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论史铁生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

    时间:2023-07-10 14:40: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笔者认为,研究史铁生的关键词当然脱离不了其生命中的苦难残缺意识以及其超越性意义。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史先生的作品何以如此鼓舞人心?史先生向何处超越?其精神资源在哪里?①则会发现,停留于对史铁生生命过程大发赞歌是轻飘的。“没有世界文学就没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铁生的精神资源必然要追溯到西方。本文认为史铁生的作品在明言层面与未言层面都与基督教生存观联系密切。正是基督教信仰这一西方资源,使得史铁生的作品由内而外地焕发一种救赎意义的美。

    关键词: 直面死亡 基督信仰 救赎意义

    史铁生先生,一个出生于1951年,经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21岁上患上腿疾,从此扶轮问路,靠写作活着,死于2010年12月31日的,亲切如父兄的作家,今天还响彻在人们的耳边。他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1983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认为“洋溢着对我们的土地和人民耿耿深情”(冯牧《愿史铁生健步前进》,《文艺报》1983年第6期)。但是1985年,《命若琴弦》则拉开了与“时代”的距离。当1991年《我与地坛》发表之后,整个文学界对史铁生这个名字及其文学写作的欢迎,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很快,1995年,他又出版了获得华语文学奖的《务虚笔记》。将近十年后,新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又向读者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积淀。这过程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比如《钟山》集里面的《原罪宿命》、《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我之舞》等等。(本人只列举本文将要重点阐述的文本)

    而对于史铁生作品的研究情况则大多以感悟式纪念为主,(如王安忆的《史铁生:金石为开》、周国平的《史铁生——中国最有灵魂的作家》)等。也有人从生命意识角度②、苦难意识角度③进行梳理。史铁生作为一个从个体残疾走向人的普遍残疾的独特发现者,文字具有悲天悯人的沉痛感、豁然开朗的明净感。他的写作中由瞎子的一千根琴弦的盼望,到地坛公园的园神、上帝的守候,出现了超越于当代的神圣性话语写作。史铁生作品中对人的基本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人的根本困境的终极关怀,都因为宗教情愫而获得非凡的意义。已经有人探讨史铁生与宗教的关系。比如《“生本不乐”——浅谈史铁生作品中的佛学思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赵彩霞)、《史铁生小说中的东方美学》(《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3期,发表时名为《史铁生的文字般若》张柠),再比如《原罪与救赎——论史铁生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现代交际》2010年03期刘春红)、《匿名的基督徒——论史铁生宗教精神的文字体现》(云南民族大学姚玲玉)等,刚好与史铁生未完成的遗作《昼信基督夜信佛》有点遇合。

    笔者认为,研究史铁生的关键词当然脱离不了其生命中的苦难残缺意识以及其超越性意义。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史先生的作品何以如此鼓舞人心?史先生向何处超越?其精神资源在哪里?则会发现,停留于对史铁生生命过程大发赞歌是轻飘的。“没有世界文学就没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铁生的精神资源必然要追溯到西方。本文认为史铁生的作品在明言层面与未言层面都与基督教生存观联系密切。正是基督教信仰这一西方资源,使得史铁生的作品由内而外地焕发一种救赎意义的美。刘春红和姚玲玉从基督教教义出发,剖析了史铁生作品所含的基督教思想。笔者则遵循文本说话的原则,以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和相关中短篇小说进行分析。试图深化我们对这位令人崇敬的作家的认识,超越在无神语境下对生命韧劲与豁达的理解,不再空言苦难之贵与精神之厚。不过由于时间仓促,与大家论文对话不够,理解力亦有限,必有不慎失当之处,请大家海涵。

    一、死不是无

    放眼望去,史铁生的散文和小说,都在讲述人之死。《我与地坛》中,“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在《我之舞》中,一对老夫妻坦然死于森林中。《务虚笔记》中,老柏树死了,小男孩问“死是什么”,随后,女教师O的死成为全文的疑案。《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数次经历生命的险峰,还是壮年去世。《说死说活》直接议论死。

