、筛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引;同时持续不断地搜集信息、监测市场和企业运行情况,可以快速精准地将信息反馈给组织,提高组织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的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2.2在營销方式方面,大数据为金融企业开展精准营销提供了工具。以车险为例,通过创新的车联网技术,使得车况、路况、驾驶员习惯都能得以实时捕捉与分析,进而得到更为精准的定价和更为迅捷高效的查勘定损,实现车险产品从标准化的“以车定价”到“以人定价”,最终实现使用者的差异化定价。在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精准定价将成为保险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胜出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数据及数据技术,谁便具备了定价优势,谁就能在新的游戏规则中胜出。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已成为金融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获取特殊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3基于信息化实现协同办公。以我司兴业证券为例,OA系统的上线和使用给我司带来最大的改变是,有效的整合了各部门各业务模块的各种信息共享、事务处理需求,将之集中在一个平台中实现,消灭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风险控制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2.4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金融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创建信息系统,进而综合与集成财务信息,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对财务信息的时时监控和及时采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并根据采集、分析的财务数据合理预测市场状况和企业运行情况,降低财务风险。

    二、金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管理的信息化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基本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在信息集成程度、信息联网程度和信息安全等方面还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目前各金融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缺乏统一的战略与协调的规划。各金融机构的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业务处理系统和数据接口,标准很难统一,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共享和动态交互。导致信息联网、系统标准化的困难。

    2.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金融领域对于数据安全以及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要求都高。金融行业是具体管钱的行业,客户的隐私、企业的数据安全、产品安全等等都尤其重要。由于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和不规范,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依赖国外技术,为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埋下了众多安全隐患。过去曾发生过上千万客户信息遭泄露的事件,如2015年杭州某银行42户储户被盗9500万元的事件给我国金融业以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金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金融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着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行为,推动着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创新。随着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P2P,股权,众筹等新的金融业态也将持续涌现,我国虽在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持平,但在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总是在跟随着发达国家的步伐,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

    4.金融信息化集成程度不高,信息利用程度不高。美国保险企业早已开始利用信息化搜集的大数据开展了精准营销,通过创新的车联网技术,使得车况、路况、驾驶员习惯都能得以实时捕捉与分析,进而得到更为精准的定价和更为迅捷高效的查勘定损,实现车险产品从标准化的“以车定价”到“以人定价”,最终实现使用者的差异化定价。而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还停留在提供标准化金融服务的阶段,未能最大程度发挥应用信息、大数据的价值。

    5.金融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法律监管亟待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是金融信息化管理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机构中的应用的深入,诞生了许多与金融信息化有关的新业态,如p2p,股权众筹等,其合规性也引发了业内的争议。而这些问题尚处于法律和监管的真空状态,导致风险频发。如近两年的p2p跑路频发事件,造成无数投资人利益受损。(六)人才机制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在人才机制上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金融业缺少国外成熟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跟不上金融信息化的发展速度。

    三、应对措施

    1.增强互联互通。各金融体系、机构的数据标准、接口等有待进一步统一,以便提供更便捷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而现实是通常多机构多种标准或接口,系统整合难度大。

    2.系统整合挑战,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快速发展的各种金融业务,给制度建设、跨行业跨机构的风控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从战略层面统一规划,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整合。

    3.要更加注重普惠与创新,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信息科技与金融业务将深度融合,进一步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专业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随着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未来金融IC卡,移动支付,移动信贷将在全社会得到应用,社会使用频率最高地最为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4.加强安全和隐私保护。金融领域对于数据安全以及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要求都高。金融行业是具体管钱的行业,客户的隐私、企业的数据安全、产品安全等等都尤其重要。虽然诸多言论认为“安全并不是阻碍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这仍不能消除金融结构的顾虑。

    5.加强监管和合规意识,不断完善金融信息化的配套政策规范。金融行業是一个需要高度监管的行业。国内外涉及金融领域的政策法规数不胜数,监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等相关部门需要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财务数据、IT设施实现完全可控,以此保证保证金融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信息化金融作为信息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发展的新生事物,创新与风险并存,尤其在发展初期,需要及时的关注潜在风险,作为金融业防范风险是永恒的主题,要加强信息化金融下的监管机制,要针对信息化金融的以上特征。未来金融业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标准规范和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征信、支付,反洗钱,账户,安全等金融基础设施,为信息化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基础性保障。

    6.加强专业人才的补给。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的多方面的人才做支撑。这方面仍是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四、结语

    新常态下信息化金融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宏观经济服务社会生活,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具有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日益完善,金融创新加快发展,金融开放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质量、效率有了大幅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现阶段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层次仍然存在不平衡与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亟需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其完善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彤.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3(7):55-57.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9-13.

    推荐访问:浅谈 信息化 金融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