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3-07-11 08:40:08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 影视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载体,影视繁荣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的表征。对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影视通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并进行课程建设,不仅须要形成统一的培养理念,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影视通识;课程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社会、人文、艺术等众多领域,其中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影视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影视艺术作为集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种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直观的影像作品来获取信息、拓展知识。新的文化环境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影视通识教育来补充大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这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健全大学生的人文领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丰富情感、塑造人格,构建理性的人生观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影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早在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文件在全国高校产生了热烈反响,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电影艺术概论》《电影文学》《电影欣赏》等课程,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影视通识教育的起步探索阶段。进入21世纪,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在此文件的推动下,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将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这意味着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已经得到普遍重视。

    影视通识教育课让学生获得人文和审美双重教育,学科优势让课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的选课热情并不能形成正比,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建设滞后。一些高等院校对影视通识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影视教育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在课程管理上也存在问题;课程定位存在误区。由于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致使一些高校的课程理念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随意性;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在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课堂上,“观影”成为主要教学模式,而大学生缺少影视基础知识的积淀并不能真正掌握影片的精神内涵,致使大学生表现出“积极观赏、消极思考”的情况。

    二、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和方向

    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其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目共睹,因此加强高等院校电影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着眼点推进高校电影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影视通识课程建设

    首先各高等院校应该对影视通识教育的作用及价值进行有效评估,并逐步健全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使其规范化。其次加强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各高校还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积极探索,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影视通识教育课一般为18~20学时,有限的课时不利于完整呈现影视通识教育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所以增加课时显得十分必要。此外加强影视通识课程建设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这既包括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的费用,也包括完善教材、配置教具、建立影视资料库的费用支出。

    (二)厘清思路,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影视通识教育培养理念

    由于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起步较晚,各高校在课程培养理念上存在差异。个别院校的影视通识教育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把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重点放在对电影镜头、光线、声音、画面等电影影像的本体研究上,造成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接受困难。须要澄清的是,普通高校的影视通识教育要从社会的、哲学的、人文的层面去赏析和解读电影,其培养目标不同于影视专业教育,而是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综合素养。影视通识教育存在的另一个误区在于将影视通识课程仅仅定位于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偏重于审美,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影视通识教育更为宽泛的人文引领作用。仅仅把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来看待,视野显然过于狭窄。电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其中包涵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同时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学属性。

    (三) 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完善电影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实用的教学方法来呈现,电影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以充实的教学内容和现代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建设。以《电影欣赏》为例,课堂教学一般包括电影基础知识介绍、影片观摩、师生研讨三个环节。对电影类型派别、电影发展简史等基础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系统的电影通识知识,为观影环节奠定认知基础,所以电影基础知识的讲解要做到图文并茂、光影交叠,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要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做好功课;影片观摩是大学生领略电影艺术魅力的直接途径,课堂观摩片不仅要具备精彩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影片还要涵盖宏大的历史、展示丰富的文化,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经典影片才能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教学选片显得十分重要。须要强调的是“教学影片的观摩决不是把电影从头到尾观看一遍”,而是有选择地播放能够充分突出影片主题、刻画人物性格以及展现影片艺术风格的精彩片段,因此对影片进行重新加工制作成为任课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备课任务;观影后的研讨是《电影欣赏》课堂不可或缺的又一重要环节,对电影的讨论不仅可以探触社会历史的不同层面,还可以追溯电影中折射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如观摩《乱世佳人》,回顾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通过对迷失在虚幻爱情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审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情感问题。通过观摩《阿甘正传》,分析50~70年代的美国社会顽疾(政治谋杀、种族歧视),向大学生传递在公共信仰缺失的时代,坚持成就卓越的理念。通过观摩《霸王别姬》,重温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挖掘影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批判。

    影视通识教育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在大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着人文引领的功能,所以加强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意义深远。从另一个层面上讲,电影的繁荣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重要表征,加强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是推进我国电影艺术发展继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因此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宁宇.电影教育的某种倾向[J].电影艺术,2006,(5).

    [2]张维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电影评介,2007,(19).

    [3]杨清健.高校公共电影教育初探[J].艺术教育,2009,(3).

    [4]茹秀华.论大学电影欣赏课程教学样片的选择原则[J].电影文学,2009,(17).

    [5]杨锐.提高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J].文学教育,2010,(10).

    [6]孙莉.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体系的比较研究[J].教书育人,2014,(15).

    编辑∕岳 凤

    推荐访问:课程建设 本科 院校 影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