    观之中国以往文学作品,对死的叙述缺乏想象空间。按照佛教的观点,死是解脱,死了一了百了。死后到阴间可以重新投胎。佛教对人生之苦的认识是清晰的,但对于死后虚无的说法则无法解释史铁生作品中死之活现象。反而依据基督教教义看,则作者的文思合情合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彻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在苦难深处遇见上帝,内心经历惨痛后获得平和。《毒药》中,那个逃出岛外寻死的年轻人在死的结局面前终于淡定下来,并且获得了正常的生活。《我之舞》中,死者一直在作品中亲密地交谈。《务虚笔记》里面的O虽然在小说开头就死了,却一直活在小说里人们的心中,也活在读者的面前。《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死了,“我”还在旅途上。史铁生反复书写死亡,给了当代对死的言说一幅全然不同的面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中国文学里的死亡叙述几乎是空白。而史铁生一反传统,其作品明明白白地展示:死不是无,恰恰是有;死不一定是恐惧,可以宁静坦然。

    基督教生存观认为,人是上帝造的,人活在此岸现实世界,人死后接受上帝审判,去往彼岸世界。人在此世因有对上帝的盼望,而把死视作旅途的归宿,不再害怕死亡。

    史铁生的作品里,假借“虚无”之名,实际上在对无神语境阐述死的“有”。用他与周国平等人的对谈说:“谁能肯定没有?没有也是有。一定是有什么。”除了假借虚无之名,史铁生还多次利用猜想,描述死亡的形状。死去的O原因不明,但是衣装齐整、脸色坦然、遗言坚定。死去的老夫妻,默默无闻,但是他们的魂灵交谈甚欢。

    因而,史铁生的作品通过直面死亡,超越了死亡,接近上帝,展现了有。生之苦进而释然,文字灵性化,承载了超越苦难的动力和救赎软弱的意义。

    二、残疾在心

    命运是一个蛊惑人的话题,每个写作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要与之摔跤。史铁生的命运,经历了炼狱般的沉沦。《我与地坛》中,他说:“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可即使是这样,最后他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在《原罪宿命》中,他通过十叔的瘫痪表达了对正常生活的渴望,通过莫非的车祸表达了对命运的抗拒。他在命运遭遇残疾时的心路历程,具体如下:

    创作早期,史铁生在寻找出路。作品里流露了不少残疾人的敏感和自卑。比如《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写的都是残疾人远离健康人群体,那渴望阳光又瑟缩怕受伤害的心绪,那孤独、艰难又寒冷的黯淡处境。

    但是,慢慢地,残疾人获得了自己的尊严。比如《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一辈子谨慎卑微,临终时还是为小瞎子安排了一条有盼望的路。《我之舞》中,四个残疾青年意志乐观奔放。而《务虚笔记》中,只有残疾人C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走得更为彻底的是,史铁生依靠写作站立,发现人普遍之残疾。史铁生说:孤独、痛苦、恐惧是人的根本困境。他发现了人之为人的残疾。以《务虚笔记》为例,死者O是唯一一个健康的死去者。画家Z艺术境界再高超,也走不出那根白色大羽毛的荒寒。医生F的生活与其说在均匀地流淌,不如说从那个白发之夜开始就停顿了。诗人L寻花问柳,美名其曰给爱情写诗,实则已经践踏爱的语言,丧失爱的能力。

    史铁生对于人生而残疾的发现,与基督教教义原罪观有相通之妙。基督教教义认为,自从人类始祖夏娃偷吃禁果,亚当背离神,人类就因与神隔绝而承受罪带来的痛苦。不仅如此,史铁生因为认识到人心灵的残疾之要切,而加强残疾之躯生活的信念,又与基督教教义中悔改认罪得以重生观接近。因为只有认识到罪并真实悔改,人的灵魂才因倚靠基督而获得新生命。这种新生命的要义便是:信、望、爱。史铁生在对残疾的抗拒中,与神灵有了更多的对话,因而有了更多的看见。他接受了残疾事实本身,最后“感恩这命运”。结果他的作品格调也有了经历沉郁后的释放淡然。

    对于无神语境的人们,如果只看到史铁生对苦难的支撑,其性情的豁达,而对信仰的力量视而不见,则是淡化了史铁生作品医治心灵的救赎意义。更不容易理解神在史铁生身上,恩典的显明。

