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高校图书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网络实训平台构建

    时间:2023-07-12 11:5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信息源和思想库,尤其在网络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为学校服务的领域、方式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本文在分析了高等院校依托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实训平台建设现实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等院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对网络环境下学生实践与创新

    网络和信息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要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学校教学、科研信息源和思想库的功能,在网络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图书借阅和资料查询功能。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速度很快,普遍出现了校舍资源紧张、实验资源紧张、图书资源紧张等等办学资源紧张状况,一些学校选择征地扩建的途径,相继又陷入了巨额债务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和信息资源优势,构建学校人才培养的网络实践实训平台,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增强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服务功能,提高学校的知识密度、信息密度和功能密度,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

    一、网络实训平台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高等院校办学现状对网络实训平台建设提出现实需求。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高等教育体制“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改革思路。其中,合并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互补和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对某些院校进行合并。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公布的《1990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显示,自1990年1月12日教育部下发合并西安联合大学的文件以来,全国共有1000多所高校进行了合并,组建成新一轮的400多所高校[1]。高校合并使得多校区办学成为高等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多校区办学的现实状况决定了传统实体型实践实训设施建设已不再适宜于现实要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实训平台建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其次,随着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及办学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远程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为主体的函授教育和电大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环境实现异地教学和实验实训成为现实需要;另外,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带来了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呈“登阶状”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64万人陡增到2009年的600多万人,各高校校园面积、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和设施紧张已成普遍现象,完全靠建设新校区的外延式扩张既不利于国家的宏观投资控制,也不利于高校巨额债务负担下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实训平台,提高单位校园面积的知识含量、信息含量和功能价值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广大高等院校的现实选择。

    同时,高等院校优越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为网络实训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性。一是以外网、校园网和各种类型的局域网构成了高等院校内外交互丰富的网络体系,为高校虚拟实验室建设创造了条件;二是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功能,为网络实训平台建设中相关资料、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整合集成、充实和更新等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高校学生计算机的普及性和利用网络的普遍性,为校园网络实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且,网络实训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避免了实体实验室资源紧张及开放时间的限制,为学生随时开展实训活动提供了方便。总之,高等院校建设网络实训平台既是实际需要,又具有现实可行性。

    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构成

    实践与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生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与课程教学计划紧密结合的原则;二是全面系统性原则;三是连续性原则;四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上述基本原则,确定高等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从“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确定既有基础实践又有综合实践、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拓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依据上述原则及总体思路,可确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图1)。

    由图中可以看出,从一名高中生进入大学开始,到最后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完整人才培养和训练的系统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某一专业或学科开展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理论教学重点包括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这些内容构成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系统;实践教学是伴随着理论教学的逐步开展,依次开展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包括课程单项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和课程综合性内容的验证性实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包括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和学科知识综合性实验)、专业能力和素质创新性实验(包括课程知识创新性实验、实际应用创新性实验和科学研究创新性实验)。不同的实践环节承担着从知识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使命,应针对不同环节实践教学开展的目的和要求,配置相应的实验系统和环境。对于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是为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模拟教学软件系统;学科专业知识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全面领会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应选择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而对于更高层次上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创新性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结合具体研究课题应用研究开发软件系统[2]。

    三、网络环境下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系统设计

    依据上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系统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在内外网络资源收集与整理、存储、加工与集成、参考咨询、联系与协作等方面的功能优势,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网络实训平台系统(图2)。本系统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1)网络实验室。根据用户规模,可以设计若干网络虚拟实验室,各实验室可依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功能划分,学生通过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开展不同方面的实践实训活动;(2)教学与实训中心。本中心按照功能要求划分为教学中心、实训中心、考核测试中心和共享中心。教学中心主要用于满足课程理论教学需要,实训中心用于开展各种类型的实验与实训,考核测试中心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共享中心可以通过校际共享,开拓校外实践实训资源;(3)实践实训平台。按照上述教学与实训中心的功能分区,依次设立了理论教学实训平台、验证性实践实训平台、综合性实践实训平台、创新性实践实训平台、理论教学测试平台、实践教学测试平台和校际共享实践实训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实现不同实践实训内容和功能的模块化;(4)实践实训系统库。分别按照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考核测试、创新能力培养、校际平台链接等方面设置专门系统库,以满足不同方面功能的实现。当然,本系统库可以根据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设计相应的系统库,如可以增加成功创新案例备查系统、创新课题分析设计系统、创新课题资料数据查询系统和创新课题教师网上辅导系统等;(5)图书馆网络信息保障系统。内含有信息收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整合、信息集成与个性化服务、信息参考咨询与服务协作、系统维护与更新等功能,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优势,保障实训平台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建设、系统链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等[3]、[4]。

    四、实训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优先和重点开展优势、特色和基础类学科专业实训平台的开发。高等院校包含有众多的学科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专业全面开展,必须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实训内容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优先和重点选取优势学科、应用面广、基础类的学科专业进行建设和运行;

    第二,通过校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在各学校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开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校际联盟、图书馆之间的网络链接,如建立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实训平台系统链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扩大各个学校网络实训平台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提高实训平台的利用率,使得实训平台建设工作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注意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网络实训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图书馆、专业院系、实验实践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分别从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内容体系的确定和要求、平台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密切的分工与协作,才能保证实训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顺利实施;

    第四,注意实训平台系统信息资料的充实、更新和完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训平台的实施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对其相关结构和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充实、更新与完善,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持续性,实现系统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以满足学校学生实践与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胡琳.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3-7

    [2]闫军印,康敬青.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6):124-127

    [3]周敬治,张晓青.数字信息服务系统的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3-166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全纳时代高校图书馆全纳服务研究(编号:SZ090818)和石家庄经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编号:XN200748)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康敬青(1969-),女,石家庄市人,学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实训 构建 图书馆 实践