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中国证劵市场投资者教育的符合模式架构设计和试点框架

    时间:2023-07-10 10:3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深度剖析了投资者教育的内涵和概念,分析了投资者教育的五个要素,梳理反思了目前投资者教育面临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培育第三方的专项教育机构,运用“普及教育”加上“专项教育”复合模式的改革建议,提出了尽快启动该复合模式试点的思路,在第三方专项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式、标准化课程设置、师资和竞争定位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试点框架方案。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第三方;专项教育机构;复合模式;标准化;试点方案

    JEL分类号:12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6—0034—04

    一、投资者教育要素分析

    1、由谁来实施投资者教育?

    目前承担实施投资者教育全部具体职责的是卖方金融机构(如各证券营业部),笔者以为很是不妥:

    (1)营业部的绝大部分收益直接来源于投资者的交易佣金,卖方金融机构作为利益直接相关方,担当这个教育职责的资格和其教育的内容和导向是需要斟酌的:正是由于这个潜在利益冲突的原因,境外的投资性适当性制度才逐步建立完善。

    (2)按照现有《证券法》等法规制度,证券从业人员不能参与证券交易,那么由这些没有投资经验或者曾经有过投资经验的人士,来教育那些直接在一线交易投资的人士该如何规避风险和获利,无疑是存在着明显悖论的。

    另外,实施投资者教育人员的相关要求标准目前也是空白。

    从目前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在主要的经纪和投资咨询业务关系看,两类法律主体的关系是委托代理的关系。从逻辑、法理和实践效果层面看,对卖方金融机构具体实施投资者教育的方式,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应由第三方教育机构加入补充,来更好地构建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匹配的投资者教育制度。

    2、谁是投资者和被教育者?

    笔者认为,真正意义的投资者,至少包含三个主要特征:

    (1)对于受钱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

    (2)对于产品市场规律和操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3)对于风险能够自我评估和适当控制。

    对于投资者的准确界定不是本文目的,为便于行文,下文依然还是以一般认为的投钱者作为投资者,以展开相关剖析。对于任何投资者,都至少可以从参与时间、投资金额和投资盈亏三个角度来分析:

    (1)参与时间。

    从目前实践看,投资者教育的对象,主要指那些新开户或者进入市场1-2年的群体,要教给他们基本的规则和投资技巧,让他们基本入门。事实上,一个基本成熟合格的投资者,要至少经历过1-2轮牛熊演变,5-10年的切身体验,长期的主动和被动教育,才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而投资者的参与时间还有自然时间和有效时间之别。比如某投资者2005年进入市场后,参与了2年,之后便放弃操作了,该投资者到2012年号称有7年的投资时间,但这个时间属于自然时间,显然应该采用有效时间来计算更合适。

    (2)投资金额。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连续公开发布的如下有关A股账户统计数据:

    可以看到,根据账户持有股票市值金额看,超过80%的账户市值连续3年低于10万元,超过95%的账户市值连续3年低于50万元。

    (3)投资盈亏。

    从资本市场上公认的长期历史经验数据看,七亏二平一赢!根据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012年发布的《2011年中国证券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抽样调查中2011年度77.94%投资者亏损。

    通过以上对投资者的三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具体的投资者进行大致分类分析。笔者认为,不同的投资者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在投资者首次进入市场或者投资金额达到一定数量之前,应该逐步设法给予一定的确实有效的准入测试或一些权限制约。

    对于拿着影响家庭幸福的财产,进入到一个风险很大以至于需要反复告知风险的市场里去获取低胜率盈利的投资者,让其随意进入这个需要专业化且博弈竞争激烈的市场,可能是不妥的,这也是境外机构采用适当性制度的主要原因。当然最关键的在于如何对投资者进行合适分类,欧盟和日本都将投资者分类作为适当性制度的重要前提,针对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情况,也有若干文献提出了一些投资者分类建议。

    3、教育什么?