    三、犹大之痛

    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史铁生着迷地书写着叛徒形象。《务虚笔记》中,那个意志不坚定的葵林女人,出卖了革命,出卖了爱情,从此行尸走肉地生活着。史铁生用悲悯的笔调反复陈说她的羞愧。《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为着自己的安全,出卖了初恋对象何依一家,以至于在自己爱人身旁,却还受着依魂灵的缠绕。插入的姑父与馥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渴望洗脱叛徒之名却郁郁不得的疑案。

    不只如此,史铁生还常常叙述爱情里面的犹大。史铁生的爱情观,是亚当对夏娃的寻找,坚持心魂合一的爱情,维护神的契约。所以,《务虚笔记》里得到爱情的是艰辛执守的残疾人C,而不是眼过千人只玩性的诗人L.。所以,在《我的丁一之旅》中,当丁一以戏剧之名,引入第三者萨加入裸的游戏时,如同岛丹青的悲剧,他们的爱情也分崩离析。

    史铁生《以前的事》的集子中,有一篇《文革记“愧”》,记叙的是文革中“我”帮人抄了一篇文章,被追查时,由B顶了责任去。虽然“我”确实不是主要责任人,但那种明哲保身、急于脱责的幽暗心思,作者还是坦诚地揭露出来了。文中的“我”不似虚构。看来,作者对这种犹大之举深有悔意,并且一而再地在作品中渲染。

    至于读者,我们既可以看到史铁生对叛徒的悲悯,又可以看到他不为己讳的坦率和真诚。研究者们大多看到史铁生明言的“残疾与爱情”,却很少总结他作品中的叛徒形象和忏悔意识。既然史铁生痴迷于死亡、原罪的书写,回到基督信仰里来看,当然是上帝的神圣使幽暗越发显明出来,从而让他以及他作品中的人物,对叛徒经历耿耿于怀。

    四、约伯情怀

    约伯受难,本是上帝的试炼。当约伯终于因为自以为义,委屈不服时,上帝发话了:“我创造天地的时候,你在哪儿呢?”{4}于是约伯的信仰重新得到坚固,并且成为上帝眼中的义人。

    史铁生在散文和杂谈中多次提到约伯的信心。他说:“约伯才是真正的信心。”史铁生的文字酣畅淋漓,昂扬着振奋人的精神。《树林里的上帝》只是小信,到《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时,作者已经展示了信的力量。

    詹牧师是历史时代的牺牲品。他因为上进做到了牧师,与恩爱的妻子结了婚。起初生活那般和平、富足。正如约伯当初享尽富贵。可是革命将他“赶”出了教堂,他不被重用。满腹才华、一手好文章,却幽居于陋室,给人传电话,做着卑微的工作。他志向高远,结果盲目攀交“名人”,粉饰得自己成“风派人物”。他谨小慎微,丢了女儿,与儿子无法交流。尽管内心多思虑,他仍是院子里老人家眼中的老好人。而读者也疑疑惑惑时,文章结尾又急转直下——这个饱尝历史苦头的老人,贴身藏着女儿的照片和镀金的十字架。

    初看之下,詹牧师似乎是一个背离信仰的人物,徒有其名。但是,詹牧师的生活充满争战意识,而且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他主动离开教堂,他做的许多糊涂事,与圣经中彼得不认主,离弃主也有合拍之处。

    但基督教“因信称义”,看重的是信心,并不是人的行为。经历了岁月的颠簸,詹牧师的十字架一直随身携带,这表明了那个“这话咱只在屋里说”的谨小慎微的詹牧师,骨子里并没有离开信仰。这种大难磨合之下的信仰,没有十分的崇高,却有人性袒露的真实,因而越发显得上帝的恩典。如同上帝眷顾那饱受掠夺的约伯。

    五、“我”之复调

    从《我之舞》到《我的丁一之旅》到《说死说活》,“我”都是超越了史铁生本人的一个灵魂,不同于《奶奶的星星》中那个有成长意识的单面“我”。

    将个人思想分成几个角色表现,古人苏轼的《赤壁赋》主客问答做了榜样。一部作品中具有不同观念进行碰撞,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意识。本人认为,史铁生作品中的“我”与其所寄存之躯,观念不同,常常发生碰撞。“我”是永生的,身躯是短暂的。“我”与丁一的对话,更接近上帝之灵与人形之器的对话。个人不再受集体意识束缚,真正还原到了人本身。史铁生的作品充满了个人们有个性的交响乐。

    《务虚笔记》中,O生前备历史课时,与Z关于历史有精彩的对话,Z极力否认教科书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Z的继父不能理解Z的生活方式。《我的丁一之旅》中,丁一与秦汉、秦娥、吕萨,相继讨论性、戏剧、人,不同的观点竞相上演,异常壮观。有人总结史铁生思辨力好。这各方观点对垒,倒与巴赫金的陀氏复调论有相近之处。

    如此,再追问史铁生艺术上“复调”的支撑意识,本人认为这与作者的信仰精神资源有关。若不是有基督信仰做倚靠,史铁生不会牢牢站在终极关怀的角度,讨论创造主和被造物的问题,并且对教科书的观点质疑。

    以上观点,还有不成熟之处,期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六、救赎意义

    艾略特说:“文学的‘伟大价值’不能仅仅用文学标准来测定;当然我们必须记住测定一种读物是否是文学,只能用文学标准来进行。”{5}史铁生的文字当得起“伟大”二字。

    史铁生的文字中多处引用圣经。如《我的丁一之旅》中,亚当和夏娃互相寻找的故事贯穿始终。其神圣性话语更因其原罪观念的引入得到价值确证。很多人高调称赞史铁生精神崇高、语言纯净。这样的话语用在别的作家身上也不显得不合适。因此,我们看清史铁生因着信仰的实质,自我得到救赎,从而在作品中孜孜不倦地表达爱愿,进一步说:正是基督教这一西方资源,使得史铁生的作品有了超越死亡、超越苦难、展示爱愿的救赎力量。

    按照刘小枫对西方资源的概括:因罪感而生爱感,从而有救赎含义。那么我们又可以把史铁生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联系起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自己的生命中亲历了死亡,而更加感到上帝的存在,所以在作品中常常讨论上帝,《罪与罚》里面显示了尼采的超人学说的破产,以及东正教对灵魂的救赎意义。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是和那未言层面的对话,宣扬的并不是虚无。按照他的《印象与记忆》一文,印象才是真实。名义上的“务虚”也推翻了儒家倡导的“务实”。所谓虚乃实,实却乃虚。史铁生写下了中国当代文学中思想通透语言清丽的文字。《我的丁一之旅》中的“我”与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个具体人物形象都不同。“我”总是提醒寄居的丁一,要找到真正的夏娃。展现出一个自有永有的魂灵。再次体现了超越死亡、渴望永生的主题。

    至于作者的遗作《昼信基督夜信佛》所说,他并不信任何宗教。本人认为,西方基督教信仰资源对他的生命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明明可现的。人不信,但神不弃。看史铁生只有回到宗教层面,才更显得个体的解放,进一步彰显救赎的意义。

    总之,史铁生的崇高是对人本身的超越。他的超越动力,还原到基督信仰,才得以合理解释。史铁生的作品,与时代拉开距离,关乎每个人的心魂,值得信仰缺失的当代格外关注。而承认并重视史铁生与基督教信仰资源的联系,更能体现中国当代对人本的重视,对神性的敬畏,对终极关怀的坚持,当能带领中国当代文学更好的创作。

    注释:

    ①师齐宏伟先生在《文学苦难精神资源》中的观点,文学背后必为一种精神资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②汪文忠.史铁生作品生命意识解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赵军才.直面残缺的人生——试论史铁生创作的生命审美哲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李巧燕.论史铁生创作的苦难意识.考试周刊,2008(51).

    ④圣经.约伯记.38章4节.

    ⑤齐宏伟.目击道存: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艾略特.宗教和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齐宏伟.文学苦难精神资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齐宏伟.目击道存: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3]史铁生研究会网站.

    推荐访问:意义 资源 铁生 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