    从目前来看,投资者教育的主要工作在于:

    (1)告知和揭示风险;

    (2)传授一些政策法规和投资技术;

    (3)投资咨询顾问和提供保护权益的一些知识。

    笔者认为,有一些工作不可避免地由于能力和利益的关系,效果一般,比如对于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硷的告知,目前实施教育的主体如果全力解释系统性风险,就等于告诉投资者不要进入这个市场,这违背了卖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目的。比如以2007年下半年上证指数达到6124.04之前,在系统性风险开始释放和爆发的前夜,从实际情况看,没有券商营业部坚决地向投资者提醒系统性风险。帮助投资者规避这将带来巨大损失的系统性风险,如果存在的话,就不存在投资者普遍的群体性亏损。而以“买者自负”来免去证券营业部尽力告知并说透全部风险的责任义务,是不合适的。笔者以为,在投资者教育制度安排上面,如果存在着风险评估后拒绝投资者进入的安排,这样的制度和运作是合适有效的。

    4、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试行)》的条文: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让投资者了解证券市场和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特点和风险,熟悉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证券行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作为管理方,这样的界定还是比较合适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这个市场是自愿的经济行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能够获取赢利!,可以看到,投资者的目的和管理方的最终目的存在着不同,虽然管理方的目的有助于投资者达到其目的。

    实施教育方无权也无法保证投资者的盈利,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了解熟悉一些风险技巧后很可能无法达到盈利的目的。很多投资者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参加一些价格不菲的经济研讨会和投资报告会等,实现主动型的自我教育,效果可能依然不明显,还在苦苦挣扎。投资者应该如何才能实现盈利的目的?是否投资者不应该进入这样一个专业复杂的市场?

    5、教育方和受教育方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根据要素4的分析,可以看到,投资者自己的考核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令自己满意的赢利!而对于教育方,在普及相关知识方面虽然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目前并没有与投资者自身盈利目的相对应的考核标准,这是一个空白,更是基于目的差异下的一个难以填补的空白。

    投资者教育模式如果不改变,相关管理和经营机构的考核标准很难科学明确。类似适当性制度在内的一些管理督促工作可能很难有效落实。

    对于市场趋势,由于任何单独一方无法控制其走势,我们不能因为熊市大量投资者亏损而认为投资者教育彻底失败。也不能因为牛市大量投资者盈利而认为投资者教育十分成功。相关管理机构采用改革的合适模式、机制安排和考核标准,如果可以从容应对牛市、熊市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牛皮市,有条不紊地持续开展令投资者满意的教育工作,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

    二、建议:投资者教育的组织重构

    投资者教育的组织架构重建的必要性,在于有关方应该要正视如下两个问题:

    1)投资者追求盈利的目的,与现在投资者教育的提供内容、方式和目的完全相符且一致吗?

    2)投资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教育,能否完全从卖方金融机构得到?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实践结果和理论分析都不是绝对肯定的。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被动和主动被教育的过程,从知之甚少到基本掌握并且能够追踪拓展投资领域,从行之甚难到基本游刃有余,可以说慢慢掌握了投资的规律,成功的人可能还是少数,多数投资者对于投资的艰难认识不足而被迫或主动退出,而伴随着投资者成长的过程,作为主管投资者教育的管理机构,很有必要帮助投资者以最少的时间金钱甚至健康的代价,来尽快完成投资者必需的教育。

    在美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不同专业投资教育相关机构,提供专项投资课程,来辅导那些有志于成为专业的投资者。国外的证券交易所,如澳交所的“我的澳交所”(MyASX)以及伦交所的“投资者俱乐部”(In—vestor C1ub)都是在和其它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推广开来的,而德交所创立的“资本市场学院”自主教育品牌也非自己独立承担,而是与多家教育单位共同合办。

    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经验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考虑开创一条由管理层实施和许可的:法律法规和投资常识的普及教育,加上第三方综合性素质专项提高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专项教育机构”)进行专项教育的复合教育之路,要培育和引进合法合格的专项教育机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或者解决现有投资者教育框架下的不足之处。

    重建后的投资者教育架构。卖方券商和专项教育机构将进行合理分工,将原来由卖方券商无力承担或利益潜在冲突的教育内容,转由管理机构指导下的市场化专项教育机构来承担,卖方券商可以继续提供其余的投资者教育内容:

    三、专项教育机构的试点框架方案

    本文分析反思了投资者教育的内涵和要素,提出了规范培育和引入第三方专项教育机构,实施复合的投资者教育模式。为了更全面地落实体现该建议的可行性,就该专项教育机构的运作,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一套该类专项教育机构的试点框架方案如下:

    1、该类专项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式应该限定于单一的培训服务,收入全部来自投资者支付的教育培训费,和一些官方或民间的赞助资助补贴,不能有任何投资咨询或依赖交易量或者差价类的服务或者收入。

    2、限定区域限定数量的试点摸索。先选定金融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如4大直辖市。再加上南京,成都,杭州和武汉等几个城市。每个城市限定较少数量的机构,如2家专项教育机构,开展投资者综合素质专项提高教育服务。

    3、受众选择:合适的受众有助于试点的推进和成功。应鼓励营业部推荐一些投资者参与,参与试点投资者应有一定代表性,为下步的推广积累经验。建议试点期间以2-7年左右自然时间或者1-5年有效时间的投资者为主,该类投资者有一定基础和经历,便于提高试点开展的效率;当然也应特别关注那些新进入市场投资者,可以与其他未进行专项教育的新投资者未来做一个客观有力的对比。试点阶段对应的投资者可以限定在市值在100万元以下,未来全面推开可以适度放宽些,如到500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给予一些优惠,以鼓励参与。超出条件的,则按照纯市场价格收费。

    4、逐步制定标准化的课程设置,经过试点区域1年左右的运作,由相关管理机构组织进行教育质量验收:其中最重要的验收标准,就是每家专项教育机构提供针对不同层次类别投资者,所设计的对应标准模块化课程教材。针对不同投资者分类的标准化模块化课程的设置齐全,是全面推广投资者专项提高教育的关键基础。标准化,是任何面对大量不同受众,成功推广的一个先决条件,当代经济中各类成功的连锁化经营,均把握和落实了标准化这个核心!

    5、师资力量的要求和稳定。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此项改革的关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了20多年,我们有相当数量的有经验和理论的潜在师资人选。而资本市场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高难度市场,应该以投资交易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理论水平的师资力量为主。可要求至少具有5年的投资交易实践经验,该类师资应占半数以上;要配备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同时适当配备证券理论专家,以及哲学、历史甚至军事策略类专家。如此,可以充分体现实践经验的有效传承和投资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试点期间,应该按照较高标准选择合适的师资力量,试点结束后形成合适的师资标准,以便于推广。

    6、对试点区域试点专项教育机构实行补贴支持。

    鉴于证券投资的困难和复杂性,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可能本来就是损失惨重,过高支付一些教育费有一些难度,但是专项教育机构是集中了高素质的师资,没有一定的收入则无法吸引和稳定师资。建议在试点期间。管理机构或者试点区域相应财政或者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机构,可给与一定的补贴支持,以启动规范该专项教育。建议补贴方式可以分别或者同时采用如下方式:开业现金补贴,场地和师资的补贴,按培训投资者数量或教学质量考核给予定额补贴,启用部分公益基金如投资者保护基金购买服务:如聘请该类机构到营业部授课,或者购买精品视频课程进行一定领域的播放等。

    7、该专项教育工作不鼓励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势必带来相互压价而不利于该项工作的推进。不利于专项教育机构的自我造血发展能力的形成,当然也应根据试点过程中的反馈对于一些不合适机构予以提醒改进或者淘汰。总之,保护或者开放竞争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于确认该类机构试点真实有效后,应把稳定和扩大合适的师资力量作为重要的制度落实保障,不过度竞争而保持基本合理的利润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因此该类机构的成本公开化可能是需要的。

    8、试点启动前的建议:在证监会、交易所或证券业协会的统一规划下,由各试点区域的证监局和证券业协会分支机构分别提交开展此专项教育的试点工作计划,调研汇总分析讨论后形成一套试点方案,并尽快予以落实。

    9、试点结束后推广的建议:在试点工作结束,对相关的经验进行分析扬弃后,可以在试点城市的周边区域,以及所有的省会城市推广此项工作。推广区域的专项教育机构,可以由原有的专项教育机构主导:派出分支机构,或者与当地机构合资合伙,当然也可以由本地教育机构全部负责,但必须由试点期间的有经验专项教育机构进行辅导或者担当一定时间的顾问,之后可以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展开本区域有限度的竞争,直至跨区域发展竞争,最终完全市场化地展开此专项教育。

    参考文献:

    [1]祁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化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局.[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27/e 122757020.htm.

    推荐访问:中国 试点 架构 投资者 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